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读书千百遍的名言 正文

读书千百遍的名言

时间:2025-04-30 22:22:07

意思:

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这句诗可以做为

诗句解释

此句意思是指:如果你想要成功到达高耸入云的知识山峰的山顶,勤奋就是那登顶的唯一路径;如果你想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耐心、尽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你驶向成功的彼岸。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两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条件,表明了勤奋是学习的主要点。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他25岁中进士,29岁登上仕途,却在功名与仕途上屡受挫折。德宗贞元十九年(803)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县令。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又量移为江陵府法曹参军。赴任途中,自郴至衡,路过耒阳,专程拜谒了杜甫墓,并作长诗《题杜工部坟》以吊之,最先认识到杜诗的价值。与衡州刺史邹儒立会于石鼓山合江亭,留题古诗二十韵。《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全诗凡二百言,一韵到底,一气呵成,音调铿锵,气势磅礴,为自唐以来题咏石鼓千古传诵、脍炙人口之杰作,亦为后世文人学士所推崇,步其韵而歌者不乏其人。尤其是“瞰临渺空阔,绿净不可唾”两句,已成为后世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明万历中(1587~1598),与李宽、李士真、周敦颐、朱熹、张栻、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登临祝融峰,“韩愈开云”千百年来在南岳衡山传为佳话,历代文人以“开云”为题歌咏不绝。他也是第一个写诗吟诵禹王碑的文人,明代杨慎称其《岣嵝山》一诗“发挥称赞岂在石鼓之下哉?”因此四事,成为对衡阳人文历史影响最深远的大文学家。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指韩愈的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风。),明代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年~780年)以来的平庸诗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古今贤文·劝学篇》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儿不学。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坚持不懈,久炼成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赏析

关于本联的疑问:

人们经常引用或书写一副

王芸生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大公报》社的一名编辑。他在工作之余,致力于研究中日关系史,竟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通过查阅大量资料,采访若干名流,著成并出版了一部近二百万字的皇皇巨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成为时人极推重的一位中日关系史专家。他为这部书所下功夫之大,委实令人惊叹。别的不说,单以平均每月完成六七万字定稿的写作速度,即非一般学者所能想见。当时有人向他请教成功的秘诀,王芸生便口吟了这一副书山学海联。其意,自然是在强调学习与治学首先必须勤奋和不怕艰苦。可是这副联语究竟是王芸生自撰,还是他在复诵别人之作,我所见到的材料语焉不详。但不管怎么说,这副经王芸生之口而流传至今的联语,肯定是有毛病的。

毛病在哪里?就在上联的“路”和“径”字上。这两个字,音异而义同,出现在短短七个字的上联中,本身就显得笨拙、牵强而欠通,和下联音义皆异的“涯”和“舟”字相对,也太失水准。我想,不论是否王芸生所撰,只要是经他之口传出的,这么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怎么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揣度该联本意,可能是转述者无意间把上联的“路”和“径”这两个字念颠倒了。它原本应该念成——

书山有“径”勤为路。

为什么把颠倒后的“径”字打上引号呢?

因为还原了位置的这个“径”字,本应写作“尽”——当初念颠倒了,才错写成“径”的。现在纠正过来,顿然文从字顺,对仗工稳,几乎称得上天衣无缝了。你看——

书山有尽勤为路,

学海无涯苦作舟。

“ 学海”对“书山”,“无涯”对“有尽”,“苦作舟”对“勤为路”,不论声韵、词性、内涵、意境,无不字字工稳,处处贴切。这才应该是此联的本真!

可能有人一时还想不通。既是“学海无涯”,怎会又说“书山有尽”呢?这样岂不矛盾?其实,“学海”与“书山”,虽则有关,却非同一概念,二者是不可混为一谈的。学海之无涯,源于庄子的“知也无涯”,不论学习与研究,的确永无止境。而书山之有尽,则是就客观实际而言的,作为物质形态之书籍,总有其极限。别说是古人极言“学富五车”的那点儿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历史典籍、诗词歌赋不难被饱学之士所遍览,就是在今天各种著述浩如烟海之际,不也可以用几台电脑加一堆光盘,便将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型图书馆的藏书都囊括殆尽么?

所以,“书山有尽”而“学海无涯”,正体现了事物的一种辩证统一关系。

邓遂夫著 《探源偶拾》

(邓遂夫 自贡人 知名的红学专家,著名学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专职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其著述已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曾与魏明伦并称“自贡两大才子”。)

以上纯属其他读者玩弄的文字游戏,无中生有的,请读者自辨。

书山有路 勤为径 学海无涯 悟登舟 相对更合理!

《古文观止》一书,验证学有止,

这几句很简单理解:读书初看是没有路可走,只有勤奋才能开创一条路。学习知识就如一个人身在大海中一样,只有在里面悟出道理,学为所用,这样就好比一条属于自己的船。知识转化为智慧之船,人生里程的航行就有了方向。

励志至理名言1

1.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

2.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3.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曹植

4.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文嘉《今日诗》

5.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7. 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刘禹锡

8.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李峤

9.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陆机

10.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孟浩然

1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3.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14.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6.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7.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18.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9.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0.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励志至理名言2

1.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 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5. 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朱经

6.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8.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9.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0.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1. 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窦巩

12.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3.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14.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15.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励志至理名言3

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2.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4.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

5.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7.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8.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9.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0.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2.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3.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14.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1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关于学习的

1)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3) 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时间就是一种财富

4) 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5) 年华一去不复返,事业放弃在难成

6) 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宋)朱熹

7) 人家不必论富贵,唯有读书声最佳。——(明)唐寅

8)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9) 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10)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神童诗·劝学》

11) 时间一点一滴凋谢,犹如蜡烛漫漫燃尽

12)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周恩来

13)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4) 夜晚给老人带来平静,给年轻人带来希望

15)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法朗士

16) 我们应该赞美岩石的坚定。我们应该学习岩石的坚定。我们应该对革命有着坚强的信念。——陶铸

17) 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

18) 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对联集锦》

19) 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

20) 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陶行知

21)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22) 立品直须同白玉;读书何止到青云。——《对联集锦》

23) 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24) 平时不好学,临考悔已迟。

25) 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清)王永彬

26) 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清)冯班

27)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关于学习的励志格言汇总

1) 时间是脑力劳动者的资本。

2) 文学之知识乃是学问之门禁

3) 哪怕置身天国,如果没有一个伴侣相陪而独身漫游于那些伟大而神圣的天宫间,也是并不令人愉快的。——阿西塔斯

4) 自赞就是自轻。 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5) 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

6)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7) 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大厦,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筑大厦,教他建筑。——[法]第斯多惠

8) 人类的期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个性是在这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巴金

9) 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高尔基

10) 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场。 ——[捷]夸美纽斯

11) 把自我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12) 谦虚是学习的朋友。

13) 忧劳能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4) 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明)吴梦祥

15) 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

16) 不怕学不成,只怕心不诚。

17)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8) 教师的艺术是:决不要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无关紧要的琐碎事情上,而要不断地使他接触他将来必须知道的重大关系,以便使他能够正确地判断人类社会中的善恶。——[法]卢梭

19) 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 ——[俄]赞科夫

20) 如果咱们都去做自我潜质做得到的事,咱们真会叫自我大吃一惊。

21) 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22) 一切假知识比无知更危险。——肖伯纳

23)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