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具足”是一种尊称。指那些能够把自己宝贵的生命,全部奉献利益众生的事业,真正体现生命价值意义的行者。
(一)心经简介
【般若经】分广、中、略,藏译有母子【般若经】等十七部,我们主要讲【心经】,【心经】也有多种译本,藏译和中译就有差别,中文比较简略,省略序言(指玄奘大师所译常念诵的),直接切入主题---空性。我手中资料,有一本是中文翻成藏文,讲到四空;日文有部【心经】讲六空。对这些差异,我没有更深入研究。今天的【心经】依藏文的一部,为大家作介绍。我并未获得这方面的教授或口授传承,但我有【般若八千颂】、般若略经等传承。
西藏佛法非常兴盛,但尚未传入西藏的四百年前,已传入汉地。藏王松赞干布时,虽然因为文成公主而与汉地佛法交流,但当时藏王想直接从梵文翻译成藏文。因此西藏佛法的经典一百多卷,和论典二百二十多卷,总共三百多卷,只有极少数的经典直接从中文翻译,其他都是经由梵文翻译的。律藏(戒学)则是从巴利文翻译成藏文。大乘经教,如︰【般若经】,都是由梵文翻译成藏文。也由于翻译的工程,造就了西藏语言文字的进展,促进了文化新的改革。从历史上可看出,印度文是最圆满、最根本的阐述佛法,其次能完整圆满说明佛法的是,藏文和汉文。由汉文慢慢流传到日本、韩国,因此日韩佛学用词,都是依据汉文。藏文则流传到内外蒙古等,因此在蒙古文里也有一些佛学名词。总之唯有藏文和汉文,才能真正圆满解释完整教法。许多的专家经过研究,曾说藏文翻译比较清楚,而且正确稳定。所以大乘菩萨教法能够圆满诠释,亦即一个种族,正在灵活运用这些佛学词汇,就是西藏文化。
第一页第一句为什么讲到“梵语曰”,因为教法的依据,是直接由梵文翻译的原故。可见当时西藏人,非常尊敬梵文。薄伽瓦德----薄伽梵是佛的异名,“德”有母的意思。巴拉加---“智慧”,巴拉咪达---“到彼岸”,哈达呀“精髓”或“心要”。整句意,因为空正见可获得三圣果位,如同三圣之母,生出三圣,故称空证智慧为薄伽梵母。这部经典主要讲空性的道理,梵文称为“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为何多加心经二字?因为解释空性的经典里,有些依辞面作广大的解释,有些依内涵,在此简略宣说,故称心经。
接着的“礼赞文”,是大译师加上的赞叹,中文译本没有。当时藏王曾制定规则,为能清楚了解经典属于经、律、论,三藏中哪一藏?要求译师们,如果所译是经藏,前面敬礼文殊师利菩萨,或敬礼妙吉祥童子等,让阅读或听闻的弟子,马上了解这部是经藏。如果所译是论藏,前面敬礼佛及一切菩萨。翻译律藏,则是敬礼一切遍智。也许藏王对佛法很有兴趣,又没太多时间修学,所以希望一眼就分辨出经、律、论。赤松德赞王曾写一本【大般若经概论】书,宗喀巴大师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引用此书,对藏王的智慧甚多赞扬,可见当时藏王的佛法造诣也颇高深。
礼赞文之后,出现“此是第一卷”,即为分辨上述经文已圆满,在防止后人对经论内容,随意增删。所以说第一卷。通常每卷有二十五句偈颂,有的则认为三百句偈颂算一卷,视情况有不同的分法。每偈有三十至三十个字,“心经”比较简短,所以全部内容组成一卷。
(二)序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中,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
实际上正文是从序言开始,在序言中,提示教法的内容及背景。序言分分共序言和不共序言,共序言是解释教法的世俗起源;不共序言是胜义的,说明教法的究竟性质起源,具有特殊意义。共序言在此有五圆满︰一、导师圆满。因为依导师释迦牟尼佛,所以说法者圆满。二、地点圆满。指在王舍城灵鹫山。三、眷属圆满。指与大比丘众,在此大比丘是胜义的比丘,如︰获得涅盘的阿罗汉等,“大”是众多,不是高大。
尔时,薄伽梵入深明法门三昧。是时,复有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观照般若波罗蜜多深妙之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
这是不共序言。“薄伽梵”,是梵文,“薄”是代表灭之意,“伽”是具,灭除四魔,可分烦恼障的四魔和所知障的四魔。无论烦恼障或所知障的四魔,当完全灭除,从心识本身就具足了解境的能力,这是俱生原始而有的,故称为一切遍智。一切遍智所具备的功德,可在同一时间,了解如所有性和尽所有性,了解一切二谛之法,能入三摩地和后得道,无分别的了解一切万法。“深”,指空性,深奥之意,即如所有性。“明”,指世俗谛,了解一切万法,即尽所有性。
“圣”,圣者,获得见道位以上皆可称为圣者。加行道以下,称为凡夫。“菩萨摩诃萨”,“菩”是菩提,“萨”是观照,缘菩提所产生的希求,以悲心观照众生的痛苦,生起悲心,故多加一个“萨”字。菩提二字,有种说法‘由此菩提,此为菩提。’菩提是梵文,直译“菩”是净土,“提”是获得,由什么获得菩提呢?由空证智慧净除罪障,而获得智慧,故由空正见而菩提。何谓菩提?净除二相的灭谛功德,才是真正的菩提。因此由智慧观照菩提而希求菩提,由悲心观照众生的痛苦,就是“菩萨”的涵义。“观自在”永远以悲慧之眼观待众生,“自在”是不刻意的、自然而然随着悲心,随着众生的希求而观照。“摩诃萨”,即大菩萨。
于是,寿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欲修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者,作何修习?”
