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搞笑小品台词
时间:过节当天
地点:祖孙三代家中
人物:
爷爷:50岁左右,身体健康,坚持锻炼,体形匀称。简称爷。
父亲:30岁左右,大胖子,烟酒过渡,亚健康。简称父。
孙子:6—12岁,小名大宝,小胖子,贪吃,超重。简称宝。
景置:家庭客厅布置,长沙发、桌子、椅子,桌子上放有报纸、电话、一顶老人帽。
幕启:【大宝放学回家,背着书包上
宝:爷爷,爷爷,我回来了。(书包往地上一扔,人往沙发上躺)爷爷,我饿啦,爷爷……咦?不在家?(猛起,到桌子上翻找,顺手把帽子带在头上,在抽屉里找到Ipad),嘿嘿在这儿呢,抓紧时间玩会。
【父提着大包小包吃的上,门在沙发后面,看见沙发上露着老人帽,以为是爷
父:爸,我回来啦。
宝:(吓得抓了张报纸挡住脸)
父:您看报纸啊,(宝咳嗽),今天是过节,我买了点吃的,晚上咱爷仨吃一顿,过个节。(到桌前放东西发现宝抖)你怎么发抖啊,生病啦?(拉开报纸)爸…
宝:爸……
父:怎么是你小子?你敢冒充爷爷?你胆肥了你。
宝:没有,不是,爷爷不在家,我就……
父:你什么你,把帽子摘了,你在干什么?
宝:看…看报纸。
父:看报纸?你还看报纸?你不吃报纸就不错了。报纸后面是什么?
宝:没……
父:拿出来。
宝:(低头拿出)
父:ipad,又在玩游戏。
宝:没有,我……
父:还没有,你拿ipad干什么?
宝:我…看新闻?
父:你很关心国家大事啊,看到什么新闻啦?
宝:大市口又开了一家火锅店……
父:(气急,用报纸打宝)就知道吃,吃(宝躲,围着沙发转),不是想着吃就是想着玩(看一眼ipad),你到是玩点好的呀,就会玩“贪吃蛇”。(追打)
宝:你不是也玩啊(跑)。
父:你还嘴犟(追)。
【几圈下来,都累得直喘,倒在沙发上。
父:好你个臭小子,能跑了是吧,你再跑啊?
宝:爸爸,跑不动了,今天已经围着沙发跑了6圈了。
父:你看你那熊样,才6圈,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至少能围沙发跑10圈……哎呦,现在不行了。
宝:(闻到香味)哎?什么味?
父:什么味?
宝:张纪烤鸭店的烤鸭,小六子熟菜店的卤猪腣。(来了精神,上桌抓)
父:你狗鼻子啊?住手。
宝:爸,今天什么日子,买这么多好吃的?
父:你这熊孩子,正经事一个不知道,今天是过节,买点吃的给你爷爷过个节。
小品大纲:
该小品叙述了一家祖孙三代在过过节时发生的'一些故事,从一个侧面揭示当今社会许多成人甚至孩子不知节制、不知约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糟糕的生活模式最终会导致不良的结果。小品提倡大家从自己做起,改正不良习惯,以及逢节必大吃的不良习俗,坚持锻炼,回归自然,过健康阳光、有质量有规律的生活。
郭德纲三人帮相声台词
甲乙丙三人手持麦克风前台站好
甲:(高声招手)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好吗?
甲:(小声嘟哝)没啥反应啊。(大声)再来一遍啊,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好吗?给点掌声吧,谢谢大家!
乙: 诶诶诶,你以为人家是给你鼓掌哪,人家是看我长得俊,给我鼓掌哪
丙: 什么呀,人家是看我长得俊,给我鼓掌哪
甲: 嗨!二位别争啦,没有你们俩啥事
乙丙:你算老几啊!
甲: 老八呀,我是你们的八姐
丙: 八姐?我还九妹呢
甲: 你不是九妹,是小妹
丙: 怎么讲?
甲:你看啊,红楼梦里女的多,凑十二个就称为金陵十二钗;咱们图书馆里全是女的,还整十二个,所以简称图书十二钗,我排行老八,你排行老小,这不就对啦
乙: 要这么说我也是图书十二钗之一
丙: 要这么说我也是
甲: 这就对了嘛!
