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来自古代的帝王名言 正文

来自古代的帝王名言

时间:2025-05-03 04:03:28

读书使我们进步,我们大家可以一起看看下面的读书知识竞赛试题,欢迎阅读哦!

读书知识竞赛试题

初级题(23个)

1、《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天的:

答案:吐鲁番盆地

2、吴敬梓是哪一部名著的作者:

答案:《儒林外史》

3、《清明上河图》是一幅:

答案:社会风俗画

4、说出有“舌”字的成语,说得最多的胜出

答案:七嘴八舌、妄口八舌、闲嘴淡舌、唇枪舌剑、张口结舌、笨嘴笨舌、鹦鹉学舌等

5、“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

A、琵琶    B、古筝    C、扬琴                (A)

6、“卧薪尝胆”说的是:

A、夫差   B、范蠡   C、管仲   D、勾践              (D)

7、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

A、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内涵   B、为了赚钱不择手段

C、善于掩盖事物本质                     (A)

8、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

A、吴国   B、楚国  C、越国   D、齐国            (B)

9、“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的住处?

A、刘备  B、诸葛亮  C、司马光   D、司马迁     (B)

10、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A、晚春   B、盛夏  C、初秋   D、寒冬         (A)

11、我们常把那些一知半解,却喜欢在人前卖弄的人叫:

A、半截剑  B、半段枪  C、半面  D、半瓶醋   (D)

12、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

A、炎炎夏日  B、夏去秋来  C、春去夏来 D、秋去冬来  (B)

13、“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分别指哪四个人?

答案:西施、王昭君、杨玉环、貂禅

14、说出下边年龄称谓各指多少岁?

①弱冠 ②古稀 ③不惑 ④花甲 ⑤期

答案:①20岁  ②70岁 ③40岁  ④60岁 ⑤100岁

15、谜语:打中国文学名著中的人物(说出两个即可)

⑴孔雀开屏结束(打《三国演义》中人物)

⑵木材遭水劫(打《水浒》中人物)

⑶话说湖南千古事(打《红楼梦》中人物)

答案:关羽、林冲、史湘云

16、“天下大势,汾酒必喝,喝酒必汾”这是——广告,它运用了——修辞格               答案:山西汾酒    仿拟(仿句)

17、成语字谜:A、全面开荒  B、下大雪 C、举重比赛  D、聋

答案:A、不留余地  B、天花乱坠 C、斤斤计较  D、充耳不闻

18、你知道我国民间四大传说分别是什么?

答案:牛郎织女、梁山泊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19、接诗歌名句:共五题

①(   ),死亦为鬼雄

②小荷才露尖尖角,(   )

③问渠哪得清如许,(   )

④(   ),山雨欲来风满楼

⑤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答案:①生当作人杰②早有蜻蜓立上头③为有源头活水来④溪云初起日沉阁⑤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戏剧按矛盾冲突表现最后结果可分哪三类?

答案:悲剧、喜剧、正剧

21、“猫鼠同眠”的正确解释是:

①表示“化敌为友”  ②表示“宽广胸怀” ③如同动画片《猫和老鼠》中一样是一只可爱的鼠 ④比喻互相包庇,一起干坏事.

答案:选④

22、现代交际语言很有讲究填空:

称对方的儿子——(  )称对方的母亲——(  )

称自己的父亲——(  )称对方的父亲——(  )

称自己的儿子——(  )

答案:令郎、令堂、家父、犬子或愚子

23、下列不属于比喻义的是:

①地下工作——“地下”比喻隐藏在敌人势力范围内

②冻结资金——“冻结”比喻阻止流动或变动

③道理很深——“深”指深奥、深刻、深入

④乱扣帽子——“帽子”比喻罪名或坏名义

答案:③(③为引申义)

中级题(22个)

1、各举出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开头的俗语(包括成语、惯用语等)

例如:一是一,二是二

答案:一不做,二不休  一心一意 二一添作五  三心二意三 下五除二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四通八达  五花八门 六六大顺七上八下   八九不离十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九九归一 九牛二虎之力   十有八九  十拿九稳

2、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

杜鹏程(鹏程万里)

陈残云(风卷残云)

王任重(任重道远)

刘海粟(沧海一粟)

丁慧中(秀外慧中)

焦若愚(大智若愚)

3、“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

A、格林童话   B、安徒生童话  C、伊索寓言         (B)

4、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谁?

