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到老,学到老,人这一辈子总是在不断学习。那么学习对于一个人的确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学习就不得不有一定的范围、方法及目的。
2、学习,就像一位客人,你只有热情地去迎接它,它才会传授给你知识,给予你美好的人生。如果你不欢迎它,直接就把它“推出门外”,那你的人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3、学习对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对领导尤其重要。建设高素质队伍足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对领导的教育,促进学习无疑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领导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应对时代的挑战,带领企业不断夺取一个又一个新的发展,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我们所说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既学习知识,又学习技能;既学习历史,又学习现实;既学习自然科学,又学习人文科学;既向书本学习,又向实践学习;既讨教于专家,又问计于市场;既研究本企业的实践,又借鉴他人的经验。学习是没有边界的。
4、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一种什么力量呢?如果在古代,将军掌握了《孙子兵法》,就能打败敌人、战胜敌人。今天掌握《孙子兵法》的人,管理经营也会如鱼得水。宋初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定天下。”他说他掌握半部《论语》,就能治理和管理好一个国家。阿基米德掌握数学、物理等多门知识,并在历史上三位数学巨人(阿基米德、牛顿、高斯)中排首位,他更是底气十足地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看来“知识就是力量”还真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也经得住实践检验的真知灼见。
5、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日后的应用,又有俗语说:学在一人之下,用在万人之上。只学不应用到实际当中的人,那是书呆子,读死书学死理,学到老也没用,又有名言:理论结合实际,人家常说的“纸上谈兵”或许就是指这种只学不用的人吧,而善于应用的人,更显得学问不逊纸上谈兵者,前些天,以一篇《赤兔之死》的'作文荣获满分的考生,不是将平日所学的文言知识充分展现在了自己作文当中了吗?
6、无论是王冕的僧寺夜读,还是顾炎武的手不释卷,无论是任末的好学勤记,还是王充的市肆博览。每当读到他们的事迹,我们的心灵总会被震憾,他们将学习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他们也最终走向成功的人生之路。
7、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发挥和创造,发挥和创造并不是违背基本原理,违背科学的臆造。学以致用讲的是理论联系实际,要善于思考,锻炼思维,准确抓住事物的本质,以切合实际的方式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我们还要开拓思路,创造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会在多种方案面前选优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有广博的知识,形成跨学科、跨部门的复合型人才,我们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物面前从容应对,稳操胜券。
8、勤奋是我们一直推举的学习方法。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然而说到并不容易做到,尤其是在我们工作繁忙时,就会放松了学习。所以我们要学会雷锋“挤牙膏”的精神,用零星时间来学习。例如我们用上班早到一点的时间,或是开会空余时间等等。关键是养成习惯,持之以恒,时间长了,积少成多,汇流成河。
9、说学习是享受的人,这是一个有着一双聪慧的眼睛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学习中的快乐不易被发现,如果再没有一双慧眼,就更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享受了。下面就来谈谈我对学习的看法。
10、学个人的爱好固然好,但遇到爱好没用时,又碰到一个新问题:学什么?没标准。通权达变才是关键,这或许正是因为大家一窝蜂的热,又一窝蜂的冷的原因吧,这都是学习必须的面对的问题,没办法。
11、俗语说:好学者如禾如稻,不好学者如篙如草。学习不是为别人,这里的“禾”和“篙”只在自己学习与否的一念之间,古今多少大学问家没有不主张学习的,又有俗语:活到老学到老嘛。
12、当今时代,新知识、新科技、新理论以先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增加和传播,人类知识总量从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增长一倍变成了现在三至五年甚至更快翻一番。在这知识主宰经济、知识支配世界、知识创造未来的时代,不努力学习新知识,不认真了解新科技,不深入钻研新理论,不要说不可能当一个事业所真正需要、人民所真正拥护的领导干部,就是当一个真正的通过诚实劳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农民都已经非常困难了。
13、古人学习就可以不思茶饭,寝不安席。是他们不怕苦吗?不是的,是因为他们能从读书的苦中找到乐,所谓“读书乐,乐在其中”。为此,他们废寝忘食,刻苦钻研,以“头悬梁,椎刺骨”的精神,从书中寻找真理,寻找“乐”。虽然这样要付出代价,但是这种“苦”不是“痛苦”,而是“艰苦”,是毅力的象征,是精神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的奋斗中,感受到学习的魅力――苦中有乐。
14、学习就是如此美妙,发觉其中的乐趣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永远相信,学习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应该是一种享受!
