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
中文名琅琊榜
外文名 Nirvana in Fire
编 剧海宴
主 演胡歌,刘涛,王凯,黄维德,陈龙,高鑫
集 数 54
每集长度 45分钟
类 型 权谋、朝堂、复仇、
制片人侯鸿亮
在线播放平台 爱奇艺等
首播时间 2015年9月19日
首播平台 北京卫视、上海东方卫视
剧情介绍
梅长苏(胡歌饰)本远在江湖,却名动帝辇。江湖传言:“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作为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的首领,梅长苏“梅郎”之名响誉江湖。然而,有着江湖至尊地位的梅长苏,却是一个病弱青年、弱不禁风,背负着十多年前巨大的冤案与血海深仇,就连身世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秘密。
原来,十二年前,南梁大通年间,北魏兴兵南下,赤焰军少帅林殊随父出征、率七万将士抗击敌军,不料七万将士因奸佞陷害含冤埋骨梅岭。林殊从地狱之门拾回残命,历经至亲尽失、削骨易容之痛,化身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盟主梅长苏。 ,
十二年后,梅长苏假借养病之机、凭一介白衣之身重返帝都,从此踏上复仇、雪冤与夺嫡之路。面对曾有婚约的霓凰郡主(刘涛饰)、旧时的挚友靖王(王凯饰)以及过去熟悉的所有,他只能默默隐忍着一切,于看似不经意间,以病弱之躯只手掀起波波血影惊涛,辅佐明君靖王登上皇位,为七万赤焰忠魂洗雪了污名。
然而由于梁武帝晚年的昏乱治理,南朝境内纷乱四起,已代北魏而立的东魏趁机兴兵南下,朝中一时竟无人能够领兵。为解国难,梅长苏不顾身体病弱,毅然束甲出征,仅用三个月时间,带领大梁军队一举平定北境狼烟,还大梁以和平安定。而此时的梅长苏,也煎熬尽了自己最后的一点心血,在沙场上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1.遥映人间冰雪样,暗香幽浮曲临江,遍识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
2.琅琊阁的锦囊之中,到底写了什么?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
3.既然我活了下来,就不会白白地活着。——梅长苏
4.听闻他们两个到廊州去了,他们去争一个什么麒麟才子,据说得之便得天下。
5.卓鼎风日夜兼程,刚将此锦囊送到微臣家中,琅琊榜首,江左梅郎。
6.他本人不会丝毫武功,却能令众多高手听从于他,靠的不是无双的智计,又是什么呢?
7.廊州方向来的,江湖中人,一定是他,若是得不到此人必须立即铲除。
8.那么先生是想选太子,还是选誉王呢?梅长苏:我想选你,靖王殿下。
9.麒麟择主怎能盲目,你若满意,今日之约就此达成,如何?
10.你就真的`甘心看这宝座落在他们二人手上,若是能凭我一己之力,就将一个大家都意想不到的人送上宝座,岂不显得我更有手段?——梅长苏
11.靖王天性不善权谋,又厌倦权位之争,夺嫡是何等凶险之事,以他这样的性格,怎么敌得过心狠手辣、实力雄厚的太子和誉王呢?
12.这些痛苦和罪孽,靖王承受不了,就让我来背负,那些阴暗、沾满鲜血的事,就让我来做。——胡歌(梅长苏)
13.下雪了,最适合杀人了。——梅长苏
14.郡主:你到底是谁?不知为何,总觉得与先生并未初见,有种无来由的信任感。
梅长苏:与郡主只是几面之缘,可如何就那么相信苏某的为人,在这乱象丛生的京城里,还是不要轻易相信他人为好。
15.我与郡主乃君子之交,并非有所企图。
16.我已经开始参与夺嫡了,我要得到这个至尊之位,为了所有的人。——靖王
17.不用顾念我,成也好、败也罢,只要你我母子生死共担,又有何惧?