A、渔夫   B、皇后    C、王子                 (C)

5、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娘盗仙草”盗的是:

A、人参B、冬虫夏草C、灵芝(C)

6、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A、华山B、黄山C、峨眉山D、天姥山D、庐山(D)

7、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A、驾车B、骑马C、奔跑D、飞行(C)

8、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

A、木兰诗   B、木兰辞  C、琵琶行     (A)

9、“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

“汗流浃背”的原因是:

A、衣服穿得太多            B、劳动太卖力气

C、打仗拼死厮杀         D、答不出皇帝的问题          (D)

10、京剧中,饰演性格活泼、开朗的青年女性的应是:

A、青衣    B、花旦            C、彩旦          (B)

11、柳永词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么迷离伤感请问,人们常提到的“杨柳”是指:

A、一种树木的名称           B、两种不同的树木的名称

C、与树木无关            (B)

12、'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

A、刘邦  B、项羽   C、韩信   D、张良         (C)

13、“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

A、口吃    B、好说谎   C、喜欢骂人   D、喜欢无病呻吟   (A)

14、西方童话中,猫头鹰常以最聪明的角色出现,是因为猫头鹰:

A、头脑聪明    B、活得长久 C、与人长得相似

D、经常保持思考的表情                     (B)

15、民间故事《梁祝》突出反映了我国现行《婚姻法》的哪项基本制度?

A、男女平等      B、一夫一妻          C、婚姻自由          (C)

16、古人如何描述人生四大幸事?

答案: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17、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曾写过一篇《七子之歌》,把曾经与祖国母亲分离的七个地方分别喻为七个孩子,它们分别指哪些地方?(说出五个即可)

答案:台湾、香港、澳门、广州湾、威海卫、九龙、旅大

18、以下是几则歇后语,请说出后半句:共四题

①孔夫子搬家().

②快刀切豆腐().

③大路上的'电线杆().

④隔着门缝吹喇叭().

答案:①尽是书(输)②两面光③靠边站④鸣(名)声在外

19、戏剧行当五角色是?(一角色一个)

答案:生、旦、净、末、丑

20、“中国”一词古代有很多别称,请说出至少四个

答案:①中华②海内③华夏④诸夏⑤九州⑥神州⑦九牧⑧禹城(只说出四个即可)

21、接诗歌名句:

①晨起理荒秽,——————

②——————,一片冰心在玉壶

③——————,霜叶红于二月花

④欲把西湖比西子,——————

⑤我寄愁心与明月,——————

答案:①带月荷锄归②洛阳亲友如相问③停车坐爱枫林晚④淡妆浓抹总相宜⑤随君直到夜郎西

22、请说出“四史”指哪四部书?

答案: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总称

高级题(14个)

1、要成就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这是列宁说的中国古代也有人说过类似的话,怎么说的?

答案:“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2、“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语出:

A、席勒    B、雪莱C、歌德    D、徐志摩     E、舒婷        (B)

3、《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

A、皇帝          B、诸侯王      C、贵族    D、重臣       (B)

4、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

A、一个人  B、一只鸟  C、一只猴子         D、一条龙          (B)

5、王昭君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召见而远嫁匈奴单于,是因为:

A、王妃对她的陷害           B、画师歪曲她的形象

C、大臣说她的坏话                    (B)

6、杜甫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李白诗云,“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请问,成都为什么又叫做“锦城”或“锦官城”?

A、因蜀锦而得名            B、因锦江而得名          (A)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

A、八月    B、九月         C、十月                (B)

8、'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

A、唐代一位诗人   B、唐代一位高僧       C、一种官职         (C)

9、'东床快婿”原本是指:

A、司马相如       B、王羲之 C、刘邦     D、诸葛亮       (B)

1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

A、鬼节 B、死节 C、冥节 D、聪明节 E、寒食节            (E)

11、“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A、赤壁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E、淝水之战    (C)

12、由成语“墙头马上”的原意可知,元朝白朴所著的《墙头马上》属于什么类型的杂剧?

