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啊!我已经很瘦了!你简直就像竹竿在飘!——郑秀文
2、榴连果王,因它外型霸道,味道又浓。山竹是东宫,它端庄、娇小、纯洁,有内在美。红毛丹是西宫,比较妖冶、艳丽,果肉粘着核,夹缠不清。——李碧华
3、只有竹子那样的虚心,牛皮筋那样的坚韧,烈火那样的热情,才能产生出真正不朽的艺术。他们一旦进入社会,与人交接,一方面固然可以增加知识和自信,同时也容易使他们失去他们的德行;所以他们对于德行是不能不在事先多如准备,使它深深固定在他们身上的。——洛克
4、休学后的安排胸有成竹,5月为《三重门》在上海作发行宣传,到同龄人中搞签名售书,暑假约几个同伴去西藏……岁末几个月把自己锁在家里,将一年体验付诸笔端。——韩寒
5、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刘禹锡
6、嘉果浮沉酒半醺,床头书册乱纷纷。北轩凉吹开疏竹,卧看青天行白云。——苏舜钦
7、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
8、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解缙
9、能迎三十年前客,只有参天竹万竿。——洪亮吉
10、魏晋名士的社会地位很高,名声很大,大概属于贵族阶层,曹操和司马懿要治他们都得找个借口。他们与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属于上层社会内部的`矛盾。饮酒,一方面是这种矛盾的体现方式;另一方面,依然是竹林名士们高贵身份的标志,就像何晏那些“正始名士”的服药同样能表示高贵身份一样。通过晕眩而放弃时间感从而达到避祸的目的,通过麻醉消磨了个人意志从而缄默,通过豪饮和狂放强化了作为等级的身份,矛盾和批判就这样“诗化”和神秘化了。因此,竹林名士的“酒”,与其说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不如说是自我意识的消解。——张柠
11、平旦出秦关,雪色驾车双鹿。借问此行安往,赏清伊修竹。汉家宫殿劫灰中,春草几回绿。君看变迁如许,况纷纷荣辱。——陆游
12、粉破梅梢,绿动萱丛,春意已深。渐珠帘低卷,筇枝微步,冰开跃鲤,林暖鸣禽。荔子扶疏,竹枝哀怨,浊酒一尊和泪斟。凭栏久,叹山川冉冉,岁月駸駸。当时岂料如今。漫一事无成霜鬓侵。看故人强半,沙堤黄合,鱼悬带玉,貂映蝉金。许国虽坚,朝天无路,万里凄凉谁寄音。东风里,有灞桥烟柳,知我归心。——陆游
13、狭迳花障迷,闲庭竹扫净。翠羽戏兰苕,赪鳞动荷柄。——孟浩然
14、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杜甫
15、垂老乞骸骨,飘然辞圣朝。竹头那足用,桐尾不禁焦。短褐缝綀布,晨餐采药苗。风霜征雁路,灯火衲僧寮。陇客询安否,狸奴伴寂寥。北窗鸣落叶,愁绝夜迢迢。——陆游
16、槐火初钻燧,松风自候汤。携篮苔径远,落爪雪芽长。细啜襟灵爽,微吟齿颊香。归时更清绝,竹影踏斜阳。——陆游
17、新竹侵幽幔,疏莲散远汀。研朱朝点易,捣櫱夜潢经。岩壑知心赏,琴樽乐性灵。会当烦太史,一奏少微星。——陆游
18、声利能令智者愚,放翁闭户养迂疏。地炉枯叶夜煨芋,竹笕寒泉晨灌蔬。徇俗不如翻著袜,爱山只合倒骑驴。今朝更有欣然处,万里知心一纸书。——陆游
19、奉常遗绪冷如秋,闭户知君颇好修。千里可嗟妨晤语,两书犹喜免沉浮。但令有竹能医俗,何患无天可寄愁。一事却须常自勉,勿容凡子得同游。——陆游
20、竹篱数掩傍鱼矶,万点梅花掠地飞。正喜巡檐来索笑,已悲临水送将归。影横月处愁空绝,子满枝时事更非。自古情锺在吾辈,尊前莫怪泪沾衣。——陆游
21、袖有新成诗,欲见张韩老。青竹未生翼,一步万里道。——贾岛
22、门前无客至,默卧弄尘柄。丛竹如有情,代我发孤咏。——陆游
23、况此芦竹藩,何恃不摧倒!今朝手自葺,不暇避涂潦。——陆游
24、古来惟有竹林诸人称达生,一醉之外万事鸿毛轻。可怜痴人竞声利,坐使方寸森五兵。——陆游
25、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王勃
26、形胜,以楚越之竹书之而不足。——孙膑