18.后宫的那些手腕你一定要当心。——梅长苏
19.身为女子一旦没了清白,只会是茫然无措,受人摆布而已。
20.想要对付他们,一定要比他们更狠。该利用的还是要利用,稍有不慎,我们的大业就会万劫不复。——梅长苏
21.为了一个庆国公而失了皇上的圣心,孰轻孰重,殿下可曾想过?殿下此时宜舍弃庆国公,支持靖王。
22.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如果心中只有自己的私利,这绝非是朝廷和官场应有的风气。——靖王
23.靖王被封了亲王,那代表太子快被废了,殿下多年来的夙愿即将达成,难道不应该恭喜吗?
24.只有诚心没有手腕是万万不够的。——梅长苏
25.明知是陷阱,是虎狼之穴,可是仍然要去,利弊得失如此明显,却仍然要去抢,如此愚蠢,却又如此有胆魄的人,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了。
26.朝堂之中哪有什么正岐之分,胜者,自然为正。
27.无论侯爷如何挣扎,今天晚上发生的一切,都是你咎由自取,这最终的果,只能你自己吞下。
28.人只有活着才有权利说话,为父这是大义灭亲。
29.这明明有一颗痣,我记得这里有一颗痣,林殊哥哥到底是怎样残忍的事,能够抹掉一个人身上所有的痕迹,让你变得让面目全非?——郡主(刘涛)
30.谋大事者,需懂得割舍。——梅长苏
31.萧景琰,你有情有义,可你为什么就没脑子,十三年前梅岭的火烧的还不旺吗,祁王府的血流的还不够多吗?你到底还想把多少人命搭进去?——梅长苏
32.虽然我的容貌全都变了,可我依然是林家的儿子。——梅长苏
2、琅琊阁的锦囊之中,到底写了什么?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
3、既然我活了下来,就不会白白地活着。——梅长苏
4、听闻他们两个到廊州去了,他们去争一个什么麒麟才子,据说得之便得天下。
5、卓鼎风日夜兼程,刚将此锦囊送到微臣家中,琅琊榜首,江左梅郎。
6、他本人不会丝毫武功,却能令众多高手听从于他,靠的不是无双的智计,又是什么呢?
7、廊州方向来的,江湖中人,一定是他,若是得不到此人必须立即铲除。
8、那么先生是想选太子,还是选誉王呢?梅长苏:我想选你,靖王殿下。
9、麒麟择主怎能盲目,你若满意,今日之约就此达成,如何?
10、你就真的甘心看这宝座落在他们二人手上,若是能凭我一己之力,就将一个大家都意想不到的人送上宝座,岂不显得我更有手段?——梅长苏
11、靖王天性不善权谋,又厌倦权位之争,夺嫡是何等凶险之事,以他这样的性格,怎么敌得过心狠手辣、实力雄厚的太子和誉王呢?
12、这些痛苦和罪孽,靖王承受不了,就让我来背负,那些阴暗、沾满鲜血的事,就让我来做。——胡歌(梅长苏)
13、下雪了,最适合杀人了。——梅长苏
14、郡主:你到底是谁?不知为何,总觉得与先生并未初见,有种无来由的信任感。
梅长苏:与郡主只是几面之缘,可如何就那么相信苏某的为人,在这乱象丛生的京城里,还是不要轻易相信他人为好。
15、我与郡主乃君子之交,并非有所企图。
16、我已经开始参与夺嫡了,我要得到这个至尊之位,为了所有的人。——靖王
17、不用顾念我,成也好、败也罢,只要你我母子生死共担,又有何惧?
18、后宫的那些手腕你一定要当心。——梅长苏
19、身为女子一旦没了清白,只会是茫然无措,受人摆布而已。
20、想要对付他们,一定要比他们更狠。该利用的还是要利用,稍有不慎,我们的大业就会万劫不复。——梅长苏
21、为了一个庆国公而失了皇上的圣心,孰轻孰重,殿下可曾想过?殿下此时宜舍弃庆国公,支持靖王。
22、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如果心中只有自己的私利,这绝非是朝廷和官场应有的风气。——靖王
23、靖王被封了亲王,那代表太子快被废了,殿下多年来的夙愿即将达成,难道不应该恭喜吗?
