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4、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5、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6、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7、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8、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9、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0、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1、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12、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13、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14、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15、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16、 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17、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8、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19、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20、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21、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22、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3、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24、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5、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26、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27、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28、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29、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30、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31、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3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33、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34、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35、 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36、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37、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38、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39、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0、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41、 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42、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43、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44、 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
45、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46、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47、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48、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49、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50、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放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导语: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的名人
古诗词中的经典
1、李白的励志语录
· 红颜多薄命
· 万物兴歇皆自然 —— 李白语录
· 我爱美女更爱江山
·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名言
·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名句
2、李清照的
· 炙手可热心可寒。
·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名言
·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李清照名句
·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 李清照语录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李商隐的励志名言: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 李商隐名句
·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名言
·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 李商隐语录
·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