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大如海] cái dà rú hǎi
多用来称誉对方的才学渊博。
[才大难用] cái dà nán yòng
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后形容怀才不遇。同“材大难用”。
[雄才大略] xióng cái dà lüè
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
[宏才大略] hóng cái dà lüè
杰出的`才能和谋略。
[高才大学] gāo cái dà xué
高才:才能杰出。大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亦作“高才博学”、“高才硕学”。
[高才大德] gāo cái dà dé
高才:有杰出的才能。大德:有极高尚的品德。才能和品德都很好。
[才疏志大] cái shū zhì dà
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
[大才槃槃] dà cái pán pán
槃槃:形容大的样子。指有大才干的人。
[大才盘盘] dà cái pán pán
盘盘:形容大的样子。指有大才干的人。
[大才榱槃] dà cái cuī pán
指有大才干的人。同“大才槃槃”。
[大才榱盘] dà cái cuī pán
指有大才干的人。同“大才盘盘”。
[志大才疏] zhì dà cái shū
疏:粗疏,薄弱。指人志向大而才具不够。
1描写春天的成语:春暖花开 春光明媚 春深似海 花红柳绿
2.描写夏天的成语: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 烈日炎炎 酷热难忍
3.描写秋天的成语:秋高气爽 秋风习习 秋雨绵绵 秋色宜人
4.描写冬天的成语:冰天雪地 鹅毛大雪 千里冰封 寒冬腊月
5.描写花儿的成语:万紫千红 姹紫嫣红 花团锦簇 百花争妍
6.形容花香的成语:芳香四溢 芳香扑鼻 沁人心脾 香飘十里
7.形容时间短暂的成语:白驹过隙 稍纵即逝 阪上走丸 昙花一现
8.描写燕子的词语:体态轻盈 动作轻快 乌黑光亮 活泼机灵
9.好的学习态度:不耻下问 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 学而不厌
10.不好的学习态度:三心二意 一知半解 马马虎虎 囫囵吞枣
11.与“三国”有关的成语:三顾茅庐 七步之才 望梅止渴 空城计
12.描写诸葛亮的成语:雄才大略 神机妙算料事如神 才华横溢
13.形容祁黄羊的成语:唯才是举 大公无私 公私分明 知人善任
14.形容公仪休的成语:清正廉洁 两袖清风 以身作则 聪明机智
15.描写叶欣的成语:身先士卒 临危不惧 舍己为人 舍死忘生
16.描写人物高尚品德的成语:拾金不昧 助人为乐 见义勇为 尊老爱幼
17.关于爱国的成语:以身许国 碧血丹心 精忠报国 忧国忧民
18.赞美医护工作者的成语:白衣天使 玉洁冰清 救死扶伤 处变不惊
19.关于合作的成语:齐心协力 同舟共济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20.赞美母亲的成语:勤劳能干 任劳任怨 含辛茹苦 吃苦耐劳
21.形容雨大的'成语:倾盆大雨 大雨如注 大雨滂沱 瓢泼大雨
22.形容小雨的成语:和风细雨 春雨绵绵 烟雨蒙蒙 淅淅沥沥
23.形容注意力集中的成语: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目不转睛
24.关于鸟的成语:笨鸟先飞 倦鸟知还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25.形容瀑布的成语:一泻千里 飞瀑流泉 滔滔不绝 雄伟壮观
26.形容黄河的成语:浊浪排空 惊涛骇浪 波涛汹涌 气吞山河
27.描写树木茂盛的成语:郁郁葱葱 枝繁叶茂 绿树成阴 枝干粗壮
28.描写景色的成语:青山绿水 湖光山色 江山如画 桃红柳绿
29.关于水的成语:清澈见底 涓涓细流 波光粼粼 碧波荡漾
30.形容说话流利的成语:出口成章 能言善辩 滔滔不绝 口若悬河
31.形容说话不流利的成语:吞吞吐吐 结结巴巴 欲言又止 支支吾吾
32.形容心里害怕的成语:提心吊胆 胆战心惊 担惊受怕 心惊肉跳
33.形容高兴的成语:兴高采烈 欣喜若狂 得意洋洋 喜上眉梢
34.描写神态(表情)的成语:愁眉苦脸 呆若木鸡 嬉皮笑脸 满面春风
35.含动物名称的成语:狐假虎威 鸡犬不宁 蜻蜓点水 莺歌燕舞
36.形容名气大的成语:家喻户晓 众所周知 驰名中外 举世闻名
37.描写黄河艄公的:勇敢智慧 镇静机敏 技艺高超 艺高人胆大
38.与“眼”有关的成语:眼疾手快 头昏眼花 眉开眼笑 挤眉弄眼
39.成语中的近义词: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循规蹈矩(墨守陈规)
大雨如注(倾盆大雨) 呆若木鸡(瞠目结舌) 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40.成语中的反义词:枝枯叶落(枝繁叶茂) 循规蹈矩(推陈出新)
鲜为人知(众所周知) 声色俱厉(和颜悦色)
41.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完璧归赵 退避三舍三顾茅庐 闻鸡起舞
42.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狐假虎威 画蛇添足 井底之蛙 守株待兔
43.表示“看“的成语:东张西望 冷眼旁观 察言观色左顾右盼
44.形容水流很急的成语:一泻千里 水流湍急 飞流直下 奔流不息
45.表示“色彩”的成语:五颜六色 五彩斑斓 五光十色 五彩缤纷
46.赞扬人学问大的成语: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 著作等身 才华横溢
47.“×而××”式成语:轻而易举 望而生畏 取而代之 死而后已
48.“××如×”式成语:大雨如注 力大如牛 挥汗如雨 一贫如洗
49.“不×之×”式成语:不毛之地 不惑之年 不白之冤 不速之客
50.“不×而×”式成语:不劳而获 不言而喻 不翼而飞 不胫而走
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形容书籍极多。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也可写作“重振旗鼓”。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15、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应与“无可厚非”区别开来,“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责。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16、莫衷一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使用时要注意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17、鞭辟人里:里,里头;辟,透彻。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要随便滥用。如:“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这一句就因误用成语犯了前后不一致的毛病。
