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慈禧最有名的名言 正文

慈禧最有名的名言

时间:2025-05-02 20:55:37

【人物介绍】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1、大丈夫生世,惟血气养性不可磨灭,否则入魔道矣。

2、夫人惟气之盛者,能舍人之所不能舍,而为人之所不能为。

3、然病者,身也,而心志则不能病也。当病之时,宜息养其身,而不可灰颓其志气。立心坚确,阴阳亦退而听命也。

4、人生遭遇本有一定,但当尽其在我,以待事会之来。

5、谣诼之来本非意料所备,息谤莫若自涤,流言止于智者,尽其在我,何惧人言。

6、得失常事,不足虑,总以发奋读书为主。

7、体气多病,得名人文集,静心读之,亦足以养病。

8、平日遇事不能持平,威信无从服众,以至一发难收,柔远二字须看的通透,柔克高明。柔克者,非事事将順之谓柔也,绕指柔中自有百炼刚在。

9、出水芙蓉,光华夺目。曾几何时无复当初颜色?苍松翠柏,视似平常,而百年不谢也。

10、凡论事,只论是非,不能顾毁誉利害。

11、办事久则阅历透,必多沈著痛快之处,非文人空谈所及。

12、人才随风气为转移,须自上而率之,此议实为探源。

13、法待人而后行,事因时为变通,若徒墨守旧章,拘牵浮议,则为之而必不成,成之而必不久。

14、从来御侮之道,必战而后能守,能守而后能和,无论用刚用柔,要当预修武备,确有可以自立之基,然以战则胜,以守则固,以和则久。

15、办天下大事,贵实心,尤贵虚心。非真知灼见不能办事,亦不能论事,贵耳贱目,最足误事。

16、实心实力,廉政为本,精核为用,先自立于不败之地,始终不移,庶几可大可久。

17、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

18、庙堂内外议论,人心皆难画一,无真能主持之权,即断无通力合作之日。

19、从前历佐诸帅,茫无指归,至此如识指南针,获益匪浅。

20、我不想批评美国,我对美国政府给予我的接待毫无怨言,这些都是我所期待的。

21、只是一件事让我吃惊或失望,那就是你们国家有形形色色的政党存在,而我只对其中一部分有所了解。

22、我对我在美国见到的一切都很喜欢,所有事情都让我高兴。

23、最使我感到惊讶的是20层或更高一些的摩天大楼,我在中国和欧洲从没见过这种高楼。

24、这些楼看起来建得很牢固,能抗任何狂风吧?但中国不能建这么高的楼房,因台风会很快把它吹倒,而且高层建筑若没有你们这样好的电梯配套也很不方便。

25、我们的习惯是送所有男孩上学。

26、我们有很好的学校,但只得付得起学费的.富家子弟才能上学,穷人家的孩子没有机会上学。

27、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你们这么多的学校和学堂,我们计划将来在国内建立更多的学校。

28、在我们清国,女孩在家中请女教师提供教育,所有有经济能力的家庭都会雇请女家庭教师。

29、我们现在还没有女子就读的公立学校,也没有更高一级的教育机构。

30、这是由于我们的风俗习惯与你们(包括欧洲和美国)不同,也许我们应该学习你们的教育制度,并将最适合我们国情的那种引入国内,这确是我们所需要的。

1、秦国宣太后

中国最早垂帘听政的是战国时期秦国昭王的母亲宣太后。公元前306年,十七岁的秦昭王继位,其母宣太后以儿子年幼为名,开始了长达41年的摄政生涯,并由此揭开了后宫参政的先河。

宣太后在这40多年中,始终是秦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形成了秦国上下只知“有太后、穰侯、高陵、华阳、泾阳,不闻其有王”的局面。昭王无法容忍母后长期临朝专权。最后,他听从范雎建议,收回全部大权,逐“四贵”于关外,改任范雎为相,这才彻底地结束了宣太后长期左右秦国朝政的局面。

2、赵国赵太后

第二位垂帘听政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赵太后。公元前266年,赵国的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因年纪太轻,故由太后执政。赵太后即赫赫有名的赵威后,她在回答齐国的使者是曾经说下了“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的千古名言,是个能力极强的老太太,我们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名篇《触龙说赵太后》,就是说她的故事。

