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名人名言校园欺凌 正文

名人名言校园欺凌

时间:2025-04-29 18:43:46

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征文1

在和谐的学校中,同学互相帮助,相互学习、探讨问题。操场边,远远地便听见琅琅书声,在刹那间构成一曲美妙和谐的乐曲,一切似乎是那么美好,温柔的阳光“似乎”洒落在每个人身上,快乐“似乎”无处不在。

然而,在这美妙的乐曲中仍有一些烦人的噪音扰乱众人,影响众人的身心健康,使之畏惧,使之恐慌,在社会日益迅速发展的今天,校园欺凌却不再是偶尔划过天空的流星,它像一团可怕的火焰迅速燃烧着,悄悄地、可怕地蔓延着,愈来愈旺盛,难以制止。

那么,本该宁静和谐的校园,为何屡次发生这些悲剧,本应该用美好、纯真等词来形容的花季少年少女,却越来越多地与暴力、喋血、行凶等联系在一起?校园暴力话题异常沉重,面对校园暴力,学生不知所措,家长教育者束手无策。

诚然,校园暴力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对其遏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归根结底,只有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在浓浓的关爱中成长。极端宠爱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别人必须听从于我的错觉,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正是这种过于极端的个人中心思想,造就孩子惟我独尊的畸形心态,使得孩子遇事只注重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存在的偏狭性格。一旦他人不能满足自身利益,就立刻采取一些过分的行为进行报复,给予他人所谓的“惩罚”。其中就不乏通过伤害对方身体或者性命来发泄自身愤怒的残忍的“江湖仇杀行为”。

再者,学校教育惩戒功能逐渐丧失,在当前不尽合理的义务教育法规的限制之下,绝大多数学校很难处分一个学生。惩戒功能的丧失,助长了极端心理的自由萌发,暴力者变得无知,无所畏惧。其次,学校的弱势也导致老师处理纷争的权威地位下降,对一些性情暴戾的孩子纯粹讲道理感化是无用的,但老师们所能做的往往只能如此。他们很为难。导致许多学生认为老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到头来还是要靠自己以及小团体的力量才能解除心头恨。

值的注意的是,当下愈来愈多的网络游戏出现在应用市场,这其中难免会有涉及暴力、道德等层面的问题。在虚拟世界特定形象当中,玩家感受到虚拟的暴力快感加以施用于现实,殊不知自身早已被影响甚至被左右,盲目跟从,最后酿成不可避免的惨剧。

因此,青春年少的学生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秩序观,培养博大的胸襟,切勿因小事引发大祸端。学会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学会换位思考,改变极端思想,以礼待人,以情相知。

校园需要阳光,让阳光为“苍白”的心灵注入生机、希望,谱写一首属于青春的和谐曲,让我们丢弃欺凌,在阳光下快乐前行。

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征文2

学校今天布置我们一个难题作业,让我们讨论校园欺凌这个话题。那我就来随便聊聊自己的一丝看法和意见吧。

学校在我们心中是严肃和神圣的地方,是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是同学们友谊滋生的平台,我们更渴望在这和谐清净的校园内,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前段时间一部关于校园生活的电影—悲伤逆流成河,让我想起今天老师提起“校园欺凌”这四个字,整部电影我是秉着呼吸,红着眼睛看完的。干净的少年,孤独的女孩,沉默地等待着放学的她,那个震动不已却无人接听的手机,匕首般的语言,淡薄如纸的同学冷漠面孔,以及躺在血泊中目光呆滞的她……在我的脑海中来回游走。

剧中,女主角是一个中学生,名叫易瑶,生活中唯一的亲人就是一个在别人眼里的“不学好”的母亲,靠着帮别人按摩挣取女孩的学费和生活费,一次意外让女孩染上了所谓的“不干净”的病,后来同学们知晓后,对她进行了各种语言的攻击,猜疑,漫骂,有的甚至把红墨水直接泼洒到女孩的'身上,塞粉笔灰她嘴里,扒女孩的衣服。女孩从三次忍让到一次攻击,最后直到那个最干净的男孩也开始不相信她,直到最后居然所有人都怀疑女孩杀了同班同学,女孩彻底绝望了,无处可逃,觉得生无可恋,最后女孩选择跳海来结束自己可悲的一生,在海边女孩对着所有老师和同学大吼道:“你们才是最恶毒的杀人凶手,我永远忘不掉怎么被你们欺负,怎么被你们侮辱,你们给我编过最下流的绰号,你们一口一个杀人凶手地叫着,你们的心比石头还冷漠,你们又恶毒又愚蠢,你们胆小怕事,别人做什么你们就跟着做什么,因为你们觉得无聊,觉得不要承担任何后果,杀人凶手我不知道是谁,但是我知道杀死我的凶手就是你们。”

