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尽管每个人都有各种不同的能力,但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拥有何种优秀的能力。——盛田昭夫(新力公司创办人)
2. 想要自己开发、发展出一条路,就不应该具有跟别人一样的想法和行为。——盛田昭夫(新力公司创办人)
3. 经常想着如何往前进一步,一旦停止了这种想法,就代表开始退步。——野村德七(野村证券公司创办人)
4. 我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策略,对我们公司来说,策略并不重要。——路易斯·葛斯特纳(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董事长兼执行长)
5. 决定放弃或是忍耐,将左右人一生的成就。——冢本幸一(华歌尔公司前董事长)
6. 碰到坏消息,应该努力传达让高层了解。——安迪·葛洛夫(英特尔公司董事长)
7. 不了解自己公司的产品,如何向客户推销?——史帝夫·贾伯斯(苹果电脑公司执行长)
8. 没有一击奏效这种事,凡事都是靠一点一滴累积而成的。——彼得·柯恩(协利兄弟公司前董事长)
9. 成为好企业没有特效药,如果有的话,每家公司应该都会成为好公司。——艾柏何德·柯汉姆(宝马汽车公司前董事长)
10. 每次灾难发生时,我都不断努力把它转变成绝佳的契机。——约翰·洛克斐勒(标准石油集团创办人)
11. 如果不继续成长,就会开始走向死亡。——华特·迪士尼(华特·迪士尼娱乐公司创办人)
12. 我工作并不是为了使苹果电脑的业务蒸蒸日上,而是想要创造出一家最棒的电脑公司。——史帝夫·贾伯斯(苹果电脑公司执行长)
13. 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14. 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15. 诋毁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16. 交人交心,浇树浇根。——高清愿(统一集团总裁)
17. 经营企业只是追求幸福的手段。——许文龙(奇美集团董事长)
18. 无聊是最大的罪行。——泰德·透纳(有线电视新闻网董事长)
19. 在经历各式各样的失败之后,多少应该会有一些畅销的商品出现。——浦上浩(棱备公司总经理)
20. 人一旦成功,就会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乔治·所索斯(量子基金创办人)
21. 过去是迈向未来的踏脚石,若不知道踏脚石在何处,必定会被绊倒。——罗柏特·高兹耶达(可口可乐公司前董事长兼执行长)
22. 大原则不能轻易改变。——史考特·麦可尼利(升阳公司董事长兼执行力)
23. 最应该分析的,就是时间。——凯莉·菲奥利纳(惠普公司总裁兼执行长)
24. 若缺乏工作的愿景,不可能看见成效。——贺来龙三郎(佳能公司荣誉董事)
25. 应该当机立断,却延迟一天才做决定,可能让企业置身险境。——饭田亮(西科姆公司创办人)
26. 出钱出力,为国家做事。——辜濂松(中国信托商业银行董事长)
27. 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28. 任何公司不管拥有多么优秀的产品,都不可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乔瑟夫·威尔森(全录公司前总经理)
29. Me too is not my style(人云亦云绝非我的行事风格)——施振荣(宏碁集团董事长)
30. 能够完全了解所有优缺点,并能指出发展性的所在,惟有当事者自己能办到,而所有的
31. 高铁计划不只是一条铁路的'建设而己。——殷琪(大陆工程公司总经理、台湾高级公司董事长)
32. 想要成为无可取代的人,就必须经常标新立异。——CoCo·香奈儿(香奈儿公司创办人)
33. 再高级的美食也会吃腻,激不起人们的食欲。——孙正义(日本软体银行总经理)
34. 为公司注入新血,将可增加机会和发展性。——孙正义(日本软体银行总经理)
35. 所谓“生活产业”,就是能满足人类食、衣、住、行、育、乐等需求的产业,也就是永远的主流产业。——孙道存(台湾大哥大公司董事长)
36. 经营企业时的判断不可能全然正确,准确率才是重点所在。——宫内义彦(欧力士公司总经理)
37. 没有雄心壮志或是老想凑合过日的人,不可能改变现状。——裘根·崔瑞普(戴姆勒宾士前董事长兼执行长)
38. 台湾应该摒弃老二主义,建立世界级的企业。——张忠谋(台湾积体电路制造成公司董事长)
39. 力和安乐,精悍迅捷。——曹兴诚(联华电子公司董事长)
40. 我做的事不管成功或是失败,最后都由我自己来负责。——鲁伯特·梅铎(新闻公司董事长兼执行长)
1、企业给员工的福利就是学习培训
2、生命中最值得投资的是自己,给自己的投资是学习
3、懒惰等于将自己淘汰勤劳的人没有时间悲哀
4、没有经过培训的员工是企业的'浪费而没有经过培训的大脑是人生的浪费
5、不为后退找借口,要为前进创条件
6、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
7、知识从学习中获取,素质从改善中进步
8、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是企业成功的捷径
9、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10、虚心是学问的向导,恒心是知识的保管
11、培训出能人,能人要培训
12、培训下苦功,鉴定拿高分
13、培训是途径,鉴定是手段,提高是目的
14、培训学艺,鉴定上岗,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15、培训鉴定投入越多,生产建设隐患越少
16、扎扎实实搞培训,认认真真抓鉴定