“寿命具足”是一种尊称。指那些能够把自己宝贵的生命,全部奉献利益众生的事业,真正体现生命价值意义的行者。在这里,指的就是舍利子。舍利子是佛陀在世时的两大弟子之一,据说佛陀众多的弟子中间,舍利子对空性的证悟最为彻底,因此,他有“智慧第一”的美称。“密集金刚”等密续经典记载,舍利子是一位证悟见道的菩萨,据说他的内证功德非常高。实际上【心经】的正文内容非佛陀亲口宣说,而是由舍利子与观自两位菩萨,对话的形式而成的。当时,佛陀已经进入“深明法门”的禅定之中,在佛陀加持的威力之下,两位菩萨就开始对话。
善种性,即善男子、善女人。经典说,道之来源来自教授,道之根本是发心,道之依据因有种性。小乘宗义及经典所说的种性,与我们密切相关,而且是非常实用的修学。如︰劝大家满足、知足等,又说圣者是种性,以及如何精进的道理,对日常生活有直接的助益。
上部宗义,如︰唯识派说,无漏、心的种性,又讲自性住佛性和庄严佛性。亦即,无始以来有原始的佛性存在,就像种子,因缘未成熟,称为自性住佛性,遇到因缘,使佛种性成熟,称为庄严佛性。
中观派认为心本身是光明的自性,是无自性,因为心的自性是光明的,所以烦恼和污垢是暂时性。这些烦恼和污垢的产生,是认为有自性、有真实的错误执着。如果了解心原本就无自性,认为有自性的无明,就可断除,也由于可断除的原故,所以说是暂时性。由有自性的执着而痛苦,如果了解无自性,就可由自性涅盘而获得解脱。涅盘分二︰有余涅盘和无余涅盘;或分四:广说加自性涅盘和无住涅盘。中观派的自性住佛性,是心无自性;庄严佛性,是在道谛时,意识的无自性。种性的内涵,应针对空性作思惟。
不只说善男子,也说善女人,可知佛的教法男女平等、不分性别、不分种性,皆可修行。佛法中最重要的是别解脱戒,戒学很重要,不论在何处,只要有别解脱戒,该处就有佛法。佛陀平等的、无分别的赐给男众和女众,以戒体而言,无任何差别,只是身躯性别的不同。当时印度社会的状况,是重男轻女,因此制定戒律时,也可能比较礼遇男众,以免遭受世人的毁谤。有关戒学,我们可能需依现有的、暂时的状况而改变,但这不是一己之力能实现,必须集合各僧团的力量。一切有部曾说,以比丘传比丘尼戒,无法成为圆满清净的比丘尼戒,必须以比丘和比丘尼的二众僧团,才能传授圆满无垢的戒体。因有戒律上这些规定,故想改变,一定要依靠众僧团之力。在场有许多小乘律师们,你们透过各派律学上的修行,或对整个律学作讨论,才能作出进一步的改进。
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寿命具足舍利子言︰“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乐修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者,应作是观:“应以五蕴亦从自性空真实观”。
乐修是有欲望想修学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回答舍利子所问。主要内涵有二︰一、广义。【心经】的最主要内容。二、略义。“应以五蕴亦从自性空真实观。”这句是【心经】的精髓。对上根者说的。之前说过【心经】分显义和隐义。先解释显义的空性,之后在“爹雅他︰嗡!噶德、噶德、巴喇噶德、巴喇桑噶德,菩提娑哈。”再解释隐义的道次第。
“应以五蕴亦从自性空真实观。”真实观,是正确的观修,应把五蕴作正确的自性空的观修。“亦”字包括许多涵义︰因为五蕴无自性,具有五蕴的补特伽罗(人或我)也无自性。因为我无自性,我所(属于我的一切)也无自性。总之,【心经】的心要,正确的说明了,我及享受的我,和被享受的法,皆无自性;一切有为法,皆无自性。因为有为法无自性,无为法亦无自性。无自性的空性本身也无自性。同理,轮回的众生也无自性,获得无住涅盘的佛果位,佛本身亦无自性。