是啊,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我们最爱的校园却出现了校园暴力,有的同学跟着别人,怎么说,怎么做,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考,有的同学给其他人起绰号,语言攻击和冷漠也是一种最高级的校园欺凌。其实这种校园欺凌事件,在我们身边也常有发生,我希望全学校,全社会都应该高度重视和关注,采取相应措施,共同努力,减少和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一切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面对校园欺凌,我们应该从自我做起,不去语言和暴力攻击别人,那更不能在校园欺凌中保持沉默,要做到保护自己,爱护同学,从我做起!

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征文3

5月13日下午,我班召开了班会——反校园欺凌!十分严肃。

近来,频频有校园欺凌的事件发生导致无数惨案。可因为都是未成年人的原因,发生地方多在校园,类似的事件还是不断增加。主持人给我们举了几个例子:日本一男生因家境贫穷,相貌丑陋,在学校被同学排挤,连老师也经常挤兑他。他时常被凌辱,最终,因忍受不了现状而上吊自杀。一女生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被一群女生围攻。该女生无力反抗,躺在地上被毒打了两小时之久,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而被打的原因仅仅是那群女生看她不顺眼。一名小学生因和同学发生口角,将一钢尺插入同学腹内,同学当场死亡。听完我们的心情也变得十分沉重,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呢?

校园,是友谊的桥梁,是知识的天堂。它本是一块美丽的净土,可现在竟不断发生殴打事件。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多数是因为同学们争强好胜、打架斗殴、恃强凌弱、鲁莽冲动而造成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防患于未然呢?

首先,从我们自身来讲。在校园中,同学们之间要团结互爱,互相帮助。一人有难时,多方伸出援助之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还有,校园是教给我们怎样做人、学习本领的地方。我们要专心学习,不要不务正业,沾染社会上的不良习气。也不要互相攀比。老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同学,人与人是平等的,不要因为哪个同学家庭不富裕,学生成绩不理想或者长相丑陋等就孤立他、排挤他,这样都是对同学的不尊重,甚至严重的还侮辱他的人格,让他受到极大损害。其次,我们也要做好自身防备。如果在校外,有人向你勒索钱财或是欺负你时,绝不能忍气吞声,但也不能以暴制暴,要及时告诉老师及家长,寻求法律的帮助。屈服,只会让他们更加猖狂。如无力反抗时,我们一定要大声呼救,保护好自己的生命,伺机逃脱。再者,现在的孩子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比较强,所以老师也要及时给同学们灌输正能量,及时做好个别同学的心理辅导工作,把一切不良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好了,今天就先说到这里。最后衷心地提醒大家一句:行动起来,反校园欺凌,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欢声笑语,让我们的校园充满和煦、温暖的阳光!

1.维护你我安全,共创和谐校园。

2.多一句文明用语,增一缕校园春风。

3.学海拼搏,需注意安全;寒窗苦读,应畅谈文明。

4.一起建和谐校园,互相帮助显爱心。

5.你我文明一小步,校园文明一大步。

6.安全与文明携手,健康与美丽同行。

7.老师是我们难求的知己,校园是我们温馨的家园校园欺凌宣传口号。

8.健康——谱写人生之路;安全——唱响生命之歌;文明——点燃心灵之窗。

9.和谐校园,你我共建;平安校园,你我共享。

10.顺手捡起的是一片纸屑,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是一块污迹,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11.真心真爱献出来,上下友爱创未来。

