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规矩的名言和出处 正文

规矩的名言和出处

时间:2025-05-09 07:31:25

1.假如你打算继续学习,那么崇高的目标和高度的热情将最最有助于你持之以恒,学有所成。(美国小说家)约翰嘉德纳

2. 每一点滴的进展都是缓慢而艰巨的,一个人二次只能着手解决一项有限的目标。(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

3. 如果想成功,目标要愈大愈好,这么一来,在未达到目标前,就会严以律己,时时警惕自己不要懒散。(日本宗教人士)吉本晴彦

4. 对准一个目标,毫不动摇,豁出命来全力以赴, 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扩大自己成功的可能性,甚至实现番意想不到的事业。(日本学者)德田庞雄

5. 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德国文艺理论家)莱辛

6. 没有一定的目标。智慧就会丧失;哪儿都是目标,哪儿就没有目标。(法国作家)蒙田

7. 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臼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做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德国诗人)歌德

8. 目标越接近,困难越增加。但愿每一个人都像星星一样安详而又从容地不断沿着既定的目标走完自己的路程。(德国诗人)歌德

9. 对于一只盲目航行的船来说,所有的风都是逆风。(法国哲学家)哈伯特

10. 你的目标确定了,你的`脚步也就轻快了。(法国哲学家)哈伯特

11. 向前看总是明智的,但要做到高瞻远瞩并非易事。(英国政治家)丘吉尔

12. 在理想的最美好的世界中,一切都是为最美好的目的而设。(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13. 没有目的,就做不成任何事情;目的渺小就做不成任何大事。(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

14. 有人活着没有任何目标。他们在世间行走,就像河中的一棵小草,他们不是行走,而是随波逐流。(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

15. 有一些宝贵的东西作为它的目标时,生活才有价值。(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16. 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处的人,才会掉至坑里去。(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17. 目标愈高,志向就愈可贵。(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如果)个人没有远大的目标,那么凡事只能停留在思考阶段,不想去行动。(日本学者)德田虎雄

18. 我们以人们的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契讨夫

19. 没有目的,一个人完了,目的也就完了。(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

20. 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查士德斐尔爵士

21. 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华特贝基霍

22. 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不能带给别人信心;已经信服的人,方能使人信服。麦修阿诺德

23. 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 威尔逊

24. 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爱因斯坦

25. 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罗曼罗兰

26. 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而信仰却是力量。弗烈德利克罗伯森

27. 一个人绝对不可在遇到危险的威胁时,背过身去试图逃避。若是这样做;只会使危险加倍。但是如果立刻面对它豪不退缩,危险便会减半。决不要逃避任何事物,决不!温斯顿邱吉尔

28. 你若说服自己,告诉自己可以办到某件事,假使这事是可能的,你便办得到,不论它有多艰难。相反的,你若认为连最简单的事也无能为力,你就不可能办得到,而鼹鼠丘对你而言,也变成不可攀的高山。艾蜜莉顾埃

29. 恐惧是世上最摧折人心的一种情绪。我与它抗战,并借着帮助情况不及自己的人们,而克服了它。我相信,任何人只要去做他所恐惧的事,并持续地做下去,直到有获得成功的纪录做后盾,他便能克服恐惧。艾琳诺罗斯福

30.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我们的恐惧总较我们的危险较多。塞尼加

1. 君子诚之为贵。—— 出自礼记

2. 信则人任焉。—— 出自论语

3. 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4. 为善则预,为恶则去。

5. 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6.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

7.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出自孔子

8. 礼者,人道之极也。—— 出自荀子

9. 敬人者,人恒敬之。—— 出自孟子

10. 不守时间就就是没有道德。—— 出自蒙森

11. 仁之发处自就是爱。—— 出自朱熹

12.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 出自张载仁

13. 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 出自儒贝尔

14. 头衔愈大,礼仪愈繁—— 出自丁尼生

15. 德必报,怨不仇。—— 出自赵谦

16. 不敬他人,就是自不敬也。—— 出自旧唐书

17. 让,德之主也,让之谓懿德。—— 出自左传

18. 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 出自礼记

19.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则不侮。—— 出自论语

20.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21.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情感。—— 出自梅里美

22. 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 出自塞万提斯

23. 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出自欧阳修

24. 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 出自(元)许衡

25. 不学礼,无以立。—— 出自《论语·季氏》

26. 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闻,非礼勿听。

27.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28. 文质彬彬,而后君子。

29.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出自雨果

30.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出自孟子

31.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出自《礼记》

32.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

33. 德必报,怨不仇。—— 出自赵谦

34.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35. 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36.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7. 为善则预,为恶则去。

38.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9.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 出自张载仁

40. 仁之发处自就是爱。—— 出自朱熹

41. 信则人任焉。—— 出自论语

42.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出自 李白

43. 君子诚之为贵。—— 出自礼记

44. 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 出自礼记

45.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则不侮。—— 出自论语

46. 敬人者,人恒敬之。—— 出自孟子

47. 不敬他人,就是自不敬也。—— 出自旧唐书

48. 让,德之主也,让之谓懿德。—— 出自左传

49. 让者,礼之实也。—— 出自朱熹

50. 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出自(春秋)管仲

51. 无礼就是无知的私生子。—— 出自巴特勒

52. 知耻近乎勇。 —— 出自 孔丘

53.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出自 诸葛亮

54. 君子忧道不忧贫。 —— 出自 孔丘

55.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出自 子贡

56.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出自 荀况

57.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出自 韩非

58.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9.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60. 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 出自荀卿

61. 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就是幸福的生活。—— 出自亚里士多德

62.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出自 白居易

63.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出自 李商隐

64. 一个人的礼貌,就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出自歌德

65. 尊重别人,就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也就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