你们会感觉什么都没有吗?现在很热,也没有吗?不可说没有,因为确确实实有感觉,也碰触的到,因此绝对有的。这也使得内道和外道之间,产生许多的疑惑,针对有没有我,作讨论和研究。探讨有没有我的宗义论师,不只人无我,在法无我上也提出许多问题。主张法无我的宗义,一派认为有真实,一派认为无真实。无真实又分二派,一派认为名言上有自相,一派认为名言上无自相。这些详细内容和答案,后面会说明。
佛陀由于众生的根器和习气,开示了八万四千法门,在所有法门中的精华,就是【般若经】。佛法以梵文慢慢传入各地,从汉地传至日本、韩国、越南等,从印度传入西藏,进而从西藏再传至内、外蒙古等地。多数的佛教国家,都念【心经】,也许用辞方面有广略的不同,或翻译上有些许差别,但我们对【心经】都很虔诚。在【心经】的序言说,“薄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薄伽梵是断一切过患、具一切功德的导师释迦牟尼佛。佛陀在过去也和我们一样是凡夫,经由如实修学佛法,了解法的功德,让自己的心续生起法宝,生起灭谛,断一切过患。也因为因果丝毫不爽,在因地时越善良、越圆满,得到的果也是善良、美满。导师释迦牟尼佛今日所获得的成就,是因为这些殊胜的法门,尤其是修学【般若经】之故。
释迦牟尼佛为比丘们宣说【般若经】前,亲自安置狮子法座,为什么?并非为自己本身的功德,而是因为所讲的法非常殊胜,尊敬【般若经】。同样现在传法时,坐在法座上,也是对佛法的重视和尊敬。而且传法者,在未上法座前为消除慢心,必念诵念死无常,观诸法如幻化,无真实。之后以弹指的方式,提醒自己︰这是无常!今日坐在法座,是因为尊敬法,另外对摧伏我慢也很有帮助。否则坐在高高的法座上,容易产生世间八法的危险,应当特别小心!以前西藏佛教界,许多喇嘛和上师,时常为法座高低而争议,因此我朋友说︰这是法座病。第五代法王时,因为有法座高低之争,于是订所有法座一般高。可是侍者很机灵,在坐垫下放石头,使海绵不会下陷,于是有垫石头的喇嘛,看起来就比较高。
导师释迦牟尼佛安住在法座上,入深明法门三昧定,以三昧定的威力,加持舍利子和观世音菩萨,让他们做问答,是【心经】的主要内容。
“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生起大悲心的善男子、善女人们,如何修习菩萨行?“般若”指证空性的智慧,不只证空性的智慧,而且是现证空性的智慧。“波罗蜜多”是到彼岸。只现证空性的智慧还不够,必须加上菩提心的辅助,才能使现证空性的智慧,成为“般若波罗蜜多”。小乘修行者,也有现证空性的智慧,但不属于“般若波罗蜜多”。“妙行者”是菩萨行。就是有菩提心,而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随着大悲心的摄持,让自己生起菩提心二希求的发心,行六度万行。六度中最主要是空性的观修,当证空,反覆一而再、再而三观空,慢慢会去除二相,净化二相现证空性后,得到“初地”的境界,此智慧即“般若波罗蜜多”。所谓“波罗蜜多”是到彼岸或去彼岸,这里指去彼岸。
(三)内外道各宗派对我的见解
前面讲到“应以五蕴亦从自性空真实观”。过去印度教,很多宗义论师对五蕴,有许多不同的主张和说法。每个人都有离苦得乐的希求,因此会仔细研究何谓快乐?何谓痛苦?如何获得真正永恒的快乐?如何去除真实永恒的痛苦?如此去寻找快乐和痛苦的因果和源头。具有苦乐的享受者,以“我”而言,究竟是什么性质?从以前不断在观察探索“我”,发现苦乐的感受来自不同的因缘,有些是内因缘,有些是外因缘,有些来自身体的因缘。具有苦乐的感受的我,到底是有因而有?或是无因而有?
