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是上世纪6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本来可以留苏的,因为我爸爸的“历史问题”而搁浅。叔叔后来到了西北的一个油田,26岁的时候晋升为工程师。小的时候听爸爸讲的最多的就是要我们向叔叔学习,要有一门技术,叔叔是我们家的骄傲,是我们儿时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标杆。
叔叔儒雅、英俊,婶婶这个成都纱厂资本家的女儿像极了电影《奇袭白虎团》里的一个女演员,他们当时的一张结婚黑白照,令我们院子里那些讲究的小媳妇啧啧“太漂亮了”!我奶奶在世的时候,叔叔每月按时寄给奶奶生活费,奶奶去世后,叔叔每个学期给我们五个姊妹寄来在当时来说不菲的学费,虽然远隔千里万里,叔叔就是我们家的一盏明灯,是我们家未来的希望。
记得那一年他和婶婶回家探亲,因为有限的'经济条件,父母让我们五个小孩回避,看着满桌的家乡菜肴,一个小孩都不在桌上,婶婶哭了,不肯动筷子,一定要和我们五个孩子一起共进晚餐,我们几个因此吃到了我们盼望了已久而终得一尝的好东西,饭桌上,我们吃啊、笑啊,欢聚一堂的幸福溢满了简陋的小屋。婶婶还教会了喜欢文艺的大姐跳蒙古舞,婶婶走时给我的一件宝蓝色的春装在那个服装以"黑、白、灰"为主色彩的年代算是洋气得不行,喜欢得我恨不得天天穿在身上。当我们都学了《我的叔叔于勒》(法国作家 莫泊桑)这篇课文后,弟弟调皮地宣布:“叔叔就是我们家的管于勒”。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叔叔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心血。当我们遇到坎坷,叔叔以他自己丰富的生活经历劝导我们“这不算什么”,当他知道我们要考自修的时候,他不顾严寒,冒着风雪,骑着自行车为我们送来《许国璋英语》。当他看到病床上我的父亲他的哥哥命悬一线时,他最终没能忍住而伤心恸哭,让我看到了一个男子汉的深情,一种被哥哥供养读完大学的深深的感怀、感激之情。
“叔叔一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少时求学上进,中年事业有成。上孝长辈,下爱幼童。堪称楷模。”这是弟弟从北京寄给叔叔追悼会的唁电,还有很多从祖国各地给“恩师”的告别辞。叔叔,不论岁月更迭,你永远都是我们前行的希望——我们的叔叔“于勒”,我们爱你!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天空乌云密布,好像马上大雨就要来临。母亲一边清点着钱包里所剩不多的的钱币,一边愤恨的对父亲骂道:“都是你那流氓弟弟,害得我们还要改乘圣玛洛这艘贵的要命的船,你看看你看看,就这么点钱了,气死我了!”父亲跟着骂了几声,说道:“我们出去走走吧,就当是破财消灾吧,唉!”说罢便走到甲板上。
甲板上吹来阵阵冷风,父母亲不自觉的将身子往衣服里缩了缩。突然一个穿着一身黑西装戴红色领带的绅士似的人映入了我们的眼帘。再看看他那和蔼的脸,怎么与我那位可怜的.卖牡蛎的叔叔的脸如此相似?回头看看父母亲,他们眼睛瞪得和灯泡那么大,嘴巴张成“o”字型,脸煞白煞白的,浑身不停地抖动着。仿佛见到鬼一般。
这时,那个长相酷似于勒的绅士向我们走来惊喜的说:“哥嫂,我是于勒啊,见到你们真是太高兴了!”
