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冯友兰名人名言大全 正文

冯友兰名人名言大全

时间:2025-05-18 16:52:41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虚荣是虚伪的产物。——卡莱尔

3、世界荣誉的桂冠,都用荆棘编织而成。——贾赖

4、所谓名誉者,是众人对于我的过人之处的承认;若我虽有过人之处,众人不愿意承认,则虽有过人之睡,名亦不立。——冯友兰

5、懒汉从来没有时间。

6、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窦巩

7、社会荣誉源自物质占有,而有时它又更像是获得这种占有的跳板。——弗兰克·帕金

8、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9、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0、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董必武

1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13、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培根

14、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15、利用寸阴是任何种类的战斗中博得胜利的秘诀。

16、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鲁迅

17、对于光荣的企求,和生物所同具的保全生命的本能,其间并无区别。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记忆中,生命仿佛就加长了一些;光荣是我们获得的新生命,其可珍可贵,实不下于天赋的生命。——孟德斯鸠

18、盲人无白天,醉鬼无时间。

19、最好不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幻想什么,而要在旭日初升的时候就投入工作。——谢觉哉

20、一个人不应受名誉、金钱和地位的诱惑,……去忽视正义和其他德行。——柏拉图

21、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

大学应该是国家的知识库,民族的智囊团。

世界上,历史上,凡在某方面有大成就底人,都是在某方面特别努力底人。古人说:“业精于勤。”人没有不勤而能精于某业底。

假如我们能够了解人生,人生便有意义,倘使我们不能了解人生,人生便无意义。各个人对于人生的了解多不相同,因此,人生的境界,便有分别。境界的不同,是由于认识的互异。这有如旅行游山一样,地质学家与诗人虽同往游山,可是地质学家的观感和诗人的观感,却大不相同。

在道德境界中的人,不论所做何事,皆以服务社会为目的。这一类人既不贪生,又不怕死。他们晓得除“我”以外,上面还有一个社会,一个全体。他们了解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个人与社会是部分与全体的关系。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其实“先定”是没有的,即使有,也无用先知。如果有先定的命,命中注定你将来要发财,到时自然会发财;命定你要做官,将来自然做官;命定了将来要讨饭,自然要讨饭。先知了也不能更改,不能转变,又何必要预先知道呢!

英雄是时势造出来的,不是学校造出来的。世界上没有造英雄的学校;也没有造诗人、发明家的学校。这些人可以是学校出身,但他们的成就,却不是靠学校的。

科学可以增加人的积极知识,但不能提高人的境界。

人对外部世界首先应当尽力而为,只有在竭尽所能之后,才沉静接受人力所无法改变的部分。

所谓名誉者,是众人对于我的过人之处的承认;若我虽有过人之处,众人不愿意承认,则虽有过人之睡,名亦不立.

人对外部世界首先应当尽力而为,只有在竭尽所能之后,才沉静接受人力所无法改变的部分。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

修行的道路,就是要充分相信自己,其他一切放下,不必于日用平常行事外,别有用功,别有修行。这就是不用功的用功,也就是禅师们所说的不修之修。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和”与“同”不一样。“同”不能容“异”;“和”不但能容“异”而且必须有“异”才能称其为“和”。譬如一道好菜,必须把许多不同的味道和起来成为一种统一的、新的中载道 一首好乐章,必须把许多不同的声音综合起来成为一个新的统一体。只有一种味道、一个声音,那是“同”;各种味道,不同声音,配合起来,那是“和”。

爱别人就是一种个人保险或投资,它是会得到偿还的。可是绝大多数人都很近视,看不出这种长期投资的价值。

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以外的东西。但是,他若是竭尽全力,总还有一些东西是在他力所能及的控制范围以内。因此,人只有已经做了他自己能够做的一切以后,对于那些仍然要来到的东西才只好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只好平静地、无可奈何地接受它。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著名哲学家,1924年(甲子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州大学(现在的河南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其哲学作品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

1. 中国共产党解放了全中国,这不仅是对于中国劳动人民的解放,也是对于全中国人的解放。——《冯友兰自述》

2.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到欧洲休假,看了些欧洲的封建时代遗迹,大开眼界。……在这个时候,我开始接触了一些马克思主义。当时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的一个显著的观点,是不从纵的方面看历史,而从横的方面看历史。所谓从纵的方面看历史,是着重看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生成和发展,衰老和死亡。从横的方面看历史,是把社会分为许多类型,着重的是看各种类型的内容或特点。我这当然是一个很肤浅的理解。——《冯友兰自述》

3. 中国革命胜利了,革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绝大多数中国人,包括知识分子,支持了革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人们深信,正是这场革命制止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了军阀和地主的剥削和压迫,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拯救出了中国,重新获得了中国的独立和自由。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接受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时的答词(1982年9月10日),《冯友兰自述》

