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陈毅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鲁迅
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葛洪
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
---魏相
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
---张咏
虚已者进德之基。
---方孝孺
满盈者,不损何为?慎之!慎之!
---朱舜水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
---谭嗣同
人生至愚是恶闻已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申居郧
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
---张廷玉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老舍
昂着头出征,夹着尾巴回家,是庸驽而又好战的人的常态。
---冯雪峰
我们不要把眼睛生在头顶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脚踏坏了我们想得之于天上的东西。
---冯雪峰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毛泽东
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象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
---王进喜
“骄傲”两个字我有点怀疑。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己,是有点主见的人。越有主见的人,越有自信。这个并不坏。真是有点骄傲,如果放到适当岗位,他自己就会谦虚起来,要不然他就混不下去。
---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莎士比亚
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培根
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孟德斯鸠
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
---加尔多斯
谨慎比大胆要有力量得多。
---雨果
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列夫·托尔斯泰
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同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
---斯宾塞
谦逊可以使一个战士更美丽。
---奥斯特洛夫斯基
国民的感情中最难克服的要数骄傲了,随你如何把它改头换面,与之斗争,使之败阵,扑而灭之,羞而辱之,它还会探出头来,显示自己。
---富兰克林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泰戈尔
自负对任何艺术是一种毁灭。骄傲是可怕的不幸。
---季米特洛夫
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柏格森
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
---黄石公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
气忌盛,新忌满,才忌露。
---吕坤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魏徵
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
---申居郧
虚心不是一般所谓谦虚,只是表面上接受人们的意见,也不是与人们无争论无批评,把是非和真理的界线模糊起来,而必须保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当自己还未了解他人意见时不盲从。
---徐特立
一分钟一秒种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
---徐特立
真正的虚心,是自己毫无成见,思想完全解放,不受任何束缚,对一切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分析情况对于任何方面反映的意见,都要加以考虑,不要听不进去。
---邓拓
为了彻底防止和克服思想上不同程度的主观主义成分,我们惟有要求自己,遇事都一定要保持真正的虚心。
---邓拓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徐悲鸿
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
---华罗庚
我要做的事,不过是伸手去收割旁人替我播种的庄稼而已。
---歌德
谦虚的学生珍视真理,不关心对自己个人的颂扬:不谦虚的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炫耀个人得到的赞誉,对真理漠不关心。思想史上载明,谦虚几乎总是和学生的才能成正比例,不谦虚则成反比。
---普列汉诺夫
无论在什麽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
---巴甫洛夫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
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
---简文帝
峣峣者缺,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范晔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魏徵
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
---宋濂
短不可护,护短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
---聂大年
啊!夸奖的话,出于自己口中,那是多麽乏味!
---孟德斯鸠
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象克服骄傲那麽难的了。虽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在不知不觉之间,仍旧显露。
---富兰克林
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谢觉哉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苏轼
当我历数了人类在艺术上和文学上所发明的那许多神妙的创造,然后再回顾一下我的知识,我觉得自己简直是浅陋之极。
---伽利略
要在座的.人都停止了说话的时候,有了机会,方才可以谦逊地把问题提出,向人学习。
---约翰·洛克
不谦虚的话只能有这个辩解,即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
---富兰克林
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
---别林斯基
有了一些小成绩就不求上进,这完全不符合我的性格。攀登上一个阶梯,这固然很好,只要还有力气,那就意味着必须再继续前进一步。
---安徒生
大多数的科学家,对于最高级的形容词和夸张手法都是深恶痛绝的,伟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谦虚谨慎的。
---贝弗里奇
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贝尔纳
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通常用一个字来称呼,这就是“愚蠢”。
---高尔基
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邓拓
伟大的人是决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他们越认识到他们的不足。
---卢梭
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
---莱辛
卑鄙和高傲的动机只会满足愚人、武夫、人类的侵略者和掠夺者的贪于,人们应当放弃这种动机,不要让这些诱人的饮料再麻醉那些自命不凡之徒!
