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知谁得巧,明月试看看。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不怕银钢深秀户,只愁风断清衣渡。
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5.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7.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8.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9.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10.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11.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12.清波荡漾柳围堤,菡萏娇柔媚眼迷。
1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4.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1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16.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17.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18.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19.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20.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21.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
22.恐是仙家好分手,故教迢递作佳期。
2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5.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26.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2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8.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2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0.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31.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3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3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正人好逑。
34.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35.若把长江比湘浦,离骚不合自灵均。
36.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37.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8.岸苇新花白,山梨晚叶丹。
39.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40.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41.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2.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4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45.唐寝汉陵无麦饭,山蹊野径有梨花。
46.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4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8.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49.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50.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唐李白《寄远》)
1、北风临大海,坚冰临河面。——孟郊《求友》
2、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李白《塞上曲》
3、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李白《发白马》
4、风断阴山树,雾失交河城。——范云《效古诗》
5、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范云《渡黄河》
6、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谢榛《渡黄河》
7、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李颀《古塞下曲》
8、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胡秉正《咏贺兰山》
9、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李流芳《黄河夜泊》
10、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李流芳《黄河夜泊》
11、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杜牧《早雁》
12、花貌年年溺水滨,俗传河伯娶生人。——汪遵《西河》
13、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罗隐《黄河》
14、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王维《不遇咏》
15、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杜甫《悲青坂》
16、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李梦阳《秋望》
17、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18、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王之涣《宴词》
19、两河萧瑟惟狐兔。——刘克庄《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20、枫落河梁野水秋。——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21、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22、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刘彻《秋风辞》
23、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张敬忠《边词》
24、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张说《邺都引》
25、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26、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27、雪岭金河独向东,吴山楚泽意无穷。——清江《送婆罗门》
28、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李白《公无渡河》
29、根绕黄河曲,影落清渭隈。——惟凤《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
30、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31、深涧饮渴虹,邃河生秋雷。——惟凤《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
32、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33、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李颀《送魏万之京》
34、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王守仁《登大伾山诗》
3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36、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37、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38、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39、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40、过去光阴箭离弦,河清易俟鬓难玄。——刘克庄《戊午元日二首》
41、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42、汾水碧依依,黄云落叶初飞。——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43、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44、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45、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46、河海封疆俱效顺,狂虏何劳灰灭。——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47、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48、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9、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50、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5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2、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53、小殿沈沈清夜,银灯飘落香灺。——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5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55、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56、未收天下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年少行四首·其三》
57、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58、翠娥一去不言归,庙门空掩斜晖。——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59、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60、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61、花满河阳,为君羞褪晨妆茜。——吴文英《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
62、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63、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64、流水极天横晚照,酒阑望断西河道。——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65、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66、便江湖天远,中宵同月,关河秋近。——吴文英《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
67、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68、主人杯酒留连意,倦客关河去住情。——赵彦端《瑞鹧鸪·榴花五月眼边明》
黄河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喜怒哀乐,牵动着每个人的心,而诗人以其特有的激情和敏感关注着黄河。于是千古黄河养育了千古诗人,创造了千古诗篇。几千年纷繁的黄河历史,文化中几千年的诗词,融和在一起,交相辉映,美不胜收。诗中有黄河,可听、可想、可见,吟赏描写“黄河”的诗词名句,也是别有情趣的赏心乐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是唐朝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中的前两句,起笔就写了四种典型景物:“黄河”“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第一句用“黄河远上”这一动景来抒写黄河水天相接的壮丽景象,把黄河浩浩荡荡、一泻千里的雄伟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二句“孤城”与“万仞山”这大小高矮两个形象的`鲜明对比,相互映衬,把祖国西北山川的高峻浩荡、莽莽苍苍的壮观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这里的静态、动态景象给人一种阳刚之气、豪迈之情。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也是王之涣《登鹳雀楼》开头的一组对偶句,对仗纯朴自然,工整流畅,可谓天衣无缝。白日依山,黄河入海,读者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在《将进酒》的首句就凭空起势,不事铺陈,写得大气磅礴,状黄河之水于天际滚滚而来,如海雨天风,势不可挡。这句诗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写河水从天而降,把黄河滚滚东流的气势写得非常形象。“君不见”一词可以引发人们的丰富想像,使人身临其境般体会到黄河的雄壮。后一句则突出了黄河一往无前的勇气,有不凡的气势。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这是李白《赠裴十四》中的诗句,“落天”指黄河发源高地,因落差很大,水流湍急,飞流直下,其势犹如从天而落。“写”同“泻”,意为“倾泻”。这两句是说,黄河像是从天而落,咆哮而下,奔流入东方的大海;它万里倾泻,直入心怀,使人胸襟开阔,气概昂扬。诗句以奔腾的黄河水,象征裴十四宽阔宏大的襟怀,似是对友人之溢美,亦恐为喻己坦荡之胸臆。写景寓情,蕴含深广。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的这首《公无渡河》开篇就将巨笔伸向了苍茫辽远的往古,黄河从西边来,诀别了昆仑山,喧嚣咆哮万里来触动龙门。“龙门”在古代是个神奇的地方,鲤鱼跃过龙门就化为龙了。因此“触”龙门可以形象地表现黄河像一条巨龙般咆哮而至,在龙门徘徊不前,轻叩龙门,好让自己继续前进的情形。诗人只寥寥两笔,就在“昆仑”“龙门”的震荡声中,展现了“西来”黄河的无限声威。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李白所写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中的诗句。这二句用比喻,既照应题目“行路难”,又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的深切体验,想有所作为却事与愿违、有志难伸的矛盾、痛苦心情。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