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黑夜怎样漫长,白昼总会到来。——莎士比亚
鲜花没有经历奋斗的血雨,开不出灿烂;蝴蝶没有经历蜕变的疼痛,飞不出沧海;珍珠没有经历时光的磨砺,闪不出光芒。在成长与蜕变的过程中,他们的心中揣着无边的希望。希望开放,希望飞翔,希望生光。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的心中也揣着希望。希望伴我同行。而那句话,让我拥有幸福,让我受益终生。
那是令我蜕变的九岁。
我兴冲冲的捧着奖状,一蹦一跳的在小路上玩耍。放假了,今天老师说我是班里最乖的孩子,还给我发了一张奖状,望着手里红艳的,光芒的荣誉,我的心里满是甜蜜,这可是我的第一张奖状啊!要好好收起来!爸爸妈妈肯定会很高兴的,想着想着,我加快了脚步,心早已飞到了天堂。
还没有进家门,就听见了尖利的争吵,熟悉的令我讨厌的谩骂与哭泣。我的笑凝在了脸上,脚步停了下来。又开始了,爸爸妈妈的争吵是无止境的,他们说我是错误的出现,他们的婚姻是坟墓。我深吸一口气,推开门,还没来得及说出奖状的事,双眼通红的妈妈便过来拉住了我的手,向门外走去,我不知所措,手里的`奖状在挣扎中跌落在地,最终成为眼里的一粒影像,然后不见。
接着,他们离婚了。在前往另一个城市的火车上,我看着妈妈,再看了看她手上的书,怔了怔,然后,妈妈扳正我的身子,指着发黄的书页上一行铅印而模糊的字,盯着我的眼睛慢慢念道:“无论黑夜怎样漫长,白昼总会到来。”古老却令人心安的味道萦绕在我的鼻尖,那是时间的香味。我不懂,也不明白,但却坚定的点了点头。终于,妈妈泪如泉涌,抱着我哭成一团。从那时起,我便学会了希望,因为拥有希望,我不畏风霜,因为拥有希望,我会坚强勇敢。那句话,让我受益终生。=
现在,我的十五岁。
我的青春正在大放光彩,我的人生才步入正轨。我会用希望与努力,蜕变成蝶。我永远相信,远方是快乐,是成功,希望会是我充满力量,让我不畏风霜;只要心存希望,黑夜会被白昼替代,光明终会掩盖黑暗。
鸟眺望的地方,叫做远方。我会用希望与努力斩破黑暗的屏障。在远方看一场光明撕破黑暗的日出,光明会照耀前方的路,只要我们心怀希望。
那句话,使我受益终生。一路上,希望伴我成长。
王阳明是明代着名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宋代大儒陆九渊,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王阳明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为当时萎靡消沉的社会灌输了生机与活力。曾国藩曾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1、欲修身,先养心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心即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人生启迪: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2、不忙不乱,不焦不躁
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天地间的大气,本来没有瞬息中断过。但有了一个主宰,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主宰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即使日理万机,也经常从容自在,也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么会不忙呢?
人生启迪:忙碌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不幸的是,与身体的操劳相伴随而来的,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焦虑不堪。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3、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如今,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
人生启迪:心胸狭隘的人,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郁郁寡欢;而心胸宽广的人,他的世界会比别人更加开阔。
4、回归简单
“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此语诚然。顾后之学者忽其易于明白者而弗由,而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此其所以“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也。
“道的大的方面容易理解”,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只是后世的学者疏忽了那容易理解的道而不去遵循,却把难以明白的作为学问,这正是“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人生启迪:圣人做学问追求一种“大道至简”的境界,值得我们学习。人活一生也应如此。为什么人们会不厌其烦、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那些看似风光,实际上令人身心疲惫的“负担”呢?皆因内心少了一份简单,少了一种简单的人生态度。与其困在财富、地位与成就的壁垒中迷惘,不如尝试以一颗简单的心,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
5、做人要“诚”
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诚”有从工夫上说的。诚为心之本体,要恢复心的本体,就是思诚的工夫。
人生启迪:在王阳明看来,人的本心就是真、真诚、真挚、真君子。世上只有两样事,一件为真,一件为假。求真必然务实,求假自然务虚,虚实之间,体现的不仅是对人的态度,更是对自己的认识。糊弄别人容易,糊弄自己很难。
6、无私心就是道
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
心即天理。没有私心,就是合于天理。不合于天理,就是存有私心。
人生启迪:心的本体就是最本真,不矫揉造作,不过分修饰,不画地为牢,不损人利己。人应永远保持“初心”,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光明磊落,坦诚纯粹,永远长新。什么是“初心”?不自私,存大爱。
7、至诚胜于至巧
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唯有天下的至诚,方能确立天下的大本。
人生启迪:着名翻译家傅雷曾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便会了解的。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无论如何人家都不会对你怎么样的。”此外,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假如我们没有诚意,就会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做不成。
8、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志不树立,天下就没有可成功的事,即使是各种工匠技艺,也没有哪个不是靠志气才能学成的。
人生启迪:自古以来,凡欲做大事者必先立志,志不坚则事必难成。这是因为,一个人的理想,体现着这个人的眼界和胸襟,自然也决定了他日后的高度。所以,人不应隅居于自己的狭小天地之中,而应眼睛望向大千世界、心中装上天下苍生,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看待世间。
9、一念抱持,成圣之要
只念念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只要念念不忘存养天理,就是立志。能不忘记这一点,久而久之心自然会凝聚在天理上,就像道家所说的“把凡胎修炼成了圣胎”。时刻把天理记在心里,逐渐达到精美、弘大、神圣的境界,也只是从这一意念不断保存发扬开来的。
人生启迪:很多人虽然都心有所想,却很少有人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而王阳明告诉我们,只要时刻保持这种“想要”的念头,久而久之就能凝聚积累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逐渐解决所有阻挠因素,使“我想”转变成“我能”,使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成为结果。
在我七岁那年,我得到了一个让我终身受益的启示——学会宽容。
那天课间,我坐在位上闭目养神,一个同学走过来,带有讽刺意味地说了一句:“哟,还挺舒服呢,回家睡觉更舒服。”我心里自然不好受,就回敬了一句:“你的皮精神太充足了,下课自然不累,上课就正好相反。”他又反驳了一句,于是一场“口水战”就此开始了。不一会,我俩就累了,相互谁都不理谁了,我的“忙中偷闲”也因此泡汤。
放了学,回到家,我把这场“口水战”的来龙去脉给妈妈说了。妈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做人首先要学会宽容,对你的亲人宽容,对你的朋友宽容。宽容可以让你和同学处好关系,宽容可以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减少烦恼。你一定要学会宽容。就拿今天的事来说,你就应该不去理他,放他一马,这就叫宽容。”
我把妈妈说的`话牢记心间,试着在生活中应用。
第二天,那个“坏小子”又来讽刺我,我微微一笑,他似乎吃了一惊,但也没说什么,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坏小子”再也没有找过我的“麻烦”。宽容让我和同学处好了关系,减少了烦恼。
宽容——让我一生受益的启示,以后,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一定要应用宽容,减少自己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