24、只有诚心没有手腕是万万不够的。——梅长苏
25、明知是陷阱,是虎狼之穴,可是仍然要去,利弊得失如此明显,却仍然要去抢,如此愚蠢,却又如此有胆魄的人,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了。
26、朝堂之中哪有什么正岐之分,胜者,自然为正。
27、无论侯爷如何挣扎,今天晚上发生的一切,都是你咎由自取,这最终的果,只能你自己吞下。
28、人只有活着才有权利说话,为父这是大义灭亲。
29、这明明有一颗痣,我记得这里有一颗痣,林殊哥哥到底是怎样残忍的事,能够抹掉一个人身上所有的痕迹,让你变得让面目全非?——郡主(刘涛)
30、谋大事者,需懂得割舍。——梅长苏
1、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夏一统,商周继之,春秋战国乱之;秦一统,两汉继之,三国魏晋南北朝乱之;隋一统,大唐继之,五代十国宋辽金乱之;元一统,明清继之,民国乱之。
2、红颜祸水,倾国倾城:
夏亡于妹喜;商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吴亡于西施;秦以吕易嬴,赵姬之功;晋牛继马后,光姬之力;唐衰于杨玉环;明亡于陈圆圆;清败于太后慈禧。
3、历史有无数的选择,选择在某个人手里:
秦之李斯,助纣为虐,焚书坑儒;汉之王莽,书生治国,一塌糊涂;唐之安禄山,安史之乱,由盛转衰;宋之王安石,变法维新,由治而乱;明之吴三桂,一己之私,引狼入室;清之袁世凯,卖友求荣,反复无常。
4、内忧小人干政,外戚、宦官、后宫;中忧官场腐败,官逼必然民反;外忧民族矛盾,异族虎视耽耽:
历朝历代之灭亡,无不由此三者起。
5、胜者王侯败者贼,历史即是:为胜者歌功颂德、败者落井下石的虚假陈述:
胜即是刘邦,败即是项羽;胜即是李世民,败即是窦建德;胜即是朱元璋,败即是张士诚;胜是一国之君,败是流贼草寇。
6、矫枉总是过正,其实过犹不及:
秦尚法,汉即尚儒;唐重武轻文,宋即重文轻武;唐宋尚诗词,明清即尚八股。
7、越是四分五裂,政治混乱,思想越光辉灿烂;越是大一统,政治稳定,思想越停滞不前:
前者如春秋战国之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之三教合融;后者如秦之焚书坑儒,汉之独尊儒术,明之八股,清之文字狱。
8、地域环境左右命运:
中国自古东临太平洋,北接荒芜人烟的'西伯利亚,西北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为喜马拉雅山,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之内生存,养成了国人含蓄内敛、保守中庸、消极忍耐的农耕性格。故历朝政府皆重农抑商,重伦理文采,轻科技实用;如夏政权在陕西、商政权在河南;西周政权在陕西、东周政权在河南;秦、西汉政权在陕西、东汉政权在河南;隋、唐政权在陕西、北宋政权在河南。五千年文明,有四千年历史皆在农耕最发达的中原地区上演,由此可见,中国一直都是以农耕为主的黄色文明。直到异族蒙古入主中原,定都北京,明清政权才随之坐落于此,中国的农耕地位才逐渐为之动摇。
当政权东西对峙时,西强而东弱;南北对峙时,北强而南弱。原因也正是在于西和北更接近于游牧民族,两种文化的交融,自然比东南单纯的农耕文化多了一些强悍。然而,每一次异族依*武力的入侵,又都会被汉文化迅速的同化。
9、朝代之初,君强臣强;朝代之中,君强臣弱,朝代之末,君弱臣强:
如唐之初,君有太宗,臣有房、杜;唐之中,君有玄宗,臣则为李林甫、杨国忠之流;唐末之君不足道也,臣却为虎狼之臣,如朱温之辈。历朝历代,莫不如此,岂有他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