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鲁迅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谚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海森堡
假设始终先于知识。——洪堡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陶行知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盐铁论》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弗莱格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培根
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 —— 欧洲谚语
怀疑是知识之钥。——谚语
治学有三大原则:广见闻,多阅读,勤实验。--戴布劳格利
思则睿,睿则圣。——周敦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陶行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爱因斯坦
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欧阳修
知识需要反复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尼泊尔谚语
学习要有三心,一信心,二决心,三恒心。——陈景润
死记硬背得不到真知识,投机取巧学不到真本领;纸上谈兵学不到真本事,闭门造车结不出好硕果。
学习靠积累,记忆靠理解,经验靠反思,熟练靠练习。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勤奋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思考是理解知识的利器,读书是掌握知识的捷径,练习是巩固知识的方法,讨论是理解知识的妙招,探求是创新知识的途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读书长知,思考长智,虚心长识,应用长技。
藏书再多,倘不阅读,就是一堆废纸;读书再多,倘不应用,就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蕾。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学问靠点滴积累,聪明靠思考练就;博学靠学习成就,创造靠实践成功。
如果说学习有捷径可走,那么它就是勤奋;如果说知识就是力量,那么它就是实践。
没有永远的博学,只有永远的学习;没有永远的聪明,只有永远的思考;没有永远的智者,只有永远的学者。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学习中的大忌是囫囵吞枣;读书中的是走马观花。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人生中三种东西最宝贵——信心、健康和知识;学习中三种品质最可贵--好学、好问和好思。
学习中要荡起“乐学”和“巧思”的双桨,倡导“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这样才能学得生动活泼、融会贯通。
学习前要带上几个问题,学习中要思考几个问题,学习后要能提出几个问题,这样才能学有所得。
“学习中没问题”就是“方法有问题”,诸如盲从,欠思考、不能举一反三、不会推陈出新等。所以,作为一名头脑清醒的学生,应善于在没问题中查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不断产生好的问题,才能及时解决好新的问题。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学习既要有铁棒磨成针的精神,又要有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读书既要有勇于攀登的志气,又要有乐于思考的精神。
1、学然后知不足。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
5、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6、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缀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7、不向前不知道路远,不学习不明白真理。
8、学习永远不晚。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0、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东西。
11、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12、闻见广则聪明辟,胜友之而学易成。
13、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4、
15、重复是学习之母。
16、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17、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9、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21、活到老学到老。
22、背得烂熟还不等于掌握知识。
23、师以质疑,友以析疑。
24、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
25、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26、学者观书,每见每知新意则学进矣。
27、要想一下子全知道,就意味着什么也不会知道。
28、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29、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
30、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31、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3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3、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34、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3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6、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37、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3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39、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1、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42、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43、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44、学无止境。
45、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46、学者先要会疑。
47、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48、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4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0、单学知识仍然是蠢人。
5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2、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53、爱学出勤奋,勤奋出天才。
54、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55、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
56、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57、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58、学问难穷,帮亲师取友。
59、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
6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62、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63、刀要磨才锋利,人要学才聪明。
64、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65、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6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6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68、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
69、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70、学习这件事不在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1、讲到学习方法,我想用六个字来概括:“严格、严肃、严密。”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除了向别人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靠自己有意识的刻苦锻炼。──苏步青
2、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4、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
6、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7、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李大钊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10、与其夸大胡说,不如宣布那个聪明的、智巧的、谦逊的警句:“我不知道”。——伽利略
11、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孔子
12、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培根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4、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陶行知
1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6、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用一个词来称呼,就是“愚蠢”。──高尔基
17、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欧阳修
18、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发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
19、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20、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托尔斯泰
2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孔子
22、多则价谦,万物皆然,唯独知识例外。知识越丰富,则价值就越昂贵。──马戈
23、要读好书,必须先打好基础,读好了基础,才能在这基础上作个别问题的研究,基础要求广,钻研则要求深,广和深也是统一的,只有广了才能深,也只有深了才要求广。──吴晗
2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孔子
25、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爱因斯坦
26、知识和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要注意有扎实的基础,要注意复习和巩固,不能急于求成。──谷超豪
2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28、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
29、怀疑是知识之钥。——谚语
30、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弗莱格
31、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32、图书馆使我得以有恒地研习而增进我的知识,每天我停留在里面一两个钟头,用这个办法相当的补足了我失掉的高深教育。——富兰克林
33、科学上的许多重大突破,都是一点点细微的`成绩积累起来的。——童第周
34、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谚语
35、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3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7、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
38、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39、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郭沫若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41、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42、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王充
43、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德谟克里特
44、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
45、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海森堡
46、我们可以由读书而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富斯德
47、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华罗庚
4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况
49、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
50、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51、经验是最好的教师。——谚语
52、治学有三大原则:广见闻,多阅读,勤实验。——戴布劳格利
5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
54、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
55、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陶行知
56、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
57、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8、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况
59、知识和世故不同,真有学问的人往往是很天真的。──罗曼·罗兰
60、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