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我以皈依佛门名言 正文

我以皈依佛门名言

时间:2025-04-30 19:11:30

佛家禅意经典语录一

1、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

2、人们必须体验过痛苦,才能体会到生的快乐。

3、快乐,是精神和肉体的朝气,是希望和信念,是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的信心,是一切都该如此进行的信心。

4、无论在得意或失意时,都不应该忘记环境的力量,毕竟事情的成败必须靠全体环境来配合。

5、要先确立大方向和远目标,为众生设想,为长久打算,然后放开心胸待人,脚踏实地处事,这才是真正的开放。

6、无论发生了好事或坏事,好事不必得意忘形,坏事不必焦头烂额,那都是由于因素机缘所促成,不如面对它、接受它。

7、让一切都成为过去,不必沾沾自喜,不用耿耿于怀。

8、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的智慧心,就能够在顺境及逆境中游刃有余,自由自在地向前看、向前行了。

9、成功与失败不是绝对的,当遇到失败时,却往往也是成功的转机。

10、如果想拒绝诱惑,就要把心放得远一些,把目标定的更明确。

11、追求外在的浮华是一种诱惑,当用心去沉淀的时候,外在的浮华只不过是跳梁小丑一样的角色,真正有魅力的是那颗至真至纯的心。

12、人们追求的目标,越是刻意雕琢离目标越远,只有以一颗淡定的心,一份不受任何诱惑的开阔胸襟去追求,你才能有最终的美好与收获。

13、修行,首先要把欲望舍掉;没有欲望,就没有轮回,这一生当中就能心境一如。

14、心是内,境是外面,心境一如,心地决定清净,没有挂碍,这是真正的解脱、真实的自在!

15、“一”就是一切,而刹那就是永恒。

16、禅定最高的境界也就是远离“能、所”二心,无能修之心,也无所修之果。

17、凡是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人,都非常爱美,也都非常爱交朋友,这种人犹如一朵鲜花,随时都在散发着芬芳。

18、没有生起真正的大悲心,是修不成正等正觉的。

19、佛教里的慈悲本身就是爱的升华,如果没有爱心就没有大悲心,没有大悲心就无法大彻大悟。

20、修行要心存众生,志在天下,忘我地去修,去炼,去爱众生。

佛家禅意经典语录二

1、烦就是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就是烦恼。

2、皈依之后就会认识到:你做这个工作,要多挣钱,多做好事,做好事能帮助很多人。

3、你要想:我挣这个钱,要找到它的意义,帮助很多人做善事啊!这才是生活的意义,生命的意义。

4、你生活的意义,工作的意义,挣了钱多去做好事。

5、供养三宝,弘扬佛法,护持佛法才是生命的意义。

6、人生,人不是机器。

7、找不到生活的方向和意义,那么就来学习佛法。

8、人并不只有这一生,而是有前生后世的,知道人生怎么回事,也知道我们这一生应该到哪里去。

9、人生没有方向感,你不知道做事的意义。

10、要找到归宿,找到这种依靠,找到生活的意义。

11、没有动力,就是因为你找不到做事的意义。

12、没有冲劲,就没有动力,也就没有这种干劲。

13、没有依靠,感觉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主,有很多自己想的东西无法实现。

14、皈依佛门,皈依三宝,皈依就有了心灵的归宿,说明你皈依三宝的这种因缘到了。

15、有些人即使很有钱,或者有很大的房子,但他没有依靠,心里感觉都不是我的。这

16、没有心灵的归宿,心里空荡荡的,总感觉干啥事都没劲,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意义和方向,也不知道自己活着干什么。

17、一切都有因果,真正念佛有这个功夫在里头。

18、即使是过去有这个因果,不用担心,受苦就是了苦,业消掉不就好了。

19、即使死去,你的善业是不会消失的,这就是“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20、一切担心的,都是自己各种各样的结果。