12.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

13.让健康与我们相随,让懂事与我们相伴;让聪明与我们相拥,让可爱与我们相依。

14.增强师生防范意识,营造校园安全环境。

15.相亲相敬与相知,尽显和平真意义。

16.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兴办人民满意教育。

17.和谐—唱响生命之歌;文明—点燃心灵之窗。

18.同窗同心同条船,并肩并行乐与悲。

19.同学相处是缘分,礼让三分解矛盾。

20.手中有爱花似锦,足下留情草如茵。

21.安全意识,时时具备不可忘;文明之道,刻刻铭记你我心。

22.校园暴力要不得,共建美好创和谐。

23.百善文明为先,万事安全为重。

24.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25.健康生活,文明做人,平安校园,幸福一生。

26.树立文明新风,共建和谐校园;维护校园安全,创建平安环境。

27.好少年=文明+价值+爱心+力量

28.文明在于细节处理,安全在于未然防患。

29.坚持以人为本,共创美好校园。

30.留心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 ,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校园暴力事件近年来有不断扩散趋势,究其原因是‘黑帮’风气在某些学校弥漫,甚至开始向小学蔓延。

“校园暴力”是近几年在教育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暴力是指以语言、或明显的肢体动作侵犯他人,使对方感受到威胁、痛苦或身体上受到伤害。从广义上来说:应是指发生于校园内的所有暴力行为,包括同学彼此间或老师与同学之间以及学生对学校的破坏行为等。然而在我国发生最多的是学生间的暴力行为,也就是学生对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一般表现为口语恐吓、辱骂、被迫做不喜欢的事、被故意侵犯身体、被故意陷害乃至殴打、勒索等形式。

校园暴力角色一般分为:

①欺凌者:发起暴力行为,通常还带领其他同学参与其中;

②受害者:受到欺凌者;

③协助者:跟随欺凌者,直接参与欺凌行动;

④附和者:支持欺凌者的行为,例如在旁边嬉笑或呐喊助威;

⑤保护者:安慰及支持受害者,尝试制止欺凌行为;

⑥局外者:置身事外的人。

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并不时有校园学生暴力案件的报道,其中还有一些性质相当恶劣的案件。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欺凌不但对“受害者”造成伤害,而且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由于长期欺负别人,内心得到极大满足,以自我为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而“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伤害也不可小视,受欺凌的学生通常在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同时“校园欺凌”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所以,学校、家长、学生必须认识到校园暴力的严重危害。

校园欺凌防控六举措

有效防范和遏制学生欺凌事件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更是学校必须正视、预防和制止的现实问题。那么,学校应该如何防控学生欺凌现象呢?

1家校联合,形成合力

一个问题学生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无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都与不合格的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所以,家校联合是防范校园欺凌现象的有效途径和必需手段。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引导好家长。遏制和防范学生欺凌的突破口首先是家长,家长对校园欺凌的态度以及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对防范欺凌现象起着关键性作用。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等渠道,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培训,使家长增强对校园欺凌危害性的认知和重视,关注孩子的异常言行,对孩子个性中的偏狭、自私与冷酷不能忽视,更不能纵容。

当学生欺凌事件发生后,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意识到对孩子不能姑息迁就,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更不能任由孩子讨价还价,无理取闹,而应配合学校做好教育、惩罚工作,以使孩子不再发生欺凌他人行为。教师要与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发挥班级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创设家长心理课堂,对被欺凌和欺凌的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等等。

2法制教育,刻不容缓

一些青少年之所以欺凌他人,源于法制意识淡薄,不懂得约束自己,因此,加强法制教育刻不容缓。学校要充分利用黑板报、橱窗、广播室、校报等,做好法制宣传工作,使校园普法教育活动常态化,如实行“聘任校外辅导员制”,请司法人士定期开展讲座,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通过举办“校园暴力”图片展,引导学生从惨痛的案例中认识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增强反对校园欺凌的意识;举办“与法同行”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让学生懂得相应的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

对于一些“恶霸”学生,学校可以集中培训,教育他们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掌握基本的防范本领,学会依法解决问题,而不是以暴制暴、以牙还牙。

对于被欺凌学生,班主任要教育他们,当遭受欺凌时,要沉着冷静,机智应对,善于自卫自救,而不是去痛苦地忍受欺凌,如可采取迂回战术麻痹对方,也可通过假装答应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寻找机会逃脱。当与同学发生矛盾或被欺凌后,不要忍气吞声,要及时报案或告知老师和家长,要相信法律,相信正义,依靠老师、家长的力量和法律的权威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武力解决问题的方式。否则,会导致欺凌现象恶性循环。

