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以下是有关文明的名言80句,欢迎阅读。
NO1、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
NO2、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NO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NO4、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NO5、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NO6、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尔基
NO7、仁之发处自是爱。——朱熹
NO8、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
NO9、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冈察尔
NO10、信则人任焉。——论语
NO11、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NO12、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NO13、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NO14、礼貌像只气垫,里面什么也没有,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约翰逊
NO15、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NO16、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NO17、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法卢梭
NO18、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NO19、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NO2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NO21、知耻近乎勇。——孔丘
NO22、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
NO23、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NO24、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NO25、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貌。——歌德
NO26、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物质,就是礼节。——拿破仑·希尔
NO27、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孔子
NO28、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美·爱迪生
NO29、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NO30、德必报,怨不仇。——赵谦
NO31、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NO32、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NO33、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礼记
NO34、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NO35、脾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
NO36、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莎士比亚
NO37、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优越感的表现。——恩格斯
NO38、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NO39、礼貌之风为每一个人带来文明、温暖和愉快。——诺·文·皮尔
NO40、奢侈总是跟随着**,**总是跟随着奢侈。——孟德斯鸠
NO41、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NO42、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郭沫若
NO43、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谢觉哉
NO44、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NO45、有礼貌不一定总是智慧的标志,可是不礼貌总使人怀疑其愚蠢。——兰道尔
NO46、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NO47、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NO48、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NO49、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NO50、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NO51、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NO52、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卢梭
NO53、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NO54、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NO55、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颜元
NO56、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NO57、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NO58、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旧唐书
NO59、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NO60、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NO61、有一种内在的礼貌,它是同爱联系在一起的:它会在行为的外表上产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礼貌。——歌德
NO62、让,德之主也,让之谓懿德。——左传
NO63、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NO64、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NO6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NO66、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爱默生
NO67、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默生
NO68、礼貌使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松苏内吉
NO69、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NO70、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NO71、唯宽可以宽人,唯厚可以载物。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
NO72、一个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观察的活动,我相信,他一定会在灵车上发现最愉快的表情。——乔·斯威夫特
NO73、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NO74、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则不侮。——论语
NO75、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NO76、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赫拉克利特
NO77、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NO78、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
NO79、一旦学会了眼睛的语言,表情的变化将是无限的。——泰戈尔
NO80、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孔子思想最重要的作用是确立了中国文化的价值理性,奠立了中华文明的道德基础,下面是关于孔子在道德方面的
关于道德的孔子名言一:
1.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5.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6.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7.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8.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9.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0.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2. 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3.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5.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6.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7. 过,则匆惮改。
