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经典名言
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
——语言学家吕叔湘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语文课程标准》 小学课堂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一种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愿望、求异的思维品质,让其初步体验到创新的快乐。——特级教师李吉林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
语言本身就是生命之声,语文活动就是生命的体现,语文不应是虚无飘渺的,不是多媒体的整堂展示,而是充满生命的活力,是师生思想的互动。理想的语文课是学生想其所想,思其所思,畅所欲言,是紧扣语言的特征,师生互动的心灵交流。——特级教师于漪 凡人有悟性、记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后,知识渐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人凡有所读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明末清初)陆世仪 好课是拥有“五实”的课,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华东师大教授叶澜
语文是对秦砖汉瓦的向往;
语文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
语文是大江东去的气势;
语文是怒发冲冠的激情;
语文是大漠孤烟的雄浑;
语文是小桥流水的婉约。——佚名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 语文就是说铿锵有力的中国话,写方方正正的中国字,书洋洋洒洒的中国文,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而经典诗文作为语文教学最丰厚的载体,它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甘泉。——佚名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实践的综合性,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走大语文教育之路,特别是重视开放语文资源,拓展学生的语文实践的空间,增加实际运用语文的机会。——特级教师朱敬本
语文教学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的境地。
——语文教育家刘国正
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
至于文字语言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离开了语感,一切说写都无法进行。——语文教育家叶圣陶
“培养高品位的语感是语文课的最根本之处。”“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培养语感,读、听是基础,是关键。”
——语文教育家王尚文 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同时也训练思想品德),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关重要。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
刘勰的《文心雕龙》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是劝诫我们要进行大量的积累,才能提高鉴别力。——佚名
中国太极拳最讲究动静结合,静中求动,动中求静,两者相互转化,互不分离。太极拳动作徐缓舒畅,如大海,滔滔不绝;如腾云,有飘然之意境。其实,万事万物是相通的。语文教学也要讲究动静结合。——佚名
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
——语言学家吕叔湘
语文是民族之根。它无声地记载着本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记载着民族文化的地质层,母语教育必须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
——特级教师于漪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
——(英)萧伯纳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能跳出语文看语文,跳出课堂看课堂,跳出课本看课本,多思考语文教学的大策略,从大处着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那么,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收效会更大。——特级教师沈大安
教学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要真真切切地做到"三实",需要教师捧出一颗对教育虔诚,对学生真诚的心;一颗淡泊名利,无私忘我的心,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
理想的课堂就是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对话,在对话中追求,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灵魂塑造灵魂;理想的课堂就是要拥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发现,拥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收获,拥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和谐共鸣,拥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心灵释放,拥有“精骛八极,神游四方”的思想流淌??哲学家说,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爱的东西活着;教育家说,一个热爱教育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爱的教育活着。我想说:钟爱教育,钟爱学生,理想的语文课堂就会降临于我们的身边。让我们揣着教育的理想,向着理想的教育不断追寻和探索吧!
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同时,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文件 多用右脑,多训练右脑,可以事半功倍,甚至可以提高几百倍。所以,希望你们教育工作者要很好地研究右脑。有人说下个世纪的十年是右脑开发的十年。哪个国家在这个问题上有突破,哪个国家就有活力。而我们中国有先天的好处,因为我们用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本身就是用的右脑。但是我们没有自觉地用各种方法来开发右脑。——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
进一步研究小学识字教学的规律,包括学生的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
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前印度总理尼赫鲁
在识字教学中充分运用汉字构字规律,就会大大降低汉字教学的难度。
——天津师大教授田本娜
香港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安子介先生把汉字比作一座宝山,他说:“汉字是一个阿里斯仙境的领域,每一个转弯抹角就有一段故事。”的确,汉字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走进汉字,也就走进了连绵的画廊,那人那物可情可观可闻可触,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你们看——每一个汉字都布满了行走的脚印,充盈着生命的呼吸。它是那样的神奇,那样的富有生命活力!——文字学家安子介