3、西汉吕后

吕雉,从小就美丽聪慧,以果断和狠毒著称。汉初,刘邦宠信戚姬,有废掉吕后另立新后的想法,吕后为了保住其皇后宝座,将皇后宝玺掌握手中,想了种种计策。吕后设计将韩信骗到宫中,命人用布将其兜起来,用竹签刺杀了韩信,从此吕后的地位更加不可动摇。

吕后前后掌权十六年,据悉,她掌权时,位于今天的广州地区有一个南越国,非常兴盛,为了制约南越的发展,吕后颁布命令禁止卖铁器和马牛给南越,借以对南越国实行经济封锁。吕后当时用来发布命令的,就是这块皇后之玺。

4、东汉邓太后

邓绥,东汉和帝皇后,史称邓太后。元兴元年(105年),和帝驾崩,时年27岁。邓皇后自己没有儿子,但她知道后宫生有两个儿子寄养在民间。一个年龄大些,但体弱多病,不能继位;一个是新生婴儿,刚满百日。她就立为皇帝,即汉殇帝,尊邓皇后为皇太后,邓太后临朝垂帘听政。

延平元年(公元106年),殇帝夭折,邓绥定立清河王刘安为汉安帝,是年不足13岁,邓太后继续临朝。她一直到永宁二年(公元121年)病死,垂帘听政达16年之久。

5、东晋褚太后

作为一国皇太后,一生中伴历五位皇帝,三次出来垂帘听政,每次还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母亲、婶母、堂嫂;三次册立帝位,国中大事,均以“皇太后诏令”的形式颁布施行;三次临朝听政,又三次退隐归政,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司马聃年幼继位,褚蒜子晋升为皇太后,临朝执政。

公元357年,褚太后归政其子。公元361年,司马聃暴病而死,立司马丕为帝,再次垂帘。不到一年,司马丕“登仙”而去,立司马丕的`弟弟司马奕为帝,司马奕在位仅8个月便一命归西,遗诏儿子司马曜继任,褚蒜子第三次出山。

6、北魏灵太后

北魏后期,肃宗孝明帝元诩即位时,只有6岁,只能由其生母灵太后临朝听政,执掌皇权。灵太后执政时期,北魏政府加紧剥削民众,由此造成社会矛盾激化,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六镇起义和葛荣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契胡族酋长尔朱荣乘机起兵攻人洛阳,杀灵太后及其所立幼帝,并坑杀王公百官2000余人,史称“河阴之变”。不久,北魏王朝灭亡。

7、唐朝武则天

唐朝时,著名的女皇武则天在称帝前,也曾搞过垂帘听政。麟德元年(664年),武则天在诛杀上官仪之后。开始垂帘听政,从幕后走向前台。与历史上大多数垂帘听政不同的是。在武则天垂帘听政的时候,前头坐的不是小皇帝,而是她的丈夫,并称二圣。

从此,政局无论是好还是坏,都不能再忽视武皇后的作用了。官僚们开始习惯于对一个女人俯首称臣,最后,心情复杂地注视着这个女人逐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8、辽代萧太后

萧太后,名绰,小字燕燕。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历史上被称为“承天太后”,辽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乾亨四年九月,辽景宗驾崩,辽圣宗即位,萧燕燕被尊为皇太后,摄政。统和元年六月,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燕燕上尊号为“承天皇太后”。萧燕燕以承天皇太后的身份总摄军国大政,就此便开始了辽代历史上著名的“承天后摄政”时期。

9、北宋刘太后

献明肃皇后,名刘娥,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功绩赫赫,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乾兴元年(1022)二月甲寅,54岁的宋真宗赵恒病逝于延庆殿,遗诏曰:太子赵桢即位,皇后刘氏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皇太后处分。而小皇帝赵桢这时只有十一岁,实际上就是由刘娥处理政务。丁谓被贬后,刘娥开始和仁宗赵桢一起听政决事,正式垂帘。

