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周庄水韵句子优美赏析 正文

周庄水韵句子优美赏析

时间:2025-04-29 20:38:46

一、积累运用,我最棒!

1. 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凝望(nínɡ) 谛听(dì) 摇曳生辉(yè )

B.仲春(zhōnɡ) 缤纷(bīn) 潸然泪下(shān)

C.泊船(bó) 参差(cēn) 晶莹剔透(tì)

D.眩目(xuàn )漾动(yàng )冲天而起(chóng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班斓 朦胧 娴熟 稍纵即逝

B.笼罩 天暮 蔓延 如泣如诉

C.璀璨 竹蒿 抚摸 面目一新

D.闪烁 勾勒 隐匿 张灯结彩

3.根据所给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或成语。

(1)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多。( )

(2)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

(3)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 ) (4)各走各的道路。( )

4.《周庄水韵》的体裁是_______,作者是_______,周庄被誉为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中加点俗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只有善于吸取失败的教训,才能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

B.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第一次参加比赛的校足球队毫不示弱,以一种“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比赛。

C.只有做到“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能力才能够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D.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大凡聪明的人总是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改善。

B.全国人民支援玉树灾区的事实充分表明:人间有情,大爱无疆。

C.在节能环保型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逐步增强。

D.据刚刚最新收到的消息,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再次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C.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D.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8.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4分)

2010年上海世博会重庆馆设计主题确定为“山地森林城市”,面积600平方米的馆内设有“天生重庆”“人文重庆”“奇迹重庆”3个展示区,分别呈现了壮美的三峡景观、独特的人文元素以及未来重庆城市规划。观众可欣赏刺绣、版画、川江号子、铜梁龙等具有巴渝特色的民俗文化,体验高科技产品……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参观后欣然为重庆馆写下一副

(1)请写出你对黄市长这副对联的横批“馆小乾坤大”的理解。(2分)

(2)请为重庆馆写一句赞美的话,至少要使用一种修辞方法。(2分)

二、阅读分析,我能行!

我曾经三次到周庄,每次都乘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是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6.文中第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7.作者第一、二次到周庄分别是什么时间?简述作者两次游周庄留下的印象。

8.作者第一次游周庄写的简略,周庄给作者的印象不深,这是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二次游周庄,先从______觉写周庄的_______。后从________写周庄的________。这样多角度描写周庄的美丽。

10.作者两次游周庄后“为什么还三游周庄?原因是什么?

11.“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说说该句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周庄水韵的?

三、动手写作,我可以!

根据提示,按要求

周庄是江南风景的一个缩影, 你的家乡有哪些优美的风景,请你写出来,与大家共赏。

请以“我爱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

1.A 2.D 3.瞬息万变 若有若无 得天独厚 分道扬镳

4.5.B 6.(3分)

D(“刚刚”与“最新”语义重复)

7.(3分)B(正确的标点为:“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8、(1)展馆虽小,却将重庆的雄奇壮美山川,悠久灿烂历史浓缩在了其中。

(2)示例:比喻--重庆馆,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世博园,熠熠生辉;对比、排比--上海夜景甲华夏,香港夜景甲亚洲,重庆夜景甲天下。

6.领起下文

7.第一次时值“仲春” “天下着小雨”,春雨蒙蒙,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是冬天,写小雪后的景色。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鲜明对照,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8.当时周庄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只能打伞坐船游览

9.视,色彩;听,水声

10.周庄景色情韵深深吸引了作者。

11.写冬日白天的雪景,着重从滴水、流水的声音方面来表现周庄的水声充满柔情。

【教学目标】

1、 能通过欣赏、朗读初步体会周庄的水韵美。

2、 能划出优美的句子感受散文的语言美。

3、 通过探究训练,学会用生动贴切地句子描述自己的所见。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通过朗读、寻找优美语句感受语言美。

2、 学会描述自己的所见。

【教学设想】

1、 本篇课文属于写景抒情散文,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周庄、感受周庄的水韵美。

2、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感情,并品味散文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有同学到过周庄吗?

学生回答

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古镇周庄,有着近千年的悠久历史。它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睡莲,清丽可人。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家赵丽宏走进周庄,一起去体味周庄的水情与水韵。(幻灯片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展示播放周庄视频

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眼中的周庄。(幻灯片出示)

(三)、细读课文部分选段

通过昨天的预习大家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文章主要通过写作者在不同季节里三次游览古镇周庄时的所见所感,以“水”突出周庄特色,以“韵”点化周庄灵气。在作者笔下,第一次所见之景犹如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所见之景犹如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那么,第三次呢?