你看,倚木为休,合手为拿,分手为掰,“牛”和“羊”紧紧抓住了角的不同指向,使温顺听话的羊的形象和牛气冲天的形象迥然不同……然而,试问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借此引发孩子无限遐想,催生他们的创造吗?我们的孩子习惯了字形分析,习惯了死记硬背,他们很少能从识字中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学习的兴趣也就可想而知了。——特级教师于漪
要把符合儿童心理与符合字理结合起来,探索提高识字效率的新路子??可以说,根据心理、字理合理安排认字的序列,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课题,也肯定是一个具有丰富多彩答案的课题。——语文课标组成员陆志平
汉字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走进汉字,也就走进了连绵的画廊,人那物可情可观可闻可触,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你们看——每一个汉字都布满了行走的脚印,充盈着生命的呼吸。它是那样的神奇,那样的富有生命活力!——佚名
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教学的过程才比较轻松。要让儿童牢记的东西必须是有趣的东西。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
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
语文名言篇二:
小学语文中的名言格言警句
三年级:
一、读书学习:
1.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书读百遍,其义自见。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7、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8、知识就是力量。
9、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10、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1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二、珍惜时间:
1、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英国.莎士比亚)
2、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英国.达尔文)
3、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苏联.高尔基)
三、爱国名言
1、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
3、读书不忘报国,报国不忘读书。(苏步青)
四年级:
一、气象谚语
1、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2、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3、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4、东虹日出,西虹雨。
二、勤奋学习的格言
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2、勤能补拙是良策,一分辛劳一分才。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三、成语九牛一毛沧海一粟孜孜以求全力以赴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四、有关理想的格言)
1、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法国---拿破仑)
2、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3、理想必须要人们去实现它。这就不但需要决心和勇敢,而且需要知识。(中国---吴玉章)
五、歇后语
竹篮打水------一场空。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芝麻开花-----节节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六、科学名言
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苏联巴甫洛夫〕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英国牛顿〕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意大利伽利略〕
在科学上最好的助手是自己的头脑,而不是别的东西。〔法国法布乐〕
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中国茅以升〕
七、友谊格言
1.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藏族)
2.骑快马的,感觉不到路远;朋友多的,感觉不到困难。(鄂伦春族)
3.有朋友的人,像草原一样宽广;没有朋友的人,狭窄如同巴掌。(蒙古族)
4.智慧不凭年龄凭心灵,友谊不在一时在平时。(维吾尔族)
八、成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五年级
一、歇后语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猪鼻子插葱---装像(象)黄牛吃草---吞吞吐吐茶壶里煮饺子------满肚子的话说不出老鼠钻烟筒----直来直去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打破砂锅----问(纹)到底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1、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湖南岳阳楼联)
2、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联)
3、台榭参差金碧里,烟霞舒卷画图中。(北京颐和园联)
4、重重叠叠山,弯弯曲曲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杭州西湖联)
四、颂扬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的成语
无所畏惧赤胆忠心鞠躬尽瘁不屈不挠大义凛然豪情壮志勇往直前临危不惧舍生取义前仆后继同仇敌忾披荆斩棘众志成城中流砥柱感天动地
五、诚信格言
1.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的荣誉一样。---(法)巴尔扎克
2.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日)松下幸之助
3.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美)富兰克林
4.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英)莎士比亚
5.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颜渊》
6.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俄)高尔基
7.不说谎话,不害怕真理。---(俄)列夫.托尔斯泰
8.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英)德来赛
