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6、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9、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0、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11、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12、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1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4、春蚕到死丝方尽,恶语伤人恨难消。
1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1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4、但知口中有剑,不知袖里藏刀。
25、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26、无限朱门生恶棍,几多白屋出公卿。
27、君子慎始而无后忧。
28、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29、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3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4、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3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6、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7、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38、立身一败,万事瓦裂。
39、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40、不怨天,不尤人。
4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42、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43、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
44、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45、容人须学海,十分满尚纳百川。
46、不惧怕为正义而死,不因侥幸存活而心喜。
47、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48、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49、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50、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5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52、士为知己用,节不岁寒凋。
5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54、不因渔父引,怎得见波涛。
55、多行不义必自毙。
56、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5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58、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5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60、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6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6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3、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6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65、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6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6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68、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69、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70、速效莫求,小利莫争。
71、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72、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7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7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76、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7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78、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79、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80、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8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82、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8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84、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8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86、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
87、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8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8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90、劝君作福便无钱,祸到临头使万千。
91、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9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94、不迁怒,不贰过。
9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96、“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9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
2: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唐·韩愈·马说)
3: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唐·颜真卿)
4: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
5: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
6: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7: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明·吴承恩·西游记)
8: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9: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10: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
11: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12: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13: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14: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15: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16: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
17: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8: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19: 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20: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
21: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唐·韩愈·原道)
22: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五代·李煜·乌夜啼)
23: 当身边没有榜样,自己就是榜样。(成功赚钱网)
24: 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爱莲说)
25: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 唐·白居易·放言)
26: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7: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唐·杜甫·月夜)
28: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9: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30: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唐·高适·燕歌行)
31: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
32: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33: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34: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宋·陆游)
35: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36: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7: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 训俭示康)
38: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39: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岛·题诗后)
40: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41: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唐·白居易·长恨歌)
42: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43: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元·王实甫·西厢记)
44: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南朝·江淹·别赋)
45: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明·汤显祖·牡丹亭)
46: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47: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铭)
4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49: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50: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来自于:《论语·子张》
2、实事求是。 来自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3、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 来自于: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4、有志者事竟成。 来自于:《后汉书·耿弇列传》
5、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 来自于:龚自珍《明良论二》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来自于:文天祥《过零丁洋》
7、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 来自于:《周易·益·象》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来自于:《论语·述而》
9、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来自于:《孟子·离娄下》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来自于:《周易》
11、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 来自于:《荀子·荣辱》
12、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孟子集注>》
13、有功则赏,有罪则刑。 来自于: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14、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来自于: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5、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来自于:《左传·宣公十二年》
16、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来自于:朱柏庐《治家格言》
1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来自于:《论语》
18、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来自于:《左传》
1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来自于:范仲淹《岳阳楼记》
20、志当存高远。 来自于:诸葛亮《诫外生书》
2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来自于:《礼记·中庸》
22、轻诺必寡信。 来自于:《老子》
23、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来自于:《论语·宪问》
2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来自于:《孟子·梁惠王下》
2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来自于: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6、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来自于:《战国策·赵策》
27、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来自于:林逋《省心录》
28、前车覆,后车诫。 来自于:《汉书·贾谊传》
29、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来自于:《孟子·离娄上》
3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来自于:《礼记·中庸》
3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来自于:周敦颐《爱莲说》
3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来自于:《孟子·告子下》
33、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来自于:《礼记·经解》
34、行成于思,毁于随。 来自于:韩愈《进学解》:
3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来自于:《周易·系辞上》
36、君子强学而力行。 来自于:杨雄《法言·修身》
37、见义不为,无勇也。 来自于:《论语·为政》
38、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 来自于:贾谊《新书·审微》
39、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来自于:《荀子·非相》
40、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来自于:《管子·牧民》
41、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 来自于:傅玄《傅子·通志》
42、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来自于:《荀子·修身》
4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来自于:《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44、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来自于:《尚书·伊训》
45、修辞立其诚。 来自于:《周易·乾·文言》
4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来自于:《孟子·公孙丑上》
47、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来自于:《后汉书·班超列传》
4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来自于:朱熹《朱子语类》
49、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来自于: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50、改过不吝。 来自于:《尚书·仲虺(huǐ)之诰》
5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来自于:李商隐《咏史》
5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来自于:《论语》
5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来自于:文嘉《明日歌》
54、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来自于:唐甄《潜书·讲学》
55、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来自于:《荀子·荣辱》
5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来自于:诸葛亮《诫子书》
57、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来自于:《吕氏春秋·用众》
58、位卑未敢忘忧国。 来自于:陆游《病起书怀》
59、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 来自于:《战国策·魏策》
60、民无信不立。 来自于:《论语·颜渊》
61、事父母,能竭其力。 来自于:《论语·学而》
6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来自于:《论语·为政》
6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来自于:《汉书·董仲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