于是形成不同的主张,一派认为“我”是无因而有。有些人认为“我”是常法,仔细想想具有苦乐的感受的我,从日常生活的经验可以了解,人人有个很自然的念头,当眼睛看到存在的现象,一定说“我”看到,不会只说眼睛看到而已,会说我的眼睛看到。当身体虚弱或腐朽时,倘若可以与某人换健康的身体,我们会想交换。在此想法中已蕴藏了“我”就是身心的控制者,身心被“我”掌控。不止如此,从过去世到现在世,从现在世到未来,身体一直坏灭,“我”的性质却永远不会改变,经历过去现在未来。而且会讲“我”年轻时……,或“我”年老时……。由这些种种理由,这派人认为身体会改变,“我”是不会改变的,身体的性质会变坏,“我”的性质永远不会改变。因此主张“我”是常法。
佛教内道宗义论师,认为控制者的“我”,并非与身心完全分开。如果“我”与我的身心完全分开,必须有理由证明“我”是独立的,但是寻找独立的.“我”时,却找不到。当身体老化时,我们会说“我”老了,当身体受到损害,会说“我”病了。如果身体与“我”完全分开,这种说法则不成立。而且“我”如果是常、一、自主的本性,当“我”的想法产生时,应该有常、一、自主的想法,但却没有。如︰畜生道的众生,也会有“我”的想法,却不会有常、一、自主的想法。所谓常、一、自主的“我”,是无正当理由而捏造出来,与实际并不符合。这种我执称为遍计我执或分别我执,是依宗派见解而有,不是俱生而有的执着。
内道认为我执所缘的“我”,是依五蕴而安立的,因此常一自主的我,是不存在,同时与五蕴毫无相干的“我”,也是不存在。所谓的“我”,是依五蕴假名安立而有的,是一种密切的观待关系。所以日常生活感觉到有个控制身心的“我”,这种想法和执着是错误的,称为我执。“我”不是独立实体而有,补特伽罗独立之实体空,称为人无我。
毗婆沙宗(一切有部)分四大主支,除少数派别(犊子五部主张补特伽罗独立实体有的我),全都是主张人无我。藏传佛教的一切有部,就是毗婆沙宗,汉地的四分律,也是属于毗婆沙宗,南传佛法的上座部,也是属于毗婆沙宗。至于汉地的四分律,是属毗婆沙宗四大派的哪一派,我想不起来(由化地部分出之法藏部即昙无德部)。上座部的律经,是依巴利文写的,一切有部依梵文安立。虽同样有讲别解脱戒条,但有些差异。巴利文说比丘戒有二百二十七条,梵文在恶作方面讲的比较广泛,有一百十二条,比丘戒有二百五十三条。
经典上对于何谓佛法?何谓非佛法?何谓内道?何谓外道?这中间的差别时,曾说外道会刻意提出许多理由,来证明“我”和我的身心(五蕴)是分开的,建立“我”的性质是常、一、自主的。因为找出许多理由成立常、一、自主的“我”,因此他们的我执更强烈、更坚定。在内道不只否定常、一、自主的“我”,而且否定“我”是身心的控制者,没有独立实体的“我”。一者破除坚定的我执,一者安立更强烈的我执,也由此分内外道。经典虽说,内外道的差异是宗义和皈依,但最主要是以宗义的主张区别内外道。亦即主张四法印的论师就是内道,反之就是外道。
(四)佛教基本教义四法印
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漏皆苦、涅盘寂静。诸行无常的行,指由因缘产生的有为法。因为随着因缘而有,所以会改变,是无常性。由因而有,一定会坏灭。如果一法会坏灭,表示此法存在时,刹那刹那在改变。如果没有改变,此法就不会完全坏灭。好比第一刹那存在的法,如果到第二刹那不改变,那么到第三刹那也不会改变。本质不会改变,此法就没有坏灭的可能性。所以一法由因缘而有,每一刹那一定都在改变当中。
这种改变是靠何力量呢?虽然毗婆沙宗讲生住异灭的改变性质。但多数的佛教宗义论师,一致认为第一刹那的法,到第二刹那会改变、会坏灭,是无常的性质。所谓无常的性质,是法本身在因地时,就具有坏灭的本质,也就是它的因本身,就有坏灭的性质。完全依赖因缘而有,因此具有因坏灭的性质。这也是佛说“诸行无常”的原因。由因缘聚合而产生作用,因此由因缘而有的法,都具有会改变、会坏灭的无常性。一般听到“生”或“有”,一定想到是存在的法;听到“灭”或“消失”,就想到是不存在的法。所谓无常的性质,就是正在坏灭,亦即已生了,所以正在改变、坏灭。仔细思惟:一切法由因缘而生的原故,所以也由因缘正在坏灭。其实生本身,就具有坏灭的性质,二者(生与灭)不可分开。
从“有漏”所生的一切都是痛苦的,因此佛说“诸漏皆苦”。只要由“有漏”之因生起,它的果一定是痛苦的。经典说:“三界唯心造”。唯识派与内道有不共的解释,认为诸法无异体二取(能取所取一),无外境,境是心所现,境与心同性,唯心所造。内道则认为“三界”由心而有,不只是唯识所安立,而是从“因缘和合而有”的角度,作更详细的解释。“三界”里,无论清净或污染,都由心所造作。月称菩萨的【入中论】说,无论外在的器物或内在的身心,完全来自心的造作。亦就是追溯清净谛或污染谛的根源,完全在于心已调伏或尚未调伏而有差别。
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下面是关于佛家经典语录50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1、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2、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3、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4、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5、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6、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
7、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
8、念佛、持咒,嘴上念,心里不念,有什么用呢?修行的圆满不在于表相的改变,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变。
9、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10、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11、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12、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13、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14、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15、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16、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痛苦烦恼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找来的。
17、心的转变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想解脱,希望活得快乐,死的安心,一切功夫都要下在心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念时念心,观时观心,这就是修行。
18、智慧是没有烦恼的,慈悲是没有敌人的。
19、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佛。
