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人生至理名言格言【经典篇】
1.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2.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3. 友如作画须求淡,邻有淳风不攘鸡。
4. 小窗莫听黄鹂语,踏破荆花满院飞。
5. 平生最爱鱼无舌,游遍江湖少是非。
6. 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
7. 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才可以消局中之危。
8.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9. 择其善者而从,其不善者改之。
10. 养心莫善于寡欲,无恒不可做巫医。
古训人生至理名言格言【精选篇】
1. 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2.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5.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6. 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7.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8.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9. 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
10.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11. 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12.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13. 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14.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5. 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16.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17. 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18.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9. 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20.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古训人生至理名言格言【热门篇】
1.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以爱子女之心敬父母。
2.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5.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6.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7.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
8.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10.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1. 强而骄者损其强,弱而骄者亟死亡。
12.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3.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14.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5. 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16.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7.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18. 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
19.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0. 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
21. 从简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22.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3.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24.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25.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26.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27.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28. 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29.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30.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
1、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
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4、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6、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10、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11、《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12、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1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1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1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16、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18、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鲁迅
1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0、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21、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2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23、没有受过教育的天才就好比埋在矿石中的银子。——富兰克林
24、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25、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26、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27、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2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2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0、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31、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3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34、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35、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36、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3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3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9、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40、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41、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4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43、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44、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4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7、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48、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京
4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50、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51、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5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5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5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5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5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5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5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59、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60、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62、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6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64、有志者事竟成。
6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6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67、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6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6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7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7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7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7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7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7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76、学无止境。——荀子
7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7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7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8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81、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82、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8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8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85、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86、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87、玩物丧志。——《书经》
88、天才不会毁于他人,只会毁于自己。——博斯威尔
89、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90、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9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92、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9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9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9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6、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9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9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99、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10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
3、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4、 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6、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7、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9、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0、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11、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2、 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1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4、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15、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16、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17、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18、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9、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20、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21、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22、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2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24、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25、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26、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27、 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28、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29、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30、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3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32、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33、 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34、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35、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36、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37、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38、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9、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40、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41、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2、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43、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44、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45、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4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47、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4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49、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50、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51、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52、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53、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54、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5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56、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57、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58、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59、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60、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61、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62、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