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关于民俗文化的格言 正文

关于民俗文化的格言

时间:2025-08-04 17:02:10

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1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包括多少首诗?(B)

A.300首B.305首

C.200首D.315首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B)最早提出的。

A.孔子B.孟子C.荀子

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出自谁的名言?(A)

A.管仲B.孟子

C.陶行知D.孔子

4.相传是谁造的汉字?(B)

A.伏羲B.仓颉

C.黄帝D.炎帝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B)

A.孔子B.屈原

C.孟子D.老子

6.古代“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是指(D)。

A.下棋B.射箭

C.武术D.驾车

7.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的是(C)。

A.《陌上桑》B.《长歌行》

C.《木兰诗》D.《子夜歌》

8.我国历最早的一部兵书是(B)。

A.《孙膑兵法》B.《孙子兵法》

C.《老子》D.《易经》

9.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C)。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0.下面哪个选项是”四书”的构成?(D)

A.《大学》《中庸》《论语》《尔雅》

B.《大学》《孝经》《论语》《孟子》

C.《大学》《孝经》《论语》《尔雅》

D.《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11.成语“退避三舍”是说军队退让了(D)。

A.三里地B.三十里地

C.六十里地D.九十里地

12.《诗经》的传统分类是(B)。

A.南、风、雅B.风、雅、颂

C.雅、颂、南D.颂、南、风

13.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A)。

A.《

C.《千字文》D.《论语》

14.“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句话出自(C)。

A.《弟子规》B.《三字经》

C.《孝经》D.《道德经》

15.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B)

A.读到一本好书

B.听到一段好乐曲

C.看到一篇好书法

D.看一场好戏

16.“耳顺”代指什么年纪?(C)

A.四十岁B.五十岁

C.六十岁D.七十岁

17.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A)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8.《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A)。

A.《诗经》B.《陌上桑》C.《楚辞》

19.我国古代称满一百岁为(A)。

A.期颐B.耄耋C.古稀

20.“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

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

C.双手交叉D.左手在上

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2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其主要意思是指(B)。

A.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就需要请教他人

B.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C.自己不想做的事,可以指望其他人来做

2.下列哪组服饰和配件,最有可能是古代女子的打扮?(D)

A.玄端章甫B.羽扇纶巾

C.拖鞋汗衫D.云鬟花黄

3.古时,指南针为什么不叫“指北针”?(B)

A.面北为尊,面南为卑

B.面南为尊,面北为卑

4.成语“勾(钩)心斗角”原本形容(C)。

A.音乐动听B.人有谋略

C.建筑精巧D.官场险恶

5.下列古代称呼中,哪个是称呼自己的?(A)

A.不才B.足下C.兄台

6.战国思想家荀子是(A)学派的集大成者。

A.儒家B.法家

C.墨家D.名家

7.下列传统节日中,(D)来源于二十四节气。

A.元宵节B.中秋节

C.端午节D.清明节

8.书画作品中的“四君子”通常指哪四种植物?(A)

A.梅兰竹菊B.梅松竹兰C.梅荷兰菊D.梅荷竹菊

9.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C)

A.挂香包B.插艾蒿

C.登高采菊D.喝雄黄酒

10.“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描写的是(B)。

A.伍子胥B.勾践C.夫差

11.佛经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指的是(B)。

A.酒的代称B.佛塔

C.屠夫D.屠苏

12.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A)

A.十面埋伏B.高山流水C.渔舟唱晚

13.《论语·为政》中,孔子所说的“而立”之年指的是(B)岁。

14.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A)

A.孟母教子B.举案齐眉C.岳母刺字

15.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D)

A.草书B.行书

C.楷书D.隶书

16.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A.伍子胥B.范蠡C.屈原

17.下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韦的故事?(A)

A.一字千金B.一诺千金

C.一饭千金D.一掷千金

18.《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B)。

A.忠义B.孝悌C.廉耻

19.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A)

A.《山海经》B.《世说新语》C.《封神演义》

20.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下面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A)

A.老子B.孟子C.荀子D.孔子

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3

1.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A)。

A.土地之神B.五谷之神

2.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指的是哪个方面的标准?(D)

A.长度B.面积C.体积D.重量

3.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虚龄。他们是(A)。

A.孔子和孟子B.老子和庄子

C.汉高祖和汉武帝D.周武王和周文王

4.“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B)

