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从政格言书签推荐 正文

从政格言书签推荐

时间:2025-05-11 02:49:18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

【注译】孙:通“逊”,谦逊;固:固陋,寒酸。全句译意为:一个人奢侈了就显得不谦逊,太节俭朴素就显得寒酸。与其显得不谦逊,不如宁可显得寒酸。

【解读】孔子主张发扬俭德,为政清廉。他对当时社会权贵们豪华奢侈、铺张浪费、财大气粗、气势逼人深为不满,对子路“车马轻裘,与朋友共”的德行极为赞扬。他主张过一种勤俭朴素的生活。在他看来,勤俭朴素能看出一个人的志向和操守,也能看出其为官之德。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宋·范晔《后汉书·第五伦传》

【注译】自身不正,即使是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听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别人,大家就会心悦诚服,如果只用语言来空泛说教,大家就会发生争吵而无所适从。

【解读】第五伦,任东汉章帝时的司空,他对王公贵族骄奢淫逸、贪污腐化及世风日下深表忧虑。他多次上书倡导当权者廉政勤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句话对我们今天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是有启发意义的。领导干部只有在廉洁从政方面率先垂范,下级才不敢作奸犯科;如果像一些人那样,“台上讲反腐,暗地搞腐败”,不仅下级不会听,而且还会带坏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风气。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东汉·荀悦《申鉴·政体》

【注译】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必然自己首先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后才去要求别人。不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首先要求别人按照禁令去做,然后才去要求自己。

【解读】这段话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为官者要带头用纪律和法律来约束自己,做遵纪守法的表率。这既是一种领导方法,更是一种为官之德。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老子·九章》

【注译】遗:遗留;咎:祸咎。满屋子的金玉财宝,并不能长久保持。由富贵而生骄纵之心,是自己给自己遗留祸殃。

【解读】盛极而衰,满必招损。老子看到了物极必反的规律———事物发展到极端,必然走向自己的反面。同样,老子以一双饱经风霜的慧眼,看到了“金玉”、“富贵”中包含着的短命和灾祸。古往今来,有哪一个攫取利益的成功者能够把他所得的利益,如金玉、珠宝、财富、名声、门第等,传之无穷呢?没有人能做到。不仅如此,个人占的财富过多,就会骄奢淫逸。而骄奢淫逸,往往会为自己招来灾难。

礼义,治人之大法; ———清·顾炎武《廉耻》

【注译】礼义是社会管理的大法;廉耻是为人立身的大节。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耻便什么都可以做。

【解读】做人有大节、小节之分,知道什么是廉洁和羞耻是做人的大节。加强自我修养,筑好思想道德的堤坝,要从守廉和知耻做起。不讲廉耻,则无所不为;无所不为,则无祸不招。这句话对我们的干部修身立德、加强自我修养具有启示意义。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 ——《论语·季氏》

【注译】乐:快乐;节:调节;道:称颂,宣扬;佚游:浪游不归;晏乐:饮食铺张。全句译意为: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好处为快乐,以交了一些有益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傲放肆为快乐,以游荡忘返为快乐,以饮食为快乐,是有损害的。”

【解读】一个人的娱乐爱好,即现在所说的工作圈之外的生活圈、娱乐圈,对人的品德修养、对官员的廉洁从政至关重要。虽然今天我们的生活和娱乐内容和孔子的那个时代大不相同,但孔子总结的娱乐爱好的原则,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 ———战国《荀子·正名》

【注译】欲望虽然没有尽头,不可以满足,却可接近于满足;欲望虽然不可去掉,但却可以对它加以节制。

【解读】人的欲望是一个无底洞,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放纵欲望,贪婪无度,就会祸国殃民,身败名裂。这句话对今天的领导干部具有警醒意义:节制欲望,廉洁自律,才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最有价值的人生目标。

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 ——明·陈继儒《小窗幽记·集醒》

【注释】仗义疏财能够团结人,严于律己能够使人信服,宽以待人能够得到人心,身先士卒能够领导众人。

【解读】“聚人”、“服人”、“得人”、“率人”,归根到底是得人心,而得人心的前提是“其身正”。身为领导干部,只有不偏爱钱财,清廉自律,才能一身正气。宽以待人,以身作则,才能赢得人心。而能得人心者,便可成就事业。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

