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50个字古文名言警句 正文

50个字古文名言警句

时间:2025-05-06 11:15:20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

1、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

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4、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6、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10、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11、《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12、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1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1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1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16、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18、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鲁迅

1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0、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21、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2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23、没有受过教育的天才就好比埋在矿石中的银子。——富兰克林

24、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25、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26、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27、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2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2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0、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31、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3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34、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35、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36、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3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3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9、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40、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41、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4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43、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44、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4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7、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48、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京

4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50、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51、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5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5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5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5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5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5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5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59、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60、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62、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6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64、有志者事竟成。

6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6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67、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6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6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7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7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7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7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7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7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76、学无止境。——荀子

7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7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7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8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81、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82、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8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8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85、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86、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87、玩物丧志。——《书经》

88、天才不会毁于他人,只会毁于自己。——博斯威尔

89、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90、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9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92、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9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9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9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6、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9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9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99、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10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文言名言警句摘抄篇一:

1、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 《归去来辞》

2、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 《齐物论》

3、 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 ——苏轼

4、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苏轼 《范增论》"

5、 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刘义庆 《世说新语》

6、 石如滇茶一朵,风雨落之,半入泥土,花瓣棱棱三四层摺,人走其中如蝶入花心,无须不缀也。 ——张岱 《陶庵梦忆》

7、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

8、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9、 荷尔蒙决定一见钟情,多巴胺决定天长地久,肾上腺决定出不出手,自尊心决定谁先开口。最后,寿命和现实决定谁先离开谁先走

10、 草木百余本,错杂莳之,浓淡疏密,俱有情致。春以罂粟、虞美人为主,而山兰、素馨、决明佐之。春老,以芍药为主,而西番莲、土萱、紫兰、山矾佐之。夏以洛阳花、建兰为主,而蜀葵、乌斯菊、望江南、茉莉、杜若、珍珠兰佐之。秋以菊为主,而剪秋纱、秋葵、僧鞋菊、万寿芙蓉、老少年、秋海棠、雁来红、矮鸡冠佐之。冬以水仙为主,而长春佐之。其木本如紫白丁香、绿萼、玉碟、蜡梅、 西府、滇茶 、日丹、白梨花,种之墙头屋角,以遮烈日。 ——张岱 《陶庵梦忆·金乳生草花》

11、 月湖一泓汪洋,明瑟可爱,直抵南城。 ——张岱 《陶庵梦忆·日月湖》

12、 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xùn)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张岱 《陶庵梦忆·金山夜戏》

13、 亭前后,太仆公手植树皆合抱,清樾轻岚,滃滃翳翳,如在秋水。亭前石台,躐取亭中之景物而先得之。升高眺远,眼界光明。敬亭诸山,箕踞麓下;溪壑萦回,水出松叶之上。台下右旋,曲磴三折,老松偻背而立。顶垂一干,倒下如小幢;小枝盘郁,曲出辅之,旋盖如曲柄葆羽。癸丑以前,不垣不台,松意尤畅。 ——张岱 《陶庵梦忆·筠芝亭》

14、 其男女之杂,灿烂之景,不可名状,”大约露帏则千花竞笑,举袂则乱云出峡,挥扇则流星月映,闻歌则雷辊涛趋。 ——张岱 《陶庵梦忆·葑门荷宕》

15、 西施歌舞,对舞者五人,长袖缓带,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旋猗那,弱如秋药。女官内侍,执扇葆璇盖、金莲宝炬、纨扇宫灯二十余人,光焰荧煌,锦绣纷叠,见者错愕。 ——张岱 《陶庵梦忆·朱云崃女戏》

文言名言警句摘抄篇二:

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 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5)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人京使〉)

8)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李频《渡汉江))

9)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10)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11)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12)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13)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4)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5)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6)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7)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8)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19)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20)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文言名言警句摘抄篇三:

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八首》

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4、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6、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9、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10、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1、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12、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1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14、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1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7、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0、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11、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1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3、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1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5、一寸山河一寸金。左企弓

16、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1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1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20、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22、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2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2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2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26、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27、学不可以已。《荀子》

28、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29、天淡风情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程颢

3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3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3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3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4、位卑未敢忘国。陆游《病起书怀》

35、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3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38、好学而不贰。《左传》

39、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40、三思而后行。《论语》

4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文天祥

42、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43、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44、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45、知耻近乎勇。《中庸》

46、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4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4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49、差之毫厘,缪以千里。陆九渊

50、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5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关人赴安西》

52、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5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诚表》

5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5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56、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57、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呻吟语卷上》

58、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60、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61、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6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6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64、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

65、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66、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67、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6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69、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7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7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72、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7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7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75、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7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7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78、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

79、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8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8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8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8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84、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85、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8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87、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88、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8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90、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9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92、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9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9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95、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陈蕃语

9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9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98、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9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