27、太平时竹里房栊一径深,静愔愔。乱红飞尽绿成阴,有鸣禽。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铜炉袅袅海南沉,洗尘襟。——陆游
28、活不下去的人还能去参观音响大展,还有闲情逸致买门票参观音响大展,台湾不错嘛……他给我难看,难道我能训练一个陈启礼(已故台湾竹联帮精神领袖)去干掉他吗?我不行嘛!这就是民主的可贵。
29、沁园春粉破梅梢,绿动萱丛,春意已深。渐珠帘低卷,筇枝微步,冰开跃鲤,林暖鸣禽。荔子扶疏,竹枝哀怨,浊酒一尊和泪斟。凭栏久,叹山川冉冉,岁月骎骎。当时岂料如今。漫一事无成霜鬓侵。看故人强半,沙堤黄合,鱼悬带玉,貂映蝉金。许国虽坚,朝天无路,万里凄凉谁寄音。东风里,有灞桥烟柳,知我归心。——陆游
30、赤壁词禁门钟晓,忆君来朝路,初翔鸾鹄。西府中台推独步,行对金莲宫烛。蹙绣华鞯,仙葩宝带,看即飞腾速。人生难料,一尊此地相属。回首紫陌青门,西湖闲院,销千梢修竹。素壁栖鸦应好在,残梦不堪重续。岁月惊心,功名看镜,短鬓无多绿。一欢休惜,与君同醉浮玉。——陆游
31、文涵万古江山气;道续千年丝竹声。——曾国藩
32、荷气竹风宜永日;花光楼影倒晴天。——曾国藩
33、项王西入关,叱咤何雄哉!鼻息撼山岳,号令如轰雷。分茅割大地,驾驭英雄才。六王既立后,三将还西来。降臣剖符竹,洪度方洞开。废邱亦善地,百里辟蒿莱。桓桓章将军,仡仡貔虎材。奸竖主帷幄,大将终疑猜。望夷不足惜,此类良可哀。行人一长叹,万壑悲风回。——曾国藩
34、余少沦践贫,学书等画漫。中岁愉太仓,误为金紫绊。文字虽所攻,浅尝不能半。迩来又十年,抛弃如土炭。岂谓选佛场,谬来事襄赞!列仙盛瀛洲,腰鱼何璀璨!禁院扃重帐,沉沉(上穴下目)挂观。键户无一营,驰笺斗豪翰。蘸蓝扫秋叶,斯须复堆案。众雏亦好事,奔命极雨汗。戴嵩圣云孙,三绝天所叹。干谒填其庐,铁门说三换。(去曷)来困棘闱,逢人(勹亡)脱腕。为余写新竹,风筠兀缭乱。呵壁呼者可,笙采何足算!我虽不解画,嗜古颇知岸。但得琴中趣,何必工抑按。为报青(王干),微诗庶一粲。——曾国藩
35、人生有乖隔,咫尺成关山。我心田百转,从来输石顽。日吞语戴侯,君在张李间。为君画新竹,幽淡不容攀。我家双溪上,万竹固沙湾。凉夜幽篁里,月冷水潺潺。行携子借隐,鹿豕相往还。诗名满天地,踪迹混榛营。——曾国藩
36、沉沉,幽径芳寻。晻霭苔香帘净,萧疏竹影庭深。——王沂孙
37、前人栽藤后人看,我年干藤未及半。前人种竹青成林,舞影窗月清我心。况有丁香海棠树,堆砌牡丹乱无数。霜风但遗枯枝立,春光犹迟隔年度。独立何必念芳菲,正肃气与天地遇。此身今古如脱屣,人得人弓等闲耳。冰霜百物半摧藏,扫除一室吾安事。转眼花开春事新,四座唯延馆荡人。读书养性聊为乐,目可招要梅子真。——曾国藩
38、我家湘上高嵋山,茅屋修竹一万竿。春雨晨锄(属刂)玉版,秋风夜馆鸣琅(王干)。自来京华昵车马,满腔俗恶不可删。洞庭天地一大物,一从北渡遂不还。苦忆故乡好林壑,梦想此君无由攀。嗟君与我同里社,误脱野服充朝班。一别(上竹下仓)(上竹下良)(犭爰)鹤,十年台省翔(宛鸟)鸾。鱼须文笏岂不好!却思乡井长三叹。钱唐画师天所纵,手割湘云落此间。风技雨叶战寒碧,明窗大儿生虚澜。簿书尘埃不称意,得此亦足镌疏顽。还君此画与君约,一月更借十回看——曾国藩
39、遂刘华阳国,归程始此赊。翻然名境访,来及夕阳斜。翠竹偎寒蝶,丹枫噪幕鸦。词人云异代,临水一咨嗟。——曾国藩
40、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辛弃疾
41、上鼓下冬)(上鼓下冬)岁鼓走轻雷,竹马儿童彩戏才。仙仗九重围雾住,宫花一万锁烟开。迷离佳气从空绕,不断狂香拂面来。我比春风尤放荡,长安日日聘龙媒。——曾国藩
42、一时左计,悔不早荆钗,暮天修竹,头白倚寒翠。——朱嗣发
43、泥补旧巢梁燕喜,水生支港钓船通。睡魔正费驱除力,隔竹敲茶赖小童。——陆游
44、三十六策醉特奇,竹林诸公端可师。秋风萧萧吹鬓丝,蟹螯正可左手持。——陆游
45、任官经一年,县与玉峰连。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贾岛
46、一病辄经旬,几病能不死。诚知迫颓年,暂健亦自喜。半窗风竹影,晴景极清美。读书虽益嬾,尚可日百纸。引镜整角巾,病思真一洗。悠然度朝晡,万事如覆水。——陆游