A.十五岁B.二十岁C.三十岁D.四十岁

5.下列哪一个成语表达的情义最为深重?(C)

A.莫逆之交B.金兰之交

C.刎颈之交D.点头之交

6.哪个成语典故和棋文化有关?(C)

A.势如破竹B.出奇制胜

C.专心致志D.泾渭分明

7.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形容为(B)。

A.花之君子者B.花之隐逸者C.花之娇贵者

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

9.“才高八斗”用来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深,第一个被赞的人是(A)。

A.曹植B.李白C.谢灵运

1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

A.中秋节B.元宵节

C.端午节D.七夕节

11.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C)。

A.王昭君B.杨玉环

C.貂蝉D.西施

12.“梨园”用来指代“戏曲界”,那么“杏林”指代的是(B)。

A.教育界B.医学界

C.文艺界D.桃园

13.“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A)

A.左思的《三都赋》B.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C.班固的《两都赋》D.张衡的《二京赋》

14.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C)

A.京剧B.黄梅戏

C.昆曲D.越剧

15.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B)。

A.鼓B.锣C.钟D.木棒

16.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C)。

A.指南针、火药、天文仪、造纸术

B.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织布、造纸术

C.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纸术

D.中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

17.“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B)

A.21点至23点B.23点至凌晨1点

C.凌晨1点至3点D.24点

18.被称为“文房四宝”的是(A)。

A.笔墨纸砚B.棋琴画书

C.诗画茶琴D.琴棋茶书

19.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全国文字统一成了下面哪一种?(B)

A.楷书B.小篆

C.鸟虫文D.行书

20.中国古代哲学中,有“阴阳八卦”的理论,这一理论出自(C)一书。

A.《尚书》B.《论语》

C.《周易》D.《孟子》

关于春节的

1、四序开新律,三阳应庆生。

2、遥闻爆竹知更岁,偶见梅花觉已春。

3、客岁腊容随日换,新年春色逐风来。

4、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5、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文征明

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

7、便将凤历从头数,日日持杯访醉乡。——瞿佑

8、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9、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10、玉宇无尘千顷碧,银花有焰万家春。

