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思而后行。——《论语》
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4.不以一眚(sheng)掩大德。——《左传》
5.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6.知耻近乎勇。——《中庸》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8.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10.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11.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1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13.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5.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1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17.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18.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19.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20.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2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22.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23.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24.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25.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2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2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28.哀哀父母,生我劬(qu)劳。——《诗经》
2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0.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3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3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3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6.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3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3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3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40.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4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4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44.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45.学不可以已。——《荀子》
46.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4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4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4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古代关于勤学名言
1、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6、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日知录》
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12、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
1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
14、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孟浩然
15、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曹植
16、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8、智者不必仁,而仁者则必智。——蒲松龄《聊斋志异》
1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1、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2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2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2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6、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
2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3、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窦巩
3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36、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37、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38、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3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40、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41、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2、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3、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44、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鲍照《代白头吟》
45、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元·虞韶《
4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47、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
48、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
49、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5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52、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清·曹雪芹《红楼梦》
53、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清·魏子安《花月痕》
5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战国·屈原《离骚》
55、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5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57、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58、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明·吴承恩《西游记》
5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6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6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6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
6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6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65、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66、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6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68、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朱淑真《生查子》
69、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到韶山》
70、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陆机
7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72、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裳其一》
7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74、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清·曹雪芹《红楼梦>
7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7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77、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元未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78、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锦瑟》
7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80、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不错哦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