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一些书,让自己多有一点自信,加上你因了解人情世故而产生的一种对人对物的爱与宽恕的涵养。那时,你自然就会有一种从容不迫、雍容高雅的风度。——罗兰
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爱迪生
美丽的相貌和优雅的风度是一封长效的推荐信。——伊莎贝拉
我的风度是贵族的,但我的行为却是民主的。——雨果
风雅的人是真正的生活之王。——托尔斯泰
衣服和风度并不能造就一个人;但对一个已经造就的人,它们可以大大增进他的仪表。所谓男子气概是指亲切、慈爱的风度,而不是指肉体上的意愿而言。——萨迪
山光水色的自然美,对人气质神韵具有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常能使人在风度于不知不觉间印上它们的影子。——金马
一个人的风度和气质应使人近而敬之,而不要敬而远之,或近而轻之。——一凡
只要你具备了精神气质的美,只要你有这样的自信,你就会拥有风度的自然之美。——金马
风度的自然神韵,是灵肉一致的全息摄影。它鲜明,丰满,辐射着温热,发散着柔情。——金马
没有一种绰约动人、真实可感的风度之美,可以不借助自然之美的营养。——金马
一个人的行为举止、风度仪表是展现一个人外在魅力的主要方式之一,优雅的行为举止使人风度翩翩。——塞缪尔.斯迈尔斯
友善的行为、得体的举止、优雅的风度,这些都是走进他人心灵的通行证。——塞缪尔.斯迈尔斯
襟怀纳百川,志越万仞山。目极千年事,心地一平原。——柳青
高雅的风度,不在于你喝的是什么,而在于你对待生活的态度。——素素
美是一朵鲜艳的花,风度是一棵常青的'树;时间是美的敌人,却是风度的朋友。——汪国真
风度表现着一个人的文化教养,是一个人审美观念和精神世界凝成的晶体。——金马
韵味,可以表明一个人的内涵;谈吐,可以显示一个人的修养;格调,可以说明一个人的情操。——汪国真
神韵可说是“事外有远致”,不沾滞于物的自由精神,这是一种心灵的美,或哲学的美。——宗白华
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张抗抗
美的风度的第一条法则是:请尊重别人的自由;第二条法则是:请自己表现自由。——席勒
在男人身上,智慧和教养最要紧,漂亮不漂亮,对他来说倒算不了什么!要是你头脑里没有教养和智慧,那你哪怕是美男子,也还是一钱不值。 ——契珂夫
教养中寄寓着极大的向往——对美好和光明的向往。它甚至还有一个更大的向往——使美好和光明战胜一切的向往。 ——阿诺德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
我深信,再也没有比人的外表(与其说是外表本身,不如说是对外表动人不动人的信念)对于人的发展会有这样惊人的影响。 ——列夫·托尔斯泰
无知的人总以为他所知道的事情很重要,应该见人就讲。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不轻易炫耀他肚子里的学问的,他可以讲很多东西,但他认为还有许多东西是他讲不好的。 ——卢梭
人之所以为贵,以其有信有礼;国之所以能强,亦云惟佳信与义。
——唐张九龄
良好的礼仪的功用或目的只在使得那些与我们交谈的人感到安适与满足,没有别的。要能做到通过恰如其分的普通的礼节与尊重,表明你对他人的尊敬、重视与善意。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要能做到这种境地,而又不被人家疑心你谄媚、伪善或卑鄙,是一种很大的技巧。 ——洛克
人类追求的无非是快乐,因此有礼貌的人较之有用处的更能得到别人的欢迎,一个真挚朋友的能力、真诚和善意,往往不易抵消他的严肃与坚实的表示所产生的.不安。 ——洛克
知识必需用礼貌来装饰并抚平他在世间的道路,没有它们,知识就像一颗硕大而粗糙的钻石,为了好奇与它实质上的价值而收置在树里固然好,但是琢磨之后却更为珍贵。 ——查里德菲尔
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
——阿诺德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佚名
一人勇敢而率真的灵魂,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照,用自己的心去爱,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断。不做影子,而做人。 ——罗曼·曼兰
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列夫·托尔欺泰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
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管仲
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 ——管仲
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爱默生
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卢梭
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样变成弱者。对于他们已经做了坏事,不防宽大为怀,如果你愿意。对于他们将做未做的坏事可决不能放松。 ——罗曼·罗兰
让一得百,争十失九。 ——马克
谦逊是美德的色彩。 ——提奥格尼斯
礼之大本,以防乱也。 ——柳宗元
德行比人情世故更难获得;青年人失掉了德行是很少能够再恢复的。怯懦无能和不懂人情世故是大家归给私家教育的过错,其实这并不是在家庭里面进行教育的必然结果,也并不是无法医治的毛病。如果说家里溺爱太过,常常使人懦弱无能,应该竭力避免,那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德行的缘故。
——洛克
