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敏而好学的名言典故 正文

敏而好学的名言典故

时间:2025-05-18 15:18:57

古人勤学的故事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屈原洞中苦读

这个故事讲述了,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朱元璋放牛读书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终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王十朋苦学书法

王十朋从小聪颖过人,文思敏捷,可是书法却不如人意。于是,他痛下决心,一定要练好书法。终于,宝印叔叔的指点下,他终于悟到了书法真谛,成为一名大书法家和文学家。

车胤囊萤照读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古人勤学的名言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到用时方恨少。书籍是成功的阶梯,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7、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9、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0、书患不能观耳,观则万卷非多,只字非寡 ——明 吴应萁

11、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高尔基

12、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3、凡读书需识货,方不错用功夫 ——清 陆世仪

1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7、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8、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0、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感,对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会贯通,并使之付诸实现。 ——巴金

21、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2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2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8、多读书,读好书,然后写出自己的感想,这是写好

29、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严如玉。

30、以书为道,相隔万里也。 ——清 颜元

3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2、书要读懂,先要不懂 ——现代 闻一多

33、仅在字母、文字和书页中浏览一番——这不是读书。

34、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6、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7、阅览和死记——也不是读书。()

3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9、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4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指”天资聪明却好学习,并且不以向别人请教他们认为很低端、很简单的问题为耻“这种难能可贵的学习精神。不耻下问语出《论语》。意思为哪怕是很低端的问题也会主动向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耻:以……为耻。问:请教。指人好学。下,字在此处应该是指的是问题的属性为“下”,而不是请教的人为“下”。孔子主张礼,如果这个成语的解释把“下”字作为被请教人的属性,则会先无礼于人,与他所主张的思想不符。——摘自百度百科《不耻下问》

基本解释

注释:耻:羞耻,奇耻大辱

出处 :《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解释:

“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孔圉得谥为文,以此而已。”[1] (释义:天性聪敏的人大多不爱学习,地位高的人又多以下问为耻。因此谥法中将”勤学好问“谥为文,这大概就是人们的困难之处吧。孔圉能够谥为文,也就是因为这样而已。)

用法 :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反义词 :好为人师、骄傲自满

示 例 :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演变 :现常指”聪明且好学习,不耻于向不如自己的人来问。“但这是一个错误的解释。

成语来由

尽管孔文子德行不佳——“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妻之。疾通于初妻之娣,文子怒,将攻之。访于仲尼,仲尼不对,命驾而行。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遗室孔姞”[1] ,但是仍然被谥为”文“(在谥法中极高的谥号),这不免让子贡感到疑惑。而孔子对错分明,不否定他的难能可贵的优点,告诉子贡他的谥的来由——虽然他聪敏而地位高,却不耻于下问,这是常人所不及的。

非常经典的读书名言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1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12、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 《清诗铎·读书》

13、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14、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8、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0、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2、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2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4、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5、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9、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30、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3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3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

33、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美国)富兰克林

34、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美国)富兰克林

35、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36、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37、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38、读书是我惟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美国)富兰克林

39、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40、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41、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李欣

42、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佚名

4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44、我们读书越多,就越发现我们是无知的。——雪莱

45、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学习的名言(一)

1、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陈师道

2、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3、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7、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李白

学习的故事(二)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学习的(三)

在近五年的小学生活中,我遇到了许许多多各不相同的人:文静的、活跃的、贪玩的、好学的……在这众多的同学和朋友中,我最喜欢也最难忘的是我的同班同学李丹蕾。

李丹蕾有着一头乌黑的短发,弯弯的眉毛下镶着一对又大又亮的眼睛。她长着一个好大的脑袋,里面装满了智慧。

李丹蕾是我们班的学习尖子,每次测试她都名列前茅。她的好成绩全凭“勤奋”二字。

记得在上学期期末的'前两周。一天晚上,我早早的写完作业,想找几个小伙伴一起做游戏。就给她一个电话,她说:“快要考试了,我要在家复习功课,今天不去玩了。”听到这儿,我感到一阵心酸。李丹蕾把学习看的那么重,而我,作为她的朋友,为什么没有学会她刻苦、勤奋学习的精神?

还有一次,星期六我去找她打羽毛球,她拒绝说:“我的作文还没背,你去找别人玩吧!”“我也没有背,反正还有明天,你明天背也不晚呀!”我说。“不行,我明天还有课,得今天背完,我要往前赶,你也快回家背吧。再见!”我被她的话打动了。()是呀,“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句话为的不就是教育像我这样没有时间观念的人吗?我立刻跑回家去背书了。

这,就是我佩服又难忘的李丹蕾——游戏不做要复习功课;羽毛球不打要背书的“傻瓜”!不过,如果不这样“傻”的话,也不会成为我们班的学习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