15、学时用,用时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在运用我们的知识,而又可以从中学到新知识。比方说,在我们与别人交谈时,至少用到了语文,语文让我们如何把语言变得更通俗、更简洁。而当别人畅所欲言时,我们同样要运用语文,语文让我们能够准确地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我们便可以同其他人交谈时借鉴过来,不断地完善自己。
16、对于知识的作用和价值,古人已有认识。“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这是汉朝哲人王充的论断。近代英国学者培根也强调了同样的观点:“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不断深化的社会变革,尤其是加入WTO之后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使我们对知识与力量的关系有了新的体验,学习的重要性日显突出。
17、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渴望的是获得知识,付出点代价算得了什么。当然求知是艰苦的,要想掌握真知识、真本领,不吃“苦中苦”是不行的。对于学习来说,苦中有乐,乐中有苦,苦与乐是对立的统一。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苦,不被学习中的苦,不被暂时的困难所压倒,从而信心百倍,持之以恒,只有这样苦中寻乐,以苦求乐,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奋勇拼搏,才能享受到胜利后无限的幸福与欢乐。
18、学习不可过快,学的快,忘的也快,前面所说“温故知新”就是为了巩固学过的东西,如果学完一个知识便立即跳到另一个知识的学习当中,而不再复习,那也是得不偿失的,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用“拔苗助长”这个成语来形容。所以,坐以待毙和拔苗助长都不是好的学习方法,前者懒于奋斗,后者则急于求成,这在学习过程遇到困难时都不是好的状态,是我们必须避免的。
19、人这辈子,谁都离不开学习。学习是生存的需要,就像灶台上的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学习也是发展的需要,就像漫长旅途中的加油站,是一种能量的补充。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一个人不坚持学习就会落伍,就会被远远抛离在时代车轮的后面。
20、学习就是如此痛快,它能放松人的心灵,但必须是在热爱的基础上。瞧!学习就能带来如此奇妙的享受!
1、一种书籍,代表一种人生,或宁静、或淡雅、或富贵、或粗犷、或聪慧、或高洁。读书让人变得成熟,让心灵变得轻松,世界读书日,书不可不读!
2、读书少难成大事,知识多方成大器。
3、学习前人是随从,超越前人是突破。
4、最富有之人是有知识,最可贵的之人是有精神。
5、读书认识世界,实践创造世界,创新改造世界。
6、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7、假有学穷千载,书总五车,见良直而不见其善,逢抵捂而不知其失,葛洪所谓"藏书之箱筐""五经之主人"而夫子有云:"虽多亦奚以为?"——刘知几
8、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借给你需要的知识,而且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顾问的次数。一本新书像一艘船,载着我们从狭窄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9、学和行本来是有机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
10、夫为学之道,用志不能一,用力不能不专。农民莽而广种,不如狭垦之为实也。工人泛而杂学,不如一技之为精也。——袁桷
11、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闲适无事之人,镇日不观书,则起居出入,身心无所栖泊,耳目无所安顿,势必心意颠倒,妄想生嗔,处逆境不乐,处顺境亦不乐。——张英
12、书,它是灌溉宇宙的河流,智慧的源泉,忧愁的慰藉,律己的缰辔。一俄罗斯《编年序史》
13、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莫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
14、在阅读方面,智力的标志乃是按照不同书籍的价值用不同的方式去阅读的能力。至于那些好书,关键不在于读了多少本,而在于你理解了多少本。几个知心朋友胜过一个个泛泛之交。因此,你不因为读了一部鸿篇巨著要比读一张报纸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不耐烦。——莫蒂默·阿德勒
15、古人说学以致用,我倒是用而求学。倘说我的读书生活,其实就是一面工作、学习的过程。"书到用时方恨少",我是为了"用"而"逼"着自己去学的。——冯英子
16、当我明白自己读书非常少的时候,我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当我知道了世界上书籍如何庞大的时候,我又产生了分辨好坏,选择好书的愿望。——严文井
17、学习必须要善于思考,光读书不善于思考是不行哟。每一个问题放在我们面我们要查看许多书籍,这是起码的工作。但仅仅的是查看许多书,显然是不够光读书不思考,结果会变成书的奴隶;光思考不读书,结果你也是架空了知识,得不到真正的知识。所以治学问题,既要善于读书,也要善于思考。——姚雪垠
18、"读书捷径"是全然不行的,如果没有初等数学的知识,我们就读不懂高等教学;没有一般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就不可能阅读《资本论》。因此,阅读要遵循一定的次序。我们开始读书时,应该抱着老老实实的态度,按照自己的现有水平顺序地排列阅读的内容。——曹方
19、读书要注意形成一条主心骨,就像一棵树一样,先要有比较巩固的根和本,然后在上面生出繁枝密叶来。——金开诚
20、鼓励孩子们养成读书的嗜好,每读一本书就能成为我们所需成为的人。——马尔罗尼夫人
