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修身四不五字格言 正文

修身四不五字格言

时间:2025-05-04 20:32:11

关于修身的名言警句

1、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2、最盲目的服从乃是奴隶们所仅存的唯一美德。——卢梭

3、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新人。——罗斯金

4、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手段。——歌德

5、只有美貌而缺乏修养的人是不值得赞美的。——培根

6、一个人只要有耐心进行文化方面的修养,就绝不至于蛮横得不可教化。——贺拉斯

7、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无望之后再说闲话。——伊索

8、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塞涅卡

9、不能摆脱是人生的苦恼根源之一,恋爱尤其是如此。——塞涅卡

10、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爱默生

11、人支配习惯,而不是习惯支配人。——奥斯特洛夫斯基

12、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犹如食物之于身体。——西塞罗

13、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利中而变成真实。——泰戈尔

14、许多思想是从一定的文化修养上产生出来的,就如同幼芽是长在绿枝上一样。——歌德

15、如果通过修养达不到提高鉴赏力的目的,修养两字也就毫无意义了。——波伊斯

16、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康德

17、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都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马·阿诺德

18、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列夫?托尔斯泰

有关修身的古诗名言

1.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司马光

2. 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唐代诗人 元稹

3. 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明末清初教育家 朱之瑜 《诚诚二首》

4. 修其身而后交,善其谋而后动。战国时期哲学家 杨子

5. 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齐家。 曾参,春秋末年儒家大师 曾参

6. 乐太盛则阳益,哀太甚则阴损。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

7. 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蹶。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8. 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

9.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明代文学家 王守仁 《传习录》

10. 有人问我修身法,只种心田养此身。 吕岩又名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 吕岩

11. 修身遵曾子三省,从政秉周官六廉。明代明臣 于谦

12.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左氏辨》

13.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14.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唐代文学家 韩愈 《原道》

15. 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16. 处世须存心上刃(忍),修身切记寸边而(耐)。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

17. 不修身而求今名于世者,就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南北朝教育家和文学家 颜之推

18. 欲理会七尺,先理会方寸;欲理会六合,先理会一腔。明代文学家,思想家 吕坤 《呻吟语》

关于修身的名言警句

1、习气那个怪物,虽然是魔鬼,会吞掉一切的羞耻心,也会做天使,把日积月累的美德善行熏陶成自然而然而令人安之若素的家常便饭。——莎士比亚

2、显而易见,骄傲与谦卑是恰恰相反的,可是它们有同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自我。——休谟

3、欣赏艺术美,需要知识修养;领略自然美,同样需要知识修养。修养越深,展现在你眼前的美的疆域就越广阔,你获得的美感也越丰富。

4、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增强生活能力。——池田大作

5、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黑格尔

6、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培根

7、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卢梭

8、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柏格森

9、习惯是人的第二本性。它使我们不能认识一个人的主要本性,就这一点而言,习惯既非残忍也不迷人。——普鲁斯特

10、习惯成自然是个魔术师。它对美丽的东西是残酷的,但是对丑陋的东西却是仁慈的。——威达

11、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培根

1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13、文明就是要造成有修养的人。——罗斯金

14、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都德

15、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泰戈尔

16、劳动,不仅仅意味着实际能力和技巧,而且首先意味着智力的发展,意味着思维和语言的修养。——苏霍姆林斯基

17、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18、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

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佚名

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三、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四、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

五、知耻近乎勇。——孔丘

六、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七、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八、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

九、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十、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十一、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韩愈

十二、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十三、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托尔斯泰

十四、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十五、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十六、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巴斯德

十七、革命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从日常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和锻炼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黄金越炼越纯一样。——胡志明

十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十九、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恩格斯

二十、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林则徐

二十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二十二、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

二十三、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绝不屈服。——居里夫人

二十四、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

二十五、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二十六、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谢觉哉

二十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二十八、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二十九、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

三十、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

三十一、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三十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三十三、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康德

三十四、诽谤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三十五、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但丁

三十六、学无止境。——荀子

三十七、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三十八、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三十九、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爱迪生

四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四十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

四十二、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阿基米德

四十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佚名

四十四、劳动一日,可得一夜的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达·芬奇

四十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四十六、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四十七、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德谟克利特

四十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四十九、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鲁迅

五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赫胥黎

五十一、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泰戈尔

五十二、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五十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五十四、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五十五、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智慧,办事以尽力为有功。

五十六、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五十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五十八、衡量一个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没人看见的时候干些什么。——孟德斯鸠

五十九、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爱因斯坦

六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每逢大事有静气”

出处

曾国藩年轻时在官场沉浮,难免有心烦气

2、“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出处

这一天,曾国藩带着

3、“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 ,不问收获。”

释义:

