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我批评之于我们,简直是和日光、空气、水一样重要。斯大林
2、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3、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莎士比亚
4、在革命事业中,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就等于改正了一大半。列宁
5、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7、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 列传》
8、一个人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9、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10、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只要改正,一切都是好的。
11、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12、人间最大的智慧,在于洞悉本身的弱点。法国
13、人不怕犯错误,可怕的`是一辈子做错事。
14、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
15、浪子回头金不换。
16、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17、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18、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1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20、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21、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周恩来
22、聪明人知错就改,糊涂人有错就瞒。
23、索福克勒斯说过:“一个人即使犯了错,只要能痛改前非,不再固执,这种人并不失为聪明之人。”
24、列宁曾说过:“聪明的人并不是不犯错误,只是他们不犯重大错误同时能迅速纠正错误。”一个人难免犯错误,关键在于犯错之后能够严肃地对待错误,改正错误。
25、初犯错误,由于留下的“痕迹”浅,最容易改正,这样才容易进步。如果不及时改,反复犯错误,犯得越多,留下的“痕迹”就越深,就越不容易改正。
26、人生的路是遥远的,它不只一步,迈错了一步没关系,只要你能校正梦想的方向你生命的最后也能有瑰丽的彩虹。
27、我们身上的错误、缺点也是这样,如果不及时改正,也会由小变大、由少变多,“小错不改,酿成大错”,像船沉没一样,还可能毁掉自己的一生。有错不改多么危险!所以我们改错越及时越好。
28、陶渊明为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放弃了荣华富贵,追求清静高洁,而成为流芳百世的“隐士”。
29、一个人一生的路,不是走错一步就从此万劫不复的,人生不只一步,只要不因自己的一步失误而让心灵绝望,那么一切都可以再重新开始。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索福克勒斯也说过:“一个人即使犯了错,只要能痛改前非,不再固执,这种人并不失为聪明之人。”承认错误并不是自卑,也不是自弃,而是一种诚实的态度,一种锐意的智慧。
1、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2、一个人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4、自我批评之于我们,简直是和日光、空气、水一样重要。——斯大林
5、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6、自我批评之于我们,简直是和光空气水一样重要。——斯大林
7、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9、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10、在革命事业中,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就等于改正了一大半。——列宁
11、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12、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13、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14、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1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7、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莎士比亚
关于知错能改的.名言
18、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只要改正,一切都是好的。
19、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20、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
2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22、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23、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24、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25、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2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27、人间最大的智慧,在于洞悉本身的弱点。——法国
28、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毛泽东
29、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
30、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31、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周恩来
32、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网
33、人不怕犯错误,可怕的是一辈子做错事。
34、浪子回头金不换。
3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3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1、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2、人之所助者,信也。
3、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5、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6、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7、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8、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9、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0、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11、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埋,其道光明。
12、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13、《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4、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15、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16、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17、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1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9、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20、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21、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22、一阴一阳之谓道。
23、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24、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25、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26、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27、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28、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29、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30、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31、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32、谦谦君子,用涉大川。
33、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34、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35、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