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家虽贫学不辍古有格言 正文

家虽贫学不辍古有格言

时间:2025-05-04 20:14:03

“囊荧”的典故说的是晋朝的车胤,“映雪”讲的是晋朝人孙康的故事。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他们虽然家境贫寒,生活艰苦,却能立志苦读,没有因为读书的条件差就停止学习。

唐朝李渤 《喜弟数再至为长歌》有诗说:“次兄一生能苦节,夏聚流萤冬映雪”。 说的就是此二人的典故。曾国藩说过:“读书乃寒士本业,切不可有官家风味。吾于书箱及文房器具,但求为寒士所能各者,不求珍异也”。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他的祖父车浚,三国时期作过东吴的会稽太守。因灾荒请求赈济百姓,被昏庸的吴主孙皓处死,此后车胤的家里就一贫如洗了。

车胤立志苦读,太守王胡之曾对他的父亲车育说:“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家中贫寒,晚上看书没钱点灯,他就捉些萤火虫放在纱布缝制的袋子里面,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微弱灯光苦读。

在他父亲的指导下,车胤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一生中做过吴兴太守、辅国将军、户部尚书等官职。唐朝杨弘贞、杨番、蒋防都著有《荧光照学赋》,均是谈车胤之事。

孙 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晋秘书监孙盛的曾孙、长沙太守孙放之孙。孙康幼时酷爱读书,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地攻读,可此时家道中落,没 钱买油点灯。

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了。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躺在床上默诵。

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忽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开门一看,原来下了一场大雪,大地闪闪发光,使他眼花缭乱。

孙康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比昏黄的油灯要亮得多!

整个冬天,孙康都夜以继日地苦读,从没有中断过。孙康砥砺求进,学有大成,终成晋时很有名望的学者,南朝宋景平年间官至尚书左丞,封德阳县侯。

元朝初年,孙氏族人从河南龙门迁到浙江湘湖,以“映雪堂”命名孙氏祠堂,以记念祖先孙康“映雪读书”的事迹。

唐高祖 起义师 除隋乱 创国基

【译文】

杨坚重新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隋朝,历史上称为隋文帝。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荒淫无道,隋朝很快就灭亡了。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最后隋朝灭亡,他战胜了各路的反隋义军,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

【原文】

二十传 三百载 梁灭之 国乃改

梁唐晋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译文】

唐朝的统治近三百年,总共传了二十位皇帝。到唐哀帝被朱全忠

【原文】

炎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

辽与金 帝号纷

【译文】

赵匡胤接受了后周“禅让”的帝位,建立宋朝。宋朝相传了十八个皇帝之后,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结果又成了南北混战的局面。北方的辽国和金国先后称帝,还常常侵略宋朝。辽国灭亡时,宋朝还没有灭亡。

【原文】

至元兴 金绪歇 有宋世 一同灭

并中国 兼戎狄 明太祖 久亲师

【译文】

元朝兴起时,金国的命运也就终止了。金国被元朝灭亡后,宋朝同样被元朝消灭了。蒙古人入主中原,兼并了少数民族地区,传国九十一年后,明太祖朱元璋长期亲自督师血战,消灭了元朝,建立了明朝。

【原文】

传建文 方四祀 迁北京

永乐嗣

【译文】

朱元璋死后传位给孙子朱允文,朱允文只作了四年皇帝。朱元璋第九子登上皇位,改年号为永乐,并由南京迁都到北京。到崇

【原文】

清太祖

至世祖 乃大同 十二世 清

【译文】

清军入关后,清世祖顺治皇帝在北京登上帝座,平定了各地的混乱局面,使得老百姓可以重新安定地生活。至顺治帝时统一中国。清朝传位十二世至宣统帝,清朝亡。

【原文】

读史者 考实录 通古今 若亲目

口而诵 心而惟 朝于斯 夕于斯

【译文】

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

【原文】

昔仲尼 师项

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译文】

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

【原文】

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译文】

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

【原文】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译文】

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家境贫苦,却都能在艰苦条件下继续求学。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时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

【原文】

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

彼既老 犹悔迟 尔小生 宜早思

【译文】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

【原文】

若梁

彼既成 众称异 尔小生 宜立志

【译文】

宋朝有个梁

【原文】

莹八岁 能咏诗 泌七岁 能赋棋

彼颖悟 人称奇 尔幼学 当效之

【译文】

北齐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呤诗,后来当了秘书监著作郎。另外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时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他们两个人的聪明和才智,在当时很受人们的赞赏和称奇,现在我们正是求学的开始,应该效法他们,努力用功读书。

【原文】

彼女子 且聪敏 尔男子 当自警

【译文】

在古代有许多出色的女能人,象东汉末年的

【原文】

唐刘晏 方七岁 举神童 作正字 彼虽幼

身已仕 尔幼学 勉而致 有为者 亦若是

【译文】

唐玄宗时,有一个名叫刘晏的小孩子,才只有七岁,就被推举为神童,并且做了负责刊正文字的官。刘晏虽然年纪这么小,但却已经做官了,担当国家给他的重任,你们这些小孩子,要想成为有用的人,只要勤奋好学,也可以和刘晏一样名扬后世。

【故事简介】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公安市)人,他的祖父车浚,三国时期作过东吴的会稽太守。因灾荒请求赈济百姓,被昏庸的吴主孙皓处死,此后车胤的家境就一贫如洗了。车胤立志苦读,太守王胡之曾对他的父亲车育说:“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因家中贫寒,晚上看书没钱点灯,他就捉些萤火虫放在纱布缝制的袋子里面,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微弱灯光苦读。

在他父亲的指导下,车胤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一生中做过吴兴太守、辅国将军、户部尚书等官职。唐朝杨弘贞、杨番、蒋防都着有《荧光照学赋》,均是谈车胤之事。

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晋秘书监孙盛的曾孙、长沙太守孙放之孙。孙康幼时酷爱读书,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地攻读,可此时家道中落,没钱买油点灯。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了。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躺在床上默诵。

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忽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开门一看,原来下了一场大雪,大地闪闪发光使他眼花

整个冬天,孙康都夜以继日地苦读,从没有中断过。孙康

师傅看过,自己盖的'房子就这么,没有了,吴同心里既懊恼,又羞愧,从此,他下定决心要循序渐进的把盖房子的工夫学好,不再好高骛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