21、要对读书有兴趣,阅读时应该对书籍有所选择。一些基本知识的书籍还没有读过,跳过去就啃大部头的书籍,读不懂,不能领会,自然要失望、烦恼,兴趣就无从谈起了。——曹方
22、必须要根据研究的问题来选择极全面、完整、深刻和正确地阐明这个问题的书籍。这是完全对的。假如你想学习农业技术,就选择最好的农业科学书籍;想学习语文,就选择恰当的语文知识读物以及浅显的文学作品。目的明确,书就选得正确,阅读的效果就大。——克鲁普斯卡娅
23、有的人老爱高谈阔论,什么事也没做起,先谈论不休。有的成天订计划,开书目,请人讲读书方法,在许多场合都很热心地泛论读书的`重要性。为此,这般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倒不如把耗费的这些宝贵的时间放在老老实实地认真读书上面,也许可以得益不浅。——邓拓
24、不要对任何人埋怨生活吧,因为安慰之词很少能包含一个人秘要追求的东西。当一个人同妨碍他生活的事物进行斗争时,生活便会比什么都更加充实,更有意义。在斗争中,苦闷无聊的时刻会不知不觉地飞驰而去。
25、凡事须三思而行,在困难中找出路。
26、我总是尽我的精力和才能来摆脱那种繁重而单调的计算。——纳皮尔
27、当你把所读的和已经知道的联系起来时,阅读马上变得有趣了。
28、以决心为题材,用刻苦书写生命,以坚持成就未来,梦想并不遥远。——姜艳
29、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30、无人阅读的书籍就好比是一块木头。——托·富勒
3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作者:曹操
32、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去的也是今天。作者:李大钊
33、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作者:(宋)司马光
34、书——这是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的中选,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赫尔岑
35、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富兰克林
36、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兵多行虑哗,书多语愁蔓。何以节宣之?一心制众乱。不见陆士衡,才富转为患。亦有淮阴侯,多多乃益办。要以我用书,勿为书所绊。——彭兆荪《读书》
37、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特别意义的部分。 ——[英]贝弗里奇
38、我认为唯一能够影响我们的书籍是那些我们早已为之作好准备那些在我们正在行走的道路上比我们走得略微远一些的书籍。——福斯特
39、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对话。
40、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41、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
42、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书摘
43、非读书,不畚入圣贤之域。非积德,不能生聪慧之儿。作者:《格言联壁》
44、读书治学,只有苦功,而无捷径。——刘叶秋
45、莫等闲,白了少头,空悲切。——岳飞
46、一道好题的价值之一在于它能产生其他一些好题。
47、书籍若不常翻阅,则等于木片。——佚名
48、无穷相信书籍的气力,是我的教育信奉的真谛之一。
49、久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身。
50、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51、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
52、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发奋领悟,不明白真理。
53、一个人要善于读书,必须是一个发明家。
54、学问是异样可贵的东西,读书人,从任何源泉接收都不可耻。
55、我读书越多,书籍就是我和世界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56、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能用不难,能记为难。
57、读死书是没有用的,要知道怎样用眼睛去观察,用脑子区思想才行。
58、一命二运三风水,四行善积德五读书。
59、阳光下打盹,细雨中漫步,夜灯下读书,或枕着幽窗入梦,梦回一次长安,和某个诗客,裁景对句,片刻光阴即是一世。作者:白落梅 出处:《陈迹·清欢》
60、为了期末考,上个星期我必须不舍昼夜的读书。
61、我们要认真读书和学习,有不懂的地方千万要问,不要不求甚解。
62、读书是与高尚人谈话。
63、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
64、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作者:刘向
65、读书的作用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作者:刘向
66、不好的书也象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伤害。出处:英国谚语
67、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68、懒散能磨去才智的锋芒。
69、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
7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
71、坏书如同坏朋友,能使我们堕落。
72、学习必须心怀诚实,授业必须心怀希望。
73、读书一定要动手,书读得越慢心灵才会越来越丰富。
74、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作者:庄周
