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爱读书
我爱读书手抄报版面设计图1
我爱读书手抄报版面设计图2
我爱读书手抄报版面设计图3
我爱读书手抄报版面设计图4
我爱读书手抄报版面设计图5
我爱读书手抄报版面设计图6
我爱读书手抄报版面设计图7
我爱读书手抄报版面设计图8
我爱读书手抄报版面设计图9
我爱读书手抄报版面设计图10
我爱读书手抄报版面设计图11
我爱读书手抄报版面设计图12
我爱读书手抄报版面设计图13
我爱读书手抄报版面设计图14
我爱读书手抄报版面设计图15
名人刻苦读书故事
1、悬梁刺股
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就读书,直至深夜。因为疲劳瞌睡,常会不知不觉打起盹来。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悬在屋梁上,一头系着头发。这样,一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痛。后来,他终于成为儒学大师。
战国时的苏秦因为游说秦国失败,家里人不理他,就发愤自学。每当瞌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鲜血淋漓。后来他成为有名的学问家。
后人将两人的事迹合在一起,用“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学。
2、童第周水滴石穿
童第周1902年出生在浙江宁波。他的父亲是一个教私塾的先生。童第周从小就跟着父亲读私塾,边学习边劳动。父亲常常给小童第周讲古人刻苦读书的故事,讲学海无涯、一定要持之以恒的道理,还写了“水滴石穿”四个字,挂在童第周的书桌旁,勉励他好好学习,希望他将来有出息。
“水滴石穿”,这是父亲对童第周的勉励,而事实上,童第周就是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种精神,他抓住每一分钟、每一秒钟,以顽强的毅力向着科学的顶峰登攀。
在私塾里,童第周只学了一些文史方面的知识,这远不能满足童第周对知识的渴求。因为家境不好,没钱供他上学,所以,尽管童第周十分盼望有一天能走进学校,与同伴们一起学习,可是不行。直到他17岁那年,在哥哥的帮助下,他才进入了宁波师范预科班。这里不用交学费,还管食宿,穷人家的孩子能在这儿上学,是很幸运的。童第周十分高兴,他抓住这个得之不易的机会,刻苦学习,不放过一分一秒。因为以前只是在私塾里学过一点文史知识,没有一点数理方面的基础,所以童第周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但他并不气馁,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他要赶上别人。
不仅如此,在他内心深处,还为自己确立了更高的目标——他要考效实中学。该校是当时宁波第一流的学校,毕业生一般都能进大学。多少达官贵人,以自己的子弟在效实中学就读为荣!效实中学对英语要求很高,还十分重视数理基础,而这几门课恰恰是童第周的薄弱环节。而且,他从未学过英语。自从确立了要考效实中学的目标后,童第周更加用功了。他开始自学英语,常常学到深夜。哥哥被童第周的决心所感动,答应供他上学,还请在宁波的朋友为弟弟打听效实中学的招生情况。
哥哥的朋友从宁波给童第周带来了不利的消息:效实中学这次不招一年级新生,只招到三年级插班的优等生。哥哥想:就童第周的基础来说,本来考一年级就已经很费劲了,现在却只招三年级插班生,这可怎么办呢?哥哥犹豫不决,就去与童第周商量。听到这个消息后,童第周仍不改初衷,他一定要进效实中学,于是,他决定去考插班生。
靠着“水滴石穿”的精神,铁杵也能磨成针。童第周考取了效实中学三年级,只不过成绩是倒数第一。一年以后,童第周从倒数第一变为顺数第一,几何成绩从入学时的不及格变为一年后的100分!后来,童第周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复旦大学,成为复旦的高材生。毕业以后,他又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比京大学留学。1934年获博士学位,这时他32岁。
3、扑在书上的高尔基
高尔基,前苏联大文豪,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他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因为家庭极为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10岁时就走入冷酷的“人间”。他当过学徒,搬运工人,守认人,面包师。还两度到俄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如他自己所说:“我扑在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10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有钱买书,就到处借书读。那时的学龄前徒,实际上是奴仆: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菜带孩子……每天从早晨干到半认。在劳累一天之后,用自制的小灯,坚持读书。
老板娘禁止高尔基读书,还到阁楼上搜书,搜到书就撕碎。因为读书,还挨过老板娘的毒打。高尔基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他说过:“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广场上用棍棒打你一顿!’我想,就是这种条件,我也可以接受的。”
由于高尔基一生如饥似渴地读书,勤奋不懈地努力,他写下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海燕》、《鹰之歌》、《母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童年》、《人间》、《我的大学》。除此之外,还写了剧本和大量的政论、特写、文艺评论等。
关于读书的诗句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
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4、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
6、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____赵恒《劝学诗》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8、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9、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
10、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____陆游《读书》
11、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____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12、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____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1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14、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____谢逸《送董元达》
15、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____章碣《焚书坑》
1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___陶渊明《移居二首》
17、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____孟郊《劝学》
18、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____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19、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____陆游《读书》
20、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____王禹偁《清明》
21、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2、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____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23、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24、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____欧阳修《画地学书》
