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趋利避害这是人的天性格言 正文

趋利避害这是人的天性格言

时间:2025-05-19 05:33:19

关于追求的名言警句【经典篇】

1. 对知识的渴望如同对财富的追求,越追求,欲望就越强烈。德国物理学家 斯特恩

2. 真不公平,原谅青年人寻欢作乐,却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法国文艺复兴后期思想家 蒙田

3. 所谓的「拜大主义」,就是冰封固有操守而火热追求利润。美国广告大师 李奥贝纳

4. 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德国化学家 本生

5.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述而篇》

6. 追求过多的权力会使天使跌落,追求过多的知识会使人摔跤。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 培根

7. 凡是精炼的句子,由于追求简明而不得不牺牲一定的准确性。英国作家 塞·约翰逊

8. 在这努力追求的过程中,我们觉得生命有意义,活着有价值。法国思想家,文学家 罗曼·罗兰

9. 追求生命的竞争,占据了所有的生物,且维持着他们的活动。 德国哲学家 叔本华 《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10. 世间的任何事物,追求时候的兴致总要比享用时候的兴致浓烈。法国思想家,文学家 罗曼·罗兰

关于追求的名言警句【精选篇】

1. 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于稳定之中。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 鲁迅

2. 要追求真理,认识真理,更要依赖真理,这是人性中的最高品德。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 培根

3. 一本正经地对待消遣和刻板地追

4. 我只是演员,演员的理想是追求不同的角色,我也是,仅此而已。 日本演员 矢野浩二

5. 只有在斗争中无所畏惧,才能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把自己雕塑成器。张志 新

6. 用心理学的定义业解释,狂热者就那种有意过度地追求神秘感的人。英国博物学家 艾·赫胥黎

7. 不择手段地追求高级物质生活的人,他的思想品德,必然是低级的。潜夫

8. 如果你想追求的是艺术或文学的话,只要去读希腊人写的`东西就好了。 日本小说家 村上春树 《听风的歌》

9. 没有追求的人很快就会消沉。哪怕只有不足挂齿的追求也总比没有好。苏格兰作家、历史学家 托·卡莱尔

10. 因为她生得美丽,所以被男人追求;因为她是女人,所以被男人俘获。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11. 避开耻辱,但别去追求荣耀,没有什么东西的代价比荣耀的代价更大。英国海军上将 西德尼·史密斯

12. 人生没有追求,如同车头没有引擎;生活缺乏热情,恰似车厢没有空气。

13.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丁玲

14. 细节的最高境界是追求完美,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做的就是比对手多走一步。管理培训专家 余世维

15. 专欲利己,其害大矣。贪之甚,则昏蔽而忘理义;求之极,则争夺而致怨。宋代教育家 程颢

16. 理智会促使每一个人去追求大众的幸福,作为获取和确立个人幸福的手段。英特尔公司创建者 美国企业家 葛罗夫

17. 对美和崇高的追求是少儿的天性,这方面为教师和家长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 契诃夫

18. 上帝放进男人心中的是爱和追求的勇气,放进女人心中的是怕和推却的胆力。法国作家 左拉

19. 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现代文学家 巴金

20. 人生的乐趣不仅在达到某一目标的那一刻,而更在于继续不断努力追求之中。台湾作家 罗兰

关于追求的名言警句【热门篇】

1. 人致力于一个目标,一种观念……是人在生活过程中追求完整之需要的一种表现。法国思想家,文学家 罗曼·罗兰

2. “营销”这两个字强调既要追求结果,也要注重过程,既要“销”,更要“营”。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 马云

3. 只要不违反公正的法律,那么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 亚当·斯密 《国富论》

4. 岁也无法阻挡我爱美和追求浪漫。我比岁时更简单,因为舍不得再浪费光阴。影视演员 宋丹丹

5. 人们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美籍德国犹太裔,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