父亲带着颤音说:“你……你……你真是于勒?!”绅士笑了笑说:“哥哥不认得我了?我是于勒啊!货真价实的。”
“怎么可能?你怎么可能……”母亲喃喃的说。
于勒叔叔拍了拍母亲的肩说道:“嫂子,我不仅是于勒,我还是有钱的于勒。”随后叔叔把他的经历告诉我们。
原来当年父亲收到第一封信时,叔叔确实赚了点钱,可是又败掉了。变得一无所有,叔叔害怕回到家父母亲会责怪他便写了第二封信。后来叔叔便开始卖牡蛎为生,到最后叔叔竟然凭着头脑与运气将牡蛎生意越弄越大,成了远近闻名的牡蛎王。
叔叔像是不经意间说道:“我有时也会亲自到船上卖牡蛎,前些天我还在一艘去哲尔赛岛的船上卖过牡蛎呢,你们有坐过那艘船吗?不知道认出我没呢。”说完笑了几声,一双深不可测的眼珠炯炯有神。父母亲的脸显得更白了。我正要回答叔叔的问题,突然父亲把我扯开,艰难的笑着回答:“我们没坐过那艘船,也没看见亲爱的弟弟你,要是看见了怎么会不叫你呢。”父亲干笑了几声。
突然,叔叔那和蔼的脸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悲凉的脸一阵凄苦的笑声。
“菲利普,你可真能装啊。在船上你明明就看见我了,看见那么落魄的我,你怕我回去拖累你们是不是?哈哈哈哈。”又是一阵刺耳的笑声。
“你……怎么回事……?”父亲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不轻。
“怎么回事?好啊!我告诉你。我就是故意落魄的出现在你们面前,还让船长告诉你我是个穷鬼,想看看你们会怎么对我。结果呢?想尽一切办法远离我,难道在你们眼里毫无亲情可言吗?难道你们的世界里就只剩下金钱了?”叔叔咆哮道。
父母亲的脸一阵红一阵白。
叔叔将一个小皮箱递给父亲:“这里面是当初我占用你的那部分财产,现在还给你。还有以后每年我会寄教育费用给若瑟夫,他是个好孩子,其它的你们一个子儿都没想得到。”说完便摸了摸我的头转身离去。留下惊呆了的父母亲在原地。
叔叔的背影越变越小,冷风中带着一丝孤独,最终在拐角处消失不见。
雨珠噼噼啪啪的落下,一遍又一遍的冲刷着甲板。
《我的叔叔于勒》读书笔记
《茶花女》中有这样一句话:“金钱是好仆人,坏主人。”
以前,在刚读到它时,有半分理解与半分不理解,金钱是好仆人,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人可以利用钱来达到自己的某一目标或某一要求,而金钱则是近乎无条件的来满足人类的欲望,不可不说是一位好仆人。金钱是坏主人?则让我困惑不已,为什么金钱会是主人,而且还是个坏主人,后来,直到当我读完《我的叔叔于勒》后,才有了深刻
《我的叔叔于勒》是莫泊桑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它以菲利普夫妇因为于勒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组成令人惊叹的情节波澜,深刻揭示了他们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灵魂,近乎重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下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即使是拥有相同血脉的亲人也不例外。
小说的高潮部分最扣人心弦,菲利普在船上眼见两位漂亮的太太的牡蛎的高贵吃法,而被深深吸引,这使他爱摆架子、爱慕虚荣的心理得以体现。之后,他又故作高雅,主动邀请家人吃牡蛎,爱面子、追求上流社会生活的心态也得到了完美诠释。随后菲利普太太又把推辞说得是何等的冠冕堂皇,既爱惜自己,又关心别人;既疼爱孩子,又注重教育。但“很不痛快”一词出卖了她,她实质上却是既顾全面子,又节省开支。
仅两件小事就表现出菲利普夫妇金钱至上的观念,就宛似金钱是他们的主人一样,为了讨好所谓的“主人”,一次又一次得做出违心的事。然而,这个“主人”并没有厚待他们,却是引领他们走向黑暗的`深渊。当于勒挥霍家产时,他们撵走他,捍卫自己仅剩的遗产;当于勒富有时,他们殷切期待他,只为了那份财富;当于勒再次落魄时,他们则逃之夭夭,生怕被他认出来。我想金钱是坏主人这半句话,一点也没有错。在钱的诱惑下,菲利普夫妇不把穷水手于勒当兄弟看待,眼中只存在会带来财富的富于勒。也唯有约瑟夫这一个孩子,同情可怜贫困中的于勒叔叔,对父母的冷酷无情而困惑、苦闷与不解。似乎也只有善良纯真的孩子才不会受到“坏主人”的诱惑、侵蚀,但是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又有多少希望呢?
或多或少,这不得而知了,但金钱作为物质财富,是人类创造的,并为人类服务,人类应当是金钱的主人,而不是金钱的奴隶。人们依靠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获取财产,金钱是光荣的,而那种用剥削、掠夺欺诈的手段不劳而获,则是可耻的。金钱在促进商品交换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金钱并非万能,世界上有比金钱更重要、更宝贵的东西。居里夫人放弃“镭专利”的巨额金钱,毅然将炼镭的技术公布于世,并把价值100万法郎的世界第一克镭捐献给治疗癌病的研究所。
截然相反的两种做法,但被金钱利用的菲利普夫妇是错误的。培根说过,金钱是善仆,也是恶主。希望在未来,它只是个善仆,绝非恶主。
1.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俄国的契科夫、英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小说家。代表作《羊脂球》、《一生》《漂亮朋友》等等。
2.佳句赏析
a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
** “突然”一词写了母亲的旧怨新恨一齐发作,也更能表现母亲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性格。
b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 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紫色的阴影”语义双关。既实指哲尔赛岛,也象征蒙在菲利普夫妇心头的阴影。
4.
金钱会使人变得冷漠,不要让金钱蒙蔽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