20、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21、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22、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23、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24、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25、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26、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27、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28、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会上修,修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对境。想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智慧是历炼出来的。
29、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30、除了你自己的心,哪里有净土呀!心净土净,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31、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32、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33、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34、自性就是一个完全自然的状态,完全放松,没有任何所求,来也自然,去也自然,顺其自然,不取不舍,无求无欲,保持一种安祥的状态。
35、佛法就是解脱的方法。佛法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在哪都能修,行、住、坐、卧都是修行,工作、学习都是修行,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老老实实地认真修。
36、不依止善知识,就不能成就,没有上师就没有佛,一切诸佛都是依止上师而成佛的。
37、不知什么是佛,没有目标,盲目地念佛,念了好几年,还照样分别、执着。真正的佛在哪?清静心就是佛,清静心是什么?用智慧放下一切。
38、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39、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40、很多人因得不到而痛苦。得到了,又失去,还是痛苦。痛苦的原因,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你想得到就能得到吗?你不想失去就不失去吗?不攀任何缘,就能顺其自然,放下了不是没有,放下了才有。
41、为什么活得累?是因为你的心四处漂泊,没有归处,找不到家,没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带回自己的家,让他好好休息,就轻松自在了。
42、整个宇宙是我家,所有的众生都是我的家人。
43、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44、菩提心是为度化一切众生而修持成佛。
45、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46、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47、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48、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49、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50、有分别心念佛是杂修杂念,无分别心念佛是专修专念。
篇一:闻香识女人最新经典
1. i know exactly where your body is. what i'm looking for s some indication of a brain. too much football without a helmet?
2. IQ of sloth, and the manner of banshees.
3. some people live a lifetime in a minute.
4.would you mind if we waited with you? you know, just to keep the wonmanizers from bothering you.
5. no mistakes in the tango, not like life.
兮:舞跳错了可以继续,生活呢?
6.all my life i stood up to everyone and everything because if made me feel important. you do it cause you mean it.
兮:有目的的生活有时候也会是一种悲哀。差距总是让人失落。
7.you're not bad, you're just in pain.
兮:如果一个人是坏人,并不是因为他本性有多恶,只是因为他的生命中积累了太多的的坏。是的,世界上没有坏人,只有在痛苦中的人。
8.what life?i got no life.i'm in the dark here. do you understand? i'm in the dark.
9. if you're tangled up, just tango on.
10. when the shit hits the fan, some guys run and some guys stay.
兮:世界就是如此,东窗事发的时候有人走,有人留。
11. i don't know charlie's silence here is right or wrong,i'm not a judge or jury, but i can tell you this, he won't sell anybody out to buy his future.that's called integrity!that's called courage!
兮:逃避责任的倾向谁都有,但正因如此,世界才呼唤"正直"和"勇气"。
12. now i've come to the crossroad in my life.i always knew
what the right path was without exception. I knew, but i never took it.you know why.it's was too damn hard.
兮:一个人走向末路往往是因为不遗余力的寻找捷径。
13. there is nothing like the sight of an amputated spirit. there is no prothesis for that.
兮:肢解人的灵魂是最可怕的,那几乎是不可挽回的。
14. did you ever have the feeling that you wanted to go, and still you had the feeling that you wanted to stay?