25、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____于谦《观书》
26、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
27、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__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28、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____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29、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____谢逸《送董元达》
30、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____黄庭坚《送王郎》
读书的.技巧
从前面的学习金子塔我们知道,读书的效果很低,如何提高呢?我自己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常复习,多看几遍便记得牢。如同背英语单词一样,反复的复习。第二种就是用更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前面不是说了吗:do/say/see效果更好,那就用这样的方法,例如,看完书后和大家交流(say)按照书中的做(do)等等。下面我就讲一下这些方法。这些方法最好能都用起来,因为他们之间也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1)关注书的逻辑结构
我们读一本书,不但要关注他的内容,同时还要了解它的逻辑结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书所讨论问题的理解,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想法。另外,也可以通过读书锻炼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中国的教育缺少这方面的锻炼,只好自己学习了)例如:冯仑的《野蛮生长》开篇第一章的名字是<原罪>,当时看目录的时候非常不解,等看了几张后,渐渐就明白了作者把它放第一章的原因,因为类似冯仑这些80、90年代利用社会变革和灰色手段挖到第一桶金的人,如果不把这个说清楚,他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就会被定义为用不法手段取得的,他的话就不能算正确的了,出书就更不可能了。原来这一章是本书的基础。
如果有时间,可以学习一下思维导图,看完一本书,用MindMapper或者其他类似的软件把书的思维导图划出来,那这本书你就可以说完全读透了。这种方法既学习了内容,又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真是一举两得,一般这么做后,书的内容很长时间都不会忘记。这相当于我们read后,去say and do,效果自然要比单纯的read好很多。另外,对于后面的两个技巧,“讨论”和“写
2)做标记
大部分人看书,喜欢保持书的干净,基本不在上面做标记。我想说的是,看休闲消遣类的书这样没问题,但是看学习类的就不能用这样的方法了。原因同样在于前面说过的效益问题。我看书时身边会准备两根笔,一根粗荧光笔,一根蓝色圆珠笔。荧光笔用来划书中经典的句子,段落,标记重点。蓝色圆珠笔用来记录自己的心得、感悟、灵感等。例如,看到一段论述人们生活习惯变化的段落,我会用荧光笔标注重点,然后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想法,或者在其他书中看到的相同或相反的观点,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和这本书的做一下对比,或者灵光闪现的创业的点子都会记下来。这么做可以让你渐渐梳理出本书的主线,方便抓住逻辑结构,另外对后来的复习有很大帮助。
读一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发挥它的最大价值,而不能因为保持书的干净漂亮就忽略了读书的目的,本末倒置。 (如果书是借的,最好别这样做,尤其是图书馆的书,这样做其他人看时会很不方便,也不道德。)
读一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发挥它的最大价值,而不能因为保持书的干净漂亮就忽略了读书的目的,本末倒置。 (如果书是借的,最好别这样做,尤其是图书馆的书,这样做其他人看时会很不方便,也不道德。)
所以我一般不爱在电脑上看书,一方面是累眼睛(上大学都不带眼镜的我,这两年用高分屏的笔记本,结果却看东西越来越不清楚,只好配眼镜了。),另一方面是无法做标记,不方便。
3)常复习
做标记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方便复习。从学习金字塔中我们知道Read的学习效率是非常低的,要想克服它,一种方法就是不断地重复阅读,加深记忆。做好标记后,复习时就非常快了,就像上大学时考前老师给划的重点。复习时不用全书都读,只快速浏览标记的内容,一般半个小时就能重看一本书。次数多了后期可能更快,甚至10-15分钟就够了,书越读越薄就是这个道理。
4)多讨论
和别人讨论或者把书的内容讲个别人(Say)也是非常好的技巧。要想讲给别人,需要我们自己先能吃透记住内容,并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讲出来,否则内容不熟、逻辑结构不合理,别人听的效率就会很低,甚至会听不懂。这种对原内容进行再加工的能力,可以显著提高我们的逻辑思考和表达能力。《逆向法学英语》中就用到这个技巧。相信如果能很好的讲给别人,自己也会记得很牢。再进一步,如果朋友有人读过同一本书,互相交流一下,效果也会很好,我有时会主动推荐自己觉得不错的书给朋友,看完后大家一起交流。既可以加深内容的分析理解,又能了解到别人对问题的看法,一举两得。
5)写读后感
相比较前面几个这是最难的一个。我不太建议看完一本书后马上写读后感,除非你思如泉涌,不写出来不足以发泄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读后感一般建议在上面几个技巧都完成后再写。因为通过反复的阅读、讨论交流和对逻辑结构的把握,对问题的理解会更深。另外,对于像我这样
读书的乐趣
一提起书,那我可有话说了,因为我从小就生活在书的海洋里。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会厌倦书,一读书,就会变得头昏眼花,书中那凌乱难辨的人物关系,复杂繁琐的故事情节,都是人厌烦。而我却恰恰相反,在一个幽深人静的小树林,沏上一杯浓浓的绿茶,品着茶香,感悟书蕴,那是一种多么美的境界啊。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从一二岁就听妈妈给我讲的《格林童话》。我那时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当妈妈给我讲故事的时候,我都很乖的细细品味这个故事的曲折故事。每当妈妈停下的时候,我都不开心,便缠着妈妈给我讲。再大一点,妈妈就陪我看一些带小插图的小故事。
长大一点后,多少认识点字之后,我就开始囫囵吞枣得看着拼音读一些《寓言故事》、《唐诗300首》之类的东西。也就是这样,我的小世界也开始光芒四射起来。
等到高年级的时候,我开始迷恋上了那些著名作家写的世界名着,并且,也能从中读懂些什么东西:比如像《童年》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命运的折磨。然而,却能在痛苦的条件下创造出火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将一个革命战士战胜病魔、永不掉队的英勇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我读到他们艰难曲折的时候,我都会情不自禁的融入故事的情节中去,陪主人公一起感受喜怒哀乐,一起同舟患难。那个时候就是我感觉最最开心的时候了。当我读懂一本书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我就会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每一次,当沉重的作业压在我的肩膀上的时候,我都选择看上一段时间书,然后再去写作业,因为读书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多读书,才能更好的进步。因为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因为读书可以给予我们人生的启迪。
我提倡大家多多读书,就像冰心奶奶说的:“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如果你爱上读书,那么,你身上将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清香,那就是书的香气。但愿你们能够用把这种香气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做读书之人,享读书之趣。
读书名人名言
1、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
2、读书之处,不可久坐闲谈。——申居郧《西岩赘语》
3、读书贵精熟。——胡居仁《居业录·学问》