乙: 不对啊,十二减三等于九,还有九个呢
甲: 看你算数还不错的。
乙: 那是啊
甲: 那咱们就在这一块把这图书十二钗给大伙挨个说说的?
乙: 怎么个说法的?
甲: 这么着吧,金陵十二钗每个人都有一首诗的,我就负责挨个介绍,你们俩就负责作诗,怎么样?
乙: 那可作不出来
甲: 没关系。可以放宽条件。唱歌、跳舞、自由诗或者一句话都行,沾边不沾边咱们都不负责任,怎么样?
乙: (转向丙)你看的呢?
丙: 倒是可以试试的。
甲: 来,开始的。
乙: 等等,咱们从哪开始啊?
甲:一家要是有九个孩子,喊起床的时候得喊:大毛二毛三毛四毛五毛六毛七毛八毛截住起床!得从大毛开始。咱们也是,就按大钗二钗三钗四钗五钗六钗七钗八钗九钗十钗十一十二钗的顺序来,好不好?
乙丙:好!
甲:那咱们开始的啦啊。大钗阿慧,图书阅览兼教材管理,最主要的.是多年来是咱们的中老年迪斯科教练,操做得好,舞跳得棒,大家请看——
乙丙:(歌伴舞)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岸上走,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荡悠悠…荡悠悠…
甲: 二钗阿索,主管教工阅览室,办事认真仔细,干活那叫个讲究,有诗为证:
乙丙:(诗朗诵) 穿上洁白的大衣
有人说
我是白衣天使
也有人说
我是抽血的
我是搞卫生的
甲:三钗阿红,主管学生阅览室,多年来,订报纸顶得手都落下了病,疼啊。但是面对疼痛她依然坚强地微笑,依然那么美丽动人,有歌为证——
乙丙:(唱)掀起你的盖头来的,让我看看你的脸的,你的眉毛细又长啊,好像那天上的弯月亮
甲:四钗阿琴,主管社会科学书库一,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伟大的母爱,她对待每一位读者都像对待自己的亲人,还特别喜欢收拾屋子,有歌为证的——
乙丙:(唱,编花篮调)擦擦擦桌子,一遍两遍不嫌烦。擦得桌子多鲜艳,闪闪发光的是暖气片…
甲:五钗阿清,主管教材,兼管图书借还,还管搬桌子,搬椅子,搬花盆,这么说吧,她就是图书馆的大管家,什么事都管,那真是里里外外一把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有她的手机铃声为证——
乙丙:(大声吆喝)有破烂的卖--------有破鞋烂袜子的卖的--------
甲:谁有破烂找阿清处理去啊。该谁啦?哦,六钗。六钗阿侠,主管自然科学书库,想当初,在图书馆筹备期间,她和阿超、阿欣是图书馆里的三名“长工”没早没晚的给学院这个地主老财扛长活,看,她干得还挺高兴——
乙丙:(唱,团结就是力量调)劳动就是快乐,劳动就是快乐,这快乐有你,这快乐有我,比天还高,比地还长-----
甲:七钗此人生得标致,长得风流。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两层楼以外,那是从二楼到一楼,从二楼到四楼啊。她是谁啊?她就是——馆长阿畅!想当初,在图书馆筹备期间,眼看着她的脸由大变小,由小变瘦,由瘦变黄,黄了又黄,不光对自己狠,对下属也狠着呢,据说是周扒皮的十八代传人,有她常说的一句话为证——
乙丙:(声色俱厉)还不赶紧给我干活去!
甲:听听这老七多厉害呀!八钗阿新,主管借阅台,您要是办借阅卡、办离校、借书、还书、查询、打印,还有看看防盗仪丢没丢,都可以去找她去。哎,这个人你们俩得用两句好词啊
乙丙:(诗朗诵)我有两排雪白的牙齿
我有一颗火红的心
我愿为辛勤工作的每个人
献上虚无缥缈的一吻
甲:九钗阿丽,主管社会科学书库二,兼管分校区教材。她那屋,是人气最旺的一个,一到下课,你看吧,三三两两的直奔王丽那屋而去,还时不时有人喊:“别挤,踩我脚啦”为什么啊?