4. 共产党员有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及与理论相结合的实践、这一点就是前一点的表现。共产党的理论是与他的革命斗争分不开的。他们学习理论为的是指导革命实践,革命实践又反过来丰富革命理论。……我佩服共产党的各级领导人员。他们谈起来,不拘关于什么问题,都是“头头是道”。你听他们讲,起初也不觉得怎样“轰轰烈烈”,只觉得有个道理。他不提马克思列宁主义,可是到处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后来你才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轰轰烈烈”。理论与实践,融化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分不清究竟是理论指导实践,或者是实践充实理论。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高成就。——《我对于共产党员的'认识》

5. 共产党员有坚定的立场,所以他们在斗争中必然是坚强的。同时他们的理论学习,使他们把握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这些规律里共产党员确切知道在现在的社会,什么是要发展,什么是要没落,什么是方生的,什么是将死的。共产党员自己知道他们自己是正在发展的势力的先锋,也就是正在发展的势力的化身。因此他们相信,他们的事业必然是胜利的,这不是一个盲目的信仰,而是有科学根据的信念。——《我对于共产党员的认识》

6. 在傅作义军队撤走以后,……过了几天,解放军才开到海淀,他们没有进清华,只在校门口设置了一个岗哨,有一个解放军同志在那里站岗。清华的师生也都跑到海淀欢迎解放军,同他们谈话,很是亲热。叔明(指冯友兰的夫人任载坤——编者注)也到海淀去了一趟,回来说,她看见在校门口站岗的那位解放军同志,是赤着脚穿鞋,她打算送他一双袜子。我说:“你去送试试,恐怕他们不要。”她拿了一双袜子,去了不久,回来说:“他果然不要。”解放军的这类行动,使各阶层人民都对于共产党有了无限的敬佩之心。常看见书上说,某某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以为这是溢美之词,未必真有那样的军队。可能过去是没有的,解放军可真是“秋毫无犯”。我还想到,不记得什么书上说的一句话:“王者之师,有征无战。”这次解放清华,不就是“有征无战”吗?——《冯友兰自迷》

7. 共产党员,由于他的阶级立场,及他在斗争中所得的教育与锻炼,必然有高贵的品质。……热诚,坚决与信心,就是共产党员的高贵的品质的一部分。——《我对于共产党员的认识》

8. 中国的大一统和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是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非常可贵的遗产,我们子孙万代都要继承这个遗产保持这个遗产。——《冯友兰自述》

9. 印度代表团中,有一个德里大学的哲学教授,他对我说,不知道什么缘故,印度所缺少的就是像中国这样的朝气蓬勃的气象,奋发有为的精神。他走的时候,我送他到火车站,他又对我说,在中国住了一段时间,我明白那个缘故了,这就是经过革命和没有经过革命的区别,印度所缺少的就是一场革命。我当时觉得,他的这个话说得对。在五十年代,在中国人民中,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哪个阶级、哪个阶层,都有他所说的这种精神。只要共产党一声令下,全国的人都是同心同德,全力以赴。——《冯友兰自述》第115页

10. 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必须经过思想改造,才能为新社会服务。这是因为我们所经过的革命,是从一种社会制度变到另外一种社会制度,这和以前中国历史中的改朝换代的变革是根本不同的。

11. 在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的日子,我说:我现在真正了解我们所常听见的一句歌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三松堂全集》

12. 冯友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使人民创造自己的现实的乐园”;我现在真正了解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3. 我觉得在共产党领导的新社会中,一切都是向上发展的。我自己觉得我也是在向上发展中。在这一年之中,我虽不能确知我究竟进步了多少。但是已经开始知道以前的不进步,这当然也可以算是一个进步。——《一年学习的总结》

14. 共产党在过去三十年已经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成功了。我们的祖国,不但恢复了历史上的光荣与伟大,而且还有一个更光荣更伟大的将来,等待着我们。这些成就与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是分不开的。——《我对于共产党员的认识》

15.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威信是很高的,这不仅在政治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也在道德方面。知识分子们为革命的胜利所鼓舞,一齐努力,帮助建设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接受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时的答词(1982年9月 10日),《冯友兰自述》

16. 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仍用“中华”这个光辉的名称。这标志着中华民族的事业更加扩大,中华民族的基础日益巩固。由此中国境内的各民族达到真正的团结。——《三松堂全集》

17. 在爱国公约上,我们写“拥护毛主席,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共同纲领,拥护人民政府,拥护人民解放军”。这都完全是必要而且应该的。

18. 在解放以后,我时常想:在世界上中国是文明古国之一。其他古国,现在大部分都衰微了,中国还继续存在,不但继续存在,而且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是古而又新的国家。《诗经》上有句诗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旧邦新命,是现代中国的特点。——《三松堂全集》

19. 宗教与科学,在根本上是不同的。……我们可以看出来,宗教的效用是麻醉人民,使他安于忍受现实的痛苦,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则使人民创造自己的现实的东园。——《我对于共产党员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