请同学们听课文片段朗读后,并试着同样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第三次所见之景。

参考:可以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幻灯片出示)

(四)精读课文第五节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三次所见之景,划出你认为能突出周庄美景的句子,读读并说说理由(幻灯片出示)

提示:可以从修辞手法、贴切传神的词语等角度入手。

组织学生阅读、思考、交流,评价。

小结:文中运用了不少生动而贴切的比喻,将周庄之水描绘地柔情万般,韵味十足,这与所描写的水乡景物正好相匹配。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另一个水世界“威尼斯”。

(四)拓宽探究

创设问题情境

看了这一组图片后,说说你的发现。

(出示一组周庄和威尼斯的图片)

参考:周庄:朴素清纯 威尼斯:富丽堂皇

小结:这一节课,同学们和我在作者的带领下,通过观赏、朗读、寻找优美语句一起感受了周庄的美,其实像我们身边的美景比比皆是,只是需要我们一起去发现、去保护、去描绘。相信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世界会应为我们人类的存在而更加精彩。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创建美好的家园而努力奋斗吧。

(五)作业

1、写作训练

如果我去周庄,我会这样来描写它……

2、辩论题

如果你是当局者,你认为一座城市是发展经济重要还是保持古镇旧貌重要?

1 师:作者三次游历的过程,都对周庄有一个整体比喻,请大家细读课文,把这三个句子找出来,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比喻?

2 抽学生回答。

3 让学生指出三次游周庄的时间和天气,据此领略比喻的贴切之处。

作者第一次去周庄,时值“仲春”,又在雨中,景色虽美,印象却不深,所以用“水墨画”比喻,恰到好处;第二次游周庄是在雪后的冬天,古老的小城与清新的白雪,色彩对比强烈,所以喻之为“版画,”与前者虽同为画,但韵味不同,一为粗线条的勾勒,精深细致的刻画;第三次游周庄,虽也是春天,却是晚上,而且正是旅游节。景色和情调与前两次又有不同,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作者“坐船夜游,仿佛进入了梦境”。实际情况这一夜的景色,由岸上写到河中,由光带写到花船,有章有法,意境幽美,衬以节日的礼花,惊喜的欢呼,都渲染了周庄水乡欢乐的气氛,并且将小镇古老悠远的历史和五彩缤纷的现实联系了起来。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品词析句,读懂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重点难点

1.学会酬本课生字。

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要求读音准确,书写规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品味江南水乡的无穷魅力。

重点难点

1.学会酬本课生字。

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具准备

1.周庄及其他水乡小镇的图片若干。

2.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提示课题(5)

1.请同学们说一说跟爸爸妈妈去过什么地方旅游。

2.投影搜集的周庄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说说你对周庄的印象及课前你也到的周庄概况。

3.出示课题:江南水乡——周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学习(10)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出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的读音。

2.检查生字读音。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互评正音。

3.交流读懂的词语,不理解的词讨论解决,读不懂的或重点词语随文学习。

4.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周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周庄的美?(得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

三、细读课文,想象品味(学习课文1~2段)(20)

1.齐读第一段,说一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放有关周庄的音像

都是有感情地讲述:周庄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一朵睡莲,当我们踏上周庄的土地时,一下子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3.学习第二段。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轻声读、同桌互读……)读第二段,勾出自己喜欢的描写景色的句子,美美地多读几遍,说说为什么喜欢。怎样读出喜爱之情。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蓝天下……”这一句,再通过想象来体会周庄的宁静、秀美。

(学生读书可以采取自由读、同桌互读、交流比赛读等方式。)

2).学生说一说大都市的建筑和环境,与周庄进行对比,体会出周庄带给人们的轻松之感。

3).学生完整地读全段,熟读直至背诵。

四、课堂小结(5)

五、布置作业(5)

1.书写你喜欢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品味江南水乡的无穷魅力。

教具准备

教学插图。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7)

1.认读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想象品味(20)

1.学习第三段。

教师有感情地叙述:周庄的水意味无穷,桥是水上的一道风景,又是文化的积淀。现在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其中富安桥最有名。

⑴生找出描写富安桥的两句话自读体会。再出示桥的图,比赛读写桥的句子。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桥楼合璧”“飞檐朱栏”,让学生体会到石桥的古色古香,引出对建桥人的赞叹。

⑵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都是有感情地叙述:周庄的桥,周庄的水,印证着同庄的历史。这桥,这景,这川流不息的运河不正是周庄的情致所在吗?

2.学习最后一段。

⑴引读。

⑵出示最后一段赏析。

⑶引读。将最后一段与二、三估,结合引读。

三、拓展延伸(8)

1.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外了解的信息,想象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吗?

2.再次投影周庄的图片,请学生说一句话,表达学习课文后的感受。

四、课堂作业(5)

填一填,再选两个你喜欢的词语造句。

古色( )( ) 遥遥( )( ) 崭新( )( )

白墙( )( ) 小桥( )( ) 飞檐( )( )

雕梁( )( ) 油然( )( ) ( )( )典雅

板书设计

11.江南水乡——周庄

简介地理位置和特有风貌

具体描写白墙灰瓦的房屋、小桥流水

构成独特

介绍几座名桥,歌颂智慧、勤劳的建桥人

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