47、山径欹危细栈通,孤村小店夕阳红。竹郎有庙临江际,木客无家住箐中。——陆游
48、驿壁读诗摩病眼,僧窗看竹散幽怀。亦知诗料无穷尽,灯火萧疏过县街。——陆游
49、草塞瓶头沽浊酒,花轰笠顶引群儿。裴回不恨归差晚,正爱青灯映竹篱。——陆游
5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51、春皋宜晚景,芳树杂流霞,莺燕知二月,池台称百花。竹根初带笋,槐色正开牙,且莫催行骑,归时有月华。——高适
5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
53、香港电影对我来说没得拍了,我只能往外国跑,我用不同的外景和布景来配合动作打斗,给人以新鲜感。我们中国功夫片要到世界上去,不能总是竹林、竹林、竹林,水上、水上、水上,或者庙顶、庙顶、庙顶,需要用不同的外景地来糅合动作。——成龙
54、竹里房栊一径深,静愔愔。乱红飞尽绿成阴,有鸣禽。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铜炉袅袅海南沉,洗尘襟。——陆游
55、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格言集锦》
56、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
57、灯影浆声里天犹寒水犹寒梦中丝竹轻唱楼外楼山外山楼山之外人未还人未还雁字回首早过忘川抚琴之人泪满衫萧萧扬花落满肩落满肩笛声寒窗影残烟波桨声里何处是江南——郭敬明
58、贺新郎夏景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热。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浓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苏轼
59、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君子之风,万古青苍翠色。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郑板桥
60、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郑板桥
61、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欧阳修
62、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
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时的方向却很危险。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下面是关于勤劳奋斗的
一、
1、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勤奋。
2、勤能补拙是良训。
3、如果你永远保持勤奋的工作态度,你就会得到他人的称许和赞扬,就会赢得老板的器重,同时也会获取一份最可贵的资产——自信。
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5、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
6、乃知事贵奋,形势非所拘。
7、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8、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越倍觉失时的痛苦。
9、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10、时间是一笔贷款,即使再守信用的借贷者也还不起。
11、如果工作对于人类不是人生强索的代价,而是目的,人类将是多么幸福。
12、人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工厂,那里没有懒人的位置。工作吧!创造吧!