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 ——爱默生
这种落于俗套的高贵和风雅是再平庸低劣不过的。 ——雨果
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孟子
贫而无诌,富而无骄。 ——子贡
没有经过琢磨的钻石是没有人喜欢的,这种钻石戴了也没有好处。但是一旦经过琢磨,加以镶嵌之后,综们便生出光彩来了。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他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 ——洛克
骄傲的人必然嫉妒,他对于那最以德性受人称赞的人便怀忌恨。
1. 凡事之本,必先治身。 作者:《吕氏春秋》
2. 如果通过修养达不到提高鉴赏力的目的,修养两字也就毫无意义了。 作者:波伊斯
3. 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 作者:(宋)朱熹
4. 一个人有了崇高的伟大的理想,还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没有高尚的情操,再伟大的理想也是不能达到的。 作者:陶铸
5. 闻人之谤当自修,闻人之誉当自惧。 作者:(明)胡居仁
6. 优良的品德是内心真正的财富,而衬显这品行的良好的教养。 作者:约翰·洛克
7. 责人之非,不如行己之是;扬己之是,不如克己之非。 作者:书摘
8. 最为贤明的生活方式是蔑视时代的习惯,同时又一点也不违反它地生活着。 作者:芥川龙之介
9. 品行是一种很复杂的成果,不仅是意识的成果,而且也是知识、力量、习惯、技能、适应、健康以及最重要的社会经验的成果。 作者:马卡连柯
10. 在风度上和在各种事情上一样,惟一不衰老的东西,是心地。心地善良的人单纯朴实。 作者:巴尔扎克
11. 总会发生些情愿与不情愿、知道与不知道、清醒与迷误的那种痛苦与幸福的事儿。但如果心里存在虔诚情感,那么在痛苦中也会得到安宁。否则,便只能在愤怒争吵、妒嫉仇恨、唠唠叨叨中讨活了。 作者:泰戈尔
12. 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者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后,缓步的骆驼却不断前进。 作者:萨迪
13. 有些人想到人类“最高贵”的品质,其中包括协作、利他主义、爱国主义、领士战斗中的英勇等到,都是战争的遗传成果。 作者:爱德华
14. 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作者:《格言联璧》
15. 任何人,不论多么博学,只要他的冰问和他的生活之间还存在着一段不可架梁的距离,就都称不上是有教养的人。 作者:波伊斯
16. 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作者:马南
17. 最有美德的人,是那些有美德而不从外表表现出来,仍然感到满足的人。 作者:柏拉图
18.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作者:(春秋)孔丘
19.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作者:(战国)荀况
20. 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作者:爱默生
21. 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抑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难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作者:培根
22. 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作者:(春秋)孔丘
23. 含容终有益,任意是生灾。 作者:(明)冯梦龙
24. 以德服人。 作者:拉丁谚语
25. 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 作者:培根
26. “良好的模范恳切的语言和真诚坦白的同情”,系指家长、教师、同学及其他人的示范对儿童的影响。 作者:夸美纽斯
27. 我们不应该把自己想得太好,以致把自己的价值估计得高;我们也不可因为自己具有某些长处,别人没有,便以为应在别人面前占优势;我们只应该在我们的本分以内谦逊地接受别人对于我们的给予。 作者:洛克
28. 丈夫之高华,只在于功名气节。鄙夫只炫耀,但求诸服饰起居。 作者:《格言联璧》
29. 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精明和智慧是非常不同的两年事。精明的人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 作者:赫拉克利特
30.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作者:荀子
31.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作者:孔子
32. 习气那个怪物,虽然是魔鬼,会吞掉一切的羞耻心,也会做天使,把日积月累的美德善行熏陶成自然而然而令人安之若素的家常便饭。 作者:莎士比亚
33. 一个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习惯而变得愚昧无知和粗野无礼,甚至粗野到惨无人道的程度。 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
34. 礼让不费什么,而得到一切。 作者:蒙塔鸠
35. 先众人而为,后众人而言。 作者:(明)吕坤
36. 独立不惭影,独寝不愧衾。 作者:刘昼
