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儒家关于生命的名言 正文

儒家关于生命的名言

时间:2025-04-29 14:48:09

关于生与死的名言格言【经典篇】

1. 未知生,焉知死?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先进》

2.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颜渊》

3. 毂则异室,死则同穴。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诗经·大车》

4. 生而必死,自然之理。北宋文学家 苏轼

5. 君为塞下土,妾作山头石。明朝诗人 刘绩 《征妇词》

6. 努力为生,还要努力为死。

7.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晚清官员,民族英雄 林则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8.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迈陂塘》

9. 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世方英杰。近代民主革命女志士

关于生与死的名言格言【精选篇】

1. 懦夫一生数死,丈夫只死一次。

2. 死亡和老人的距离并不比和婴儿的距离更近,生命也是如此。

3. 人恐惧死亡,那是因为爱惜生存的缘故。

4. 隆重的葬礼不过是活着的人的一种虚荣。

5. 了解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6. 人生的本质就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

7. 当一个人内心开始斗争时,生存就有了价值。

8. 死,对于智者并不是恐怖,对于善者并非是终点。

9. 有时,人死或许可以是一种刑罚,但并不等于赎罪。

10.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1. 出生是最明确的一场旅行。死亡难道不是另一场出发?

12. 死亡的恐怖是浪漫主义的,死亡的平静则是古典主义的。

1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4. 死亡并不困难,生存则是非常艰难的。

15.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6. 何为生?生就是不断地把濒临死亡的威胁从自己身边抛开。

17. 死,是将我们所有的秘密,阴谋,奸诈的面纱揭开的东西。

18. 生命的最大用处是将其用在某件能比生命更长久的事物上。

19. 生使一切人站在一条水平线上,死使卓越的人露出头角来。

关于生与死的名言格言【热门篇】

1. 千古艰难小生死,万代权衡大是非。 宋振庭

2. 平日若无真义气,临事休说生死交。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3. 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古希腊哲学家、无神论者 伊壁鸠鲁

4. 寒冷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现代文学家 巴金

5. 要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印度诗人,作家,哲学家,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泰戈尔

6.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7.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日本小说家 村上春树

8. 管鲍之和,穷达不移;范张之谊,生死不弃。元代学者 许名奎 《劝忍百箴》

9. 人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死也是一刹那的事。德国诗人 席勒

10. 达人观之,生死一耳;何必生之为乐,死之为悲? 明末清初文学家 蒲松龄

11. 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国学大师,历史学家 陈寅恪 《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

12. 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生死如鸿毛。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

13. 铁可折,玉可碎,海可枯,不论穷达生死,直节贯殊途。南宋诗人 汪莘 《水调歌头》

14. 语言是脆弱的,语言无法跨越生死,时间,痛苦,以及绝望。 女作家,原名励婕 安妮宝贝 《彼岸花》

15. 死生,天地之常理,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也。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唐华阳颂》

16. 要到生死关头,利害相交的时候,才能知道一个人的真心。台湾交通大学教授、管理大师 曾仕强 《胡雪岩的启示》

17. 一万个口惠而实不至的泛交,抵不过一个同生死共患难的知心。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郭沫若 《人类进化的驿程》

18. 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宋代文学家 胡宏

19. 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法国文艺复兴后期思想家 蒙田

20.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恽代英 《狱中诗》

21. 快乐是那么的陌生而遥远,快乐是禁地,生死之后,找不到进去的钥匙。台湾女作家,原名陈懋平 三毛

22. 你消灭的每一种缺点都存在着与它对应的长处,两者相辅相成,生死与共。法国作家 阿纳托尔·法朗士

23. 谁能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就会成为新人。谁能战胜痛苦和恐惧,他自己就能成为上帝。 俄国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

24. 生是一个偶然,死也是一个偶然,然而有人却没想在生死之间这段路上存在着某种必然。

25.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人生对我来说,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战斗。活一天就战斗一天。乒乓球运动员 庄则栋

26. 我这一生大起大落,艰难坎坷多于顺利幸福。所以,我对生与死一直抱着极平淡的态度。乒乓球运动员 庄则栋

27.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现代文学家 巴金

28. 有先于死亡的死,也有超出一个人生活界限的.生。我们和虚无的真正分办界线,不是死亡,而是活动的停止。 奥地利作家 茨威格

29. 自古艰难唯一死,难怪那些抛头颅、洒热血、将自己生死之事置之度外的英雄豪杰,能够流传史册,名垂千古。武侠小说家 古龙 《月异星邪》

30. 不相调和的谐音丝毫也不能感动听众,只能使人激起一种类似看到一个江湖术士倒悬索上而在生死之间摇荡时所特有的情绪。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

1.关于生与死的名言格言

2.教师的名言格言

3.爱的名言格言

4.道教的名言格言

5.爱国的名言格言

6.春天的名言格言

7.关于持节的名言格言

8.劝学的名言或格言

9.关于读书的名言格言整理

10.《格言联璧》的名言

一、孔子劝学名言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2、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4、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5、有教无类。

1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8、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19、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0、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21、不学诗,无以言。

2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23、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24、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二、孔子做人名言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7、道不同,不相为谋。

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9、不学礼,无以立。

10、礼之用,和为贵。

11、听其言而观其行。

12、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3、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5、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6、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1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9、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1、过,则匆惮改。

22、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5、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6、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7、不迁怒,不二过。

2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3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3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2、巧言乱德。

33、巧言令色,鲜矣仁。

34、刚、毅、木、讷近仁。

35、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7、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38、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40、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1、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42、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43、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44、放于利而行,多怨。

4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孔子人生名言

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9、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1、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4、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6、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7、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8、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9、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0、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1、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2、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23、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24、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25、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2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7、放于利而行,多怨。

28、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孟子)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9、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0、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4、故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

18、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19、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孔子

20、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年罕至焉,故非有其志者不能至也。

21、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为易;不学,则易者亦为难;

2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2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26、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孔子

27、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2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董仲舒

29、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淮南子

3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3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3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3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3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9、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4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4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4、仁远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矣;

45、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4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7、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为;

4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5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51、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

52、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53、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54、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5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56、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57、善政者得民财,善教者得民心;

5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5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60、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61、故好而知其恶 ,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62、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63、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64、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65、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66、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67、兴国之所本也在教化,教化之所本也在学校

68、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