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思念家人的古诗和格言 正文

思念家人的古诗和格言

时间:2025-05-19 14:18:12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9、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10、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1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2、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1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4、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5、村童看见我却不能相认,笑着问我这客人是从何处而来。

1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17、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1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9、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0、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3、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24、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25、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26、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于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27、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8、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关于思念家乡的诗句

1、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李白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4、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7、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8、每每想到你,我的故乡,久违的故乡啊!心情都沉重的再也提不起来。是我太过于多愁善感了,还是我对你的情总也舍不掉忧伤,年轻的心过早地背负了它的负荷,缚上忧伤的.薄沙的心像是经历了沧桑的疲惫不堪的枯心一样没有了生机,但是我不愿用它来审视你,我的故乡,它不属于你,于是我便在心情明朗的时候去搜寻关于你的记忆,不想要用这尘世的庸俗污染了你。

9、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12、云梦故城秋望(唐)戎昱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13、阴雨(唐)白居易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1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5、故乡,多少个夜里我面向西而驻立在宿舍走廊里,仰望夜空,思念向故乡生长,遥想每一颗繁星上都藏有一个笑脸,让人望眼欲穿,心动欲摘。

16、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两卷集》

17、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18、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1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20、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徐淑

21、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22、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23、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关于思念家乡的名言

1、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刘皂

2、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3、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6、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8、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9、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

10、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

11、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白居易

12、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3、共看明月庆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14、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李白

1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16、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司空图《漫书五首》

17、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

18、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19、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

2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1、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22、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2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

24、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

25、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2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7、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八处士》

28、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两汉乐府《悲歌》

2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30、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31、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3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33、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34、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3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38、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39、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4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41、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

4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4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44、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杜牧

4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46、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赵瑕《江楼感怀》

4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

48、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词句注释】

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⑵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佳节:美好的节日。

⑷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⑸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白话译文】

我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加倍思念亲人。

遥想家乡兄弟们登高的时候,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人。

【韵译】

独自一人流落他乡成为异乡客,

每碰到传统节日加倍思念亲人。

在远方也知道兄弟们攀登高山,

都采茱萸插戴头上只有我没有。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抒发身在异乡的游子适逢佳节对故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反映出人们的心声,引起人们的.共鸣。全诗朴素无华,蕴藉深厚,用词精练,曲折有致,堪称千古绝唱。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首句写身在异乡的诗人每到佳节倍加思念故乡的兄弟亲人。

起句一个“独”字,造境突兀,既刻划出了诗人举目无亲、孑然孤单的形象,又传达出抒情主人公寂寞凄凉的心境。两个“异”字迭用,更加强了诗人的孤独之感,为诗的画面增添了凄楚的色彩。第二句是全诗的诗眼和感情主线。这里的“每逢”二字,突破了“九月九日”这一特定时间的局限,使人体会到诗中之情酝酿日久,今年九月九日的爆发只不过是碰到了重阳佳节这一导火索罢了,一个“倍”字,既渲染了今日思亲之情的强烈,又表明了平日思亲之经常。这两句诗着重在写诗人节日的感受,由于诗题已经点明时值重阳佳节,埋下了热闹欢愉的节日场面的伏笔,因而就愈使人感到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寂的游子形象,更加鲜明。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由自己思亲,想到亲人节日必然也在想念自己,从而更加深了诗人珍视兄弟手足之情、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思。古时有重阳节佩茱萸登高饮菊花酒可以消灾避邪之说。这里,诗人巧妙地通过兄弟重阳佳节佩茱萸囊登高这一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来使兄弟思己之情具体化、形象化,用兄弟对登高行列缺了一人的遗憾心情来反射出诗人思亲的心曲,更使人感到诗情真挚:委婉动人。

这首诗注重感受和细节的典型性,“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既是诗人日常感受的升华,又是长期客居异乡的游子节日感受的概括和总结,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代表性。登高插茱萸的细节,体现了节日兄弟聚首的欢悦,同时也具有浓厚的时代和地方色彩。正因为这首诗注重感受、细节、时间、环境诸方面的典型选择,因而就形象逼真地表达了诗人具有典型意义的感情。因此千百年来屡经传诵。

千古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的第一句用了“独”、“异”两个字,分量下得很足。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对他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是说在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诗人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他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

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描写就显得十分自然。

这种体验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相关名句:“但将酩酊酬佳节”,“重阳独酌杯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