【注译】能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能战胜自我(自己的缺点)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解读】老子这句话,强调的重点在于“自胜者强”。一个人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严格自律,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随波逐流,这是很难的事。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在战胜自己的对手之后,却不能战胜自己的种种欲望而最终毁败在自己的手里,教训极为深刻!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战国《孟子·滕文公下》

【注译】枉:使弯曲。直:使正直。自己不正直的人,不可能让别人正直。

【解读】孟子的.这句话和孔子的“己不正,焉能正人”同一个意思。儒家向来重视自律正己,以身作则。现在我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十分强调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廉政教育才能有说服力。

得民心者可名为官,失民心者何足道哉? ——明·汪天赐《官箴集要》

【注译】得民心的官员可以称为官,那些失民心的官员哪里值得一提呢?

【解读】民心历来为执政治国者所重视。从大处来说,民心向背是关系到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兴亡的关键因素。从为官者个人来说,它可以决定一个官员的事业、前途和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发展。执政的根基在人民群众,事业发展的血脉在人民群众。赢得了民心,就赢得了根基,赢得了事业。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五·汉纪十七·宣帝元康三年》

【注译】贤能之人,财产多了就会损害他们的意志;愚庸之人,财产多了就会增加他们的过失。

【解读】疏广及其兄疏受分别担任过汉宣帝的太子太傅、太子少傅。二人告老还乡时,宣帝赐给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给五十斤。回到家乡后,兄弟二人变卖金子,置办酒食,请亲戚朋友同享皇帝的恩赐。有人劝疏广,用这些黄金为子孙购置产业。疏广说:“我难道老糊涂了不顾及子孙了吗?我是想让子孙们在自家的土地上勤劳耕作,过普通人的生活。如果我用这些金钱为他们增加财富,只会使他们懈怠懒惰。”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注译】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同虚伪做作的人交友,同阿谀奉承的人交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解读】无论为人还是从政,都有个交友的问题。交友不可不慎重选择。孔子早就警告,友有“益友”、“损友”之分。结交“益友”,则德才日进,事业有成;结交“损友”,不但不能长进有成,而且可能狼狈为奸,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修身,则心如幽泉净;纵欲,必足陷污泥潭。

【2】立党为公一心为民最重,执政为民清政廉洁为要。

【3】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

【4】扬起理想的帆,把稳廉政的舵,驶向成功的路。

【5】处世立身须有一腔热血,秉公尽职应无半点私心。

【6】投其所好,是害人的砒霜;批评监督,是救人的良药。

【7】拘小节,言行举止点点滴滴;做大事,德能勤绩方方面面。

【8】明道德以固本,重修养以安魂,知廉耻以净心,去贪欲以守节。

【9】出于公心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10】道路条条似彩虹,征稽筹资铸丰碑。

【11】天平称公正,廉洁以从政;两者稍失衡,铸成悔与恨。

【12】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

【13】酸甜苦辣尝尽方知世间真味,褒贬毁誉经过不枉此番人生。

【14】廉洁奉公,家事国事皆为心头事;贪污受贿,风声雨声都是警笛声。

【15】廉则年如一日,好过;贪则日似一年,难熬。

【16】公生明,廉生威。

【17】廉洁从政两袖清风德昭后世,贪图钱财一朝失足愧对今生。

【18】下要不负人,上要合天理,中要守王法,横竖不攀比。

【19】反腐倡廉重在标本兼治,廉洁自律务求身体力行。

【20】不干好工作一点理由也没有,不尊重群众一点基础也没有,不廉洁自律一点威信也没有。

【21】为官一任不清廉,辱没人格万人嫌。

【2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4】搞一次特殊,就降低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失去一片人心。