13、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14、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15、我年轻时注意到,我每做十件事有九件不成功,于是我就十倍地去努力干下去。
16、早晨不起误一天的事,幼时不学误一生的事。
17、发明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18、如果你只为薪水而工作,你的生活将因此而陷入平庸之中。你找不到人生中真正的成就感。工作的目的虽然是为了获得报酬,但工作能给你带来的远比工资要多的多。
19、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20、良田少锄理,兰焦香亦薄。
21、休息休息,脑子生锈。
22、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3、珍惜时间可以使生命变得更有价值。
24、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25、黑发不如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26、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27、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
28、所谓天才,就是努力的力量。
29、失落光阴无处寻。
30、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1、时间是个常数,但也是个变数。勤奋的人无穷多,懒惰的人无穷少。
32、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33、学习的东西,一回生,而回熟,三回就成了老朋友。
3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35、懒人老是找不到给他干的活。
36、虽有卓越的才能,而无一心不断的勤勉,百折不回的忍耐,亦不能立身于世间。
3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8、人之不学,犹谷未成栗,米未成饭也。
39、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40、天才出于勤奋。
41、每天多做一点的工作态度将会让你从你的同事中脱颖而出,不管你是普通职员还是管理阶层,这都一样。你的上司和顾客都愿意加倍地信赖你,从而给你更多的机会。
42、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的其它条件。
43、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44、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45、我认为人生最美好的主旨和人类生活最幸福的结果,无过于学习了。
4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7、越工作越能工作,越忙碌越能发明出闲暇。
48、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
49、谦虚是学习的朋友。
50、无聊,对于道德家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人类的罪过半数以上都是源于对它的恐惧。
51、富贵必从勤苦得。
52、我们从别人的发明中享受了很大的利益,我们也应该乐于有机会以我们的任何一种发明为别人服务;而这种事我们应该自愿地和慷慨地去做。
53、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54、到处留心皆学问。
55、游手好闲的人最没有空闲。
56、信心,决心,恒心。
57、习惯是一种顽强而伟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58、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59、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60、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一级,就更脱离畜牲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这书。
61、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62、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63、业精于勤。毁于随;行成于思,荒于嬉。
6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6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66、攀登顶峰,这种奋斗的本身就足以充实人的心。人们必须相信,垒山不止就是幸福。
67、书是逆境中的慰藉。
68、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69、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70、成大事者,争百年,不争一息。
71、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
72、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73、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74、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陶铸
75、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
76、劳动却是产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无比的源泉。——拉·乔乃尼奥里
二、名人故事
1、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鲜明的告诉我们:劳动着是幸福的,无论在哪个时代。它响亮的提出: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能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毕竟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这是一部用生命来写成的书。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有一种平凡的声音,荡气回肠。
2、科比是一个在篮球界让人畏惧的男人。他在接收记者采访时,记者他为什么能如此成功,他反问道:“你知道洛杉矶凌晨四点钟是什么样子吗”科比挠挠头,继续说:“满天星星,寥落的灯光,行人很少。”“每天洛杉矶早上四点仍然在黑暗中,我就起床行走在黑暗的洛杉矶街道上。一天过去了,洛杉矶的黑暗没有丝毫改变;两天过去了,黑暗依然没有半点改变;十多年过去了,洛杉矶街道早上四点的黑暗仍然没有改变,但我却已变成了肌肉强健,有体能、有力量,有着很高投篮命中率的运动员。”