75、读书是我惟一的娱乐。作者:富兰克林
76、当一个伟大的思想作为一种福音降临这个世界时,它对于受陈规陋习羁绊的大众会成为一种冒犯,而在那些读书不少但学识不深的人看来,却是一桩蠢事。
7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8、多看书,等于走向成功。
79、事在人为:一年能够等于二年三年,例如每一天用十七八小时读书;反之,二三年也能够等于一年,甚至比一年还少,例如每一天只用五六小时以下读书,我决心每一天用十六到十八小时翻阅中国历代文集。——蔡尚思
80、坏书如同坏兄弟姐妹,能使咱们堕落。——菲尔丁
81、"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82、读书百遍义自见。——裴松之
83、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颜之推
84、文学之于人也,譬乎药,善服有济,不善服反为害。 [德]皮日休
85、在众多的作品当中,要给伟大的作品一席显赫之地。 [法]莫洛亚
86、学问须有本身意思;专法他人,而本身无独立之精力,大为不行。——章太炎
87、常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名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常识,脑子就要枯竭。
88、虚假的学问比蒙昧更糟糕。蒙昧比如一块清闲,可以耕种和播种;虚假的学问就象一块长满杂草的荒地,险些无法把草拔尽。 —— 康因
89、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90、念书假如不与实际团结,常识不外是天空的浮云。
91、不爬高卑的高山,不知大地的平坦。
92、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又须识得他内里骨髓方好。
93、相信自我,磨砺自我,充分自我,展示自我,放飞自我。
1、有经验而无学问胜于有学问而无经验。
2、出必载书'数簏自随,旅店少休,披寻搜讨,曾无倦色,有一疑义,必归于——古代百家治学格言
3、应着重选择格调高,艺术成就大的作品,对二三类作品,少读或者根本不读。倘若拿到书就读,什么书都胡乱阅览,这正中《传灯录》中卷七所讥:学者劳形,如猿捉影。——孙犁
4、养成读书的习惯,对孩子是很重要的。现在有的孩子家庭教育基础不好,家长没能让他们在读书中得到乐趣。孩子应该有个良好的读书环境。我在看书时,一看到好的文章,就要叫第三代过来,说"这篇文章很好玩",然后再讲给他们听,想以此来培养他们得到读书的乐趣。
5、文学青年所读的书就不应当拘泥于一格,而应当像撒网一样,把网撒得大大的,凡是与人生有关的书,都不妨找来一读。——蒋孔阳
6、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颜之推
7、凡读一代之史,总是兼读数家,并且钻研杂记小书中的异说。——刘知几
8、多读书,多向社会学习,以建设精神文明。——唐弢
9、图书馆使我得以有恒地研习而增进我的知识,每天我停留在里面一两个钟头。用这个方法相当地补足了我失掉的高深教育。——富兰克林
10、有的人老爱高谈阔论,什么事也没做起,先谈论不休。有的成天订计划,开书目,请人讲读书方法,在许多场合都很热心地泛论读书的'重要性。为此,这般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倒不如把耗费的这些宝贵的时间放在老老实实地认真读书上面,也许可以得益不浅。——邓拓
11、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位者也;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看书与子夏之"日知所亡"相近,读书与"无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废。——曾国藩
12、在出版物越来越丰富、需要知道和学习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果不采用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法,就可能对于必须精心研习的东西,囫囵吞枣,读后只有浮光掠影的印象,对于可以泛读的东西,要是采用精读的方法,又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却只能吸纳进很可怜的一点。因此,这两种读书方法不但不可偏废,而且应该讲究巧妙的结合,结合得好,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读书的艺术。——秦牧
13、持一本好书,如乘一叶扁舟弄潮于知识的浪巅,纵然惊、险、奇、难,然而纵横于天地之间,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方铸成一把金闪闪的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14、人不读书,其犹夜行。——段成式
15、学之不精,由于多心。——帅旷
16、读书贵在学以致用,而不是因为读书多就高看自己,藐视他人。
17、才既难得,而又难知;则当博采,多而蓄之。
18、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19、把每次失败看成是成功的垫脚石。——杨梅
20、有些书只需品尝,有些需要吞咽,还有少数的应该细嚼。——培根
21、人而不学,虽无忧,如禽何?——西汉·扬雄《法言》
2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
23、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作者:别林斯基
24、我希望,年迈时能够住在一个小农场,有马有狗,养鹰种茶花。老朋友相濡以沫住在一起,读书种花,酿酒喝普洱茶。作者:大冰 出处:他们最幸福
25、书犹汤也,越品越知其味之浓烈。
26、读书时人生一大乐事。——吕兰美
27、天天看好书,日日争进步。——作者:林子茗
28、念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培根
29、没有比念书更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