6. 人人都追求幸福。所谓幸福,就是顺从宇宙以及遵守作为人类指导原理的理性生活。 古希腊哲学家 芝诺

7. 呵,青年人理想多么崇高,立志追求真理,无论是生还是死,呵!莫回首,莫泄气。罗·布里奇斯

8. 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与追求美的理想这两者常常统一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周扬

9. 让整个一生都在追求中度过吧,那么在这一生中必定会有许许多多顶顶美好的时刻。法国思想家,文学家 罗曼·罗兰

10. 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觉得都是可鄙的。美籍德国犹太裔,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

11. 说不清是哪本书影响了我的追求和命运,唯有感恩,感恩于那个时候读到的每一本书。 经济趋势研究专家、财经评论家 时寒冰

12. 人生的阅历像海洋——丰富,浩瀚,深广;人生的追求像太阳——鲜亮,炽热,闪光。

13. 人尽管生活在时间之中,却应追求永恒,要努力放弃肉体的享受,而坚持精神的水准。英国博物学家 赫胥黎

14. 获得幸福的秘诀,并不在于为了追求快乐而全力以赴,而是在全力以赴之中寻出快乐。法国作家 纪德

15. 高官厚禄许会从天而降;金银财富许会不求自来;可是智慧非得我们自己去追求不可。 英国诗人 爱·扬格

16. 一个人的欲望如果只是追求金钱或权势,他便永不能获得满足,而不满足便不能快乐。台湾作家 柏杨

17. 要是有人追求,世界上没有一个女人不是飘飘然的。正因为这样,女人才会那么迷死人。中国现代作家 张爱玲

18. 人们都追求幸福、和平,只有她是这个地球上最接近幸福的捷径,并且是谁都能得到手。瑞士作家 希尔泰

19. 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东西的人。古希腊哲学家 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

20. 智者宁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发;宁可勉励克服痛苦,免得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托马斯

21. 要想知道掌权的痛苦,就该去问那些当权者;要想知道它的乐趣,就应该去问它的追求者。查·科尔顿

22. 仅仅为了追求快乐和势力,社会是无法建的;社会只建立在尊重自由与维护正义的基础上。法国世纪历史学家 泰纳

23. 拥护一项非凡的事业并为之奋斗终生,——这就是我对那些追求不朽之名的年轻人的忠告。美国天文学家 柯蒂斯 《温代尔·菲利普》

24. 有一些人追求永恒的美,他们把无限放到他们的短暂的生命里。另外一些人胸无大志地活着。 法国思想家,文学家 罗曼·罗兰

25. 爱情是空幻的,只有情感才是真实的,是情感在促使我们去追求使我们产生爱情的真正的美。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卢梭

26.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能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前苏联作家 高尔基

27. 我不能说我不珍重荣誉,并且我承认它很有价值,不过我却从来不曾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英国科学家 法拉第

28. 人生最高的奖赏和最大的幸运产生于某种执着的追求,人们在追求中找到自己的工作与幸福。美国作家 爱默生 《处世之道·随感》

29.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共性,可大家都追求这样一个过程,最终就会挤在低处,像蛆一样熙熙攘攘…… 中国当代作家 王小波

30. 幸福来临时,人们往往不去注意。一旦我们有意去追求,幸福就会像高飞的大雁,永远追不到。美国小说家 霍桑

如果黑暗里可以有夜视的能力,那么现在,你一定会看见满脸愤怒和屈辱的袁艺,在黑暗里咬牙切齿。

但是生活永远不是连续剧。它不会再应该浪漫的时候,响起煽情的音乐;它不会在男主角深情告白的时候,就让女主角浓烈的回应;它不会在这样需要温柔和甜蜜的时刻,就打翻一杯浓浓的蜂蜜。它永远有它猜不透的剧情。和那个创造它的,残酷的编剧。