兮:有时决定了要走,却总是徘徊留恋。有时决定留下,眼神却总望着远方的山水。没关系,唱首歌,走走停停地看看风景。一条路始终有个尽头。
演讲片段:
Mr. Simms doesn't want it.
西蒙先生不需要
He doesn't need to be labeled''still worthy of being a Baird man.''
他不需要被帖上 “依然值得作为博德人”标志
What the hell is that ?
这算什么?
What is your motto here ?
你们的
''Boys, inform on your classmates, save your hide;
“孩子们,出卖朋友求自保”
anything short of that,we're gonna burn you at the stake'' ?
“否则,烧得你不见灰”?
Well, gentlemen,
好的,先生们?
when the shit hits the fan,some guys run...
出纰漏时,有人逃离
and some guys stay.
有人留了下来
Here's Charlie facin' the fire,and there's George hidin' in big daddy's pocket.
查理面对烈火,那边的乔治躲进老爹的大口袋里
And what are you doin' ?
结果你做什么呢?
You're gonna reward George and destroy Charlie.
篇二:100个动漫人物,100居经典语录
1.“我早就闭上了双眼,我的目的只在于黑暗之中。”宇智波佐助——《火影忍者》
2.“我,在遇见你之前一直都是死的。”鲁路修·兰佩路基——《反叛的鲁路修》
3.“我的船上没有手下??只有伙伴!”蒙其·D·路飞——《海贼王》
4.“能原谅女人的谎话的,才是男人。”山治——《海贼王》
5.“真相永远只有一个!”江户川柯南——《名侦探柯南》
6.“要是喜欢一个人,就要连那个人脏的地方一起喜欢。”坂田银时——《银魂》
7.“要是眼睁睁的看着重要的同伴死去,就算是死,我也不能瞑目。”泽田纲吉——《家
庭教师HitmanReborn》
8.“一定要保护自己的梦想,即使牺牲一切。”大崎娜娜——《NANA》
9.“正因为我看不见所以才能赢。”不二周助——《网球王子》
10.“不管多少次,都会让你喜欢上我的。”碓冰拓海——《会长是女仆大人》
篇三:Bill Gates经典语录
作为微软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比尔·盖茨的一言一行自然颇受关注,然而,多年来一些被认为是盖茨名言的表述其实并非出自这位电脑天才之口。以“640K内存对于任何人来说都足够了”这句话为例,据说这是盖茨在1981年的话,旨在说明IBM PC内存达到640K这一重大突破。还有一句强安在盖茨头上的“名言”是,“倘若通用汽车公司技术革新的速度能赶上电脑业,我们早就开上每加仑油跑1000英里、售价只有25美元的汽车了。”
1996年,盖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澄清了有关“640K内存”的传闻:“我虽说过一些蠢话,做过一些傻事,可这句话绝对不是我说的。业界从没有人说某种容量的内存已经足够了的话。但竟然有人将640K内存已经足够这样无聊的话安在我的头上,经常有人问起我这件事。”
“我从来没说过这样的话;但它却像谣传一样到处传播,以讹传讹。你知道IBM PC内存只有640K的时候,业界所经历的痛苦吗?它们的内存一度只有512K,我们还不断推动PC内存向更大的容量发展。我从来没有说过这番言论,倒是说过与之相反的话。”
《PC世界》杂志搜遍了微软官方网站、IDG通讯社档案库以及网上的其他正规采访来源,搜集了不少真正出自盖茨之口的名言。在看过这些发言和访谈后,你一定会认为盖茨绝对是一个梦想家,一个具有敏锐观察力和渊博知识的智者。 “如果我只想赢的话,我早就跑到另外一个舞台上了。如果我以前为自己设定了终线,难道你不认为我几年前就已冲线了吗?”