【25】贪婪和幸福永远不会牵手。

【26】做官不患位不尊而患德不崇,勤政不患禄不厚而患知不博。

【27】功过是非须经历史检验,廉洁勤政要由群众评说。

【28】小节放纵,大节必失。

【29】把握眼前,珍惜未来。

【30】根深不怕风吹,行正何俱天地。

【31】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

【32】作决策以人为本当戒急功近利,干工作求真务实应求有口皆碑。

【33】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

【34】法律无情人有情,执法为民献真心。

【35】欺人如欺天勿自欺也,负民即负我何忍负之。

【36】天平称公正,廉洁生威仪。

【37】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

【38】听听群众的呼声,摸摸自己的.良心,想想自己的言行。

【39】贪者胆战心惊,恶犬护宅食无味;廉者胸怀磊落,夜不闭户寝自安。

【40】地位是脚下的台阶,并非你的真正高度;官衔是脸上的脂粉,并非你的真正肤色。

【41】清除疑惑,公正清廉廉生威。

【42】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43】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凡是管不住自己的干部,都没有资格去管教他人。管好自己是前提,是根本;管好他人是职责,是义务。

【44】失去监督的权力是祸害,失去控制的私欲是灾难。

【45】顺境勿骄逆勿沉做堂堂正正人,平境勿庸浊勿乱当勤勤廉廉官。

【46】处世立身须有一腔热血,秉公尽职应无半点私心。

【47】人见利而不见其害,必贪;鱼见食而不见其钩,必亡。

【48】遵纪守法打折扣,迟早都会犯错误。

【49】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民意似镜照出孰贪孰廉。

【50】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51】学习启迪心智,学习净化思想,学习陶冶情操,学习升华境界。

【52】腐败一块冰,寒透百姓心。

【53】廉洁自律心无病,求真务实业有成。

【54】官声誉起为民事,业绩成于跬步行。

【55】时时省察,百姓疾苦心永挂;事事检点,为官清贫梦长安。

【56】官场一席宴,民间半年粮。

【57】保初节易,保晚节难。百年养德难,一日丧德易。

【58】反腐不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

【59】廉则民爱,碑自立;贪则民弃,墓自掘。

【60】一个的生命分量有多重,他所留下的脚印就有多深。

【61】阿谀奉承只能荣于生前,正道直行方可垂名青史。

【62】坚持廉洁自律,争做先进表率。

【63】廉洁品自高,贪脏法难容。

【64】不能有效约束自己,就无法有效约束别人。

【65】不以善小而不褒,不以恶小而不惩。

我们读书的时候总要休息一下眼睛,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张书签,帮我们记下我们看到了第几页,下面整理了有关名言的书签图片,你也可以做一个呢。

有关名言的书签图片

读书名言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若禅

3、非读书不能入圣贤之域。非积德不能生聪慧之儿。

4、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 孙中山

5、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6、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9、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叶圣陶

10、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鲁巴金

11、读书是灵魂的壮游,随时可发现名山巨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卉。 法郎士

12、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 马克思

13、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格言联璧》

14、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门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15、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美国)富兰克林

1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

17、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奥斯特洛夫斯基

18、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 孙中山

19、字典、羊皮书、腐烂的拓片、发霉的简牍,成捆成捆的卡片上扎着的皮筋已经老化发黏。沙发后面堆积着一个个空酒瓶,有我的,也有我前任的。那老鳏夫已经长眠地下,虫子像当年这读书人啃书一样正啃着这读书人的脑子。这竟然是我的世界,这竟然就是我生活其中几十年的世界!这也算是生活?可这就是我的生活!

20、读书需要有感受,要有审美感,对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会贯通,并使之付诸实现。

2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22、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培根

23、真正读书使瞌睡者醒来,给未定目标者选择适当的目标。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误入歧途。 卡耐基

24、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吴梦祥

25、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

27、

29、有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30、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3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2、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张潮

33、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宋诗纪要》

34、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35、读书而不理解,等于不读。 夸美纽斯

3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炎武

37、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卢梭

38、读书之于头脑,好比运动之于身体。 艾迪生

39、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40、数百年人家无非积德,第一等好事当数读书。

41、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程颐

42、学习中的大忌是囫囵吞枣;读书中的是走马观花。

43、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44、识字要读书,种地要养猪。

45、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 富兰克林

46、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48、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49、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50、如果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不是说书本本身特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于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另一种生活方式。 陈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