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节约名人名言诸葛亮 正文

节约名人名言诸葛亮

时间:2025-04-30 07:16:32

一、名人名言的定义

名人名言是指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富有知识的名人所说的能够让人懂得道理的一句较为出名的话。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

二、关于勤俭节约的名人名言(精选100句)

勤俭节俭的名言警句1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3、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

4、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5、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6、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7、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8、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10、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11、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12、奢则妄取苟取,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罗大经

13、半截粉条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徐特立

14、让自己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德谟克利特

15、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16、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17、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1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19、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20、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21、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22、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周恩来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郭沫若

23、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斯宾诺莎

24、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25、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洛夫

26、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罗曼·罗兰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可靠。——高尔基

27、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马雅可夫斯基

28、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而无暇旁顾。——邓肯

29、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名人名言)——列夫·托尔斯泰

30、人在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

31、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会偷窃,可是,即使把百万金元给了盗贼,也没法儿指望他从此不偷不盗。——克雷洛夫

32、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尔

33、把“德性”教给你们的`:使人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贝多芬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34、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35、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卢梭

36、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卢梭

37、让我们把不名誉作为刑罚最重的部分吧!——孟德斯鸠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夸美纽斯

38、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39、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40、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培根

41、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伊索

42、智者宁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发;宁可勉励克服痛苦,免得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托马斯·莫尔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取得物质上的;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罗素

43、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鲁迅

44、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恩格斯

45、我们有无产阶级道德,我们应该发展它,巩固它,并且以这种无产阶级道德未来的一代。——加里宁当前的任务是,即使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也要挖掘矿石,提炼生铁,铸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及与这一世界观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纯钢。——列宁

46、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47、知耻近乎勇。——孔丘

48、辱,莫大于不知耻。——王通

49、革命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从日常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和锻炼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黄金越炼越纯一样。——胡志明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鲁迅

50、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谢觉哉

勤俭节俭的名言警句2

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引古语

2、制俗以俭,其弊为奢。——宋·王安石《风俗》

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用纯

4、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隋·王通《文中子·关朗》

5、创业不可不勤,居家不可不俭。——中国谚语

6、一粥一饭皆辛苦,半丝半缕应节约。——中国谚语

7、上节下俭者则用足,本重末轻者天下太平。——宋·林逋《省心录》

8、增产不节约,金碗也打破。——中国谚语

9、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10、勤能生则,俭能聚宝。——中国谚语

11、凡事一俭,则谋生易足;谋生易足,则于人无争,亦于人无求。——清·钱泳《履园丛话·俭》

12、衣不求华,食不厌蔬。——宋·王安石《长安县太君墓表》

13、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14、一滴水,一滴油,不让一滴白白流。——中国谚语

15、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16、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周书·韦孝宽传》

17、凡不能俭于已者,必妄取于人。——清·魏禧《目录里言》

18、惟俭养德,惟移荡心。——《明通鉴》卷六,太祖语

19、克勤克俭,无怠无荒。——《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

20、勤,锄头上的黄金;俭,米缸里的白银。——中国谚语

2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2、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2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李商隐

24、仁以厚下,俭以足用。——《资治通鉴》卷_《晋纪十一》

25、关于勤俭节约的诗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北宋〕司马光

26、光俭不勤无源水,光勤不俭水断流。——中国谚语

27、克勤克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中国谚语

28、奢未及侈,俭而不陋。——汉·张衡《西京赋》

29、多求不如省费。——宋·司马光《言招军札子》

30、勤俭好似燕衔泥,浪费好似水冲堤。——中国谚语

31、俭开福源,奢起贫兆。——《魏书》卷六二《李彪高道悦列传》

32、俭朴是我们美德的可靠卫士。——婆罗门谚语

33、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明·薛宣《读书录》

34、节俭朴素,人之美德。——〔明〕薛瑄

35、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古今对联集锦·农村联》

36、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虞书·大禹谟》

37、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38、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39、俭则寡欲,侈则多欲。——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0、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

41、声色之害,甚于鸩毒。——《明通鉴》郑五,太祖语

42、节用储蓄,以备凶灾。——《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43、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管子·形势解》

44、居丰能俭,在富能贫。——《晋书·陆云疏》

4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三国时期〕诸葛亮

46、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47、以俭立名,以侈自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8、家有良田万石,也要粗茶淡饭。——中国谚语

49、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宋·林逋《省心录》

50、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中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诸葛亮早年在南阳隐居。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刘备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联孙抗曹,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汉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千百年来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他曾革新“连弩”,可连续发射10箭;制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个人

宁静的力量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能够静下来,则不可以有效的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宁的环境。现代人大多数终日忙碌,你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人生方向?

节俭的力量

「俭以养德」

忠告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纪律的简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你有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呢?

计划的力量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忠告孩子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细心计划将来。面对未来,你有理想吗?你有使命感吗?你有自己的价值观吗?

学习的'力量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忠告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帮助,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你有否全心全力的学习?你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增值的力量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忠告孩子要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你有否想过,一鼓作气人多,坚持到底人少的道理?

速度的力量

「怠慢则不能励精」

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的掌握要点。计算机时代是速度的时代,样样事情讲求效率,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能,也一样不谋而合。快人一步,不但理想达到,你有否想过,有更多时间去修正及改善?

【与诸葛亮有关的词语】

歇后语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假的)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焚香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注释:也叫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个臭皮匠”的源头应该是“三个臭裨将”,也就是三个副将。)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秘莫测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隆中对——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诸葛亮耍掸帚——出计不出面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成语

足智多谋 三顾茅庐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七擒孟获 赤壁鏖战

草船借箭 羽扇纶巾 出师未捷身先死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焚香弹琴 云淡风轻 谈笑风生

俗语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不出茅庐,知三分天下

聪明莫过于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既生瑜,何生亮(《三国演义》)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2、有文事必有武备。

3、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4、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

5、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6、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

7、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

8、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9、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0、吾心如称,不能为人作轻重。

1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2、志当存高远。

13、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14、防奸以政,去奢以俭。

15、可是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

16、图以于易,为大于细。

1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8、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9、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20、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

21、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22、劝农业,无夺其时。

23、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24、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25、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26、臣初奉先帝,资仰凭借、依赖於官,不自治生谋生计。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27、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

28、克食於民,而人有饥乏之变,则生乱逆。

29、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

30、君子威而不猛,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

31、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忍。

32、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3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4、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35、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

36、日月之明,众下仰止,乾坤之广,万物顺之。

37、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

38、夫释己教人,是谓逆政;正己教人,是谓顺政。

3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0、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1、安其居,乐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

42、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时,亦不逆人也。

43、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44、兵卒有制,虽庸将未败;若兵卒自乱,虽贤将危之。

45、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46、胜者随道而修途,败者斜行而失路。

47、红紫乱朱色,淫声疑正乐。乱生於远,疑生於惑。

48、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49、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

50、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51、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52、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

53、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54、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55、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

56、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5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8、故国以军为辅,君以臣为佐;辅强则国安,辅弱则国危,在於所任之将也。

59、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60、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

61、不倍兵以攻弱,不恃众以轻敌,不傲才以骄之,不以宠而作威。

62、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不能皆坚固也,处之而已也。

63、迫而容之,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卑而骄之,亲而离之,强而弱之。

64、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65、乱世出英雄,诸葛孔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