11、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春。

12、一曲笙歌春似海,千门灯火夜如昼。

关于春节的名言警句【二】

1、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金龙腾玉宇,六出好耘田。——江南流萤《新年》

2、乡心新岁切,天畔独

3、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

4、鞭炮声声迎新年,妙联横生贴门前。笑声处处传入耳,美味佳肴上餐桌。谈天论地成一片,灯光通明照残夜。稚童新衣相夸耀,旧去新来气象清。——道平常《庆新年》

5、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黄景仁《凤城新年词》

6、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

7、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

8、数寒天,新年到。又见梅花俏。银装素裹,广袤山川竞妖娆。叹时光电逝,岁月催人老。感沧桑幻化,万象梦春早。庆良辰,看热闹,街巷霓虹

9、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

10、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孟浩然《田家元日》

11、官历行将尽,村

12、已将春事叠成山,闲指吟鞭过雁关。手摘轻愁寻旧梦,心铺素纸绘新颜。樽前菊蕊堪调酒,雪里梅枝总耐寒。预向风君签锦约,明朝花翠碧栏杆。——云舒云翔《新年寄怀》

13、旧年钟声入新年,爆竹阵阵岁经添。奈得华夏将抖

14、绕梁年稔白芦葭,爆竹声中兑酒茶。新拭门窗明更暖,香融几案气犹华。醍醐夫子争饕餮,稼穑苍生搁耜耙。儿女归来添盛馔,潇潇雾笼富农家。——闫旭辉《新年贺岁》

15、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

16、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白居易《除夜》

17、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钱来苏《新年有感》

18、午夜忽闻爆竹响,三声过后静如初。心宽燃者迎新举,意会惊人旧岁除。——老鹰满天飞《新年夜》

19、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

20、新年到,老幼尽开颜。倒数声声天地响,腾星点点世人欢。守夜不思眠。——春堤晓星《忆江南·新年》

21、当空蛇舞龙退隐,春意萌动逐苏醒。梅领群芳初破冬,风送凛冽暖渐稳。柏烟袅袅近除夕,市井喧喧忙护警。邻舍久盼得乔迁,满坐亲朋一干请。——俯睇《又新年》

22、玉兔将临门,祝福处处存。爆竹天天笑,喜事朝朝闻。——卢利斯《新年好》

23、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林伯渠《春节看花市》

24、冬去春来又尽年,风花雪月谈笑间。夕阳洒绘云霞美,寒风劲秀雪漫天。花开花落情未老,年复一年志亦坚。我欲立志与天衡,豪情冲破不周山。——仇志璞《新年自勉》

25、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文征明《拜年》

26、万炮齐鸣震九天,金龙彩凤舞翩然。神州共庆无眠夜,举盏吟诗踢踏旋!——巴松灵风《贺新年》

27、元良传万世,旦彩耀神州。快意空间聚,乐心吟赋悠。——漫岗秋叶《元旦快乐》

28、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祭祀食物叫做祭需。祭需根据每个地方和家庭是不同的。祭需要摆放在祭桌上,而且又很不同。因此,很难说哪种方法是对的。下面通过例子来介绍大体上祭祀食物种类和摆放方法,参考之后根据情况是可以调节的。

祭需准备

在祭祀的时候有要为神位特别准备的东西,也有不用准备的。祭祀的时候供奉一个祖先,也有两个祖先一起供奉的。但是,一般情况下比喻餐食,饭叫作膳,汤叫作羹等,叫成特别的名字。

为神位特别准备的`东西

饭(膳),汤(羹),锅巴(熟水)等按神位数准备。节日按照节日的顺序用年糕汤或者松饼代替。

饭盛在碗里盖上盖子。汤是用加了牛肉的萝卜汤然后盖上盖子。锅巴汤是在冷的水或者是热水中加一点饭粒。

和神位数量无关的东西

酒(祭酒),食醋(醋碟),酱油(生抽),糕(糕饼),汤(羹),煎饼(煎),烤(炙),脯(鱼脯,肉铺等),甜米露(醯),蔬菜(素菜),泡菜(沈菜),点心和水果(果实)等与神位数量没有关系,准备就好了。

酒要准备清酒。食醋和酱油要装在小碗里准备。糕一般都用蒸糕。汤(羹)是鱼汤、肉汤、鸡汤等各种各样按基数敬奉,准备要用三种材料准备一次性做。煎饼是要准备肉煎饼,海鲜煎饼等。烤的东西用的是黄花鱼,牛肉,鸡等。脯准备鱼脯,肉脯等,鱼脯是背部朝上放着。甜米露是要有料在里面。蔬菜是不一样颜色的三种蔬菜方一个盘子里。泡菜是用萝卜片水泡菜。水果是准备双数。所有祭祀的食品都不用香辛料(大蒜,胡椒,辣椒粉,葱)只用酱油和盐调味。

祭桌摆放的方法

祭桌神位在的方向是北边。祭酒在的方向是南边,望着祭酒的时候右边是东边,左边就是西边。普通是摆五列,从神位在的那边开始第一列摆放的是主食,汤等,第二列摆放的是祭桌的主要料理烤制品,煎饼等,第三列摆放的是副料理羹等,第四列摆放的是蔬菜,泡菜,脯等小菜,第五列摆放的是水果点心等餐后吃食。

有关祭桌摆放的格言

祭桌摆放的方法每家都不一样,根据准备食物的不同,也就不可能相同没有办法概括出来。下面介绍关于祭桌准备的格言中的几个供参考。

(考妣合設) :夫妇的情况是男女祖上共同供奉。

(匙楪居中) :放着匙子和筷子的器皿摆放在神位前方中央。

(飯西羹東) :饭(膳)放在西边汤(羹)放在东边(和活着的人相反)。

(炙楪居中) :烤制品(炙)放在中央。

(魚東肉西) :海鲜放在东边,肉放在西边。

(東頭西尾) :头向着东边,尾巴向着西边。

(背腹方向) :烤鸡和海鲜脯背部向着上方。

(麵西餠東) :面放在西边,糕饼放在东边。

(熟西生東) :熟的蔬菜放在西边,生辣白菜放在东边。

(西脯東醢·醯) :脯放在西边,鱼酱和甜米露放在东边。

(紅東白西) :红颜色的水果放在东边,白色的水果放在西边。

(東棗西栗) :大枣放在东边,栗子放在西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