10、清朝慈禧太后

清代末年,垂帘听政制度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形成为一套严密、系统、完善的政治体制。慈禧太后的垂帘听政,在历史上最为著名,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女主执政,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也导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后来“戊戌变法”失败,光绪被囚,老慈禧第三次临朝称制,前后共掌握清代朝政达48年之久。随着清王朝的覆灭,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垂帘听政制度也就寿终正寝了。

【一】

杨丽萍说:人生需要拿出大把的光阴虚掷,从而寻找出一种属于自我的方式,体会一缕阳光,千仞山峰,万顷波涛。

这个半妖半仙的女人,虽然年近六旬,依然活得精致而美丽,如同少女。岁月似乎与她无关。她流连在自己的玫瑰花园里,比花儿还要美丽。飘飘欲仙。妖气逼人。我想再没有一个女人,活得这样没有烟火味。她,活出了境界。

有大把的光阴可以虚掷,有自我的生活方式。她就是美。由内而外,由外而内,每个细胞都是美的。带着艺术,散发着香息。心灵,肉体,无处不美,无处不艺术。虽是在花园小憩,给人的感觉,已不是一只美丽的蝴蝶。而是一个女神,一个仙子,一个妖精。物我两忘。从容,优雅。仿佛天地,就在她股掌之间。仿佛她就是春天,永开不败。

她终是要散了的。只是刹那。再美也是刹那。

但亦是永恒。

【二】

金星说:性感不是靠露、靠摆,而是用人性中的某一部分去支撑。性格和兴趣,它们会将人撑得丰满。这种性感才是丰盛的,它不狭窄,也不鄙陋,更不便宜。

玛丽莲。梦露是性感的。赫本是性感的'。红楼梦里的女子是性感的。杨玉环和赵飞燕也是性感的。

性感这个词不好说。它首先是性,然后才是一种感觉。

性感,首先是美的。不管男人女人,都喜欢的美。然后才是吸引。特别是让异性,有陷在巨大磁场、漩涡里的吸入感。

每个人心中对性感这个概念的理解都不一样。每个民族,每个时代,都绝不雷同。唐肥,宋瘦,明柔弱,清病态,现代健硕,当代骨感,太平洋一个土著部落,则以胖为性感。

佛眼望去,则是一堆骷髅,个个庸脂俗粉,哪里还有性,感觉都没有。

我眼里的性感是:

一是动态。体态修长,行走起来,摇曳生姿。如春风过花枝,清水出芙蓉。

二是静态。即使端坐不动,也要肌肤生香,光洁如玉,曲线优美,凹凸有致。如雕塑,有立体感。

三是诗意。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瞳若秋水,眉如远山。回眸一笑,醉死人。

四是内涵。腹有诗书气自华,琴棋书画诗酒茶花。由内而外,慢慢散发的一种书卷气。举手投足,有书香味。

五是气质。这是天然的。不可言。

【三】

杨绛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女人,是最易凋谢的花朵。青春年华只一瞬。真正不老的,只有内心的风景。看过慈禧晚年的照片,亦是满脸皱纹。并不是电视剧里的不老妖精。这个曾风华绝代的美人,依然在岁月的刻刀下,满目沧桑。

外在的美,太短暂了。但谁不爱美?也许,唯有短暂,才弥足珍贵。

那些在岁月里修炼成妖的女子,更是让世人惊叹。羡慕、嫉妒、恨!与岁月无关,超凡脱俗,活在时光之外,是多么幸运的事。

但是,如果活到了杨绛这个年龄,恐怕杨丽萍也撑不住了。她还能如妙龄女子吗?如果可以,也只能是顶着几缕灰白的发丝,佝偻着残病的躯体,干瘪着嘴唇,几个稀疏的牙齿。百年岁月,任何美人,都会变成枯木。

小孩子渴望长大,一天不折腾,就难受得要死。渴望跌宕起伏的命运,即使是痛苦,是悲剧,也兴奋得不得了,只要刺激就好!

长大了,就怕老。待到老了,再也经不起折腾,静静坐着,哪里都不去,也是安逸的。这时候,美貌不再,性感也是多余的,唯有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才是人生最曼妙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