我看了一本爱心树绘本,讲的是一棵树和一个小朋友的故事。
爱心树讲了一棵树和一个小朋友的故事。说从前有一棵树,一个小朋友放学跑去大树那儿,那个小朋友经常去那儿玩耍、爬树、跳绳,小朋友和大树非常开心。有一天,小朋友问大树说:“大树爷爷,你能给我所想要的全部东西吗?”大树说:“可以”。小朋友肚子饿了,把大树爷爷的苹果全摘了下来,填饱了自己的肚子;等小朋友长大了后,想要建房子,把大树的树干砍去建房子了;小朋友变成老人后,回来时大树只剩下一个树墩了。
爱心树中这个小男孩是个只为自己着想的人,大树爷爷是个只为别人着想的人,好像雷锋一样,那个小男孩只会挪取,不会奉献的人。读了这本绘本,我懂了不能只为自己着想,也要多为他人想一想;还懂得了不能只会拿别人的东西,自己也要献出一点东西;我又觉得爱心树中的树就像我的'爸爸妈妈一样,为我们献出他们自己的东西,而我们也一定要孝顺他们。
孝顺父母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爷爷奶奶捶背、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洗洗脚、帮他们做一些家务,学习上我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让他们操心。
这本爱心树让我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非常喜欢它。
今天,我读完了一篇文章,让我们深受感动,这是一篇讲述了一段耐人寻味的精彩故事,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篇文章就是叫《爱心树》!
《爱心树》讲的是一棵大树和一个孩子的故事。小孩子和大树一起玩耍,荡秋千,吃树上的果子。大树老了,小男孩也长大了。大树把她所有的东西全给小男孩了,让他去造房子造船。最后大树变成了一个树桩。树儿会哄一个顽皮的小男孩,真不容易!
爱心树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在小男孩需要帮助的时候,它把自己所有的一切成果、树枝、树干都无私地贡献给了小男孩。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知道了一个道理,只要让别人快乐,看到别人的微笑,自己的心里就觉得非常快乐。也使我想到了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他们总是对我精心地照顾,天天为我操劳,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满足我的要求。父母这棵爱心树是多么伟大呀。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听爸爸妈妈的话,做一个好孩子,好好孝敬父母。同时我还非常感谢美国的作者歇尔?希弗尔斯坦,因为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爱心树》。
最近,看了一本故事,书名叫做《读爱心树》。
故事讲到;有一棵大树,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男孩儿每天会跑到树下,给自己做王冠,想像自己就是森林之王。他也常常在,吃树上结的苹果,同大树。累了的.时候,就在树阴里打个盹。
男孩渐渐的长大了,男孩也渐渐的疏远大树了。18岁那年,男孩跑去找大树,大树对他说:“来吧孩子,到树枝上吧!”可男孩说:“我已经长大了,不玩荡秋千,捉迷藏,爬树干了。我想娶个老婆,盖一间大房屋。”“我没有房子,”大树说,“森林就是我的房子。但是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拿去盖房。你就会快活了。”于是那个男孩儿把大树的树枝都砍下来,把它们拿走,盖了一幢房子。大树很快乐。
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大树了。
当他终于又回来的时候,大树非常高兴,高兴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来吧,孩子,”它声音喑哑地说,“来和我玩玩吧!”
“我年纪已经大了,心情也不好,不愿意玩儿了。”孩子说,“我需要一条船,驾着它到远方去,离开这个地方。你能给我一条船吗?”
“把我的树干砍断,用它做船吧。”大树说,“这样你就可以航行到远处去,你就会快活了。”于是孩子把树干砍断,做了一条船,驶走了。大树很快乐,但是心坎里却有些……
又过了很久,那孩子又来了。“非常抱歉,孩子,”大树说,“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我没有苹果了。”
“我的牙齿已经老化,吃不动苹果了。”孩子说。
“我没有枝条了,”大树说,“你没法儿在上面荡秋千了——”
“我太老了,不能再荡秋千了。”孩子说。
“我也没有树干,”大树说,“不能让你爬上去玩了——”
“我很疲倦,爬也爬不动了。”孩子说。
“真是抱歉,”大树叹了口气,“我希望还能给你点儿什么东西……但是我什么都没有了。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真是抱歉……”
“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孩子说,“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好好休息。我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