A、武侠    B、言情 C、战争  D、伦理  E、历史              (B)

13、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A、东林书院 B、岳麓书院 C、石鼓书院 D、白鹿书院 E、应天书院       (A)

(一)论变革

1.我们的时代是空前巨大变革的时代,并且变革的速度越来越快,使人感到许多变化来得异常突然。东欧巨变、苏联巨变,异常突然;全球化狂飙猛进,异常突然;各种根本技术的巨大突破,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纳米技术、基因技术的巨大突破,异常突然;特别是科学家宣布:“从基因破译的进展可以预期,在2030年之前,人类就能够掌握控制衰老的基因,从而延长人类的寿命,实现长命千岁的愿望”,这更使人感到异常突然。综观我们世界的种种巨变、突变,深感我们的时代已经进入100倍速、1000倍速、10000倍速的时代,进入“今天的10年超过过去的10万年”的时代。

2.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欲取得成功,必须与时代同步。古语云:“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天则要说:“识时代者为俊杰”。一个有头脑的人,要在环境欲变未变之时,见微波而知必有暗流,闻弦歌而知其雅意,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这方是智者之所为。假若对时代变迁视而不见,混混沌沌,必被时代抛弃。

3. 五百多年前,明朝有个叫万户的人,把自己绑在47支火箭上,想飞上天去。他在一声巨响中被炸得粉身碎骨。当年嘲笑万虎“粉身碎骨”的凄惨结局的人,怎能想到今天我们能够飞上蓝天、征服太空?

4. 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古代做不到的,并不代表当代做不到;昨天办不到的,明天就会变成现实。人类拿以前的“不可能”作为今天的“不现实”的愚昧的限制时,那等于自己在给自己制造一个最大的悲剧。

5. “如果可能,那就走在时代的前面;如果不能,那就决不要落在时代的后面。”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欲取得成功,必须与时代同步。

(二)论智慧

6. 一辆马车制作得再完美,也跑不过一辆简陋的火车。

7. 智慧,是无穷能量的源泉。无论是平定天下、治理国家,还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人类社会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取胜的最大关键都在于智慧。

8. 在古代,可以“一策而转危局,一语而退千军,一计而平骚乱”,可以“计就惊天地,谋就泣鬼神”。在当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计谋就是效益,计策就是金钱,智慧就是财富。

9. 以体力型的劳动力取胜,以技术力量取胜的时代都已接近尾声,未来的竞争将步入以智慧力量取胜的新时代。孙子说“上兵伐谋”,管子说“必先争谋”,孔子也说“好谋而成”。我国的《史记》高度评价谋的巨大威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西方的《圣经》也高度评价谋的巨大价值:“黄金和白银可以提供安全的保证,但是比不过腹有良谋。”

10. 凡是那些对信息有着独到的眼光的人,在这份“眼光”的背后,必然靠着独到的思维能力——分析力、鉴别力、判断力等做支撑。思维能力是点“信息”成金的手指头。没有这个手指头,再多的信息也是一堆毫无价值的顽石。

(三)论成功

11.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这话既对,又不对。无数人经历着同样的时势,为何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是英雄有人是狗熊?

12. “对于一艘盲目航行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对于一个没有志向的`人来说,任何机遇都不是机遇。

13. 是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是决定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成败的关键。孙膑有一句

14.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一计不能行,全都等于零。要“敏行”——立即行动,雷厉风行,“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要“稳行”——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浮

15. “大器早成”与“大器晚成”是两种目标模式。一种可称为“速决战”,一种则是“持久战”。“大器晚成”与“大器早成”都可实现成才的优化,只是优化的程度不同。每一个人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对两者加以选择。不管“早成”还是“晚成”,最重要的是要“成大器”!

16. 一个成功的领导人,必定是善于激励下属的人;一个成功的教师,必定是善于激励学生的人;一个成功的家长,必定是善于激励孩子的人;一个成功者,必定是善于自我激励的人。

17. 怎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对此问题,恩格斯早就指出:一要生存,二要享受,三要发展。生存、享受、发展,构成了总体的三个维度。生存之本在于体。享受之本在于乐。发展之本在于学。

(四)论生命

18. 世间的一切都源于人的生命。林语堂说:“科学无非是对于生命的好奇心,宗教是对于生命的崇敬心,文学是对于生命的叹赏,艺术是对于生命的欣赏……”如果对生命作哲学的思考,不难认识生命的三重绝对性:绝对根本性、绝对一次性、绝对宝贵性。

19.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为金钱绞尽脑汁,有的人为权力苦苦钻营,有的人为地位挥泪流血……金钱、权力、地位与生命,到底孰重孰轻?生命一旦灭亡,附丽于生命的财富、权力、地位、荣誉、爱情等等,都将像水中的泡沫一样转瞬即逝。

20. “孔丘盗跖俱尘埃”。孔丘是最崇高的大圣人,盗跖则是最闻名的大盗。不管是大圣人还是大盗贼,都难逃一死,死后都一样化为尘埃。因此,死亡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只有真正认识死,才能深刻理解生。让我们每一个人深深铭记:生命只有一次,人生只有一回!我们共同的最大敌人只有一个:死亡!