乙丙:(唱)我心里藏着小秘密,我不能告诉你,那不是一般的情和意,那连着我和你-----
甲:什么秘密大伙慢慢猜啊。十钗阿杰,主管分校区阅览室,二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付出,她说了,我是一片绿叶,映衬红花的绿叶,要问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没有绿叶可不行。有歌为证——
乙丙:(唱)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甲: 十一钗阿超,十二钗阿欣,两个新来的年轻人,采编室的主人,图书管理的核心。数据加工离不开她们,顶岗替班离不开她们。她们拿最低的薪水,做别人替不了的工作,她们用火一样的热情,喊出了自己的心声——
乙丙: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经典相声台词一:马季相声台词《训徒》
甲:在这儿表演哪?
乙:啊,在这儿表演哪。
甲:我听说相声演员都有学问?
乙:不行,不行。相声演员过去都没念过几天书,大多是口传心受,也就那么点儿记问之学。
甲:那么说,你们和我比起来可差多了。跟我比,你们也就是“九牛一毛”的千分之零点儿零一吧。
乙:我们也不剩吗儿了。这么说,您有学问?
甲:当然。我是无不知,百行通。古今中外,诸子百家,文学历史,医卜星相,就没有我不知道的。
乙:我看,您就不知道一样儿!
甲:我不知道什么?
乙:你不知道“寒碜”!
甲:您夸奖。
乙:还夸奖哪!瞪着眼儿说大话,你有什么学问?
甲:我那学问,跟你说你也不明白。你文化太低,知识太少,阅历太浅,水平太洼。我说了话来,你听不懂,既耽误我宝贵的时间,又令你当众受窘,瞠目结舌。跟你谈学问,岂不等于对牛弹琴乎?
乙:你这话可太损了!今儿个,我非得好好领教领教你的学问不可。
甲:你要真打算请教的话,用不着我亲自向你传授学业,吾之闭门小徒对你指点一二足矣!
乙:你还有徒弟?
甲:废话,想当初孔丘、孔夫子尚有弟子三千,何况敝人。
乙:敝人?
甲:明白什么叫敝人吗?
乙:明白。
甲:什么叫敝人?
乙:就是枪毙的人!
甲:敝人就是我。
乙:是呀,毙的就是你呀!
甲:这是怎么说话?
乙:人家孔夫子有弟子三千,最杰出的是七十二大贤人。
甲:孔夫子的徒弟都是“咸”(贤)人,我的徒弟就不那么咸。
乙:怎么哪?
甲:刚腌不几天儿。
乙:鸭蛋呀!
甲:我有个最得意的徒弟,岁数不大,能耐可不小,我所有的学问都教给他了。
乙:你这个徒弟有什么能耐?
甲:我这个徒弟是仰知天文,俯察地理,中晓人和。明阴阳,晓八卦,识六爻,知遁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
乙:这是你徒弟?
甲:这是诸葛亮。
乙:你提诸葛亮干吗呀?
甲:不提诸葛亮显不出我徒弟的能耐来。
乙:你徒弟有什么能耐?
甲:我徒弟是走马观碑,目识群羊,问一答十,对答如流,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真乃万物之精灵,人类之英豪啊!
乙:我看他不是人类之英豪!
甲:他是……
乙:菜市场儿的蒜毫。
甲:蒜毫呀!
乙:这么办吧,你徒弟要真有能耐,把他请出来,我跟他见一见。
甲:噢,你打算跟我徒弟学点儿能耐,长点儿见识?
乙:啊,你把他请出来,我跟他谈谈。
甲:那好吧。(做四处找状)哎,刚才还在这儿扇“啪叽”来着哪!
乙:冲这玩儿法,能耐不怎么样!
甲:(对侧幕喊)别扭!别扭!……
乙:您等等。您这是找谁哪?
甲:找我徒弟哪。
乙:您徒弟叫……
甲:别扭。
乙:噢,找别扭呀!
甲:别扭,别扭……
(丙在侧幕应:“哎――”拉着长音儿傻呵呵地上,笔管儿条直,目光呆滞地前、后、左、右,四鞠躬)
乙:您徒弟这是干吗哪?