——1994年接受《花花公子》杂志的采访
“我们总是高估今后一两年内将要发生的变革,总是低估未来10年将要发生的变革。所以,不要让你自己陷入无所作为的窘境。”
——盖茨的著作《前方之路》,1996年出版
“我希望自己有机会编写更多代码。我确实是在管闲事。他们不许把我编写的代码放入即将发布的软件产品中。过去8年他们一直在这样做。而我说将加入他们行列,利用周末编写代码时,他们显得很诧异,确实不再像以往那样相信我的编程能力了。”
——1997年9月26日,在圣迭戈发表的演讲
“请记住,我没有美元,有的只是微软的股票。因此,只有通过乘法运算,你才能把我的财富转变为一些令人恐怖的数字。”
——1994年,接受《花花公子》杂志的采访
“我希望自己不是全球首富,这没有任何好处。”
——2006年,在西雅图市的演讲
“我不得不说,在搜索引擎上成为弱者其实很有意思,我们已为此组建了规模庞大的开发团队,我肯定自己会为此记住所付出的努力。”
——2008年5月21日,在微软华盛顿州雷德蒙总部advance 08大会上的发言 “公平地说,今天发生的一切就像是印刷机、电话和无线电时代的来临。这些通讯工具确实具有深入人心的影响。它们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小了,使得科学研究效率更高,使得政治家能以全新的方式工作。它们虽对人们的教育方式影响有限,但人们对他们将发生的巨大变化充满乐观。现在,实现联网的个人电脑的功能在诸多方面远远比上述其他通讯设备更强大。”
——1996年5月29日,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哈佛互联网协会大会上的发言 “PC和互联网将成为生活必需品,目前还没能够达到这一点,但我们肯定我们正处于实现这一目标的轨道上,届时,它们将像汽车一样普遍。”
——1998年6月25日,在旧金山Windows 98操作系统发布会上的发言
“大家知道,很多人希望把他们积累的财富留给下一代,这样做当然合情合理,无可厚非。但对我个人而言,如果我能把自己有幸掌管的巨额财富回馈社会,用到重要的事业上,如科技、教育、医学研究、社会服务及其他领域,这更利于社会,也更利于我的孩子。”
——1998年3月4日,接受PBS电视台王牌主持人查理·罗斯(Charlie Rose)的采访
“我坚信,任何有助于改善交流的工具,对人们相互学习以及他们达到自己感兴趣的自由度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俄罗斯,电子邮件是使人们和谐相处和思考的重要工具,所以,他们会希望重新回到以前的政府管理模式吗?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你会发现拥有这些工具的地方,人们的生活确实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差异。
我最初开始考虑从事慈善事业的时候,我回顾并研究了历史上一些基金会的运作方式,分析了何种事情能让人们生活大不相同,何种事情能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我最早关注的一个方面是人口增长问题,我要保证一些家庭获得重要信息,帮他们在打算要几个孩子的问题上作出准确决策,目标是分析人口增长在低于预期的时候,这样的结果对教育资源、环境资源、生活质量各个方面的后续影响。”
——2000年10月18日,在西雅图“数码鸿沟会议”上的发言
“在我们以美妙的方式教育每个孩子前,在每座城市的市中心得到彻底清理前,我们还没到无事可做的时候。”
——1994年,接受《花花公子》杂志的采访
“昨天,我的一个很不错的竞争对手斯科特·麦克尼里在这里谈起铃声市场,也就是数字铃声。大家总是说,微软试图涉足所有领域。因此我认为,说明这一点非常重要:微软公司不会涉足这个市场。”
——1998年1月10日,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消费电子产品展上
“围绕着这次午宴,整个PC业已经聚在一起。比起以前我们使用的操作系统,Windows XP是最强大,最快,最可靠的操作系统。我们在这个新产品的开发上已投入几十亿美元。我们根据微软用户反馈的信息和电脑业的发展新方向研发出Windows XP。新的安全保护系统十分重要。隐私控制也很重要。实时信息连接是它的基础。”
——2001年10月25日,在纽约市举办的Windows XP促销活动上
“无论新技术在何时出现,父母都会对它的使用投以关注目光,这当然是一种合理的做法。在新技术名单中,互联网注定要排在最前面。你们都知道,我最大的`孩子也不过11岁,因此,我们还没有陷入所谓的最为可怕的境地,你们知道我指的是孩子痴迷Facebook和把大量时间用于接发即时信息上。但我相信,这种事情正在前面等着我们。因此,我们决定对家里的电脑实施开放政策。这样一来,孩子们在使用电脑的时候就会意识到一点,我们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在他们身旁。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用做出大量限制,比如规定时间或者只能做一些特定的事情。我们一家人都会参与其中,看看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并进行讨论。”
——2008年3月12日,在华盛顿特区美国众议院科学与技术委员会会议上 “在我上中学的时候,电脑还是一个令人敬畏的东西。人们使用穿孔卡片进入邮箱,将U形钉插进电脑让这种邪恶的机器陷入瘫痪,因为它们经常向你发送似乎并不准确的帐单。当时,还没有一个人将电脑视为一种授权工具。” ——2004年2月24日,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发表讲话
“如果一定要说什么东西让我感觉最棒,那就是这场软件革命及其带来的结果。现在,电脑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无论是学校还是医院都在使用电脑,它们已经成为人们实现信息共享的必备工具。”
——2002年4月25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图市的斯坦福大学发表讲话 “30年前保罗·艾伦与我创建微软的时候,我对软件开发充满很多梦想。我们希望自己的软件能够对这个世界产生重要影响,让每一个办公桌和家庭拥有电脑也一直是我们讨论的话题。令我们感到惊讶和兴奋的是,梦想中的很多东西都已经成为现实并且涉及到生活的很多方面。我从没想过一家令人难于置信且异常重要的公司竟然源于这些最初的想法。”
——2006年6月15日,在华盛顿雷蒙德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盖茨宣布,计划将慈善事业作为自己的“全职”,而将微软的工作作为“兼职”。
篇四:Ebjltel中国佛学66句震撼世界的禅语_佛学经典语录(完整版)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 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 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 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中国佛学 66 句震撼世界的禅语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人之所以痛苦
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 因为你自 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 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3.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4.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 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5.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 当你快乐时 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6.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今日的执著
7.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你可以拥有爱
8.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9.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你什么时候放下
10.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每一种创伤
11.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 狂妄的人有救 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2.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 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 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 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 不满人家, 是苦了你自己。 是苦了你自己。
13.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 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 得。
14.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 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 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5.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 毁灭人只要一句话 情。
16.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 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7.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
18.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 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 人就容易接受。 人就容易接受。
19.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 同样的瓶子 要充满着烦恼呢? 要充满着烦恼呢? 烦恼呢
20.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 得不到的东西 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 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 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21.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 活着一天 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22.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
23.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24.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 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25.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