3适当惩戒,促其反省

不以规矩,难成方圆。对于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要给予严厉惩戒,让施暴者因自己的过火行为付出代价,促其反省思过,吸取教训,规范行为,其他学生也会从中受到警示。对于学生欺凌行为,学校和老师应及时跟进,彻底调查,并通知双方家长到校,共同处理欺凌事件。学校要对参与欺凌者做出相应处罚,并记录在学生成长档案中。

对已经发生的恶性校园欺凌行为,学校不能抱有“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应当允许司法介入,通过司法人员的协助,做好欺凌一方对被欺凌一方的治疗、补偿等工作,让施暴者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促其警醒,并以此为契机,教育、警示其他学生不要欺凌同学。学校要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建立预警、发现、报告、处理和惩戒校园欺凌体系,使惩戒起到教育、震慑作用。当然,实施处罚后,还要进行跟踪观察和调查,施以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既使欺凌行为不再复发,也使受处罚者放下思想包袱,健康成长。

4主题班会,价值引领

主题班会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解决学生问题的主阵地。在防范和遏制校园欺凌现象时,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教育的主渠道。

班主任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疏导学生的情绪,健全学生的心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发生。

在班会课上,可通过视频播放、欺凌案例介绍等,以案说法,让学生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体味欺凌事件对双方及双方家庭造成的不可弥补的伤害,使学生们从中汲取教训。也可组织以“珍惜自我,关爱他人”“反对校园欺凌,远离校园暴力”为主题的班会,通过学生发言、问题讨论、情感交流、真情告白、全班学生签名等活动,净化学生的思想,拒绝校园欺凌。要让学生懂得,对一些身材瘦小、体力单薄、能力较差、家境贫寒、生理上有残疾的同学,要尽力关心和帮助,不能瞧不起他们,更不能欺凌他们,要平等尊重他人,绝不凌弱欺生。

此外,班主任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生命化道德教育,教育孩子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和善意,呵护生命,避免伤害他人也避免自己被伤害。当同学间发生矛盾,要合情、合理、合法地去处理,去化解,而不能付诸武力。要教育学生学会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让他们站在被欺凌者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扪心自问:如果那个被欺凌的人是我,我会有怎样的感想和感受?以此来启发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了解动态,防患未然

百治不如一防。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素养、教育方式有所了解,与家长保持联系和沟通,引导家长正确地管教孩子。教师特别要及时了解和准确掌控学生的性格、思想、表现和动态。可通过调查学生、家访、观察、交流等渠道,把握学生的行为倾向,发现学生有暴力倾向时,及时做好思想疏导和教育工作,并主动向校方反映并与家长联系,共同防范,使校园欺凌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

教师还要特别关注班级内强势学生和弱势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增强他们的自制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排解他们的不良情绪。教师应对校园欺凌事件有预判性,加强监测以便及时处理。教师要随时检查反思自己的管教态度,避免出现不公、不当言行,努力保持学生阳光、健康的心理。

6培养“逆商”,拒绝欺凌

有些学生具有极强的自尊心、虚荣心、嫉妒心和报复心理,遇到打击和挫折,往往会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心理扭曲,为释放压抑情绪,常常会通过寻求刺激来获得心理平衡与满足,欺凌行为便应运而生。对于那些常遭欺凌的学生来说,心理上的弱势常常使他们在遇到挫折时,会变得自卑自怜、自暴自弃甚至排斥自我,这就更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所以,提高学生的“逆商”(全称为“逆境商数”,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耐挫力是防范校园欺凌的有效手段。

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挫折观和人生态度,能直面挫折,善于在逆境的磨炼中成长。如组织开展“圆梦挫折中”演讲比赛,“名人挫折谈”名言、警句征集赛,“寻找强者足迹”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强化学生的抗挫能力;也可设置一些“难题”难为学生,使其产生“失落感”,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耐挫体验,这对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校园欺凌也会发生在校外,参与者也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社会青年有时也参与其中。因此,防范与遏制校园欺凌是全社会的责任,每个人都要关心和参与这种联防,使校园欺凌事件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