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不要总是怨天尤人】
其实我一直不懂,为什么有的人总是遇到不如自己意的时候就怨天尤人,总是抱怨个不停,就像个怨妇似的。
之前有一次我和我的室友一起去理发,因为她给理发师看的图片只有正面,所以理发师就给她照着理了个发型,结果回到宿舍,她就一直抱怨个不停,说什么这辈子都没遇到过这样的理发师,蠢得像猪似的。此处省略一千个抱怨的词语。
有的时候人们真应该好好的自我反省,就如同我的室友,你说,你只给了一张正面的图片,谁知道后面是什么样子的啊,说不定后面还没头发呢!当然这是玩笑话,可是不如意也不能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吧。知道为什么有的人总是不快乐吗?因为他们的思想总是消极的。比如某个人放学或下班的时候发现下雨了,自己却没有带伞,就会说怎么我不带伞就下雨呢?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大家一定都是摇头吧,本来就是啊,天气不好,自己不带伞,怪谁啊,就怪自己,谁叫自己不带伞的呢?
所以不要老是抱怨,话说回来,抱怨能够解决问题吗?不能!所以当自己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的时候,为什么不能换个角度思考呢,其实真的没有必要自寻烦恼,不转牛角尖,我们的生活会更精彩。
【篇二:做人不要怨天尤人】
某地有个富人,总爱怨天尤人。他怨别人过得那么开心,自己因为要多挣点钱而思心伤脑;他怨别人有好多个可爱的孩子,而自己连个女儿也没;他怨别人有父有母、和儿女,全家快快乐乐,自己却除了妻子就是用人,冷冷清清,一点都不好……他怨这个怨那个,没有一个不怨的。
有一回,他把自己的怨心情一一说给好友听。他的朋友听了抿嘴一笑,说:“今天天气很不错,我们出去走走吧。”
他们来到一个僻静、草木纵生的大溪边。这时已是接近傍晚五点许了,一道血红的残阳铺在水中,像巨大的红物卧在水里,微风伏过就似一条大红绸迎风飘逸若飒。
他们沿着左溪边信步慢走,边聊。聊了大半个时钟,残阳更血了。他们在片空旷的地方停下。这里满地是草,有的翠绿生辉,有的枯黄狼藉;偶尔点缀着株树,有些枝叶茂盛,有些枝叶愁稀。
他的朋友望着这片树植好一会儿,之后微然一笑问他:“这里的树木草植怎分?”他答:“只有好坏之分。”朋友说:“没错,只有好坏之分。树植有好坏之分,人也一样。好的是一种生活,坏的也是一种生活,只是过的方式不同而已。你仰慕别人的生活、家庭,你也有别人仰慕之处。比如说:别人仰慕你的财富……”话还没说完,他立即打断朋友的话,说:“你错了,钱不是万能的!当你失去心中至亲的人时,就算你拥有一个国家几年的税收,而且没花一分钱,也换不回你心中最爱的人!”朋友说:“这我知道,你能认识这道理,我很高兴。每个人的看法都有不同,你不能说你的主意是对的,而别人的看法就是错的,你先要看别人是从什么角度去看。好比这满地的树草,”说着用手指着一块很难看的树草地,说:“它们不是生病,而是因为地质贫瘠,才变得枯黄死色。但有的认为在这多端复杂的社会里,这样的生活倒安逸幸福,不会惹来麻烦;的却不甘落后,欲与国家发展平肩前进,大闯天下。你再看看溪里的鱼,”说罢,手指在溪里几条小鲤鱼上。
他顺着朋友的手势顾去,见溪水澈可见底,几条鱼中有两条在一丛水草嬉耍,其它的摇尾盎游,无拘无束,很是快乐。
朋友又说:“它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束缚,多快乐啊!看待生活需要自我满足,若是你总要不知足的话,再好的生活也没得开心。你必须要学会自我满足,这样你以后的生活才有快乐,才有开心。”
他听了朋友的话觉的剀切中理。
自次之后,他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篇三:不怨天,不尤人】
有一些人,一遇到挫折就经常抱怨自我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总把过错往别人身上推,实际上,咱们就应先找找自我的原因,正如那句格言所说:“不怨天,不尤人”。
这句格言选自《孟子?告子下》,意思是不怨恨天,不责怪别人。这是我最爱的1条格言,已经把它列入了
初一年级,学校举行了一次大合唱,作为音乐委员的我当义不容辞承担这次大合唱的指挥。每一天中午,我都要花费超多时刻去练习,站得腰酸背痛,时刻一长,自我有些厌倦,慢慢懈怠下来,正因我觉得我的时刻也十分宝贵。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比赛开始了。
由于咱们是一年一班,因此第一个出场。我不免有些紧张,加上平时松懈,心里一下子没了底。上场后我两腿不住发抖,手也不听使唤,刚上场就落下半拍,我的手在空中极力挥舞,想追回那逝去的音符,可这手指也跟我玩起了鬼把戏。我在空中乱画着线条,手忙脚乱,不知往何处看,昔日那股神气的劲顿时烟消云散,我浮想联翩,失败怎样办?职位能保住吗?同学老师该怎样看待我?我心跳加速,像揣了一百只兔子,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只期望音乐快结束,逃避这尴尬的局面。
