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3、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4、一切皆为虚幻。
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6、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7、不可说。
8、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9、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0、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1、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2、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13、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14、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15、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16、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17、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18、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9、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20、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21、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22、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23、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24、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25、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26、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27、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28、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29、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30、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31、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32、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33、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34、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35、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36、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37、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38、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39、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40、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41、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42、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43、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44、261.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45、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46、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47、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8、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49、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50、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51、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52、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53、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54、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55、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
56、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57、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58、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59、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60、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61、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62、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63、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64、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65、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66、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67、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68、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69、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70、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71、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72、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73、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74、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75、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76、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77、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78、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79、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80、无明不过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81、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82、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83、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84、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85、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86、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87、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88、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89、真心是菩萨净土。
90、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91、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92、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93、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
94、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95、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96、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97、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98、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99、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100、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
2. 清心寡欲就会轻松自在,随遇而安就能自得其乐,放下就是解脱。做人其实不需要复杂的思想,只要具备了这项简单的智慧,其人生道路就远离了痛苦与忧伤。
3. 你可以选择追名逐利,或是清心寡欲。这些只是人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并不是你的获得或丢失。不过你的获得和丢失,都在于你的生活方式。
4. 将眼光放远些,福祸本无定论,一切逆境,未尝非福,看你怎么用心而已。若仅就人生某一部分的影响,来判断一生的成败,即属愚昧。
5. 世上没有真正的黑暗,只有晦昧的眼睛。
6. 朝向阳光,就看不到阴影。
7. 要使生命开花结果,必定要经过患难的洗涤灌溉,经常在安逸的空气中,反会使生命花朵的枝条,柔弱无力,一遇意外摧折,便会凋落。
8. 无论命运之手对我们是否残酷,我们都可以把人生的每一刻过得最好――这就是生活的艺术。对具有理性的人而言,这是真正的财宝。
9. 不亲切是一种残忍的自私,因为它不仅会阻止你拥有快乐,同时,也阻止你拥有朋友。
10. 如果我们不要为别人的说法和作法而忙乱,心中必会安祥得多。
11. 乐观的人,在每种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一种忧患。
12. 谦虚不是抬高别人,也不是踩低了自己。谦虚,恰恰是一种能容忍他人的胸怀。
13. 我们用什么眼光看世界,世界便是什么样子,一旦我们改变了观点,世界也会因此而转变。
14. 众生的一切不幸,都起源于不懂得如何在自己的屋子之内安和度日。
15. 人的一生,面对什么方向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正朝什么方向前进。
16. 命运加给人的不幸,还有避开的可能,但自己加给自己的不幸,却无挽救之路。
17. 我喜欢孤独,因为孤独也是一种享受,离开喧嚣的闹市,去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过着简朴清淡,清心寡欲的生活,别有一番风味。
18. “无欲则刚”并非不允许人们有欲,而是要克制私欲。克制私欲,就能清心,淡泊守志;克制私欲就能刚锋永在,清节长存。
19. 如果没有奢求,那么就没有失去,而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所以一切顺其自然吧!
20. 名人的言论如果风趣,就会成为名言;如果枯燥,就会成为文献。
21.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22. 感情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淡;友情经得起平淡,却经不起风雨。
23. 爱情就像两个拉橡皮筋的人,受伤的总是不愿放手的那个。
24. 学会在凡尘俗世里不计较纷纷扰扰,不介意别人不管是自私或是愚昧的攻击,因为“得到不一定能长久,失去也不一定不再有”,计较太多,在乎太多,也就苦恼得多。
25. 无论人生的道路有多么难走,我们都要面对上苍,不急不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完自己的人生旅途。用激情和微笑,掩埋内心的忧愁,抚平其创伤。哭也吧,笑也好,路还是要走的。
26. 生命有如钟摆,在追寻与幻灭中摇荡。
27. “生命并不限于肉体,他只是我们意念的影像罢了。”肉体,恰如一口井周围的框柱一般,它只是那充沛的地下水源中的一个出口而已。
2、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3、妄本无体性,如人作梦,梦时非无,醒来了不可得。
4、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5、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6、舍一切烦恼是布施,与诸法无所起是持戒,与诸法无所念是忍辱,与诸法离相是精进,与诸法无所住是禅定,与诸法无戏论是智慧。
7、所作福德,不应贪着。
8、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9、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10、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
11、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12、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13、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4、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15、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16、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17、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8、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19、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20、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zhuti.jay100.com)?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21、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2、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23、众生界即诸佛界。
24、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25、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26、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27、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28、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29、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30、无事莫把闲话聊,是非往往闲话生。
3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32、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33、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34、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35、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36、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37、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38、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39、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40、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之中。
41、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42、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43、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44、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45、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46、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47、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8、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49、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50、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51、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52、爱人如爱己,率已以随人。
53、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54、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55、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56、无明不过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5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58、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59、佛不见身知是佛,若是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60、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61、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62、真心是菩萨净土。
63、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64、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65、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66、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67、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68、只有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69、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70、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
71、执医之一方者误色身,执经之一义者误慧命。
72、一切为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仁安众生,是为最吉祥。
73、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74、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75、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76、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77、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78、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79、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80、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81、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82、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83、真心空寂,无所不遍。
84、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85、寻牛需访迹,学道访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亦寻。
86、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87、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88、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89、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90、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9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92、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93、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94、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95、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96、不可说。
97、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98、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99、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100、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