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活泼的心,决不作悲哀的留滞。 冰心
热力愈大,涨力愈大;吸力愈大,生物愈荣。 康有为
热的心会把冰雪溶消。 《革命烈士诗抄》
愚公未惜移山力,壮士须怀断腕观。 董必武
一定要有自信的勇气,才会有工作的勇气。 鲁迅
取日新以图自强,去因循以厉天下。 康有为
坦荡的大道,只要你大踏步前去。 瞿秋白
对于一颗什么都需要享受的青年的心,获得幸福并不需要多少代价。拉马丁 青年人,我们要鼓足勇气!不论现在有人要怎样与我们为难,我们的前途一定美好。 雨果
青春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但这种快乐往往完全是因为它充满着希望。卡莱尔
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担负。 列宁
青年期完全是探索的大好时光。 史蒂文森
青春啊,难道你始终囚禁在狭小圈子里?你得撕破老年的蛊惑人心的网。泰戈尔 精力充沛的青春,是不怎么容易灭亡的。 卡罗萨
要获得理智,须付出昂贵的代价,它必须以青春为代价。 拉法耶特夫人
青春的特征乃是动不动就要背叛自己,即使身旁没有诱惑的`力量。 莎士比亚
青春是块原料,迟早要制作成形。 莎士比亚
有人说青春就是批判的年华,这种说法并不夸张。这种批判的特点是很高的积极性和很强的原则性。 苏霍姆林斯基 有了光明与黑暗的均衡的节奏,有了儿童的生命的节奏,才显出无穷无极、莫测高深的岁月。 罗曼罗兰
孩子们的心里总是演着好多小小的戏剧。父母不跟他们太亲近时,他们就会觉得伤心。可是,这些悲伤却像奏乐的豪雨,雨水中欢笑着初升的太阳。—罗曼罗兰
青年力量所表现的本能是反对另外的青年力量或者有选择地和他们结合。因为各种思想都具有吸引力。它们先是犹疑探索、尝试、在两、三个目标间徘徊,然后作出决断,并互相选择朋友。 罗曼罗兰 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李大钊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诗经小雅无保》
谁要是想着将来,就有生活的意义和目的。 赫塞
青年人的特点在于他们抱有作理想事业的宏大志愿。 加里宁
我很早就希望中国的站出来,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 鲁迅
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分梢。 瞿秋白
时代的落伍者才是最可怜的。 李大钊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来年尚有新条在,恼乱春风卒未休。 陆九洲
青年永远是革命的,革命永远是青年的。 闻一多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 恽代英
康有为名言名句大全
1、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康有为
2、去谗贱,所以修身。——康有为
3、蒙养之始,以德育为先。?——康有为
4、仁也以博爱为本——康有为
5、养体开智以外,又以德育为重。——康有为
6、开诚心,布大度。——康有为
7、取日新以图自强,去因循以厉天下。——康有为
8、国势之强弱,系乎人才;人才之消——康有为
9、一人独学,不如群人共学;群人共学,不如合计百亿兆人共学。学则强,群则强,累万亿兆皆智入,则强莫于京。——康有为
10、国家以官而任事,则当因事而立官——康有为
11、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康有为
12、重精神,贵德育——康有为
13、市可知治乱,商可见盛衰,商之本在农,商之用在工——康有为
14、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风俗丕丕——康有为
15、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康有为
16、师道既,学风自善。——康有为
17、百倍其功,终必有成。——康有为
18、犀象至庞大,人熊御之;虎豹鸷猛,人能伏之。惟其任智而学也。——康有为
19、工业盛而商业荣。——康有为
20、国尚农则守旧日愚,国尚工则日新日智。——康有为
1、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康有为
2、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康有为
3、开创则更定百度。尽涤旧习而气象维新:守成则安静无为,故纵脞废萎而百事隳坏。——康有为
4、取日新以图自强,去因循以厉天下。——康有为
5、民智者,富强之源也——康有为
6、万紫千红总是春,开天入地不犹人,曲径危桥都历遍,出来依旧一吟声。——康有为
7、太平之世无所尚,所最尚者工而已;太平之世无所尊,所尊贵者工之创新器而已。——康有为
8、国家以官而任事,则当因事而立官——康有为
9、热力愈大,涨力愈大;吸力愈大,生物愈荣。——康有为
10、以民情验天心——康有为
11、圣人之为治法也,随时而变义,时移而法亦移——康有为
12、重精神,贵德育——康有为
13、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康有为
14、虚骄自大者败之媒,卑飞使用翼者击之渐。——康有为
15、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风俗丕丕——康有为
16、仁也以博爱为本——康有为
17、工业盛而商业荣——康有为
18、人才出于教育。——康有为《中外名人言论集》
19、市可知治乱,商可见盛衰,商之本在农,商之用在工——康有为
20、国尚农则守旧日愚,国尚工则日新日智。——康有为
21、凡物皆始于气,既有气,然后有理。生人生物者,气也。朱子以‘理在气之前’,其说非。”——康有为《万木草堂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