失败后,我心中忐忑不安,总想找一个借口,推卸掉身上的职责,就跟同桌说同学们唱歌声音不洪亮,把罪过从我身上全卸了下来,但心中隐隐不知是怎样一种味道。回家后我跟母亲讲清了事情的原委,母亲只是笑着对我说:“不怨天,不尤人。”起初我还不明白什么意思,查阅
认清了错误,我立即写了反思,并作了深刻检讨,保证今后比赛中定当发奋。犯了错误必须要在自我身上找原因,找到问题关键,一针见血。
“不怨天,不尤人”正是这句格言教会了我应对挫折与困难该如何解决,这句格言指引着我生活的方向,时刻鞭策着我前进,它就像一盏明灯,在一个又一个漆黑的夜里为我照明。
【篇四:凡事不要怨天尤人】
“怨天尤人”同于“怨天忧人”。
从字面上理解,“怨天尤人”的“怨”是指“怨恨”、“天”即“命运”、“忧”即“责怪”。
“怨天尤人”就是“怨恨天命,责怪别人”,以此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时,一味地归咎客观、埋怨别人。
此语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人或做事不要怨天、也不要怪人,要通过学习平常的知识、理解其中的哲理,从而获得人生的真谛。
社会,不是风平浪静的港湾,有时也会乌云翻滚,狂风大作;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航程,有时也会惊涛骇浪,险礁暗滩……
《孟子。告子下》中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筋骨,劳其体肤,曾益其所不能。”告诫后人: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同时,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还云: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也是说: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弱肉强食”,这是颠正不破的自然法则,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你要想生存,就得去拼搏;你要想去生活,就得去竞争。既然去拼搏,就会有挫折;既然去竞争,就会有伤害……
所以,挫折、打击、伤害、责难、不公等等,这些都是为了生活而拼搏的必然,都是为了生存而竞争的结果,是人生中平常得不能太平常的事情了,有什么大惊小怪和不得了的呢?
然而,在现实社会和生活中,却有不少的人对身边的不公、不顺心,或者说挫折、打击,以及批评、责难、怨枉等,不能正确对待之。
受了半点委屈就到处诉说,似乎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受到半点不公就伤心不已,甚至痛不欲生,好象世界末日来了似的……
其实,社会和生活本来就是这样,既没有十全十美的,但也不是昏天黑暗的。遇到坎坷、受到挫折、遭受不公等,这只是生活中的小插曲,以平常心待之就行了。
如果整天为此而垂头丧气,或者怨天尤人,将自己的失落和苦闷归结于上苍,将自己的过错和失误责咎于他人,这只能是自找烦恼,自加桎梏,自设樊笼。同时,也是一种躲避现实的消极行为,更是一种做人的不成熟。
天下万物,四时交替,生死轮回,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各由其本,各循其理;错行并育,诚实无虚。
如果四时稍有虚妄,万物并不能生长;如果日月稍有虚妄,天地就不能长久。
人的一生,成也自成,败也自败。万事只要自求一个心安理得,荣辱得失顺其自然,这样人才能无怨无悔。
社会是多层次的,也是多变化的。
人要想在社会中立足和生存,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没有练达的为人处事的.经验、没有机敏的应变能力,以及没有可屈可伸、开合适度的豁达胸怀,就难以在人际交往中伸展自如、来去自由。也难以取得好的业绩或成功。
所以,我们要用理性战胜邪恶,用智慧战胜愚笨,好好安居持守,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平常对之。和气对之。切不可看不惯身边的一切人和事,更不应处处、事事怨天艾命。
古人讲:“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
如果一个人要想超越社会恶俗对人的束缚,首先要超越人心对自我的诱惑,学会“反身自诚”。
“反身”,就是遇事不要怨天尤人,反身求诸已;“自诚”,就是要顺其自然,顺应天理法则,不要强求之。
所以说,不“怨天尤人”,是一个人良好品质的体现,是一个人成熟的基本表现,是形成良好人脉关系的基础。
如果一个人放弃世俗的欲望、放弃人间的恩怨、放弃是非的纠缠,临怨不屈、受辱不惊,时刻保持一个平常、宽容、豁达的心态,也就是说“凡事不怨天尤人”,你就会发现,快乐时常陪伴你!成功时常庇佑你!
男儿当自强!用二句话作为结尾吧: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改造人类的世界,全靠我们自己!