没有物质的爱情只是虚弱的幌子,被风一吹,甚至不用风吹,缓慢走动几步就是一盘散沙。

如果我们的生活是一部电影,或者说是一部高潮迭起的连续剧,那么,在这样的时刻,一定会非常伤感的背景音乐缓缓地从地面外浮现出来。

那些伤感的钢琴曲,或者是悲怆的大提琴琴音,把我们的悲伤和难过,渲染放大直到撑满一整个天地。

胸腔里翻腾的哽咽和刺痛,都被用力地压进身体的内部。像是月球上剧烈的陨石撞击,或者赤红色蘑菇云的爆炸,被真空阻隔之后,万籁俱寂,空洞无声。

他想,这就是我的爱。她冷静地朝远处走去,渐渐地离开了自己的世界。他张开嘴大哭。冷风像是水银一样倒灌进温热的胸腔里,一瞬间攥紧心脏。

这才是悲剧的最强音节--弥漫在整个空旷天地间的,低沉提琴的巨大悲鸣。

我们永远都在崇拜着那些闪闪发亮的人。我们永远觉得他们像是神祗一样的存在。他们用强大而无可抗拒的魅力和力量征服着世界。但是我们永远不知道,他们用什么样的代价,去换来了闪亮的人生

当我沉睡在被窝里的时候,当我为爱情心花怒放的'时候,当我无聊地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剧肥皂剧的时候,他们喝光了新的一杯咖啡,揉揉眼睛,继续新的事情。他们握着手机在沙发上稍微闭眼休息一个小时。

旋转着的,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等价交换的,最残酷的也最公平的寒冷人间。

天空悬着一轮巨大的月亮,冷漠的光辉把人间照的得像一出悲惨的话剧。明明只是过去了短短的一天,却像是漫长的一个世纪。

巨大的月亮像是一个精美的布景,整个上海都被笼罩在这个布景下面。

惆怅的青春,叛逆的岁月,发酵成一碗青绿色的草汁,倒进心脏里。

白光四下流淌,逐渐炎热起来的空旷街道像是一部黑白的默片。无限膨胀开来的寂静。消失了所有声音的,蜷缩抽动着的小小身影。

四下泛滥的白光几乎要把所有的水泥地面烤的冒烟,走在路上,耳朵里都是地面裂开来的声音,像一口沸腾作响的油锅。

等着吧,潮水退去的那一天,当你们看见露出整个海海面的大陆时,你们才会发现,有多少尸骸碎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而现在,一片蔚蓝的海洋,看起来美好极了。

永远这样的字眼,好像永远也没出现过。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摆正你的倒影

这是一个以光速往前发展的城市。

旋转的物欲和蓬勃的生机,把城市变成地下迷宫般的错综复杂。

这是一个匕首般锋利的冷漠时代。

在人的心脏上挖出一个又一个洞,然后埋进滴答滴答的炸弹。财富两级的迅速分化,活生生的把人的灵魂撕成了两半。

大一的男生里面,百分之八十的人戴着眼镜,剩下百分之二十里有一半的穿着裤腿短三寸的裤子,露出里面的白色尼龙袜子,而另外一半,扔进人海里,就永远也不可能在寻找到他们。

在我们平凡而又微茫的生活里,并不是只有轻松的欢笑和捧腹的乐趣。在时光日复一日的缓慢推进里,有很多痛苦就像是图钉一样,随着滚滚而过的车轮被扎进我们的心中。

我们痛苦来源于爱。但我们的幸福也来源于爱。

窗外浓厚的夜色被寂静衬托得格外沉重,像是一池无风天里的湖水。黄色的路灯下,偶尔会走过一对相互依偎的约会男女。他们的影子被拉的很长很长,像是大写的“幸福”二字。

其实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一天一天地转动过去。秒针分针时针,拖着虚影转动成无数密密麻麻的日子,最终汇聚成时间的长河,变成我们所生活的庞大的时代。而我,和我们,都是其中,最最渺小微茫的一个部分。

梦里很多摇晃的绿色光晕,后来渐渐看清楚了,那是一整片巨大而安静的树。树影晃动成海洋,朝大地的尽头倾斜着。滚滚而去的绿色巨浪。

沿海无数的天价楼盘沐浴在上海昏黄色的雨水里,有寂寥的贵妇人在第十二次拨打老公手机听到的电话依然依然是被转语音信箱之后,茫然地抱着蚕丝的抱枕,靠在床边看窗外的江面。翻腾的黄色泡沫像是无穷无尽的欲望的漩涡。

