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慈禧灭亡的经典语录 正文

慈禧灭亡的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13 20:46:55

所谓友邦,就是那些用洋枪洋炮把她两次撵出北京城,烧了三山五园的西方列强们。至于家奴,就是她统治下的三四亿大清朝的子民。当然,以前的封建统治者喜欢用臣民,清朝的统治者喜欢把大臣和百姓叫做奴才,所以才有了慈禧口中的家奴。在慈禧看来,就是中国的家当全部送给洋人换个笑脸,也比留给自己的百姓换个口头拥护强。慈禧的卖国嘴脸暴露无遗。

2“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前面那句还只是送,这句干脆等于告诉洋大人们,爷千万别客气,就当这里是你们家随便拿。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说这句话的时候,正值1901年,当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刚刚结束。西方列强们在条约签订后,该拿的拿了,不该拿的也拿了,所以很满意,不再嚷嚷着要把慈禧作为战犯来处理。慈禧老佛爷自然很欣慰了,感激涕零地批准了这个条约。慈禧太后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你们洋大人们对我这么好,我也要有所表示不是,所以就回见来访的外国使臣面前说出了这句名言。要知道当年的吴佩孚被日本人天天上门威胁,也敢撕掉他们准备的演讲稿。比起这位将军,慈禧差得太远了。

3、“你们永远也不要让一个女人的权力达到至高无上的顶点。”

比起前两句,这句最雷人。这是她老人家临终时的名言,当时一堆大臣、王公们恭恭敬敬站在她的窗床前,聆听训示,以为这位姑奶奶会有什么高见,没想到居然蹦出这么一句。其实,慈禧这时也明白,女人毕竟是一个宫妃,染指权力给清王朝带来了数不清的灾难,正如杀人犯被判刑时总要告诫别人不要重蹈覆辙一样,慈禧老大妈这时也悔悟了。可惜,清王朝已经积重难返,悔悟再多也迟了。

谁叫我一时不痛快,我就叫他一辈子不痛快。

4、可怜天下父母心

5、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6、清非中国,辫子不能去,辫子去中国不亡则大清亡

7、保大清不保中国

1、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夏一统,商周继之,春秋战国乱之;秦一统,两汉继之,三国魏晋南北朝乱之;隋一统,大唐继之,五代十国宋辽金乱之;元一统,明清继之,民国乱之。

2、红颜祸水,倾国倾城:

夏亡于妹喜;商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吴亡于西施;秦以吕易嬴,赵姬之功;晋牛继马后,光姬之力;唐衰于杨玉环;明亡于陈圆圆;清败于太后慈禧。

3、历史有无数的选择,选择在某个人手里:

秦之李斯,助纣为虐,焚书坑儒;汉之王莽,书生治国,一塌糊涂;唐之安禄山,安史之乱,由盛转衰;宋之王安石,变法维新,由治而乱;明之吴三桂,一己之私,引狼入室;清之袁世凯,卖友求荣,反复无常。

4、内忧小人干政,外戚、宦官、后宫;中忧官场腐败,官逼必然民反;外忧民族矛盾,异族虎视耽耽:

历朝历代之灭亡,无不由此三者起。

5、胜者王侯败者贼,历史即是:为胜者歌功颂德、败者落井下石的虚假陈述:

胜即是刘邦,败即是项羽;胜即是李世民,败即是窦建德;胜即是朱元璋,败即是张士诚;胜是一国之君,败是流贼草寇。

6、矫枉总是过正,其实过犹不及:

秦尚法,汉即尚儒;唐重武轻文,宋即重文轻武;唐宋尚诗词,明清即尚八股。

7、越是四分五裂,政治混乱,思想越光辉灿烂;越是大一统,政治稳定,思想越停滞不前:

前者如春秋战国之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之三教合融;后者如秦之焚书坑儒,汉之独尊儒术,明之八股,清之文字狱。

8、地域环境左右命运:

中国自古东临太平洋,北接荒芜人烟的西伯利亚,西北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为喜马拉雅山,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之内生存,养成了国人含蓄内敛、保守中庸、消极忍耐的'农耕性格。故历朝政府皆重农抑商,重伦理文采,轻科技实用;如夏政权在陕西、商政权在河南;西周政权在陕西、东周政权在河南;秦、西汉政权在陕西、东汉政权在河南;隋、唐政权在陕西、北宋政权在河南。五千年文明,有四千年历史皆在农耕最发达的中原地区上演,由此可见,中国一直都是以农耕为主的黄色文明。直到异族蒙古入主中原,定都北京,明清政权才随之坐落于此,中国的农耕地位才逐渐为之动摇。

当政权东西对峙时,西强而东弱;南北对峙时,北强而南弱。原因也正是在于西和北更接近于游牧民族,两种文化的交融,自然比东南单纯的农耕文化多了一些强悍。然而,每一次异族依靠武力的入侵,又都会被汉文化迅速的同化。

9、朝代之初,君强臣强;朝代之中,君强臣弱,朝代之末,君弱臣强:

如唐之初,君有太宗,臣有房、杜;唐之中,君有玄宗,臣则为李林甫、杨国忠之流;唐末之君不足道也,臣却为虎狼之臣,如朱温之辈。历朝历代,莫不如此,岂有他哉!

10、单以武治,刚且易折;单以文治,软弱可欺;文武结合,刚柔兼济,方能长治久安:

如秦、元所向披靡,却迅速灰飞湮灭,两宋文化鼎盛,却屡被异族欺凌。惟汉、唐重文韬武略,方绵延三四百载,号称盛世,今已不再矣。

大慈悲,以无我相为救众生而引刀一快是谓大慈悲。于是,谭嗣同急呼快哉,横刀向天笑。那是戊戌年的九月二十八日。晚清风云六十年,维新变法是矛盾核心。

慈禧太后执政四十七年,训政两代皇帝,历史对这个女子很恶毒。这是个毁了中华的女子,这是个摧毁了国家,残害了人民的历史罪人,可是,就是这个罪人苦苦支撑了晚清四十七年不倒台而使中国仍然是中华民族的。

李鸿章参政三十年,他是签订多项不平等条约的历史罪人,是使中国四分五裂的罪人,但也是他,使得中国仍叫大清,不是日本番属,不是英美附属,不是俄国,德国,法国的殖民地。

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官僚的`自救,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富国强兵,富国强民,是这群被历史上了枷锁的罪人们第一个站出来,引外资,铺桥修路,练新兵,架炮造船,开学堂,修文著书,他们,确实是历史的罪人,但也是身处晚清六十年的他们,让中国至少还是中华的。

维新派站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一群年轻人,一群没有行政

我泱泱长城枯毁,浩浩商困民乏,外有强敌环绕,恣意践踏,内有腐政悠久,一动则万千艰难。废八股科举而无替换之策,使孩童失学,强工商而使无安抚农桑之举,使万千民众慌慌不安,如何不是空谈误国?维新内部又有保皇一说,有变革一说,有激进派,有缓解派,有求功名荣誉之人,有不顾实际空想变法之人,谭嗣同的流血,究竟能不能有惊天动地的影响?确实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也并没有,大清还是走向了灭亡,中国还是走到了革命。

谭嗣同,是个大慈悲之人,引刀一快救众生,舍无我相而一心赴死,是为君子也。

然而,戊戌年,仍是戊戌年。晚清自救,无论上下,皆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