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是扁舟,载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向前方的那个目的地行驶。
2、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3、读一本好书等于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4、奋斗者说:"书是人生的向导" 。
5、急于求知者说:"书是饥饿时的美餐" 。
6、迷惘者说:"书是心中的启明星" 。
7、企业家说:"书是致富的信息" 。
8、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9、书就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10、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1、书是智慧的钥匙。
12、书——这是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中选,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
13、探索者说:"书是通向彼岸的船" 。
14、文学家说:"书是人类的营养品" 。
15、选书应和交友一样谨慎。因为你的.习性受书籍的影响不亚于朋友。
16、学生们说:"书是不开口的老师" 。
17、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18、政治家说:"书是时代的生命" 。
19、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20、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自奋其志,自求其通,是一条极重要的语文学习规律。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欢迎大家阅读。
一、 基础知识。(5小题,共26分。)
1、 读音节,找词语朋友。(10分)
2、 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_”。(4分)
镌刻(juān juàn) 抚摩(mó mē) 扁舟(biān piān) 阻挠(náo ráo)
塑料(suò sù) 挫折(cuō cuò) 归宿(sù xiǔ ) 瘦削(xiāo xuē)
3、 请你为“肖”字加偏旁,组成新的字填写的空格内。(4分)
陡的悬崖 胜利的息 俊的姑娘 好的铅笔
弥漫的烟 畅的商品 遥自在的生活 元佳节
4、 按要求填空,你一定行的。(4分)
“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能组成词语。
“漫”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不受约束,随便。
(1)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马鞍踢下楼去。 字意是
(2)瞧,盆子里的水漫出来了。 字意是
剩下一个义项可以组词为
5、 成语大比拼。(4分)
风同 崖壁 无比 和可 扬顿 高重 不席 张李
二、积累运用。(3小题,共20分。)
1、你能用到学过的成语填一填吗?(每空1分)
人们常用﹍﹍﹍﹍﹍﹍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2、补充古文名句。(每空1分)
(1) 鲁迅先生说过:“﹍﹍﹍﹍﹍﹍﹍﹍,俯首甘为孺子牛。”
(2) ﹍﹍﹍﹍﹍﹍﹍﹍,此花开尽更无花。
(3) ﹍﹍﹍﹍必寡信。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4) 但存﹍﹍﹍﹍,留与﹍﹍﹍﹍。
(5) 大漠沙如雪,﹍﹍﹍﹍﹍﹍。
3、按要求写句子。(每句2分)
(1)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4)月亮升起来了。(扩句)
(5)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改写成拟人句)
三、 口语交际。(共3分。)
随着“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作为中华少年的我们,面对祖国的飞速发展的科技,你想到了什么?想说点什么呢?
四、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7小题,共21分。)
秋之神韵
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不只爱它奉献一生的落叶,我最爱它令人神往的神韵。
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
秋天是清爽的。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纯与洒脱。
秋天是热情的。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于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他们又有了新的期待。
秋天是真诚的。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
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噢,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戛然而止 硕果 伴和 步履 雕琢
2、把文中画“__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2分)
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_____,夏天的特点是_____,冬天的特点是_____,秋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3分)
4、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成了_____,_____,_____。(3分)
5、“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一句里的“这”指的是什么?(2分)
6、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段)话,为什么?(3分)
7、作者认为秋天是清爽的、热情的、真诚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仿照作者的表达方法写几句。(3分)
五、 习作:(30分)
《少年闰土》写了有关闰土的几件事情,使闰土的形象跃然纸上。你也可以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的小伙伴,要抓住人物的各种描写,突出小伙伴的性格特点。词语准确,语句通顺,要有新意。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 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 使:
(3)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 (4)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17.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风飘絮
五、滨州市(09山东省)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晏子谏景公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晏子自称)闻 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④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⑤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齐景公。②霁:雨雪停止,天放晴。③堂侧陛:堂,朝堂。陛,台阶。④逸:安乐,安闲。⑤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3)公被狐白之裘 被: (4)乃令出裘发粟 裘: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之谓失其本心。
(2)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11.文段(甲)中画线句子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2.文段(乙)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
六. 赤峰市(09年)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公孙仪1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2受鱼,必有下人3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1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2即:假如。3下人:迁就他人。
2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蹴尔而与之( )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3)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 (4)其弟子谏曰( )
22.翻译句子。(4分)
(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23.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2分)
24.乙文中哪句话表达了公孙仪的观点?(2分)
25.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2分)
26.概括这两个语段内容上的相同之处。(2分)
七.2007年嘉兴市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2)乡为身死而不受
(3)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1、补出下面句子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2分)
乡为( )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2、《孟子》中有这样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认为其中的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行道之人”和“乞人”的行为?(2分)
八. 2006年金华卷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者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贤者能勿丧耳
2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2.文中以“舍鱼而取熊掌”这一生活常理为喻有什么作用?(3分)
23.古往今来,有许多“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请你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他(她)的事迹。(不超过20字)
九.2007年芜湖市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③出涕,曰:“国亡不能捄④,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扞(hàn):保卫。③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④捄:同“救”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