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格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正文

格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时间:2025-05-17 20:24:11

尊师的格言和名言

0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0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0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0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0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0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0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0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敬爱教授自身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0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家长多矣。——晋.葛洪《勤求》

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15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

16圣人无常师。 -----韩愈

17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

18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吕不韦

19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斯大林

20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21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程颐

22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

23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唐甄

24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25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

26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28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疑惑矣。 -----韩愈

29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

30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3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2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33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34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

35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斯大林

36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37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

38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唐甄

39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描写教师的名言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的《春夜喜雨》

4、仰止弥高,钻之弥坚。

5、桃礼不言,下自成蹊

6、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7、山下禅庵老师在

8、他年应记老师心

9、但愿老师真似月

10、老师身今七十六

11、老师药卷不受偿

12、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

13、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的先生才能教出的学生。 ——陶行知

14、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陶行知

15、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

16、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17、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乌申斯基

18、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乌申斯基

19、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0、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21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

22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23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 做真人’。 ——陶行知

24、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美国]布鲁纳...

2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26、身教重于言传。 ——王夫之

27、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

28、执一根教鞭勤勤恳恳点中外。站三尺讲台兢兢业业到古今。

29、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

30、圣人无常师。 ---韩愈

31、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

32、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33、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斯大林

34、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35、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36、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37、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38、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3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4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41、,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4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4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4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1、天下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德经》

2、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黄宗羲》

3、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孙子兵法》

4、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5、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汤显祖》

6、一事起则一害生,故天下常以无事为福。——《洪应明》

7、讲论诗词,笑谈街市,学难似风里扬丝,一世常如此。——《关汉卿》

8、模棱气象,养成不黑不白,不痛不痒之世界,误人家国,已非一日。——《曾国藩》

9、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曾国藩》

10、两阵对圆,只见吕布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纵马挺戟,随丁建阳出到阵前。——《罗贯中》

11、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曾国藩》

12、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曾国藩》

13、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14、村夫硬似铁,光棍软如棉。——《增广贤文》

15、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孝经》

16、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先。——《增广贤文》

17、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增广贤文》

18、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朱熹》

19、欲人勿恶,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冯梦龙》

20、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能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势必潜消。——《洪应明》

21、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自快意中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洪应明》

22、谣诼之来本非意料所备,息谤莫若自涤,流言止于智者,尽其在我,何惧人言。——《李鸿章》

2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24、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罗贯中》

25、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罗贯中》

26、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曾国藩》

27、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道德经》

28、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文天祥》

29、子不如父,留之何用。子强与父,留之何用。——《道德经》

30、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纳兰容若》

31、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洪应明》

32、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论语》

33、少年不识愁滋味,却道新凉好个秋。——《辛弃疾》

3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

35、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36、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冯梦龙》

37、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罗贯中》

38、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39、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孙子兵法》

4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德经》

41、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于谦》

42、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增广贤文》

43、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汤显祖》

44、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冯梦龙》

45、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

46、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曾国藩》

47、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

48、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罗贯中》

49、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李清照》

50、积钱积谷不如积德,买田买地不如买书。——《增广贤文》

51、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礼记》

52、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曾国藩》

53、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曾国藩》

5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55、如花美眷,怎敌似水流年。——《曹雪芹》

56、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道德经》

57、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朱熹》

58、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

59、风花之潇洒,雪月之空清,唯静者为之主;水木之荣枯,竹石之消长,独闲者操其权。——《洪应明》

6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61、江山雨霁拥青螺,境界无忧乐最多。昔日英雄凝目处,岩崖依旧抵风波。——《罗贯中》

62、清风两袖朝无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谦》

63、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64、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65、醉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洪应明》

66、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曹雪芹》

67、好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六月寒。——《增广贤文》

68、学在一人之下,用在万人之上。——《增广贤文》

69、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孙子兵法》

70、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增广贤文》

71、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曹操》

7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

73、月湖一泓汪洋,明瑟可爱,直抵南城。——《张岱》

74、学人一骄便不能为学,所以第一要去“骄”字。——《谭嗣同》

75、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增广贤文》

7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77、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增广贤文》

78、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79、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80、世人皆曰“尘世苦海”,殊不知世间花迎鸟笑,尘世不尘,海亦不苦,彼自苦其心尔。——《洪应明》

81、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易经》

82、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曾国藩》

83、悲哉梦仙人,一梦误一生。——《白居易》

84、找钱犹如针挑土,用钱犹如水推沙!——《增广贤文》

85、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醒世恒言》

86、天下英雄独使君。髀肉复生犹感叹,争教寰字不三分?——《罗贯中》

8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德经》

8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

89、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战国策》

90、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曾国藩》

91、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曾国藩》

92、何谓君子?何谓小人?德大于才便是君子,才大于德便是小人。——《司马光》

93、欲讲富强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谭嗣同》

94、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

95、焚琴煮鹤从来有,惜玉怜香几个知。——《冯梦龙》

96、凡物皆有可观,若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苏轼》

9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经》

98、平日若无真义气,临事休说生死交。——《施耐庵》

99、夫心力最大者,无不可为。——《谭嗣同》

100、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曾国藩》

101、善化不足,恶化有余。——《增广贤文》

102、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楚辞》

103、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冯梦龙》

104、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罗贯中》

105、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朱熹》

106、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107、不能舍己,必将取人,取人必多怨,亡无日矣。——《冯梦龙》

10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109、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增广贤文》

110、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增广贤文》

111、造诣不尽者,天下之人品;读不尽者,天下之书。——《曾国藩》

112、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白居易》

113、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洪应明》

114、为人莫犯法,犯法身无主。——《增广贤文》

115、置身青云无忘贫贱,此其所以神也。今日车中贵介,宁复识戴笠人哉?——《蒲松龄》

116、月圆便有阴云蔽,花发须教急雨催。——《王实甫》

117、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瞌睡多。——《吴承恩》

118、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施耐庵》

119、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曾国藩》

120、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121、红粉易妆娇态女,无钱难作好儿郎。——《增广贤文》

122、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曹雪芹》

123、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冯梦龙》

124、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财。——《道德经》

125、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

126、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

127、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128、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易经》

129、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

130、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曹雪芹》

131、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

132、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

133、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曾国藩》

134、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135、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开万善之门,无如寸心挹损。——《洪应明》

136、天欲令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增广贤文》

137、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

138、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曾国藩》

139、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