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读书方面且含比喻的格言 正文

读书方面且含比喻的格言

时间:2025-05-16 03:36:01

我扑到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2. 学生们说:“书是不开口的老师。”

3. 迷惘者说:“书是心中的启明星。”

4. 探索者说:“书是通向彼岸的船。”

5. 奋斗者说:“书是人生的向导。”

6. 急于求知者说:“书是饥饿时的美餐。”

7. 书是扁舟,载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向前方的那个目的地行驶。

8. 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9. 企业家说:“书是致富的信息”。

10.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11. 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2. 书是自己的挚友!

13. 书是武装自己的武器!

14. 书是自己的良师益友!

15. 书,知识的海洋。

16. 文学家说:“书是人类的营养品。”

17. 经济家说:“书是致富的信息。”

18. 政治家说:“书是时代的生命。”

19.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契诃夫

20. 生活是无字的书,眼光敏锐的人看得见精彩的词句;书是有字的生活,感情丰富的人才能深刻领悟。------曾鸣

21. 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史美尔斯

22. 好书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类活动最丰硕长久的果实。——史美尔斯

23.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4. 皮罗果夫说:“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25. 刘向(我国汉代大学者)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26. 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27. —凯勃斯说:“书是随时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

28. 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29. 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

30.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一级,就更脱离畜牲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这本书。――高尔基

31. 教育家说:“书是智慧的钥匙。”

32. 史学家说:“书是进步的阶梯。”

33. 赫尔岑说:“书——这是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中选,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

1、书是扁舟,载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向前方的那个目的地行驶。

2、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3、读一本好书等于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4、奋斗者说:"书是人生的向导" 。

5、急于求知者说:"书是饥饿时的美餐" 。

6、迷惘者说:"书是心中的启明星" 。

7、企业家说:"书是致富的信息" 。

8、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9、书就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10、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1、书是智慧的钥匙。

12、书——这是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中选,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

13、探索者说:"书是通向彼岸的船" 。

14、文学家说:"书是人类的营养品" 。

15、选书应和交友一样谨慎。因为你的.习性受书籍的影响不亚于朋友。

16、学生们说:"书是不开口的老师" 。

17、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18、政治家说:"书是时代的生命" 。

19、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20、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篇一: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无论是在《伟大的复兴》还是《新工具》等著作里,培根,这位伟大而又传奇的笔者以他永不言败的斗志书写了一篇又一篇的动人的乐章。

他以笔代戈,以热血铸剑影,在中国近代,无疑只有鲁迅先生才有资格与他相媲美。

在这五十多篇的随笔中,我感受最深刻的是《论美》这篇文章。这是一篇围绕“美”而谈天说地的佳作。读完它,我恍然大悟,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我们每个人的理想与目标不同。所以,每个人所追求的果实也各不相同。世界上不可能有完美,我们应该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将来未知的旅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美才是永不凋谢的美。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外表,而行为是指举手投足间的动作神态。这才是真的美。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在的美丽,却忽略了内在的美丽,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内心,光有外表,也不过只是个躯壳,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丽呢?所以一个不漂亮却有美德的人才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培根一生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他的进步思想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根随笔》正是像这阶梯一样,推动着人们一直向前进。

《培根随笔》——我人生的导师。

篇二: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暑假里,由于作业的需要,我阅读了《培根随笔》,由于读的是原著,所以读起来到 觉得有好多地方都不懂,可能因为写的都是人生的哲学。所以要很高的.悟性吧!

对我们来说, 弗兰西斯· 培根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至少,有千千万万的人听说过他的那句

《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思想家》、《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其中有多句格言锦句,我最喜欢的一句是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 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也可以和我们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分担忧愁。还有一句是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 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恰当的描写出了天性与求知的关系。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谈美》篇。笔墨不多,却说理透彻,而且语言优美。阐述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

《培根随笔》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格言锦句,好的段子。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篇三: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身边充满着称赞,热情洋溢的,冰冷刺耳的,干巴巴的,虚伪的,奉承的……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会

当然,如培根所说的:有些称赞处于良好的愿望,也处于尊敬。我相信这往往是出于那些真正的正人君子所说的。与中国的俗语:“忠言逆耳利于行”不一样。人如果总是生活在批评中,那么大多数人久而久之也就失去自信,更不会有所作为,那么适当的称赞,会为人拨云见日,更上一层楼,越有可能成功。

再者就是培根所说的,一个人不要自我称赞的,那是一件很不体面的事。我们有时会想让自己得到他人的尊重,重视,而过度的去自我吹嘘,称赞。那么往往也只会适得其反,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去获得别人的尊重,因为这往往更有说服力,更高的可信度。

最后就是,也学会去赞美别人。发自内心的去赞美别人,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别人,给予人信心,帮助他人。这样也为自己多增添了一份尊敬。

篇四: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一开始我并不知道培根,直到老师让读时,我才知道这个伟大的哲学家,他对人生,死亡等等,还有他倡导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变’让我对学习产生了新的看法。

在他的《培根随笔》中,有很多值得品位的地方,让人不由得停下脚步深思。同样,在他的文章中,还有许多的名言,其中有许多都让我记忆深刻,比如,有一根关于读书的名言这样说道“书并不与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来”这句话就提醒我读书要学会思考,在道德方面有这样一句“有智慧养成的习惯成为第二天性”这句话就告诉了我道德的重要性。

在《论美》中,他讲述了人该怎样看待内在美和外在美的问题,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只有外在美才是永恒的美,所以,我们这些80后90后更加注重自己的内在美,不要在外在美上攀比,我们更需要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结合,才能发挥美的真正光辉。有一些人注重外在美,而忽略了内在的修养和道德,这样就不算是真正的美。

死亡在很多人看来是很可怕的,但在培根的《论死亡》中,他并没有将死亡写的那样可怕,让人们不用那么惧怕死亡。

总的来说,培根这伟大思想家还是教我很多,这些感悟会让我以后在人生中受益。

篇五: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我今天读了《培根随笔》这本书。

《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可以说,《培根随笔》中的随笔篇篇都是精品,篇篇都值得我们一便又一便地阅读、一便又一便地细细品味。

而其中,我最喜欢的,就要数《论美》和《论友谊》两篇。我觉得,人生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友谊,所以,我特别将这篇《论友谊》读了好几遍,其中,我特别喜欢那句:“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将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这句话将“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和“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这两句谚语概括起来,而且十分之精湛,令人折服。然而他在《论友谊》中的另一句话也是我们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第二篇是《论美》,这一篇不得不说同样是一篇佳作中的佳作。美到底是什么,其实没人能真正说清。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论未来如何,但见到一个人的第一面一定是看看他(她)的外表如何而不是立马探究他(她)的内在。培根的想法应该也是如此,但在他写的《论美》中却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的确,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

《培根随笔》十分具有哲理,希望大家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