26.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
27.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
28.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
29.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
30.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 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 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31.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 要了解一个人 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32.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人生的真理
33.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 不洗澡的人 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34.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时间总会过去的
35.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
36.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
37.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说一句谎话
38.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白白的过一天
39.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广结众缘
40.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41.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对人恭敬
42.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
43.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 来是偶然的 缘。
44.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45.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只要面对现实
46.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 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 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47.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不懂得自爱的人
48.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 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 了什么? 了什么?
49.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 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 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50.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
51.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
52.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 说话不要有攻击性 自然能化敌为友。 自然能化敌为友。
53.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
54.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
55.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
56.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 心是最大的骗子
57.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 只要自觉心安 了。
58.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 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 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 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 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 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59.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 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 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 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 多少 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60.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 你有你的生命观 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61.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你希望掌握永恒
62.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 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 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63.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 别人可以违背因果 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 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 为什么? 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64.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 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 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65.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 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 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66.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 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篇五:bill gates 经典语录
一、给青年的11条忠告(首发于《时代》杂志)
1.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
2.这个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
3.刚从学校走出来时你不可能一个月挣4万美元,更不会成为哪家公司的副总裁,还拥有一部汽车,直到你将这些都挣到手的那一天。
4.如果你认为学校里的老师过于严厉,那么等你有了老板再回头想一想。
5.卖汉堡包并不会有损于你的尊严。你的祖父母对卖汉堡包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称之为“机遇”。
6.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过错,不要将你理应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他人,而要学着从中吸取教训。
7.在你出生之前,你的父母并不像现在这样乏味。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在为你付账单、给你洗衣服。所以,在对父母喋喋不休之前,还是先去打扫一下你自己的屋子吧。
8.你所在的学校也许已经不再分优等生和劣等生,但生活却并不如此。在某些学校已经没有了“不及格”的概念,学校会不断地给你机会让你进步,然而现实生活完全不是这样。
9.走出学校后的生活不像在学校一样有学期之分,也没有暑假之说。没有几位老板乐于帮你发现自我,你必须依靠自己去完成。
10.电视中的许多场景决不是真实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必须埋头做自己的工作,而非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天天泡在咖啡馆里。
11.善待你所厌恶的人,因为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会同这样的一个人工作。
二、站在镁光灯下是堕落的,站在讲台上是堕落的;因为他们会让你觉得,你比别人更聪明。
三、 他在哈佛的演讲全文
四、盖茨经典语录
1.机会大,并不等于你就会成功。
2.如果你相信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那么当你发现某些生命被挽救了,而另一些生命被放弃了,你会感到无法接受。
3.从这个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解决办法,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确定目标,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发现适用于这个方法的新技术,同时最聪明地利用现有的技术,不管它是复杂的药物,还是最简单的蚊帐。
4.除非你能够让人们看到或者感受到行动的影响力,否则你无法让人们激动。
5.网络的神奇之处,不仅仅是它缩短了物理距离,使得天涯若比邻。它还极大地增加了怀有共同想法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的机会,我们可以为了解决同一个问题,一起共同工作。
6.不要让这个世界的复杂性阻碍你前进。要成为一个行动主义者。将解决人类的不平等视为己任。它将成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经历之一。
7.与其做一株绿洲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中的橡树,因为小草毫无个性,而橡树昂首天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