佛家禅意经典语录三

1、幸福在于心灵的净化,而人们内在的心灵没有被净化,是因为人们只注重外在的物质生活水平。

2、知足常乐、心存感恩,才会产生幸福感,从而让内在心灵得到净化。

3、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

4、真正学习佛法并能够受用,就一定要看到,佛法的核心内容,就是要用来对治我们这颗心的。

5、世间的无常源于内心。

6、世间的一切一定是无常的,快乐的时光会过去,痛苦的时光也会过去,你只要习惯了就没有什么了不起。

7、无论外在的世界赋予你多少压力,只要认识到它们的真相都是无常的,并以接受无常这样一种心态,那么就能坦然面对。

8、在这个世界当中,我们面对的这一切痛苦的遭遇都是正常现象;而且这一切遭遇的来源却是我们的内心。

9、业因和业果的这种关系,实际上是根源于我们的内心深处。

10、西方极乐世界是随念所成的,没有一点让你讨厌的地方,但他是一个完全满足我们内心要求的世界。

11、人们之所以造成内心的痛苦,是源于心灵上的不健康。

12、能使我们的心灵得以净化的方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确定自己想要什么。

13、心能够产生业风,而业就是风。当我们的心到了,风也就到了。

14、只要你确信你绝对不会那样死,确信你绝对不会活着很难受,你就会很安心地活着,这便是信念的力量。

15、当战胜了自己内心的烦恼时,无论对待哪一位众生,你都能够给予他们慈悲和智慧。

16、佛法中所倡导的所有修行法门都告诉我们要往好的地方想,即心有所想,想有所成。

17、天台的止观是通过让我们去感受心灵像虚空一样无所得的空观,以及像佛菩萨的净土一样庄严的缘起世界,从而回归性空不二的中道,圆融自在。

18、“即心即佛”,无论是妄想的心也好,不妄想的心也好,凡夫起心动念的这颗心就是佛的心,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19、如果你敢于承担,无论是妄想或不妄想,这颗心一定是跟佛一样的 。

20、金刚妙慧眼扫荡一切妄念执情,定将身心世界一眼看透。

1、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2、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3、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4、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5、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6、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7、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8、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9、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0、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1、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12、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13、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14、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15、惟独佛菩萨看得清楚,知道六道轮回怎么发生的,就是在这一念错误。

16、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17、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18、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19、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20、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21、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22、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23、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24、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25、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26、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27、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28、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29、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30、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31、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32、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33、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34、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35、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36、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37、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38、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

39、应作如是观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40、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41、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4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4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44、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45、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46、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47、帮助我们修心的方法,帮助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叫佛法。

48、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49、打开你的心胸,放开你的心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圆融,越来越豁达。

50、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51、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52、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53、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54、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55、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56、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57、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58、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59、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60、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下面是关于佛家经典语录50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1、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2、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3、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4、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5、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6、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

7、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

8、念佛、持咒,嘴上念,心里不念,有什么用呢?修行的圆满不在于表相的改变,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变。

9、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10、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11、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12、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13、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14、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15、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16、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痛苦烦恼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找来的。

17、心的转变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想解脱,希望活得快乐,死的安心,一切功夫都要下在心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念时念心,观时观心,这就是修行。

18、智慧是没有烦恼的,慈悲是没有敌人的。

19、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佛。

20、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21、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22、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23、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24、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25、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26、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27、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28、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会上修,修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对境。想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智慧是历炼出来的。

29、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30、除了你自己的心,哪里有净土呀!心净土净,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31、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32、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33、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34、自性就是一个完全自然的状态,完全放松,没有任何所求,来也自然,去也自然,顺其自然,不取不舍,无求无欲,保持一种安祥的状态。

35、佛法就是解脱的方法。佛法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在哪都能修,行、住、坐、卧都是修行,工作、学习都是修行,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老老实实地认真修。

36、不依止善知识,就不能成就,没有上师就没有佛,一切诸佛都是依止上师而成佛的。

37、不知什么是佛,没有目标,盲目地念佛,念了好几年,还照样分别、执着。真正的佛在哪?清静心就是佛,清静心是什么?用智慧放下一切。

38、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39、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40、很多人因得不到而痛苦。得到了,又失去,还是痛苦。痛苦的原因,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你想得到就能得到吗?你不想失去就不失去吗?不攀任何缘,就能顺其自然,放下了不是没有,放下了才有。

41、为什么活得累?是因为你的心四处漂泊,没有归处,找不到家,没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带回自己的家,让他好好休息,就轻松自在了。

42、整个宇宙是我家,所有的众生都是我的家人。

43、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44、菩提心是为度化一切众生而修持成佛。

45、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46、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47、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48、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49、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50、有分别心念佛是杂修杂念,无分别心念佛是专修专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