21. 教育最宝贵的是生命教育,科学最宝贵的是生命科学,文化最宝贵的是生命文化。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人人都有“一个生命胜过一个太阳系”的观念,会使每一个人都认为:珍爱生命才是最合人性、最合人道的。

22. 对一个国家来说,最宝贵的东西,不是它储备的大量黄金或外汇;更不是它的土地或资源,而是人民的健康,人民的生命!

23. 当有人问美国著名投资家巴菲特“一旦成为美国首富,还有什么目标”时,他毫不迟疑地回答:“成为美国最高寿的人!”

24. 对生命的需求,超越时空,超越民族,超越阶级,是人类最普遍的需求,是一切需求中最大的共性需求。君不见,无论凡圣贤愚贫富妍

25. 人类将逐渐意识到自己最大的失误是忽视自己,忽视自己的生命。21世纪,将是人类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生命,力求真正最大自由——生命无限自由的世纪!

(五)论文化

26.人正,世界正。心正,人自正。要正人心,必正文化。

27.变革人的行为,关键在于变革观念;要变革人的观念,关键在于变革文化。

28.今天,我们拥有信息但没有文化;我们拥有知识但没有理想;我们拥有技术但没有目标。我们依然不安,因为世界科技发展太快;我们依然焦虑,因为担心我们的观念更新太慢;我们依然

29.我们需要这样的先进人类文化——既整合了科学文化与宗教文化的精髓,又整合了当代文化与古代文化的精髓,又整合了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精髓。以“唯人文化”、“生命文化”、“生态文化”、“和合文化”、“共利文化”、“大成文化”所构成的新文化,正是这样的文化。

30.唯人文化——人就是上帝!能人就是上帝!——当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有了这样的观念,那么,对待一切问题,处理一切事情,就会有新的眼光,新的思路,新的出路。

31. 两片面包夹块肉的汉堡包,味道不敢恭维,老实说还不如煎饼果子好吃,可它为什么能风靡全球呢?向国际市场进军时,它包装成美国文化的代表,令人在内心认为吃汉堡包能表明他们是现代人。可见,汉堡包风行世界,靠的是文化,是标志美国时尚和风潮的文化。

(六)论人性

32.好生恶死、趋乐避苦、贵智贱愚、亲善仇恶、爱美厌丑,都是最根本的人性,是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既属于中国人,也属于美国人;既属于东方人,也属于西方人;既属于过去,也属于今天,更属于未来。

33.人的本性是喜欢和希望他人善良的。出于人的自利性,也希望他人善良,这使自己更有安全感,所以人的本性乃是亲善仇恶的。古时候中国人对孩子的要求是不恐智不达,惟恐德不修。在今天社会转型期,人们失落了善良和诚信。根据稀缺原则,越是稀缺越是珍贵,善良和诚信已成为我们市场经济中最为稀缺的资源。

34.自利性是人的第一本性。自利不同于自私。如果自利性无节制地膨胀,才会导致自私。人一生下来,不用教、不必学就会自利。当然,人又有道义性。人有善根,有亲善仇恶之心。从根本上说,亲善仇恶也源自人的自利性。

小孩子生下来晓得自己拿东西就吃,这是自利性;后来懂得把食物分给小伙伴吃,让小伙伴先吃自己后吃,这样的道义性是后天教化出来的。可见,人性首要的是自利性,然后才是道义性。

35.对于人性的认识,既不拔高,也不贬低,而应实事求是,正确待之。中国曾在经济建设上栽了大跟头,就是与人性相背造成的。“狠斗私字一闪念”,不承认人的自利性,连私人做饭的权利也剥夺了,连个人的锅、灶都没收得干干净净,表面看来搞集体主义联合起来力量大,而实际上却造成了饿殍遍野、全国饥荒!后来,经济改革的奇迹,从根本上说也是因为认清了人性,尊重了人性,承认了人的自利性。一下子中国就多长出了粮食,经济上从深渊走向了辉煌。违反人的自利性与尊重人的自利性,带来如此天渊之别的差异。

(七)论创新

36.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捡起身边的石块掷向野兽,这个举动就是创新。后来,又有人第一个把石块打磨得非常锋利,这样更能致野兽于死地,这就开始制造工具,更是创新。人类就是靠一代又一代的层出不穷的创新,才得以生存、发展,从而成为万物之灵,成为地球的主人。

动物依靠本能活动,永远无法改变自身的命运;而人类依靠创新活动,能够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创新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