17、教育培训是基础,鉴定颁证是手段,规范管理是目的
18、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生产人员素质,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19、培训鉴定多一分严谨,工程建设少一分隐患
20、培训鉴定给一分照顾,工程质量多一分忧患
21、培训规范化,鉴定标准化,管理现代化
22、技能靠培训,资格要鉴定,上岗必持证
23、立足基础,注重观察,细心观察,科学总结
24、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行业整体素质
25、培训是企业生产力,是倍增的职业能力
26、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人的努力是无限的
27、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加强自爱自律行为
28、培育礼仪员工,创造团队精神
29、保证培训与鉴定工作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
30、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总是更重要
31、企业给员工的福利就是学习
32、培训员工是企业成功的捷径
33、管理者更应重视一线人员的培训
34、筑知识长城,兴企业效益
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故事二:
陈阿土是台湾的农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攒了半辈子的钱,终于参加一个旅游团出了国。
国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鲜的,关键是,陈阿土参加的是豪华团,一个人住一个标准间。这让他新奇不已。
早晨,服务生来敲门送早餐时大声说道:“GOODMORNINGSIR!”
陈阿土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自己的家乡,一般陌生的人见面都会问:“您贵姓?”
于是陈阿土大声叫道:“我叫陈阿土!”
如是这般,连着三天,都是那个服务生来敲门,每天都大声说:“GOODMORNINGSIR!”而陈阿土亦大声回道:“我叫陈阿土!”
但他非常的生气。这个服务生也太笨了,天天问自己叫什么,告诉他又记不住,很烦的。终于他忍不住去问导游,“GOODMORNINGSIR!”是什么意思,导游告诉了他,天啊!!真是丢脸死了。
陈阿土反复练习“GOODMORNINGSIR!”这个词,以便能体面地应对服务生。
又一天的早晨,服务生照常来敲门,门一开陈阿土就大声叫道:“GOODMORNINGSIR!”
与此同时,服务生叫的是:“我是陈阿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交往,常常是意志力与意志力的较量。不是你影响他,就是他影响你,而我们要想成功,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影响力,只有影响力大的人才可以成为最强者。
故事三:
十一.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
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
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
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我们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更好的创造自己的将来。
故事四: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故事五: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
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
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
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
店主说:不。
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
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
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故事六:
A,在合资公司做白领,觉得自己满腔抱负没有得到上级的赏识,经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见到老总,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了!
A的同事B,也有同样的想法,他更进一步,去打听老总上下班的时间,算好他大概会在何时进电梯,他也在这个时候去坐电梯,希望能遇到老总,有机会可以打个招呼。
他们的同事C更进一步。他详细了解老总的奋斗历程,弄清老总毕业的学校,人际风格,关心的问题,精心设计了几句简单却有份量的开场白,在算好的时间去乘坐电梯,跟老总打过几次招呼后,终于有一天跟老总长谈了一次,不久就争取到了更好的职位。
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这准备二字,并非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