66.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出自管仲

67. 礼貌就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就是最珍贵的东西。—— 出自冈察尔

68. 不就是不能见义,怕的就是见义而不勇为。 —— 出自 谢觉哉

69. 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出自 高尔基

70.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71. 良心就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出自 马克思

72. 唯宽可以宽人,唯厚可以载物。君子以厚德载物。—— 出自易传

73. 仪容仪表,就是一张无字却无比重要的名片,就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

74.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出自《礼记》

75.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出自《礼记》

76.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出自(春秋)子夏

77.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 出自颜元

78.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79. 人必知道而后知爱身,知爱身而后知爱人,知爱人而后知保天下。

80.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出自 神涵光

81.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出自 郭沫若

82.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出自 德谟克利特

83.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出自 司马光

84. 奢侈总就是跟随着,总就是跟随着奢侈。—— 出自 孟德斯鸠

85. 唯宽可以宽人,唯厚可以载物。君子以厚德载物。—— 出自易传

86. 怀着善意的人,就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出自卢梭

87. 礼貌之风为每一个人带来文明温暖和愉快。—— 出自诺·文·皮尔

88. 一个人的礼貌,就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出自歌德

89.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 出自孔子

90.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出自 管仲

91.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出自 苏轼

92. 礼貌就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 出自 松苏内吉

93. 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就是言之有理。 —— 出自 萨迪

94.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 —— 出自 梅里美

95.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96. 礼貌就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出自(英)洛克

97. 礼貌像只气垫,里面什么也没有,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 出自约翰逊

98. 人必知道而后知爱身,知爱身而后知爱人,知爱人而后知保天下。

99.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出自 但丁

100. 利益,就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 出自爱默生

101.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出自 刘备

102.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君莫作。—— 出自唐·吕岩《劝世》

103.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出自 张衡

104.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出自《史典》

105. 有礼貌不一定总就是智慧的标志,可就是不礼貌总使人怀疑其愚蠢。—— 出自兰道尔

106. 道德不就是良心的可卑的机谋,而就是斗争和艰难,激情和痛苦。—— 出自托马斯·曼

107.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望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出自但丁

108. 人有礼法就像水有堤坝,水有了堤坝就不会泛滥成灾,人有了礼法就不会产生恶事。

109. 生活里最重要的就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出自(俄)赫尔岑

110. 您二十年前就是我的老师,现在仍然就是我的老师,将来一定还就是我的老师。—— 出自

111.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出自 魏徵

112. 生命就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就是有时间讲究礼仪—— 出自爱默生

113. 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 出自培根

114. 礼貌就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 出自 约翰洛克

115.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 出自 孟德斯鸠

116.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 出自 卢梭

117.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出自 王安石

118.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出自 诸葛亮

119. 自觉心就是进步之母,自贱心就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

120.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就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 出自

121. 人在智慧上应当就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就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就是清洁的。 —— 出自 契诃夫

122. 一种内在的礼貌,它就是同爱联系在一起的。它会在行为的外表上产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礼貌。—— 出自歌德

123. 脾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 出自 泰戈尔

124. 因为道德就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出自陶行知

125. 礼仪就是微妙的东西,.它既就是人们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又就是不可过于计较的。—— 出自培根

126. 仁者爱人,为仁由己。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27. 有一种内在的礼貌,它就是同爱联系在一起的:它会在行为的外表上产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礼貌。—— 出自歌德

128.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 出自萨迪

129. 文明的最高表达方式并非艺术,而就是人们强烈地感受到的,并互相给予对方的高度温柔体贴之情。—— 出自诺曼.卡曾斯

130. 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就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出自 奇

131. 礼仪就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 出自洛克

132.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 出自 德谟克利特

133. 尊人立莫坐,赐坐莫背人。蹲坐无方便,席上被人嗔。“又”尊人与酒吃,即把莫推辞。性少由方便,圆融莫遣之。—— 出自唐·王梵志

134. 爱国主义也和其它道德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他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 出自凯洛夫

135. 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就是德性而非金钱。这就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就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就是道德。—— 出自贝多芬

136. 爱劳动就是共产主义道德主要成分之一。但只有在工人阶级获得胜利以后,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劳动,才不会就是沉重而可耻的负担,而成为荣誉和英勇的事业。—— 出自加里宁

137. 爱人吧!对人的爱就是你道德的核心!应当这样生活:让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纯洁强大无比!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就就是说要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让你生活中接触的每一个人从你那儿,从你的心灵深处得到一点最美好的东西。—— 出自苏霍姆林斯基

《弟子规》是清代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对儿童言语行动提出要求,教以应该怎样待人处世,通常的核心思想是孝弟仁爱。

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其中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弟子"的意思比较多,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会邓卫东老师指出,"弟子"的意思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单位,指下一级;在社会中,指公民;在中华文化传承中,指后学。"规"就是规范,就是规矩,就是规则,就是规律。

2006年以来,和谐中国网总编、台湾孔子学院特聘教授李耀君在学习研究《弟子规》过程中,与时俱进,对其进行修订,形成了与时俱进的现代修订版《弟子规》,并应邀在全国各地讲解《弟子规》数百场。他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综合论述,引经据典,深入浅出,通过对现代社会问题的深刻剖析,认为只有学习践行中华传统文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论语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一共20卷。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一串的意思,语是话语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建议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于是便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论”读音为“轮”,从字面上理解,《论语》即为言论的汇编。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选·辨命论注》引《傅子》也说: “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

弟子规中哪些句子出自于论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孔子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言必信,行必果。译文: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孔子

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不担心人们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不知道别人。

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论语学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