甲:这是师父我教导有方,我徒弟待人接物有礼貌。
乙:方才那是……
甲:行了一个由打外国进口的西洋礼。
乙:这哪是西洋礼呀!
甲:你看这是……
乙:牛犊子拜四方哪。
甲:这是你浅陋无知,少见多怪。趁我徒弟这会儿有空儿,有什么疑难问题,你赶紧向他请教。等会儿我徒弟扇“啪叽”去了,你可没处找去。
乙:我得抓紧时间。(仔细打量丙)就这个模样能有学问?
甲:人不可貌相。你那模样倒不错,怎么没替熊猫出口哪?
乙:嗨,我可要问他了?
甲:问吧。
乙:我总瞧这孩子“毛登扔”的。
经典相声台词二:《吹牛》
甲: 我们家是吹牛世家!
乙: 我们家还是吹牛专业户呢!
甲: 我们家吹牛不纳税。
乙: 我们家吹牛还不交钱呢!
甲: 不是吹,我一出生就会上厕所。
乙: 爬着去?
甲: 谁刚生下来就会爬呀?
乙: 那怎么去?
甲: 床就当厕所了呗!
乙: 这叫尿床!
甲: 我三个月就会跑。
乙: 那准是个怪胎!
甲: 三个月我妈就上班了,我只好奶奶家/姥姥家两头跑。
乙: 就这么跑呀!
甲: 要说吹牛,我可是没人能比。
乙: 我不信,你敢不敢在这儿比一比?
甲: 在这吹?没问题!
乙: 要说这饭量大,我一顿饭能吃五碗面条!
甲: 我一顿饭能吃八斤水饺!
乙: 哎呀,我发烧了!
甲 昨天晚上我也发高烧啦!
乙 我高烧六十七度。
甲 我高烧九十四度。
乙 你也不怕烧死啊!”
甲: 晚上睡觉我手里攥着一把玉米,第二天一看,全成爆米花了!
乙: 晚上睡觉我盖着一床被子,第二天一看,被子烧了个大窟窿!
甲: 我比楼高!
乙: 我头顶天,脚踏地,伸手能抓大飞机!
甲: 我上嘴唇顶着天,下嘴唇顶着地!
乙: 那你的.脸呢?
甲: 吹牛的人不要脸了!
乙: 哎!—————
甲 怎么样?
乙 再来呀。
甲 还想吹什么?
乙 来吧。
甲 你来吧。
乙 告诉你呀!我这个人能耐可大啦!
甲 有什么能耐?
乙 我这人能用耳朵看书。
甲 你没问问我有什么能耐吧?
乙 你有什么能耐?
甲 我经常用鼻子吃饭。
乙 那我能用胳肢窝找矿。
甲 我能用嗓子眼儿发电。
乙 我隔着墙能看见人。
甲 我隔着你衣服能看见你钱。
乙 昨天晚上我请同学吃饭啦!
甲 我昨天晚上也请同学吃饭啦!
乙 我怎么吹,他怎么吹呀!
甲 来吧!
乙 吃着吃着坏啦。我把筷子咽下去啦!
甲 我吃着吃着也坏啦!我把勺子咽下去啦!
乙 我吃着吃着又坏啦!我把盘子咬下一块来。
甲 我吃着吃着也坏啦!我把大碗咬下一块来!
乙 我吃着吃着又坏啦!我把那桌子给咬下来啦!
甲 我吃着吃着也坏啦。我咬……我把自己鼻子咬下来啦!
乙 啊?你够得着吗?
甲 我跷着脚咬的!你管得着吗?
乙 像话吗?
甲 我在吹牛上有祖传秘方。
乙 我能把方的吹成圆的。
甲 我能把短的吹成长的。
乙 我能把丑的吹成美的。
甲 我能把死的吹成活的。
乙 嘿,你可太厉害啦。
甲 吹呀!
乙 我告诉你呀,我们家是吹牛作坊。
甲 我们家是吹牛工厂。
乙 我们家是吹牛股份有限公司。
甲 我们家是吹牛大托拉司。
乙 我们家是世界吹牛中心。
甲 我们……你们这中心是我们家吹出来的。
乙 嗐!比不了。你可真能吹呀!