18、刮目相看:《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吴国大将吕蒙听从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中抽出时间读书,学问大进,取得令人惊奇的成绩。鲁肃说:“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说明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注意本成语一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19、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如:“他这种做法实在不足为训。”注意不能将这里的“训”理解为“教训”。
20、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该词前面不能再加任何的数量词。
21、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不能误用作贬义。
22、仁者见仁:指对同一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本词使用也要注意语境。如:“在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要仁者见仁,以便达成协议共识。”这句中的成语属于误用,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当然不能“仁者见仁”,否则就不能“达成共识。”
23、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不能误解为不久的将来。
24、不稂不莠:稂,狼尾草。全词比喻人不成才,没有出息。不能望文生义误用作褒义。
25、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多指才学。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不能误用作褒义。
26、含英咀华:咀,咀嚼;英、华,花朵。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使用时注意本词领会的对象。
27、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片言只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多用作贬义。
28、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作贬义。
29、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使用时不能只看其表层意思。
30、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本词一般用作贬义,用于自称含自谦义。
31、休戚与共:休,欢乐;戚,忧伤。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注意不能将本词与“息息相关”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面无同甘共苦之义。
32、过犹不及:“犹,如同。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不要错误地理解为做得太不够了。
33、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不要把它误解成原形毕露之义。
34、贻笑大方:大方,有见识的内行。让有见识的内行见笑。“大方”是理解本词的关键。
35、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数典忘祖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36、鹿死谁手:鹿,原比喻政权,后亦比喻争逐的对象。鹿死谁手原指谁获得政权,后泛指谁获得胜利。
37、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建筑物的华丽。注意本词形容的对象。
38、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家炼丹,炉中的火焰由红色转成青色时即为火候到家。比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注意本词语用的对象。
39、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比喻广泛流传,风行一时。不能将本词只理解成物价上涨。
40、天马行空:天马,神马。马的奔驰如同腾空飞行。多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垫豪放,不受拘束。
41、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溃,溃兵听到风声鹤叫都疑为追兵。形容惊慌疑惧。不能只按字面意思理解。
42、馨竹难书:罄,尽,空;竹,指竹简。罄竹难书指即使把竹简写尽了也写不完累累罪恶。比喻罪恶很多,难以说完(贬义词)。例:“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43、望穿秋水:秋水,比喻眼睛。形容盼望得非常急切。
44、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本词只用于自谦。
45、炙手可热:炙,烧,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多含贬义。使用时要注意适用的对象。
46、屡试不爽: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注意不能将词义理解反了。
47、韦编三绝: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多次断绝。形容读书勤奋。
48、捉襟见肘:见,同“现”。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来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49、粉墨登场:妆扮好了,登场演戏。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
50、饮鸩止渴:鸩,一种毒酒。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使用时注意这是个贬义词。
51、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贬义词)
52、管中窥豹:通过竹管子的小孔来看豹,只看到豹身上一块斑纹。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有时同“可见一斑”连用,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53、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删去。)
54、道路以目:形容百姓慑于暴政,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敢怒不敢言,只能以目示意。
55、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56、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57、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多用作贬义词。
58、不瘟不火:指戏曲表演非常沉稳,既不沉闷乏味,也不火爆。(注意使用的对象)
59、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多用作贬义。
60、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