3、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4、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先生开始很恼怒,但不久还是被诸葛亮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对他更关心,更器重,对他的教育也就更毫无保留了。而诸葛亮也就更勤奋了。通过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一带饱学之人。
5、孔子一生勤奋学习,到子晚年,他特别喜欢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学起来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复诵读,一直到弄懂为止。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书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既笨又重。把许多竹简用皮条编穿在一起,便成为了一册书。由于孔子刻苦学习,勤展书简,次数太多了,竟使皮条断了三次。后来,人们便创造出了“韦编三绝”这句成语,以传诵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战国时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腿来使头脑清醒;汉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便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瞌睡就会被扯醒。这就是历史上“刺股悬梁”的故事。晋朝的车胤、孙康、匡衡,家里都很穷,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夏天的晚上,车胤用纱布做成一个小口袋,捉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看书;孙康在严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读;匡衡在墙上凿了个小洞,“偷”邻居家的一点灯光读书。成语“囊萤映雪”和“凿壁偷光”所讲的就是这几个故事。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他每次写完字,都到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清水变成了一池墨水。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池塘称为“墨池”。王羲之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
6、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有一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夜深了,佛殿里忽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小和尚们吓坏了,以为里面有鬼,立刻报告给老和尚。于是,老和尚带领小和尚捉鬼,没想到“鬼”原来是一个叫刘勰的穷孩子,他在借佛灯读书呢。刘勰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理论家。
7、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每看一本书,不是一上来就从头至尾地去读,而是对着书本闭目沉思,猜想书中写了些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再打开书。如果书的内容与自己的猜想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如果与猜想的不同,他就认真地去读。华罗庚的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终于成为为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有一次,他想买一部明代的笑话书《谑浪》,跑遍北京城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时值冬日,他顶风冒雪,连续十八天跑到图书馆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据说在他结婚那天,家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当迎亲的花轿快到家门时,却找不到新郎了。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只见他仍穿着旧袍,全神贯注地在读书。
8、王冕,字元章,元末浙江诸暨人。他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亲让他去给财主家放牛,赚几文钱来补助家庭生活。
王冕幼年好学。他每次牧牛从乡学门前经过,听到里面琅琅的读书声,便停下来了,把牛拴在树上,在门外聚精会神地听个不止。有一次,他在乡学门外听课,一直听到天黑,竟把牛给跑掉了。父亲听说丢了财主家的牛,又怕又气,狠狠地打了他一顿。但是他并不“悔改”,以后出外放牛,路过学堂时,依然像以前一样专心地听老师讲课。
有一天,王冕的母亲对他父亲说:“王冕这个孩子既然如此痴呆,索性任他去吧!”父亲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从此,王冕便到一座寺庙中,白天替庙里做些杂事,赖以糊口;到了夜晚,就一个人坐在佛像的膝盖上,借着佛像前面的长明灯光读书。由于王冕专心一意地刻苦学习,学问长进很快,后来终于成为一个出色的诗人。
9、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匡衡家穷买不起书。同乡有个富翁家中藏书很丰富。匡衡就去他家做工,却不收分文工钱。富翁感到很奇怪,问匡衡为什么?匡衡说:“我不想要工钱,只希望您能把家中的书都借给我读,我可就很心满意足了。”富翁听了,被他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从此,匡衡就有了极好的读书机会。史书上说,匡衡精力充沛,超越常人,富翁家的丰富的藏书,加上匡衡本人的勤奋努力,终于把他造就成为一位知识学问渊博的学者。当时的读书人中甚至流传着这么几句口碑:“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没有人能解说《诗经》,匡衡恰好来了;匡衡给大家解说了《诗经》的疑义,大家开心得都笑起来)。”可见他声誉很高。当时,许多读书人都拜他为师,跟他学习。
10、19世纪70年代,爱迪生开始着手研究电灯的工作。他想发明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便宜、适合家庭使用的白炽灯。
为了研究这项实验,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吃,在实验室里睡。一个朋友来看他,开玩笑地说:“怪不得人头脑里知道那么多的东西,原来你睡觉也往脑子里记书上的东西啊!”