---圣西门
一个人如果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算作自己的发现,这也很接近于虚骄。
---黑格尔
蠢材妄自尊大,他自鸣得意的,正好是受人讥笑奚落的短处,而且往往把应该引为奇耻大辱的事,大吹大擂。
---克雷洛夫
无论在什麽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不管人们把你们评价的多麽高,但你们永远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
---巴甫洛夫
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标准。
---巴甫洛夫
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麽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估计敌人地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许在自己的队伍中有骄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绪。
---斯大林
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斯宾诺莎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
骄谄,是一个人。遇胜我者则谄,遇不知我者则骄。
---申居郧
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
---朱熹
骄傲的人喜欢见依附他的人或谄媚他的人,而厌恶见高尚的人。……而结果这些人愚弄他,迎合他那软弱的心灵,把他由一个愚人弄成一个狂人。
---斯宾诺莎
骄傲的人必然嫉妒,他对于那最以德性受人称赞的人便最怀忌恨。
---斯宾诺莎
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
---斯宾诺莎
自卑虽是与骄傲反对,但实际却与骄傲最为接近。
---斯宾诺莎
显而易见,骄傲与谦卑是恰恰相反的,可是它们有同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自我。
---休谟
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
---黑格尔
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不好的。
---徐特立
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弧立。
---徐特立
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
---毕达哥拉斯
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
---约翰·洛克
最盲目的服从乃是奴隶们所仅存的唯一美德。
---卢梭
名人名言谦虚篇
【篇一:主要特点】
第一,散文语言十分重要。首要的一条是以口语为基础,而文语(包括古语和欧化语)为点缀。其次是要清新自然,优美洗练。此外,还可以讲究一些语言技法,如句式长短相间,随物赋形,如多用修辞特别是比喻,如讲音调、节奏、旋律的音乐美等。还有,可以运用排比、夸张、对比等手法。但是,不要过于注重辞藻华丽,过于言过于实。
第二,散文需要形散神不散,那么就要求我们写作时要有线索,有主线,围绕主线展开联想,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
第三,构思精巧。好的构思才能使文章吸引人,才可以以质取胜。
主要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⑴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⑵以作品中的“我”来作线索,以“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篇二:散文写作--构思、联想、语言】
散文,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做到“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要达到这种境界,构思是关键。
构思,是作者对一篇作品的整个认识过程,从他对外界事物的最初感受到成篇的全过程。就是进入下笔阶段,也仍然在思考,再探索,再继续认识所要描写的对象,深入发掘其底蕴和内涵。这是一种复杂的、艰辛的、严肃的精神活动,是对作家人格、修养、功力的考验。由于事物间的联系是深邃而微妙的,作家要善于由表及里,从纷繁错综的联系里,发现其独特而奥妙的联系点,才能够从“引心”到“会心”,由“迎意”到“立意”。
构思的奥妙,不同的作家有不同发现。于是就出现了种种不同的构思方法。秦牧的构思方法,有人叫做“滚雪球”。他写散文,起初的感受只是一点点,如一片小雪花,随着题材的增加,体会的深入,联想的开展,那感觉一步步膨胀起来,就象滚雪球一样。这里可贵的是最初的感觉,照秦牧的话说,它是事物的“尖端”部分,最富有“特征”的部分,一旦被作家抓住,就象一粒饱满的种子,落到肥沃的土壤里,作家用思想、感情的阳光雨露恩泽它,使它萌发成丰富的果实。这是一个核心,越滚越大,形成统一的构思。他的名篇《土地》、《社稷坛抒情》就是很好的例子。
徐迟的构思方法,叫“抓一刹那”。这“一刹那”他认为是事物的“精华”部分,最有“光彩”部分。抓住这“一刹那”,就抓住了头绪,抓住了中心,零散杂乱的材料才得以集中,才有了归宿。如他的《在湍流的涡漩中》的创作,正反两方面的教训都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总之,一篇散文的谋篇、构思,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方法,因人而异,不可强求一律,更不能照猫画虎,每人应有每人的独特方法,但讲究构思,则对每一个作家而言,都是极重要的。
一篇优秀的散文,几乎难以离开联想。所谓联想,是指对事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想象活动。由一事物过渡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当人们由当前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波及到另一件事物时,都离不开联想。在这种联想活动中,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更容易鲜明和突出,作者的思想认识也能不断提高和深化。一个作者的知识积累,储藏愈厚实,则对生活的感受愈敏锐,易于触类旁通,浮想联翩,文思泉涌。联想,在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回忆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联想还有助于举一反三的推理过程。特别是在散文创作及其它样式的文艺创作中,联想有着增强作品艺术魅力的功效。
