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又称《治家格言》、《朱子家训》,为清代学者朱柏庐所着,是我国古代的家教名篇。全文仅五百多字,却以警句、箴言的形式讲述了许多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道理,其中主张的勤俭持家、不贪便宜、公平厚道、诚实待人、与人为善、力戒色1欲和浮华,反对见利忘义、谄媚宝贵等观点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朱子治家格言》是“经典诵读口袋书”的一种,又名《朱子家训》、《朱柏庐治家格言》,与宋朝朱熹的《朱子家训》是不同的,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朱子治家格言》的作者是朱用纯(1617-1688),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名用纯字致一是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康熙曾多次征召,然均为先生所拒绝。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和《愧纳集》。《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讲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
【《朱子治家格言》原文】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朱子治家格言》原文和翻译:
(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注释):庭除:庭院。这里有庭堂内外之意。
(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译文):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原文):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注释):未雨而绸缪(chóu móu):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
(译文):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原文):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译文):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
(原文):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注释):瓦缶(fǒu):瓦制的.器具。
珍馐(xiū):珍奇精美的食品。
(译文):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
(原文):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译文):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
(以下灰色内容可以不教孩子)
(原文):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译文):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淫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原文):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装。
(译文):家僮、奴仆,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
(原文):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译文):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要虔诚;子孙虽然愚笨,五经、四书,却要诵读。
(原文):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注释):义方:做人的正道。
(译文):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
(原文):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译文):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
(原文):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译文):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对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
(原文):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注释): 乖舛(chuǎn):违背。
(白文):对人刻薄而发家的,决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行事违背伦常的人,很快就会消灭。
(原文):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译文):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富有的要资助贫穷的;一个家庭要有严正的规矩,长辈对晚辈言辞应庄重。
(原文):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译文):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
(原文):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注释): 厚奁(lián):丰厚的嫁妆。
(译文):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原文):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译文):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作出骄傲的态度,是鄙贱不过的。
(原文):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译文):居家过日子,禁止争斗诉讼,一旦争斗诉讼,无论胜败,结果都不吉祥。处世不可多说话,言多必失。
(评说): 争斗诉讼,总要伤财耗时,甚至破家荡产,即使赢了,也得不偿失。有了矛盾应尽量采取调解或和解的方法。
(原文):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译文):不可用势力来欺凌压迫孤儿寡妇,不要贪口腹之欲而任意地宰杀牛羊鸡鸭等动物。
(原文):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译文):性格古怪,自以为是的人,必会因常常做错事而懊悔;颓废懒惰,沉溺不悟,是难成家立业的。
(原文):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注释): 狎昵(xiá nì):过分亲近。
(译文):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牵累;恭敬自谦,虚心地与那些阅历多而善于处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受到他的指导或帮助。
(原文):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注释): 谮(zèn)诉:诬蔑人的坏话。
(译文):他人来说长道短,不可轻信,要再三思考。因为怎知道他不是来说人坏话呢?因事相争,要冷静反省自己,因为怎知道不是我的过错?
(原文):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译文):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
(评说):常记他人之恩,以感恩之心看待周围的人及所处的环境,则人间即是天堂。以忘恩负义之心看待周围的人事,则人间即是地狱。
(原文):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
(译文):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原文):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译文):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
(原文):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译文):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坏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恶人。
(原文):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注释): 匿(nì)怨:对人怀恨在心,而面上不表现出来。
(译文):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会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原文):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馀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
(注释): 饔(yōng)飧(sūn):饔,早饭。飧,晚饭。
国课:国家的赋税。
囊(náng)橐(tuó):口袋。
(译文):家里和气平安,虽缺衣少食,也觉得快乐;尽快缴完赋税,即使口袋所剩无余也自得其乐。
(原文):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译文):读圣贤书,目的在学圣贤的行为,不只为了科举及第;做一个官吏,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考虑自己和家人的享受?
(原文):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译文):我们守住本分,努力工作生活,上天自有安排。
(原文):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译文):如果能够这样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1、我们无法帮助每个人,但每个人能帮助到某些人。
2、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3、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4、罗马人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如我凯撒者,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5、助人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
6、“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7、拥有财富的人,不如拥有智慧的人。
8、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9、诽谤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10、每有患急,先人后己。——陈寿《三国志·蜀志》
11、梦中冥冥有乐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12、除了“爱”以外,世界上最美丽的'动词是“帮助”。
13、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
14、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15、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王梵志《全唐诗补逸》
16、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17、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18、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了自己,因为我们所做的善行终会回馈到我们自己身上。
19、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乃举手之劳,无需付出任何代价。
20、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21、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22、施比受更有福。
23、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帮助别人
24、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25、每天要想着不计报酬地为别人做点事情。
26、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27、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
28、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29、你就会发现别人会回报你的善意,你的快乐也会在别人身上体现出来。
30、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
31、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32、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33、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34、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己。
35、助人为快乐之本。
36、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37、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38、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39、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40、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41、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拉布吕耶尔
42、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43、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44、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45、病人之病,忧人之忧。——白居易《策林》
46、若无任何慈善之心,你将拥有最严重的“心脏病”。
47、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48、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49、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狄更斯
50、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关于与人为善的
1、我们无法帮助每个人,但每个人能帮助到某些人。
2、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3、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4、罗马人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如我凯撒者,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5、助人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
6、“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7、拥有财富的人,不如拥有智慧的人。
8、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9、诽谤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10、每有患急,先人后己。——陈寿《三国志·蜀志》
11、梦中冥冥有乐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12、除了“爱”以外,世界上最美丽的`动词是“帮助”。
13、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
14、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15、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王梵志《全唐诗补逸》
16、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17、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18、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了自己,因为我们所做的善行终会回馈到我们自己身上。
19、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乃举手之劳,无需付出任何代价。
20、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21、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22、施比受更有福。
23、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帮助别人
24、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25、每天要想着不计报酬地为别人做点事情。
26、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27、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
28、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29、你就会发现别人会回报你的善意,你的快乐也会在别人身上体现出来。
30、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
31、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32、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33、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34、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己。
35、助人为快乐之本。
36、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37、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38、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39、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40、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41、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拉布吕耶尔
42、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43、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44、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45、病人之病,忧人之忧。——白居易《策林》
46、若无任何慈善之心,你将拥有最严重的“心脏病”。
47、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48、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49、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狄更斯
50、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51、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52、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
53、如果你对人友善,处处为别人着想,并总是显得很开心,
54、为别人点一盏灯,照亮别人,也照亮了自己。
55、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56、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57、如果你想快乐一小时,打个盹;如果你想快乐一天,去钓鱼;如果你想快乐一年,继承一笔财产;如果你想快乐一生,帮助别人。
58、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59、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60、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马致远《陈情高卧》
61、情生智隔。
62、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63、当你学会了,尝试去教人;当你获得了,尝试去给予。
64、我们靠所得来谋生,但靠给予来创造生活。
65、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66、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访记》
67、我越多地帮助他人成功,我就越成功。
68、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69、“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70、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
71、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72、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73、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74、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75、成功的人总是找机会帮助别人。而不成功的人总是会问:“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76、弯下身子帮助他人站起来,这是对心灵很好的锻炼。
77、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祥,才是下手之处。
78、只有付出你才能拥有更多。
79、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80、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鲁僖公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