37. 历史的宫殿不同于现存在上流社会之处,仅仅在于它只向勤劳和美德敞开它的大门。任何财富、声誉、奸诈都不能贿赂、恫吓、欺骗艾理西姆的守门人。从更深一层意义出发,邪恶者或鄙俗者是望远无法进入历史宫殿的。 作者:拉斯金
38.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汉·王符《潜夫论·叙录》卓越的人不追求虚有其表,有修养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实际。 作者:王符
39. 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增强生活能力。 作者:池田大作
40. 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作者:谢学哉
41. 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作者:荀子
42. 美德是安琪儿,但它是盲目的安琪儿,必须请求“知识”给它指引通向其目的地的路径。 作者:霍勒斯·曼
44.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老不可满。 作者:魏微
45.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作者:礼记
46.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作者:礼记
47. 天下之事,患常生于忽微,而志戒于渐习。 作者:程颢
48. 人类一生的工作,精巧还是粗劣,都由他每个习惯所养成。 作者:富克兰林
49. 习惯是人的第二本性。它使我们不能认识一个人的主要本性,就这一点而言,习惯既非残忍也不迷人。 作者:普鲁斯特
50. 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自己的能力。 作者:歌德
51. 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作者:宋朱熹
52. 真正以谦虚是最高的美德,也即一切美德之母。 作者:丁尼生
53. 一般人都是依据爱好去想,依据学识及吸收的见解去说,但通常都依据习俗去做。 作者:培根
54. 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作者:蔡元培
55.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作者:荀子
56. 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欢。 作者:杨雄
57. 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 作者:毛泽东
58. 习惯之始如蛛丝,习惯之后如绳索。 作者:中国谚语
59. 并不是由于决心才正确、应该由于习惯而正确。不仅能做正确的事,而且养成不是正确的事就做不了的习惯。 作者:华兹华斯
60. 骄傲的人必然嫉妒,他对于那最以德性受人称赞的人便怀忌恨。 作者:斯宾诺莎、
61. 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作者:菩德吉
62. 习惯使我们顺从一切。 作者:伯顿
63.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作者:书摘
64. 习惯优于格言。习惯是以有生命的格言为本能,加血添肉而成。 作者:亚美路
65. 习惯之于灵魂犹如血管与脉络之于血液,是它流动的道路。 作者:布什纳尔
66. 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让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 作者:(清)史典
67. 假如有人出卖生命水,要别人以人格作代价,聪明人决不肯买;因为耻辱地活着不如光荣地死去。 作者:萨迪
68. 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 作者:亚里士多德
69. 人皆知涤其器,而莫知涤其心。 作者:《傅子·附录》
70. 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作者:苏格拉底
71. 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明·朱之瑜《诚诚二首》 修养自身品性,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唯一靠的真诚。 作者:朱之瑜
72. 自尊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尊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作者:邹韬奋
73. 没有一种礼貌会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出教养的不足,正确的教育在于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礼和人的高尚的教养同时表现出来。 作者:歌德
74. 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爱”,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对人们积极的爱。这种儿童道德教育的基础,应在家庭中奠定。儿童对母亲的爱是从母亲对婴儿的热爱及其满足于身体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要素,则有待于学校教育。教师对儿童也应当具有父子般的爱,并把学校融化于大家庭之中。 作者:裴斯泰洛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