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佚名
2、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 佚名
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佚名
4、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 佚名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6、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增广贤文》
7、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
8、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礼记》
9、活到老学到老。—— 谚语
10、不向前不知道路远,不学习不明白真理。—— 谚语
11、刀要磨才锋利,人要学才聪明。—— 越南谚语
12、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13、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1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16、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17、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唐甄
18、师以质疑,友以析疑。—— 李惺
19、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董仲舒
20、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1、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2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23、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 陆佃
24、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袁牧
01.《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
02.《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诗收录一卷,然仅《枫桥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著名之作。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千古绝唱,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名扬海外,在中华诗坛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名扬海内外)
03.《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有名的七绝,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美轮美奂,自然天成,读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
04.《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的爱国诗人。《示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距陆游写出他的《示儿》虽已过去七、八百年,但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仍然催人泪下,发人深省。“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首诗里“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哀音,对祖国统一,认同回归,仍然是一个有力的呼唤!(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05.《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诗的三、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这诗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喜此诗者甚多)
06.《望庐山瀑布(其二)》·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此诗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真美呀!“入乎其内,发乎其外。想落天外,形神兼备。”这是古人对此诗的评价。这首千古名篇,一直激发着国人的爱我中华的豪情,此诗乃李白代表作之一。(绝对是古代最出名的诗之一)
07.《凉州词(其一)》·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该诗又名《出塞》,全诗句句精采,情景交融,妙绝千古。王之涣,曾官文安县(今属河北)尉,其边塞诗与王昌龄、高适等齐名。他的诗虽只流传下六首,但确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的精华。其中《登
08.《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之作,在盛唐时代广泛流传。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王维的五言或七言绝句,可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比美,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王维最著名的七绝)
09.《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诗学杜甫而有独创,骨气豪
10.《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这首诗告诉我们绝句这样短小的体裁究竟可以具有多大的`容量,又能达到怎样一种举重若轻、浑然无迹的艺术境界。这首七言绝句
11.《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
1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因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名句,打动了无数游子离人的思乡之心。(这首节日的诗,影响力比上面的《清明》略差一点点)
13.《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绝,在短短的28个字中,诗人以极具
14.《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15.《回乡偶书(其一)》·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著名的《回乡偶书》两首
16.《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后二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清代评论家沈德潜推崇此诗为“绝唱”,管世铭甚至称其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17.《从军行(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
18.《绝句四首(其一)》·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世称杜少陵,湖北搬到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杜甫的七言绝句不多,然而这一首却是中国最流行的小诗之一。它通俗易懂,平白如话,却又深含了诗人的审美理想,极受文人学者所推许。《唐宋诗醇》:“虽非正格,自是绝唱。”
19.《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烟花三月下扬州”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
20.《别董大(其一)》·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为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别董大》是唐代诗人高适在送别友人董庭兰时创作的两首七绝,其中第一首堪称千古绝唱,是送别诗中的典范之作。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
21.《离思(其四)》·元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离思》(五首之一)属于艳诗。所谓“艳诗”,即写男女之间爱情的诗。这首诗在描写爱情题材的古典诗词中,亦堪称名篇佳作。“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广为流行,这就充分说明元
22.《乌衣巷》·刘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李白来到金陵说:“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成千古名作。杜牧来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又是千古名句。而乌衣巷,则终于等来了刘
23.《过华清宫绝句(其一)》·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是晚唐著名诗人。《过华清宫》共有三首,第一首便是他
24.《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
1.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佚名
2. 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 佚名
3.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佚名
4. 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 佚名
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6.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增广贤文》
7. 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
8.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礼记》
9. 活到老学到老。—— 谚语
10. 不向前不知道路远,不学习不明白真理。—— 谚语
11. 刀要磨才锋利,人要学才聪明。—— 越南谚语
12.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13. 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14.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5.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16.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17.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唐甄
18. 师以质疑,友以析疑。—— 李惺
19.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董仲舒
20.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1.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22.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23. 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 陆佃
24. 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袁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