散文家的灵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迁思妙得,得自长期积累。积累愈厚,愈发敏感。散文不是贵在触发吗?由此及彼是触发,对于目前所经历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既是触发,也是联想。深厚的积累,有助于触发的深化。要将“诗魂”变为诗,要从触发达到构思,还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要将许多旧经验溶化、抽象、加以重新组织,假若没有一定生活积累做凭依,想象、联想的翅膀则是飞不起来的。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各种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在作者的头脑中,便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联想──有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形成接近联想(如由水库想起水力发电机);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形成的类似联想(如由鲁迅想起高尔基);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对比联想(如由光明想起黑暗);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形成因果联想(如由火想到热)。
散文的联想,总是同精细的观察、细微的描述相结合。散文的画面,首先力求真实、具体,使人读之如身临其境,同时也要做到含蓄、深邃,使人读之能临境生情。作者给读者想象空间、回味余地愈大,则诗意的芬芳愈浓,这就离不开丰富而活跃的联想。联想,实质上是观察的深化,是此时此地的观察,与彼时彼地观察的融会贯通。没有这种融会贯通,便没有感受的加深、思想的升华、诗意的结晶。如果说,精细的观察,为作者采集了丰富的矿石,那活跃的联想,则是对这些矿石的冶炼和加工。联想不是凭着个人的闪念所得,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一个作家要想让联想的翅膀飞起来,没有广博的学识,不掌握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底蕴,没有个人的创造性和激情,没有个人爱好的广大空间,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大空间,是高飞不起来的。只能象蓬间雀那样在草稍上徘徊,而不能象大鹏那样展翅万里,海阔天空自由飞翔。
散文笔调的魅力,固然来自作家的真知、真见、真性、真情。但要将其化
文采,不在于文字的花哨和刻意雕饰,而在于表情达意,朴实真挚。如堆砌词藻,就象爱美而又不善于打扮的女人一样,以为涂脂抹粉,越浓越好,花花绿绿,越艳越好,其实俗不可耐,令人见了皱眉。
散文作者,要有特别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能看到和发现别人所没有看到的事物,还需有异常严密而深厚的'文字功夫。创作时,不能心浮气躁,要静下心来,挖空心思找到准确的词句,并把它们排列得能用很少的话表达较多的意思。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言简意繁”。要使语言能表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简洁地描绘出人物的音容笑貌和主要特征,让读者一下子就牢牢记住被描写人物的动作、步态和语气。
散文的语言美,作家们有不少独到精辟的见解。秦牧说:“文采,同样产生艺术魅力和文笔情趣。丰富的词汇,生动的口语,铿锵的音节,适当的偶句,色彩鲜明的描绘,精采的叠句……这些东西的配合,都会增加文笔的情趣。”佘树森说:“散文的语言,似乎比小说多几分浓密和雕饰,而又比诗歌多几分清淡和自然。它简洁而又潇洒,朴素而又优美,自然中透着情韵。可以说,它的美,恰恰就在这浓与淡、雕饰与自然之间。”
散文篇幅小,容量大,行文最忌拉拉杂杂,拖泥带水,容不得老王婆裹脚布,又长又臭。简洁,并不是简境,而是简笔;笔既简,而境不简,是一种高度准确的概括力。杜牧《阿房宫赋》开头写道:“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仅仅十二字,就写出了六国王朝的覆灭。秦始皇统一了天下,把蜀山的树木砍光了,山顶上光秃秃的,就在这里,修建起阿房宫。短短十二个字,写出了这么丰富的历史内容,时空跨度又很大,真可谓“言简意繁”了。潇洒,对人来说,是一种气质,一种风度。对散文来说,是语句变化多姿。短句,促而严;长句,舒而缓;偶句,匀称凝重;奇句,流美洒脱。这些句式的错落而谐调的配置,自然便构成散文语言特有的简洁而潇洒的美。
散文语言的朴素美,并不排斥华丽美,两者是相对成立的。在散文作品里,我们往往看到朴素和华丽两副笔墨并用。该浓墨重彩的地方,尽意渲染,如天边锦缎般的晚霞;该朴素的地方,轻描淡写,似清澈小溪涓涓流淌。朴素有如美女的“淡扫蛾眉”,华丽亦非丽词艳句的堆砌,而是精巧的艺术加工,不着斧凿的痕迹。但不论是朴素还是华丽,若不附属于真挚感情和崇高思想的美,就易于像无限的浮萍,变得苍白无力,流于玩弄技巧的文字游戏。
像生活的海洋一样,语言的海洋也是辽阔无边的。行文潇洒,不拘一格,鲜活的文气,新颖的语言,巧妙的比喻,迷人的情韵,精采的叠句,智慧的警语,优美的排比,隽永的格言,风趣的谚语,机智的幽默,含蓄的寓意,多种多样艺术技巧的自如运用,将使散文创作越发清新隽永,光彩照人。
【篇三:写作观念】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散文写作观念,即散文的唯一内容和对象是作者的感情体验。有了散文的内在结构——感情体验,只要再明确外在结构的核心就可以写好散文。外在结构的核心是细节。散文和小说一样,建立在细节的描写和叙述的基础上,但细节的排列组合方式不同。可以说,小说组合细节是“以盘盛珠”,而散文则是“以线穿珠”。小说的“盘”是一个社会的横切面,具备冲突,各种阶层、力量的人物或隐或显,而细节只能在这样的“盘”中有机地展开。散文的“线”,就是感情体验,或多或少,随手拈来,任情挥洒——以感情体验的表现为准。由此,我们说散文(应称艺术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散漫如水,手法灵活。
只要弄清这些,写真实自我及由此生发的个性口语、感情体验和细节描写,就掌握了散文写作的要领,什么章法(如文眼)、意境等等一般化认识都不必过于拘谨地学习,其他文体理论知识和写作基础理论都会讲到。
散文主要分为记叙散文和抒情散文(仍按传统的不明确的说法)两种。下面将两种散文的模式列出,供初学者和高等教育应试者选择使用。
记叙散文模式