已经十二月末了。上海开始下起连绵不断的寒雨。上帝在头顶用铅灰色的乌云把上海一整个包裹起来,然后密密麻麻地开始浇花。光线暗的让人心情抑郁,就算头顶的荧光灯全部打开,我也只能提供一片更加寂寥的苍白色。

在顾里的人生里,短短的几十年生命,就应该遵循生物的趋利避害的原则。迅速离开第自己有害的人和事,然后迅速抓住一切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整个人生,都应该是一道严格遵循数学定理的方程式,从开始,到最后,一直解出那个X是多少。

如果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以前另一种未知的可能性的话,那么在大学围墙范围内,这一场追逐大战,谁先遇到谁,都可以导致完全不同的结局。这就像有人在转盘里撒下一大把钢珠,在转盘没有停下来之前,谁都不知道最后的赢家会是谁。

又是这样漫长而灰蒙蒙的冬季——我们的爱,恨,感动,伤怀。我们的过去,我们的现在,我们无限遥远的未来。我们呼朋引伴的草绿时代,我们促膝长谈的漫漫长夜。

都被灌录在固定长度的那一段胶片里。随着机器的读取,投影在黑暗中的幕布,持续放映。主演们在幕布上悲欢离合,观众们在黑暗中用眼泪和他们共鸣。

我们仅仅只是这个庞大时代的小小碎片,无论有多么起伏的剧情在身上上演。我们彼此聚拢旋转切割重合然后组成一个光芒四射的巨大玻璃球。

我们是微茫的存在,折射出心里每一丝憧憬和每一缕不甘。

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以下十句话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

《老子》的十大精髓哲理

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3、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不至于过早满盈的程度,因而能够从容创新,使事物在破旧死亡之前能够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而处于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新状态,因而能够继续发展。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毛泽东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X石也将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曾之用兵,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正是这些磨难和经验教训使他逐渐明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哲理,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能够自胜而拥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5、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老子总结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管理者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恣意妄为,要实事求是地寻求现实可行的道路,才能“无不治”。

老子还强调:“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把握了规律就用以指导实践,而不是用于空谈。

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曰:话说多了,就会一再遇到无言与对的尴尬,倒不如信守中道而寻找中的的办法。也因此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并无所谓“仁爱”,而是把万物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其自然。圣人也无所谓“仁爱”,而把百姓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他顺从于道自然发展。认为“希言自然”,少说空话是本应如此的事。重要的是“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能够得当地把握住中正之道,“允执其中”,顺从于道,才能成大事。所以认为以其多说空话而一再穷尽困窘,还不如信守切中于道的原则而能够真正办实事。

7、治人事天莫若啬。

老子曰:管理治理众人并有事于天地,最好的办法莫如农耕那样。也就是说应当顺着作物生长的规律,不要强制它,顺从它发展的需要而照顾它、灌溉它、扶助它,这样作物必然成长得很好,能够获得丰收。因此,管理者带领众人去完成事业,同样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才能够获得丰硕的成果。

8、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曰: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那样。也就是说领导者不可乱加干扰,要按照火候来照料,绝不可以还不到时候就乱翻乱搅,把小鱼都搅糊了。领导者治理一个组织,也必须像煎小鱼那样谨慎从事,绝不可不到时机就胡搅乱作把事情搞糟。

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还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以无为遵道为正,以智谋为奇。“归根曰静”,回归到遵道之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遵道是成大事的根本,奇谋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10、善用人者为之下。

老子曰:善于用人的领导人处于低位势。也就是说,凡事只考虑自己的私利,不尊重他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的人,就处于“位势高”境地;反之,遇事能先顾及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则处于“位势低”境地。位势低者如山之谷,水必住低处流,于是众人从之,可谓势在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