攻克白炽灯,最大的难题是玻璃泡里那一截细灯丝。他起初用木炭、金属铂等做灯丝都失败了。后来,他把灯泡里的空气抽掉,制成了一个真空的炭丝灯泡,但也只能亮8分钟。这之后,他又用白金、银、钌、钛、钼、铑等稀有金属试验,效果也不太理想。最后,他又用棉纱烤焦后试验,灯泡寿命达到13个小时;又经过反复的试验和失败,终于在1879年10月21日研制成功一盏炭丝灯,通电后亮了45个小时。新年之夜,曼罗园的松树上挂上500盏电灯,像夏夜的繁星一样,景色迷人。
但他仍不满意,他想做成一个寿命能达1000多小时的灯泡。于是,他又开始了新的试验,他曾用杉木、亚麻、藤条、椰子壳等植物纤维试验,又用橡树皮等反复试验,共计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最后发明了炭丝灯泡,达到300多小时;又经过反复的试验,终于发明了炭化竹丝灯泡,寿命达到1200多个小时,达到了他的愿望。这时,他创建了电灯工厂。他又派人跑到世界各地去采集各种竹子样品,最后发现日本出产的一种竹子质地最佳。他的工厂开始大批生产灯泡,价格便宜,深受人们的欢迎。
后来,又经过多年的试验,改用钨丝,使发光效率提高了三倍。他发明的电灯,照亮了全世界。
中考必背名言警句
1.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2.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1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15.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
1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8.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1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4.东隅已逝,桑隅非晚。
25.多行不义,必自毙。
26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28.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9.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30.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3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2.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7.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3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9.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4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4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4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5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5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5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5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5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5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6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6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6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65.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66.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6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8.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6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70.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7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7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7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78.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79.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80.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小学必考考点:名言警句类
常考类
● 格言
是熟语的一种, 是含有劝诫和教育意义的言简意赅的话句。
如 “满招损, 谦受益”。
● 名言
一般指著名的言论, 多出自名人的话语、 著作、 诗句之中,
如 “明日复明日, 明白何其多” 。
● 警句
指简练而含义深刻的话。 一般是一句话或一段引话, 主要用来激励和告诉当事人某些道理,提醒人们在生活中时刻保持着某种精神品格。
● 谚语
是流传在人们口头上的一种通俗而又含义深刻的`定型化的语句。 谚语一般来自俗话、 名言、 警句、 古诗词中的佳句等。
常用的谚语有以下几种:
农业谚语。 如: 清明前后, 种瓜种豆。
气象谚语。 如: 早看东, 晚看西。
生活谚语。 如:饭后百步走, 活到九十九。
哲理谚语。 如: 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
学习谚语。 如: 活到老, 学到老。
了解类
●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 风趣、 形象的语句。 它由前后两部分构成。 前部分是形象的比喻, 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 说明, 指出本义。
一般分为以下两种:
寓意歇后语。 就是起“反衬” 作用, 像谜底。
如: 泥菩萨过河一一向身难保。 有时只说出前部分的比喻, 不说出后半部分的解释, 让听话的人向己去领会。
如: 老虎头上捉虱子。
谐音歇后语。 就是歇后语的一部分借助某个字(词)跟另外的事物同音来表达双关的意思。
如: 四两棉花一一免谈〈弹〉
封面上的美人一一不可取〈娶〉
●
对联是写在纸上、 布上或刻在竹子上、 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雅称 撒联 ,俗称“对子”。
对联是有一定的格律要求的:
一是字数要相等,即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
二是位置相同的字词词性要相当;
三是结构要相称;
四是节奏要相应;
五是平仄相谐;
六是内容相关。
另外,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 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但应尽量避免 “同位重字” 或 “异位置字”。
● 俗语
亦称“俗话” “俗言”。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 带有一定的方言性。 包括谚语、 俚语、 惯用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