37. 今天,成功者不是继承型的人,而是创新型的人。继承性学习是以积累知识为主要特征,而创造性学习,则是把学习知识与创新知识结合起来,不只是学到知识,还能推动创造。

38. 如今,国家分为“头脑国家”与“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只能沦为“头脑国家”的附庸,而“头脑国家”所倚仗的正是一套运作良好的国家创新系统,所凭借的正是极其强大的国家创新能力。

39.创新学习,也是毛泽东在学习总方略上的大变革。毛泽东常对同学们说:古人的话、老师的话和一切名流学者的话,不一定都对。他自己坚持做到“不能让自己的脖子上长别人的脑袋。”他在书上空白处写满了批语,有的批“此论颇精”、“言之成理”;有的则划杠打叉,批上“不通”、“荒谬”或“陋儒之说也”。

40. 独智,就是脑袋不要长在别人的肩膀上,要有自己的头脑;独行,就是要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的风骨。独智加独行,方能产生独创。

(八)论未来经济

41. 在未来经济时代,只有既是高科技企业,更是高人性企业,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未来的经济不仅要追求顾客满意,而是要追求顾客感动。做到令顾客感动的地步,是高人性企业所追求的目标,是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

42. 经济发展到今天,衣食住行的低层次的好生需求已经得到了充分满足。如果经济仍然只在衣食住行上打转,那么无论怎样拉动内需,也无法摆脱市场疲软。

未来经济,要充分满足高层次的好生需求。高层次的好生,就是追求健康、追求长生。

43.娱乐经济的风生水起,风起云涌,正说明:我们的时代在发生着空前的革命——过去,实物产品才能增加财富,但是现在“快乐”也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

(九)论人类

44.人类危机的真正根源是什么?就是对人类自身未来的懒思、少思。21世纪呼唤为人类思考的真正的思想者。21世纪,最需要的不是金钱,不是资源,甚至不是技术,而是能够使全世界联合起来的共同理想。

45. 现实的人类是怎样的呢?这样的人类,当然只配拥有一个相互争斗、相互残杀、战争不断、暴力丛生的世界。

46. 今天,人类的危险,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人类当前的主要矛盾,不是与自然的矛盾,而是人类内部的矛盾。狄德罗这样描述:“人类既强大又虚弱,既卑琐又崇高,既能洞察入微又常常视而不见。”很多方面,人类何其强大——强大到把地球折腾得天翻地覆,又何其虚弱——虚弱到那按着核按钮的手指一动就可以使全人类毁于一旦;既能洞察入微地研究外部世界的细小事物,又对人类内部的最大的共同利益视而不见!我们把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耗费在了吵吵闹闹、勾心斗角、自相残杀上面,甚至于要同归于尽。人类四分五裂,手足相残,这正是世界危机、人类悲剧的总根源。

47. 冷战结束后,人类盼来的不是天下太平,反而进入了一个更加危险的时代。我们在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幸福时光的同时,又面临着人类自己制造的种种毁灭性的灾难。科学家宣称,恐怖组织只需 20克病毒,就可以把全世界60亿人都“解决掉”!……最大的恐怖与最大的利益,必将推动着人类做出最伟大的抉择。

48. 危机往往也是转机。今天的重重危机,恰恰能成为人类的最大转机。只要我们大家能认识到我们大家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世界各国人民,哪怕本来像吴越那样仇恨极深的世代仇敌,也一定能够携起手来,同舟共济,共创未来。

49. 一旦人类实现空前绝后的大彻大悟,将启动巨大的世界文化再造工程、世界政治再造工程、世界经济再造工程——整个世界再造工程。只有如此,才可能避免人类“直下地狱”,才可能使人类“直登天堂”。

50. 鹰有时比鸡还飞得低,但鸡永远不能飞得象鹰那样高。人类,有时候像鸡一样低飞,甚至有时候还会像蟑螂一样爬行,但是人类一旦觉醒,就会像雄鹰那样振翅高飞!

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

2、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焚夜》)

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焚夜》

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7、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9、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11、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1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1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1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

1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17、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

18、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1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2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

21、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南朝黄琼传))

2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

23、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范晔《后汉书》)

24、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小已。(曹操《龟虽寿》)

2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7、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28、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2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犯敌)

30、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新五代史》

3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3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3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5、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

36、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唐韩愈)。

3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3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

40、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

4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僧云览诗中之句)

4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宋欧阳修)

4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唐魏征)

4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宋苏轼)

4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

4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47、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4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4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50、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