【篇五:不要怨天尤人】
人生总会有失败、挫折、痛苦和磨难。这个时候请不要紧锁你的心灵;请不要让自己的心灵布满阴云;请不要抛开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要敞开你的心灵。当不幸降临到你身上的时候,要学会包容自己,爱自己,接受自己,欣赏自己,对自己说:“这一切都会过去的。”
我们不能改变天气,但是可以改变心情;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是可以选择表情;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是可以用好今天,面对一切,切忌怨天尤人。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有所作为是生活的最高境界,而抱怨则是无所作为,是逃避责任,是放弃义务,是自甘沉沦。”不论我们遭遇什么样的处境,如果只是喋喋不休的怨天尤人,那么注定于事无补,还会把事情弄得更糟,而这也绝不是我们的初衷。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应该怨天尤人,而是要靠自己改变生活并获得幸福。
有这样一个帖子,出现在北大未名BBS上:“我没有钱,我只有花样的年龄,未加修饰的容貌。我每天穿着朴素的衣服,站在花枝招展的同学中间。我每周都要做4个小时的公交车,去给那个高傲的小女孩做家教。她有钱,可是连水都不想给我喝。我的家庭很穷:我的妈妈每天割猪草,双手布满老茧;我的父亲,风烛残年,可还要在建筑工地打工。为了可怜的学费,我不期待爱情,我没有衣服,没有化妆品,我的电脑也是二手的,所以我恨这个世界……”
初看到这个帖子,大家可能都为留言者鸣不平,为她可以靠自己的能力挣钱读书的事迹感动,但是看到最后,就会发现原来她只是在发泄那一腔怨气。她在怨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怨自己家庭的贫穷。其实母亲受伤的老茧,风烛残年还要打工的父亲,这些都应该是自己奋斗的动力,而不应成为恨这个世界的原因。我们不能选择出身,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命运,不应有恨。
放弃怨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生活中的不公,你就会发现世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就这个女孩子来说,第一点,她能够从乡下,经过十年寒窗,考上大学,是实现了自我奋斗的价值,因为在学校录取上,可是没有贫富贵贱之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她用自己的努力,证实了自己的实力,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为什么要抱怨呢?第二点,她现在虽然在读书,却已经自食其力,通过家教赚学费,这是许多娇生惯养的孩子做不到的,就凭这一点,更值得自豪,又为什么抱怨呢?即使“没有衣服”,“没有化妆品”,你依然很漂亮,因为你有能力,有自信,这是多少金钱都买不到的。第三点,通过家教,与人打交道,认识各式各样的人,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也为将来步入社会积累了经验,这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也将是自己上大学的一份独特经历。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竞争,竞争就会优胜劣汰,而自己较早地体会到这些,加上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将来就可以脱颖而出。如此分析之后,相信那个女孩就不会再有抱怨了。
也许会有人说这类似阿Q的精神胜利法,谁不希望一切都好呢?诚然,一切都好是最好的,但是,世界就是这样,不可能做到事事公平,人人平等,太阳底下尚有阳光照不到的角落,何况尘世间暂时的落差呢!地球就有山川和河流,有高山有峡谷,重要的是,它们都有各自的美好,只是我们欣赏它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人生也是如此,面对不同的境遇,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努力去发现、营造它的美好。比如生在不如意的家庭,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它可能培育我们的自强、坚忍的个性,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好呢?所以我们遇到问题要多从自身找找原因,放弃怨天尤人,不能一味地埋怨命运,埋怨别人,那样就是基于降临,也会与之失之交臂的,只会使我们更加不如别人,更加怨天尤人,如此恶性循环,一生只会在怨气中度过。
有一天,有只乌鸦向南方飞去。在途中,它碰到一只鸽子,两只鸟一起停下来休息。鸽子非常关心地问乌鸦:“乌鸦老兄,你要飞到哪里去呀?”乌鸦愤愤不平地回答:“鸽子老弟,这个地方的人嫌我的声音难听,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听后,赶快忠告乌鸦说:“乌鸦老兄,你飞到别的地方还是一样有人讨厌你的声音,你自己若不改变声音和形象,到哪里都没有欢迎你的。”乌鸦听了,低下了头。
乌鸦最终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声音,所以一直得不到人类的喜爱,以至于今天人类还把乌鸦的叫声当做不祥的预兆,当某人说话大家不爱听的时候,还会被叫做“乌鸦嘴”,而乌鸦家族们也是世世代代地埋怨着人类。
生活中,同样有许多人总喜欢责怪别人,埋怨环境不好,埋怨别人不喜欢他,但是自己总不反省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值得他人尊重以及喜爱。假如一个人不经常反省自己,只会埋怨一切,他就会和乌鸦一样,处处惹人讨厌。
如果我们想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成为我们抱怨的对象:如果我们不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值得我们欣赏。
没有一种生活是完美的,也没有一种生活会让人完全满意,如果我们经常怨天尤人,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与人无益,于己不利,生活也就成了牢笼。
生活本来就是由酸、甜、苦、辣组成的,面对一些事情我们不妨放弃怨天尤人,尤其抱怨,不如改变,换个角度,更加努力,相信成功离自己就不会太遥远了。《国际歌》歌词里有一句唱得好:“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要想改变命运,获得幸福的人生,只有放弃怨天尤人,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论语》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2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2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30。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3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1、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4、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清)王豫
5、读书对于智慧,就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英国)谚语
6、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清)袁牧
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8、没有比读书更好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英国)谚语
9、进学致和,行方思远。——字严
10、学,就像一只钻头,去开掘知识的深井。问,就像一把钥匙,去启开疑团的大门。
11、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中五车书。——《对联集锦》
12、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巴甫洛夫
13、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高尔基
14、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15、学生如果把先生当作一个范本,而不是一个敌手,他就永远不能青出于蓝。——别林斯基
16、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17、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18、书是世界宝贵财富,是国家和历史的优秀遗产。——梭罗