18. 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9.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关于道德的孔子名言二:
1.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3.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4.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6.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7.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8.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9.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0.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1.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2.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13.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4.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5. 礼之用,和为贵。
16.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7.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8.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1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0.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1.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2. 不学礼,无以立。
23. 有教无类。
24.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5.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6.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7.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8.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9.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0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拓展:孔子思想
孔子与其所创立的儒学是中华文化的主干和主体部分,并且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孔子与儒学奠定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孔子与儒学在塑造中华文化及其精神方面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在历史上,尤其是近代以来,孔子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中华文化的标志。
一、崇德
“崇德”是孔子的原话,见于《论语》,亦见于《尚书》武成篇“惇信明义,崇德报功”,但武成篇的成书时代可能稍晚。自西周以来,中国文化已经开始不断发展重视“德”的倾向,孔子在此基础上,更加强调“德”的重要性。孔子思想中处处体现了“崇德”的`精神。崇德就是把道德置于首要的地位,在任何事情上皆是如此,无论政治、外交、内政、个人,都要以道德价值作为处理和评价事务的根本立场,对人对事都须先从道德的角度加以审视,坚持道德重于一切的态度。如在治国理政方面,孔子强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就是说用政令领导国家,人民可以服从但没有道德心;用道德和礼俗来领导国家,人民乐于服从而且有道德心。孔子不相信强力、暴力能成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孔子的理想是用道德的、文化的力量,用非暴力、非法律的形式实现对国家、社会的管理和领导。孔子的这一思想也就是“以德治国”。这是孔子“崇德”精神最明显的例子,事实上,无论孔子思想中涉及国家、社会、个人,孔子对道德理想、道德政治、道德美德、道德人格、道德修养的论述,处处都体现了崇德的精神,并成为中国文化的道德基础。为了方便,以下我们只从仁、义、中、和四个基本观念入手,来呈现孔子道德思想的主要特征。
二、贵仁
在《论语》中,孔子100多处谈到“仁”,仁是孔子谈论最多、最重视的道德概念,因此战国末期的思想界已经把孔子的思想归结为“孔子贵仁”(《吕氏春秋﹒审分览》)。贵仁是指孔子在诸多的道德概念中最重视仁,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伦理原则,是孔子思想中最高的美德,也是孔子的社会理想。仁的性质是仁慈博爱,仁在孔子也是全德之称,代表了所有的德行,仁在儒家思想中又代表了最高的精神境界。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中,仁成为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的首要道德概念。仁的涵义可见于《论语》中最著名的例子:“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孔子重视家庭伦理,但在家庭伦理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普遍的人际伦理“仁者爱人”,把仁设定为社会文化的普世价值。仁有多重表现形式,在伦理上是博爱、慈惠、能恕,在情感上是恻隐、不忍、同情,在价值上是关怀、宽容、和谐,在行为上是和平、共生、互助、扶弱、以及珍爱生命、善待万物等。同时,仁是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爱为道德之首,在2500年以来的历史中业已成为中华文明的道德精神的最集中的表达。
孔子不仅突出了仁的重要性,而且把仁展开为两方面的实践原理,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前者亦称为恕,后者亦称为忠,孔子说忠恕便是他的一贯之道。从恕来说,自己所不想要的,决不要施加给别人。从忠来说,自己要发展、幸福,也要使他人发展、幸福。孔子不主张“己之所欲,必施与人”,即自己认为是好的,一定要施加给别人。这就避免了强加于人的霸权心态和行为。中国现代新儒家思想家梁漱溟提出,儒家伦理就是“互以对方为重”,以此来说明忠恕之道的伦理态度,就是说,儒家伦理的出发点是尊重对方的需要,而不是把他者作为自我的实现对象。儒家伦理不是突出自我,而是突出他者;坚持他者优先,他者先于自我,这是仁的伦理出发点。1990年代以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经被确认为世界伦理的金律,而在中华文明2500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中,孔子仁学的这一教诲早已深入人心,化为中华文明的道德精神。
关于和谐的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果
和谐美是美的最高境界。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说过:
“美在和谐。”可见,和谐 美是一个极古老而又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美学命题。
冰心老人曾说:“美的真 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
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 造就了环境的美。”
赫拉克利特说:“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
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黑格尔:“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孔子:“君子和而不同”
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 ——鲁迅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是和谐而不会盲目附和,小人只是盲目附和而不会和谐
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毕达哥拉斯
关于和谐的名言2
1. 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 毕达哥拉斯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十六届四中全会
3. 歌与诗是对天生和谐的姐妹。英国诗人 弥尔顿
4. 讲述生活则声音没有不和谐的。英国诗人 柯尔律治
5.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国作家 雨果
6. 和谐是爱与恨结合起来的庄严的配偶。 法国思想家,文学家 罗曼·罗兰
7. 世界就是一座供奉不和谐之神的巨大神庙。法国思想家 文学家 哲学家 伏尔泰
8. 青春似一日之晨,它冰清玉洁,充满着遐想与和谐。法国作家 夏多布里昂
9. 没有那门学科能比数学更为清晰的`阐明自然界的和谐性。Carus,Paul
10. 恶德——不和、战争、悲惨;美德——和平、幸福、和谐。英国诗人 雪莱
关于和谐的名言3
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爱默生
家庭是文明的核心。
——杜兰特
仁慈始于家庭,但不应当止于家庭。
——福莱
祈求三样事物吧:一个好妻子,一个好胃口,一个好梦。
——犹太格言
管理一个家庭的麻烦,并不少于治理一个国家。
——蒙泰格尼
勤劳的家庭,饥饿过其门而不入。
——富兰克林
你只要有一件事对你所爱的人保守秘密,你不久就会无所顾忌地把什么事物都对他保守秘密。
——卢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