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3.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不须多。(王安石)
4.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6.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8.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9.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1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1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1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1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16.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17.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1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9.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4、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5、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
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杜牧《读韩杜集》
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9、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10、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黄遵宪《杂感》
11、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12、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13、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1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1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7、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
1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9、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20、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21、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
2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23、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24、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
25、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26、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27、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28、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2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0、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31、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
3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3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3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5、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36、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7、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3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39、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40、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41、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42、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4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4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45、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4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47、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
48、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49、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50、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浪淘沙)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弘传)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太宗赠萧禹)
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书元行冲传)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李白江上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论诗)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韩愈《送孟东野序》)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进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