六、孔子名言: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温故而知新。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八、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1.在人类一切健康的消遣中,读书时最高尚的。-----(英)培根
2.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美)凯勒
3.读书仅仅是向大脑提供知识原料,只有思考才能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
---(英)洛克
九、(少数民族谚语)
1.“水草肥美的地方鸟儿多,心地善良的人朋友多。”
2.“母亲的宝贝是子女,好汉的宝贝是志气。”-
3.“骏马面前没有跳不过的壕沟,利矛面前没有戳不穿的顽石。”
十、勇气篇
1、有勇气的人,心中必然充满信念。([古罗马]西塞罗)
2、真金在烈火中炼成,勇气在困难中培养。([古罗马]塞涅卡)
3、丧失财富的人损失很大;可是丧失勇气的人,便什么都完了。([西班牙]塞万提斯)十一、鲁迅名言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的是牛奶。
3.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六年级
一、珍惜青春时光格言:
1、一生最好的是少年,一年最好的是春天,一朝最好的是清晨。-----李大钊
2、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苏联)高尔基
3、寻常的山花凋谢了,还会再开,而我们的青春却一去不复返。-----(英国)王尔德
4、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法国)萧伯纳
5、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
6、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
8、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0、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绎
1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3、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二、修身治国平天下格言:
1、有令即行有禁即止。
2、道德行为凭自律文明规范贵坚持。
3、须养成处处好风正气方配做泱泱大国公民。
4、修身治国生死无惧敬业奉公宠辱不惊。
5、车走直马走斜必依规矩绿灯行红灯止才成方圆。
6、崇尚文明充实精神生活升华公德熏陶思想感情。
三、崇尚真理真理和科学
1、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波兰)哥白尼
2、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美国)爱因斯坦
3、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华罗庚)
四、新三字经为人子,方少时。尊长辈,习礼仪。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
能让梨,小孔融。手足谊,记心中。孝与悌,须继承。长与幼,骨肉亲。
五、成语故事
掩耳盗铃邯郸学步画蛇添足叶公好龙对牛弹琴囫囵吞枣文质彬彬仪表堂堂神采奕奕兴致勃勃身强力壮虎背熊腰肥头大耳油光满面大惊失色垂头丧气喜出望外目瞪口呆摇头摆尾摇头晃脑手舞足蹈慢条斯理自相矛盾刻舟求剑坐井观天滥竽充数亡羊补牢守株待兔
其他名句:
一、品质篇
1.谦受益,满招损。
2.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二、环境保护:
1、人面天天洗,市容日日新。
2、环境你不爱,美景不常在。
3、城市要美容,大家是天使。
4、美化环境,就是美化我们的心灵。
5、美化市容,就是装饰我们的面容。
三、校园公益广告:
1、滴滴情深自来水,请你拭去我的泪。——请节约用水
2、举手投足间,别忘了我饥饿的的嘴。——果皮箱
3、人间知音难觅,校园草坪难培。——请爱护草坪
4、阅览室:除了知识什么别带走,除了宁静什么也别留下。
四、交通安全:
1、行车万里,安全第一。2、生命在你手中,牵挂在家人心里。
3、开车多一分小心,家人多十分放心。4、生命比速度更重要。
5、礼让,让出海阔天空;争抢,抢出飞来横祸。
6、控制行车速度,等于延长生命长度。
五、立志的名言警句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2、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4、有志者,事竟成
语文名言篇三:小学语文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
小学语文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
学问勤中得。
学然后知不足。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志当存高远。
有志者,事竟成。
言必信,行必果。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满招损,谦受益。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天生我才必有用。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岁寒,然后知耸柏之后凋也。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寸寸山河寸寸金。
位卑未敢忘忧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利于国者爱之,胲于国者恶之。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博学之
,审问之,慎寺之,明辩之,笃行之。
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意思是:时间像江河东流入海,一去不复返;人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龄大了一事无成,那就只好悲伤、后悔。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2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意思是:人要有所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放任自流。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引•朱熹小简》
3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意思是:能把一本书读过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领会了。出自《三国志•魏书》。
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意思是:读书多了,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出自(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
意思是:没有才,宏伟的志向就不能实现;不学习,就不能成大才。出自明)郑心材《郑敬中摘语》。
6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意思是:不学习便无法增长才于,没有志向就难于取得学业上的成功。出自《诸葛亮集•诫子书》。
7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意思是;下决心学习,连吃饭也忘记了;有所心得便高兴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老年就要逼近了。出自《论语•述而》。