①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重点在后,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②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
一种情况:一件事。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另一种情况:几件事。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
①重申特质,照应开头。②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
抒情散文模式
①叙述自己与景物的关系。②议论景物和自己。
①描写景物,分出层次,细致动人。②发挥联想。
结尾①抒发情感,②照应开头
关于谦虚的
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莱辛
不谦虚的话只能有这个辩解,即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富兰克林
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别林斯基
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黄石公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一个人如果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算作自己的发现,这也很接近于虚骄。——黑格尔
自卑虽是与骄傲反对,但实际却与骄傲最为接近。——斯宾诺莎
显而易见,骄傲与谦卑是恰恰相反的,可是它们有同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自我。——休谟
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黑格尔
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不好的。——徐特立
最盲目的服从乃是奴隶们所仅存的唯一美德。——卢梭
善良和谦虚是永远不应令人厌恶的两种品德。——斯蒂文生
慷慨,尤其是还有谦虚,就会使人赢得好感。——歌德
思想史上戴明,谦虚几乎总是和学者的才能成正比例,下谦虚则反比。——普列汉诺夫
不能凭最初印象去判断一个人。美德往往以谦虚镶边,缺点往往被虚伪所掩盖。——拉布吕耶尔
真正以谦虚是最高的美德,也即一切美德之母。——丁尼生
谦虚对于优点犹如图画中的阴影,会使之更加有力,更加突出。——牛顿
谦虚不仅是一种装饰品,也是美德的护卫。——爱迪生
只有坚强的人才谦虚。——赫尔岑
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谦虚的年轻一代。——巴甫洛夫
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学哉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毛泽东
真理的最伟大的朋友就是时间,她的最大的敌人是偏见,她的永恒的伴侣是谦虚。——戈登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泰戈尔
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柏格森
我们不要把眼睛生在头顶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脚踏坏了我们想得之于天上的东西。——冯雪峰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培根
自负对任何艺术是一种毁灭。骄傲是可怕的不幸。——季米特洛夫
无论在什麽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巴甫洛夫
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
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弧立。——徐特立
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毕达哥拉斯
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象克服骄傲那么难的了。虽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在不知不觉之间,仍旧显露。——富兰克林
有了一些小成绩就不求上进,这完全不符合我的性格。攀登上一个阶梯,这固然很好,只要还有力气,那就意味着必须再继续前进一步。——安徒生
大多数的科学家,对于最高级的形容词和夸张手法都是深恶痛绝的,伟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谦虚谨慎的。——贝弗里奇
要在座的人都停止了说话的时候,有了机会,方才可以谦逊地把问题提出,向人学习。——约翰·洛克
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像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王进喜
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通常用一个字来称呼,这就是"愚蠢"。——高尔基
伟大的人是决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他们越认识到他们的不足。——卢梭
虚心不是一般所谓谦虚,只是表面上接受人们的意见,也不是与人们无争论无批评,把是非和真理的界线模糊起来,而必须保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当自己还未了解他人意见时不盲从。——徐特立
一个成功者以最谦虚的态度来接受一个最忠诚的指导,这并不影响他的独立人格。但是你在接受指导之前,必须进行冷静的分析,千万别存有屈服感。——麦尔顿
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愈多,他们愈认识到他们的不足。——卢梭
谦虚的学生珍视真理,不关心对自己个人的颂扬:不谦虚的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炫耀个人得到的赞誉,对真理漠不关心。思想史上载明,谦虚几乎总是和学生的才能成正比例,不谦虚则成反比。——普列汉诺夫
要谦虚。你们在任何时候也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不管别人怎样器重你们,你们总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没有学识。"。——巴甫洛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