19、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20、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21、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孔子
22、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西塞罗
23、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24、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黑德斯
25、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26、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27、学风四戒:戒满,满则无求;戒骄,骄则无知;戒惰,惰则无进;戒浮,浮则无深。——报摘
28、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
29、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高尔基
30、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31、不下决心培养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爱迪生
32、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33、学者有自立之志,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清)唐斌
34、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35、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宋)朱熹
36、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37、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清)王永彬
38、我们知道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则是无穷的。——拉普拉斯
39、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元)许名奎
4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41、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王夫之
42、学如才识,不日进,则日退。——(清)左宗棠
4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44、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华罗庚
45、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46、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对联集锦》
47、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富兰克林
48、足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49、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书。——(宋)陆游
50、读书之于精神,恰如运动之于身体。——爱迪生
51、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格言联璧》
52、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严文井
53、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54、读书要玩味。——(宋)程颢
55、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清)章学诚
56、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5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8、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59、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增广贤文》
60、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人都向往知识,一旦知识的渴望在他身上熄灭,他就不再成为人。——南森
61、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62、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63、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乌皮特
64、除了野蛮国家,整个世界都被书统治着。——福尔特尔
65、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寇第斯
66、书籍能引导我们进入高尚的社会,并结识各个时代的最伟大人物。——斯迈尔斯
6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68、书籍使我们成为以往各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的继承者。——钦宁格
69、书籍是幼年人的导师,是老年人的护士,在岑寂的时候,书籍使我们欢娱,远离一切的痛苦。——柯里叶尔
70、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71、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72、没有哪本书坏到一无是处的地步。——小普林尼
73、书是灵魂最好的麻醉剂。——钱伯斯
74、有些人生来只会吸收书中的毒素。——琼森
75、一切书籍不是刀剑,就是梦幻;你可以用语言进行杀戳,也可以用语言进行迷惑。——阿·洛威尔
76、谬误百出的书可能是本有趣的书;而一点谬误都没有的书也许是本十分乏味的书。——哥尔斯密
77、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菲尔丁
78、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79、那些你打算焚毁却又舍不得松手的书才是有用的。——塞·翰逊
80、书籍应有助于达到以下四个目的中的一个:获取智慧,变得虔诚,得到欢乐,或便于运用。——德纳姆
81、我到处寻找安宁,却无处可觅,只有在独自阅读一本小书时,我才得到了安宁。——坎普腾的托马斯
82、真正的书籍应是黑夜和沉默的产物,而不是白昼和闲聊的果实。——马塞尔·普鲁斯特
83、书有自己的命运,要视读者接受的情况而定。——忒伦提乌斯·摩尔
84、读者的好恶能决定书的命运。——莫鲁斯
85、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
86、大师们的作品在我们心灵扎根,诗人们的佳句在我们血管中运行。我们年轻时读了书,年老了又把它们记起。——赫兹利特
87、提防那只念一本书的人。——拉丁谚语
88、书籍是幸福时期的欢乐,痛苦时期的慰藉。——法国哲学家阿兰
89、对图书倾注的爱,就是对才智的爱。——德伯里
90、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91、书籍是前人的经验。——拉布雷
92、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冈察洛夫
93、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94、书籍对于人类原有很重大的意义……,但,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的人也是无用的。——乌申斯基
95、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富斯德
96、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97、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宋)朱熹
98、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亚里斯提
99、拥有书籍就是教养的证据吗?果然如此,谁在教养上足与拥有满屋子书籍的书店主人抗衡。——路基亚诺斯
100、世界上有许多好书,但这些书仅仅对那些会读它们的人才是好的。——皮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