如果不能以圣贤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便只能与禽兽一般为欲望所控制。只关心付出多少,不关心结果怎样。

出处

唐鉴曾送给曾国藩一本自著《畿辅水利》,一张亲笔楷书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善化唐鉴。”

跟了唐鉴一段时期,尤其在通读了他的《畿辅水利》一书后,曾国藩看出这位理学名臣并不是埋首故纸、空谈心性的书呆子,而是关心民瘼、留意经济、学问渊懿,亦不乏谋略的能吏。同样,唐鉴也知道曾国藩是老成深重、极有心计的干才。以后,唐鉴、国藩师生之间往往探讨程朱之学少,推究兴衰治乱的历史多。

4、“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

释义:

无论是处世还是用兵,平时深藏锋芒,关键时果断出手,出手便能解决问题。

出处

曾国藩出兵征讨太平军前,有人赠予曾国藩一口家传古剑,他的岳父欧阳老人说:“涤生(曾国藩字)今日喜得宝剑,老夫也高兴。老夫十分喜爱旧日读过的一首古剑铭,现把这首古剑铭送给你,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

曾国藩听完这首古剑铭后,明白岳父的深远用意,十分感激地站起来说:“国藩牢记在心。”

5、“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释义:

赞扬别人要在公开场合,批评别人要在私底下。

出处

曾国藩率湘军攻占武昌后,六弟曾国华带领在湘乡招募的五百勇丁来到武昌。曾国藩见到这个出抚给叔父的`六弟,心中很是高兴。四个弟弟,他认为最有出息的便是这个为人倜傥雄奇的六弟。于是亲向六弟传授带勇识人的

曾国藩知道弟弟的脾性,说:“衡人亦不可眼界过高。人才靠奖励而出。大凡中等之才,奖率鼓励,便可望成大器;若一味贬斥不用,则慢慢地就会坠为朽庸。对待部属,大哥有两句话,望弟切记。”

国华望着大哥,诚恳地说:“请大哥赐教。”

“这两句话是: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国华点点头,轻轻地重复一遍。

6、“打脱牙和血吞”

出处

曾国藩对洋人的坚船利炮,以及诸如千里镜、自鸣钟、机器等,由衷地佩服。三十年前惨败于洋人的教训,他记忆犹新。十多年的戎马生涯,对外国与中国在军事上的悬殊他看得很清楚。一个基本认识已在他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与洋人相争,不在于一时一事的输赢,而在于长远的胜负。中国目前不如洋人,一旦开仗,只有失败。要靠“打脱牙和血吞”的精神,忍辱发愤,徐图自强。

7、“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释义:

世界上能做成的事情,多半是因为外界的压力被逼或者被激出来的。

出处

“纯甫,我知道你有难处。”曾国藩从“尽力办好”四字中,已知容

8、“历来有文坛上之泰山北斗,官场上却毫无建树,甚至一败涂地者,盖因不识此中差别耳!”

释义:

文坛和官场是有差别的,认识不到这两者的差别,多半会一败涂地。

出处

曾国藩

“不见得。”曾国藩轻轻地摇了摇头。

“为何?”赵烈文颇感意外。他深知曾国藩一向尊崇王夫之,但为什么并不赞同这个观点呢?

“船山之学确实宏深精至,但有的则嫌偏刻。比如对人的评价,求全责备的多,宽容体谅的少。若让船山处置国事,天下则无可用之人了。”曾国藩离开座位,在书案前走了几步后又说,“

9、“乱极时站得住,才是有用之学。”

释义:

能够处理极为混乱复杂局面的能力,才是真正有用的学问。

出处

湘军之父罗泽南也是湖南大儒。与曾国藩情同手足,他在武昌城下中弹兵败,临终写信给曾国藩,提及:“近年来与长毛作战,亦有一点心得。今将远别,愿送与我兄:“乱极时站得住,才是有用之学。”万语千言,难以倾诉,愿仁兄为国珍重。

10、“世界上的人,其实就是棋

出处

康福(字价人)是曾跟随曾国藩十几年的老部下,曾国藩去世前,康福突然来看他,要回了祖传的围棋。

曾国藩说:“价人,你想过没有,世界上的人,其实就是棋

“我也想过。不过我想,只有我们这些人才是棋子,大人你老不是,你老是执子的人。”康福笑着说。

“不是的。”曾国藩摇摇头,凝重地说,“包括我在内都是棋子,都是身不由己任别人摆布的黑白之子。”

“别人是谁呢?”康福睁大眼睛问,“是皇上吗?”

“皇上有时是执子的人,有时又是被执的子,说到底皇上也是棋子。”曾国藩两眼望着空空的纹

“那么这个‘别人’究竟是谁呢?”康福追问。

“冥冥上苍!”曾国藩苦笑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