经典相声台词三:《打牌论》
甲 人人爱好不同嘛!
乙 各有各的爱好。
甲 就有爱走东的、爱上西的。有爱好曲艺的。
乙 那是啊。
甲 还有这个爱喝酒的。还有这爱赌钱的。这赌钱呢,可不好。
乙 太不好啦!
甲 新社会赌钱是少了,也不能说没有。过去我看哪报纸上批评过嘛。有这个变相的赌博:打扑克牌、百分儿那个。啊!有什么益处呢?
乙 极少数。
甲 在旧社会赌钱,更害人啦。旧社会有的赌博场,叫宝局吧!
乙 那是明赌。
甲 常上那儿去,九死一生。
乙 坑家败产。
甲 有多少钱全得输到那儿。
乙 真是!
甲 说不到宝局去啦,在家里头,这叫什么?这叫暗赌。
乙 噢,家里头要。
甲 偷偷摸摸的。最厉害的就是帕斯、牌九。
乙 那个玩艺儿?
甲 这叫“明活要”。
乙 怎么?
甲 一翻两瞪眼,有多少钱输多少钱。
乙 瞧瞧。
甲 打麻将。就是麻将牌呀,按说这个还沉稳点儿,费脑子啊!
乙 那费什么脑子啊?
甲 牌多呀!
乙 多少张啊?
甲 一百三十八张牌。
乙 那就是带两个“混子”啊。
甲 一个“元宝”,一个“财神儿”。
乙 对。
甲 怎么会费脑子呢?
乙 为吗呀?
甲 这个嘴儿特别多。
乙 哦,都有什么嘴儿啊?
甲 一讲究多少嘴儿、多少嘴儿,就为了多赢钱的。
乙 那您说说。
甲 一言说不尽。
乙 都有什么嘴儿?
甲 打牌这花嘴儿:缺不吃啊,门前清啊,平和、断幺连六八张啊,坎当儿、独一停、亲爷俩、喜相逢、四归一、前后碰、小鸡儿吃面条、孔雀东南飞、捉五魁、一条龙、扣张、提溜带混子……
乙 你瞧瞧,这么些嘴儿。哎,我问问你:什么叫“捉五魁”呀?
甲 四万、六万和五万,这叫“捉五魁”,多加钱。
乙 哦,坎档儿五万。
甲 对啦!
乙 还有这个扣张?
甲 扣张,多赢钱呢。
乙 那是怎么回事儿?
甲 抓起这四张牌看完了,扣到这儿,不许看了。
乙 那扣几张呢?
甲 哎,讲究扣几个,亮几个。
乙 那扣多少呐?
甲 扣三亮一,扣四亮二,扣五亮八……
乙 您先等等!扣五亮八?
甲 啊。
乙 归了包堆儿十三张牌,扣五张、亮八张,他手里光脸子啦?
甲 扣五亮八刚研究好,就解放啦!
乙 没用上啊?
甲 这个没用上。还有这“自摸”这个“提溜”。
乙 哦!什么叫“自摸”、“提溜”?
甲 抓起这张牌来,要是和啦,不许往桌上摔。
乙 一摔哪?
甲 不加钱啦。拿手摸。
乙 得摸?
甲 有摸的好的、有摸的不好的。
乙 摸的好的呢?
甲 拿过来一趟就知道什么牌。一转悠“提啦”!和啦。
乙 行。
甲 摸的好的。
乙 摸的不好的呢?
甲 摸的不好的不麻烦啦?
乙 怎么?
甲 浑身这劲儿满搁到这儿,冲这三位使眼神儿,五官乱挪位。你就别吓唬人家,他还吓唬人家。
乙 是啊。
甲 你瞧这劲头啊。
乙 您学学。
甲 “兄弟各位!这把要抓来,你们三位就活不了!”
乙 至于吗?
甲 “和一把,是一把的,嘿嘿!哎呀?这牌怎么那么浅呢?好……哎!不对!秋黄瓜弯啦!噢,是这个牌。”就这么一来,对门儿也有停啦,吓得一个劲儿哆嗦!“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啊?还没摸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