8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办事果断,没有后患。出自《尚书•周官》。
9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意思是:积累许许多多的财富,不如学习一种小小的技术。出自《颜氏家训•勉学》。
10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意思是:人的立志,语言忠实是它的根本;修养自已的品德,应以行动为先。出自(唐)吴叔达《言行相顾》。
1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不然到了满头白发之时,只有徒叹奈何了。出自(宋)岳飞《满江红》。
12
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得。
意思是:一个人之所以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问,都是由于他志气;没有志气的人,什么事也做不成。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2语》。
13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意思是。山是由土石日积月累而高耸起来的,长江大河是由点滴之。水长期积聚而成的。比喻知识、业绩都是由少到多,由小到大长期积累、创造而成功的。出自(唐)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
14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
意思是:学习必须以思考为根本,思考就能得到知识,不思考就得不到知识。出自(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15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蒿不可放缓。
意思是:作学问就象撑着逆水的船,连一蒿也不能放松。比喻学习不要自满,要坚持有恒。
16
为学须先立志。
意思是:作学问首先应当立志。出自〈朱熹语录〉
17
学者不患立志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不善,患不足以
践之耳。
意思是:作学问的人不怕志向立得不高,就怕不能持之以恒;不怕作品里的话说得不漂亮,就怕自己不照着做。出自 〈薛方山记述•上篇〉
18
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进;气轻则以未知
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意思是:学习要树立大志,没有大志就容易自满,自满了就不易有长进了。学习要有勇气,缺乏勇气,不懂的东西会自以为已经懂了,没有学到的东西会以为已经学到。出自《近思录集注》卷二。
19
学不博者,不能守约;志不笃者,不能力行。
意思是:学识不广博,就不能得其要领;志向不笃诚,就不能努力去做。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20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意思是:学习贵在懂得提出疑问。有小疑问得到解决,总能有小进步;有大疑问得到解决,就能有大进步。出自《格言联壁•学问类》。
21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意思是:学习要靠勤奋才能获得,经过三年就会学得满腹经纶。出《神童诗》。
22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意思是: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败毁在于因循苟且。出自韩愈《进学解》。
23
志当有高远。
意思是“人应当有远大的志向。出自(三国•蜀。诸葛亮《诚外甥书》。
24
自古圣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
意思是:自古以来,圣人贤人的盛德大业,没有不是通过学习而<纪的。出自(清)黄宗羲《明儒学案》。
25
坐破寒毡,磨穿铁砚。
意思是:把毡子都坐破,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形容发奋读书,不懈。出自(元)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
诸葛亮《诫子书》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但是估计很多人没有记下诸葛亮完全的《诫子书》,《诫外甥书》更是很少有人知道。“两书”都是仅短短数言,前者86个字,后者87个字,加上标点都不到百字。但是对于做人、处世、修养、学习、志向都做了精辟的分析与忠告。影响了中国两千余年。何时读起都历久常新。至理名言,在今天仍具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当今的社会是个物欲横流、极其烦躁的社会,宁静致远以从多少人的心底融化。古典名言之所以能留传至今,定是被实践检验的有效真理。无欲则刚,厚积薄发。能够参悟其中,定会带来收获。
诸葛亮是中国古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正因为诸葛亮的政治、军事计谋超群,才助刘备入川建立蜀国,并与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虽未能光复汉业,却也有效阻止曹操等人背叛汉王朝的步伐,相应地推迟了中国各族人民的诸侯割据;同时,成就了诸葛亮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所享有的重要地位。诸葛亮本系山东人氏,淡泊名利,自刘备、关羽、张飞等兄弟三顾茅庐之后,成为刘备麾下最得力的行政管理、军事指挥干将。不但对军事谋略颇有研究,而且还对教育问题十分重视。恰恰由于他的不懈努力,才铸就蜀国从古至今政治、经济、文化等文明的基础。特别是他在《诫子书》中对道德、修养、教育方法的重视,影响了近二千年来诸葛家后代和有志青年,更值得我们今天对加强自身建设和子孙教育的重视。
--《诫子书》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随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戒外甥书》(原文)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气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不庸,不免于下流。
--《戒外甥书》(译文)
一个人应当有高尚远大的'志向,仰慕先贤,戒绝情欲,抛弃阻碍前进的因素,使先贤的志向,在自己身上显著地得到存留,在自己内心深深地引起震撼;要能屈能伸,丢弃琐碎,广泛地向人请教咨询,支除猜疑和吝啬,这样即使因受到挫折而滞留,也不会损伤自己的美好志趣,又何必担心达不到目的。倘若志向不刚强坚毅,意气不慷慨激昂,那就会碌碌无为地沉湎于流俗,默默无闻地被情欲束缚,势必永于沦入凡夫俗子之列,甚至免不了成为庸俗的下流之辈。
--【诸葛亮:“诫外甥书”逐句对译】
夫志当存高远,--志向应当建立在远大的目标上。
慕先贤, --敬仰和效法古代的圣人。
绝情欲, --弃绝私情杂欲。
弃凝滞, --撇开牵掣、障碍。
使庶几之志, --使几乎接近圣贤的那种高尚志向。
揭然有所存, --在你身上明白地表现出来。
恻然有所感; --使你内心震动,心领神会。
忍屈伸, --要能够适应顺利、曲折等不同境遇的考验。
去细碎, --摆脱琐碎事务和感情的纠缠。
广咨问, --广泛地向人请教。
除嫌吝, --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绪。
虽有淹留, --做到这些以后,虽然也有可能在事业上暂时停步不前。
何损于美趣, --但哪会损害自己高尚的情趣。
何患于不济。 --何消担心事业会不成功呢。
若志不强毅, --如果志向不坚毅。
意不慷慨, --思想境界不开阔。
徒碌碌滞于俗,--碌碌无为地陷身在世俗中。
默默束于情, --无声无息地被欲念困扰。
永窜伏于凡庸,--永远混杂在平凡的人群中。
不免于下流矣!--就难免会变成没教养、没出息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