4、书肇于自然。——蔡邕
5、开卷有益。——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6、老去读书随忘却,醉中得句若飞来。——范成大《分弓亭按阅》
7、读书之于精神,恰如运动之于身体。——爱迪生
8、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也。——梁启超《读书分月课程》
9、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10、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山阴金先生《格言联璧》
11、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朱熹《朱文公集·易诗之一》
12、我们读书越多,就越发现我们是无知的。——雪莱
1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郑耕老
14、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张之洞
15、读书趋简要,害说去杂冗。——欧阳修《选焦千子秀才》
16、读书的名人名言:为乐趣而读书。——毛姆
17、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18、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培根
19、让孩子跟随着兴趣去读书吧。——时寒冰
20、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冯班
21、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李群玉《书院二小松》
22、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23、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陆游
24、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庄子
25、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胡居仁《丽泽堂学约》
26、轰轰烈烈的恋爱,舍命的读书!——三毛
27、读书使人心明眼亮。——伏尔泰
28、好书读的越多越让人感到无知。——萧伯纳
29、读书必专精不二,方见义理。——薛宣
30、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朱熹《性理精义》
31、韦编三绝。——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32、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33、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34、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王安石
35、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名人名言
36、略翻书数则,便不愧三餐。——陈字自
37、春庭早色和烟暖;午夜书声带月寒。——《
38、大凡读书,不能无疑。——赵孟頫《叶氏经疑序》
39、书之论事,昭如日月。——《尚书》
40、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于谦《观书》
41、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42、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送安淳落第诗》
43、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周立《饮酒》
44、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淮县署中寄舍弟》
45、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现书。——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
46、读书当读全书,节抄者不可读。——冯班《钝吟杂录·家戒下》
47、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48、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随园诗话》
49、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0、童话不只是儿童们享用的食品。——列宁
励志名书大全1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励志名言大全。——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5、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7、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9、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1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1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22、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2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2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29、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3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32、丈夫不报国,终为贫。——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3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3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3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39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40、命为志存。——朱熹
励志名书大全2
1、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鲁迅
2、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席慕蓉
3、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萧楚女
4、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
5、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巴金
6、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7、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励志名言《励志名言大全》。——周恩来
8、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9、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10、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毛泽东
11、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我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徐特立
12、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13、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14、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陶行知
15、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周恩来
16、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
17、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陈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